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建文帝身边的重臣 为何最后竟被诛十族?

他是建文帝身边的重臣 为何最后竟被诛十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63 更新时间:2024/2/12 4:40:17

我们都知道,古代皇帝一般都把犯了罪的大臣诛九族,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不少,但是明朝有一位著名的大臣却被诛了十族。他就是方孝孺,也是史上唯一一位。

方孝孺,字希直,号“缑城先生”,幼聪慧,6岁能诗,人奇其才。后拜宋濂为师,颇受宋濂器重。历任汉中府学教授,翰林侍讲,侍讲学士,后升任文学博士。建文帝朱允炆的老师。

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是极高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称其“天地正气”;黄宗羲说他是“有明诸儒之首”;胡适说他是“为殉道之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则说他“骨鲠千秋”。观方孝孺一生,其可敬可叹之处甚多,我也崇敬万分。然而,其“骨鲠之士”美名之余,亦透出其儒学之士的迂腐和固执之处。

网络配图

方孝孺的仕途始于洪武皇帝朱元璋,他的才能,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经东阁大学士吴沉等人推荐之后,才引起朱元璋的注意。

据史料说,他当时应征至京,在奉天门奉旨作《灵芝》、《甘露》二诗,甚合朱元璋之意。赐宴之时,朱元璋有意叫人“欹斜几具,试其为人”,结果方孝孺“正之而后坐”。朱元璋对其端庄举止和渊博学问,甚为满意,便有“日后辅佐子孙之意”,并“厚礼遣回乡”。此后十年,方孝孺在家读书立说。

方孝孺后因人争讼受词连,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问罪。此时,还是朱元璋救了他,他在名录中见到方孝孺的名字,“特名释放”,后又被举荐,任建文帝的重要谋臣。

明史说:“凡国家大事,(建文帝)常命孝孺就坐前批答”。呵呵,好在朱元璋还一个好记性。否则,那里又有方孝孺在建文一朝的辉煌,又何来其被“株十族”的下场?人生之祸福,真说不清。

建文初,方孝孺任翰林侍讲学士,又“值文渊阁”。无疑是建文帝的重要谋臣。朱棣“靖难”之时,方孝孺自然愤慨,“诏檄皆出其手”,以他之文采,写这种文章,一定是非常好看的。

网络配图

但是,他在处理朱棣叛乱的过程中,却有着极大的失误。具体表现有三件事情

1、建文元年燕王反叛之时,建文帝以及方孝孺等人,并没有将朱棣放在眼里。以为燕王一隅之兵,要翻天是件天大的难事。善良又有点迂腐的建文帝朱允炆甚至还给手下授了了一道奇特的口谕,不准任何人伤害他的叔父朱棣,以免背上杀叔父的名头,所以朱棣一路高歌,从来没有受过伤。

2、推荐了平叛的统帅,他的好友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正是这个浑蛋,既打了败仗,又打开金川门迎贼。在此之前,已有人向建文帝李景隆有异志,但“帝雅信孝孺,遂不复疑,坐成开门之变,盖不免于误国云”(明姜清《姜氏秘史》)。等到最终方孝孺如梦初醒,强烈要求建文帝杀李景隆时,一切都为时已晚了。

3、三是朱棣军渡过长江,南京危在旦夕之时,方孝孺又支了一个最臭的招儿。方孝孺力主守城,以待援兵。他甚至说:“即事不济,当死社稷”,居然要让皇帝以死酬志。可见迂腐之极。结果就是李景隆开门迎接朱棣,建文帝大火中不知所踪。

网络配图

燕王朱棣攻入南京,文武百官都投降,唯有方孝孺不降,燕王命他写榜文诏告天下说:“燕王为保护明朝江山而攻入南京城。”方孝孺写的却是“燕贼篡位。”燕王大怒问:“你不怕灭九族吗?”方孝孺答:“灭十族又如何?”燕王听罢大怒说:“好!我就灭你十族。”但转念一想,只有九族,哪有十族,想来想去,他有老师学生,就算上一族吧!结果牵连无数,共杀八百人,是历史上最大的惨案之一。

