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曹操帐下最不为人知的一员猛将

揭:曹操帐下最不为人知的一员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93 更新时间:2024/2/11 17:34:29

导读:说到曹操帐下的猛将,大家首先映入脑海的的肯定有许褚、张辽、典韦之流,而不是乐进,这样一位堪称名将的魏国武将。为何如此说呢?请看正史中的记载。

乐进是曹魏阵营中一员身经百战的将领,功勋卓著的他被列为“五子良将”的第二位。有趣的是,这位名将的本传笔墨并不多,仅有数百字,通篇也没有收录对话。

王歆有云:“乐进魏之名将,志列于张辽后,其勇悍猛迅,当亦其侪也。惜史书不详,便松之不得益一字。遍观其传,如日记行述,不过某某日于某某处破某某敌而已。”

网络配图

但通过对《三国志》中乐进本传和其他相关的人物传记的阅读,再对比其他曹魏将领,我们能发现,乐进的战绩和经历可圈可点。由此看来,乐进是一位沉默的大将。不难想象后世在品评曹魏诸将时,往往会遗漏或是忽略乐进的存在。在此,笔者也将通过对乐进的解读,来向大家展示这位曹魏元勋沉默但又不平凡的一生。

乐进是较早更随曹操的一员将领。乐进本传记载乐进是阳平卫国人,当时隶属东郡。又载“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笔者根据史料推测,乐进大概应在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左右加入曹操阵营,也极有可能参与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的战役。原因在于190年(初平元年),讨伐董卓联军进军失利,曹操的部队受到董卓军伏击,损失惨重。因此,曹操“遣还本郡募兵”,要求乐进回到家乡东郡进行募兵以补充部队的兵员。而紧接着曹操于191年(初平二年)在东郡的军事活动以及被朝廷任命为东郡太守等信息表明,乐进的加入应当不会晚于此时。

而五子良将中的于禁则是192年(初平三年)由鲍信推荐加入曹操,其余的三位都较迟才加入。由此我们也能看出,乐进的出场较早,且其统帅的东郡兵千余人,应该属于曹操早期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乐进是从基层滚打起来的将领,他没有显赫的背景,真正靠一刀一枪打下战功。乐进最早是曹操账下的基层官吏,之后逐步升为讨寇校尉、代理游击将军,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被封为折冲将军。乐进本传记载其参与过濮阳之战、宛城之战、下邳之战、官渡之战、河北平定战、荆襄平定战、合肥之战等诸多大小战役。

网络配图

虽然乐进本传对于乐进的攻战描述基本为“击某某于某地,破之。”但这些简单的重复表述,一则表明了乐进参与战役之多,二则说明了乐进战果斐然而鲜有败绩。

乐进传中唯一相持不下的战役则是在与高干拉锯的壶关之战。除了参与各类战役,乐进也有击斩敌方大将的功绩,其中有姓名的大将有两位,一是袁谭袁尚的大将严敬,二则是著名的袁绍大将——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西园八校尉所领的军队是一支劲旅,其统帅除了淳于琼之外,著名的还有曹操、袁绍,能够与这样的角色对敌并击斩对方,乐进的军事水准和勇猛程度可见一斑。此外,与其他四位良将相比,乐进是最早一位被封为亭侯的将领,公元194年(兴平元年)乐进为广昌亭侯,比第二位被封为益寿亭侯的将领于禁早了5年左右。

乐进的征战历程,笔者以为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跟随曹操到荆襄平定战前后,主要是跟随曹操或是其他统帅进行征战,在这个阶段,乐进本传出现最多的两个字眼,一是“从”,如“从击吕布”、“从征张绣”等,二是“先登”,如“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皆先登有功”、“从击袁谭于南皮,先登,入谭东门”。

“从”表现了乐进多是附属、配合统帅作战,相当于副手一类的职务,而“先登”一则反映了乐进时常身先士卒,冲在阵战的前列,二则说明了乐进勇猛果敢的性格,三也透露了乐进很有可能经常性地担任先锋和突击队统帅的情形。

到了第二阶段,也就是荆襄之战后期到合肥之战,由于长期的征战积累,以及早期乐进从事基层官吏的经验,乐进的副手和先登角色开始有了转变,开始成为攻守兼备的大将。主要体现在留守襄阳、对抗关羽、降服南郡蛮夷、击破刘备的临沮长杜普、施阳长梁大等,除了乐进本传的记载,《先主传》也有相应的记载“又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这里描述了乐进在和关羽的对峙中占据上风,因此刘备在西川需要火速回军支援,虽然此文有诓骗刘璋的意味,但是刘备此处不表他人,单表乐进,说明乐进此时已能成为和关羽匹敌的对手。

从乐进的征战经历和转型看,其并非单纯的赳赳武夫,而是具有丰富征战经验和一定军事头脑之人。此外,通过史料我们也能窥探乐进擅长行动而不溢于言表。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的合肥之战,张辽、李典因率八百死士击破孙权而扬名,而素有“先登”之名的乐进却留守后方,守护城池并支援张、李二人,令很多人为乐进在鸣不平。胡三省云:“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薛悌文吏也,使勿得与战。”此语颇受众人不解,实际上,曹操的安排也正说明了自己对乐进的重新认识,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役,乐进已经早人一步成为了攻守兼具的大将,相比于张辽擅于以攻为守、擅长奇袭的作风,乐进稳扎稳打、脚踏实地,实际上是作为接应后方、确保合肥不失的最佳人选。

网络配图

事实上,合肥之战虽是张辽一战成名,但平心而论是三将合力的成果。分工不同,乃将领的特性使然。论资历,乐进早于张辽、李典加入曹营,而就官阶而言,有人认为乐进此时已是右将军,要高于张、李,然而仔细阅读乐进本传,我们可以发现乐进进位四大将军的时间虽早于曹魏诸将(笔者按:乐进在公元214——215年之间迁右将军,于禁在公元216年升任左将军,夏侯惇于公元219年任前将军,此三人为四大将军时,尚处东汉王朝),但应是在合肥之战后,曹操“以进数有功,分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进而才拔擢乐进为右将军。故合肥之战,张、李、乐三将是互相协助而非统属。

合肥之战后,张辽升为征东将军,虽然名声在外,但是就官阶而言,仍是小于乐进。此时,作为曹魏阵营中屈指可数的名号将军,乐进仍是低调沉默,以至于黄初六年,曹丕回忆起合肥之战,褒扬张辽、李典时却忘记了乐进。(笔者按:根据上文夏侯惇、于禁、乐进进位四大将军的趋势,公元220年,夏侯惇进位魏国大将军,依照旧日功勋,张辽、张郃、徐晃依次进位四大将军,而乐进若仍在世基本也应有卫将军的职位。)

乐进的家乡东郡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卫地,“其俗刚武,上气力,任侠之风颇盛”。胆烈过人的乐进在此崛起,凭借个人的努力,很早就成为曹军宿将。其以“胆烈”、“骁果”而显明于史,虽然“容貌短小”也许不甚英武,但丝毫不能改变其坚毅的性格。然而,乐进过早的离世(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曹魏尚未代汉),使他不能在接下来的时段有更多精彩表现,也似乎令其在史书上的笔墨大大减少。后世小说演绎中,乐进虽然寂寂无闻,但也不失其“骁果”之名,《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当曹操被