方孝儒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受到人们的尊敬。

标签: 方孝孺

更多文章

  • “人屠”白起的军事生涯总共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白起

    战国时期,秦风尚武,名将辈出,白起的战功堪称秦国历代将军之冠。白起在军事上的成就,让他赢得了“战神”的美称,成为了后人景仰的对象。网络配图翻开《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便有对白起战功的一连串记录:“某年某月,白起攻某地,拔城多少,斩首多少。”太史公以简练而铿锵的笔调,概述了白起南征北战的一生。其中,最

  • 揭秘曹操一生中有四件事情始终弄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1、是不是用宫女实验房中术?他妻妾成群,曾曹操大修铜雀台,广蓄全国美女,有名有姓的王妃是15位,算上无名无姓,史不见载的,当远远超过此数。曹操共有25个儿子,7个女儿:清河长公主、曹宪、曹节(与她爷爷的爷爷同名)、曹华、安阳公主、金乡公主、临汾公主。其间安阳公主、临汾公主的生母是谁,至今搞不清,可见

  • 揭秘:为什么康熙的这个爱妃要喝洗澡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

    看过《康熙王朝》或者《孝庄秘史》的人都应该知道,在清朝初年的风云人物孝庄皇后的身边,一直有着一个神一样的助手,她就是苏嘛喇姑!苏嘛喇姑这个女人堪称是一个奇女子,冰雪聪明,一封信让多尔衮放弃称帝,生生将皇位拱手让给皇太极。另外,她还是康熙的早教老师,她的政治头脑,她的明辩是非,都让她最终成为康熙一生中

  • 朱元璋一生不攻打日本 海上军将武力值不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8月09日消息,朱元璋终身未出兵日本,幕后隐情让人大跌眼镜。朱元璋为了做皇帝打了无数的仗,最后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就是这样的朱元璋却没有对不服自己的日本大打出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朱元璋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武力值尤其是海上的武力值不够用。网络配图朱元璋为了做到皇帝的位置打过无数次战争,其中有

  •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两儿子却各为其主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徐达

    明太祖朱元璋在攻取天下的过程中,帐下汇集了许多猛将,如常遇春、李文忠等。这些将星中最璀璨的一颗,无疑是号称“功臣第一”的徐达。徐达死后被加封为中山王,他的家族更是出现了“一门两国公”的奇特情况。按常理,功臣只能由长子继承爵位,然而徐达的两个儿子都被封为国公,国公是除了王爵之外最尊崇的爵位,这在明朝历

  • 他打败了周朝天子 成为春秋实至名归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庄公

    春秋时期,郑国建立的较晚,郑桓公征战有功,在授封的土地上建立了郑国,之后一直与周朝的关系很密切,后代在周朝担任要职。等到郑庄公即位时,他也是在周朝当卿士。因为郑国内部纷争不断,郑庄公就无暇经常去给周天子请安。周平王就觉得被轻视了,同时周平王看到郑国的发展很迅速,就起立警惕之心,并以各种借口打击郑庄公

  • 好酒好色的'流氓皇帝'刘邦为何一生不改本性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

    从《史记?高祖本纪》开篇文字中,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司马迁对刘邦性格的这种公允而深刻的概括,文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

  • 雍正为何要把舅舅隆科多当成“大老虎”打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

    雍正为什么要杀他的舅舅隆科多?在287年前的今天,1727年11月17日 (农历十月初五),隆科多以大罪五十永远禁锢。隆科多清满洲镶黄旗人,佟佳氏,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佟国维子,康熙理藩院尚书兼步军统领,雍正朝吏部尚书加太保衔。因曾经帮助雍正秘密登基,于雍正三年(1727)被处永远禁锢,次年死于禁

  • 明成祖为何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那么远?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成祖

    永乐九年(1411),明成祖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为明政府管辖黑龙江口、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治所在特林,今俄罗斯境内。这里距离北京城路途遥远,不便于名政府对这里的管辖。那么,朱棣为啥要将奴儿干都司治所安排的的那么远呢?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网络配图奴儿干都司,

  • 出身民间女子有何魅力 让皇帝病危之时还想着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厚照

    明正德十六年,北京。豹房之中,剧咳不止的明武宗朱厚照又吐出一口殷红的鲜血。自从南巡在清江浦钓鱼不慎落水以后,原本身体壮实的朱厚照就一病不起。到了京城,虽经御医多方调治,病情也未见缓解。“来人,传王满堂侍驾。”朱厚照抹去嘴角的血迹,传旨给身边的老宦官。老宦官抬头看到皇帝消瘦的面容,本来想劝说一下,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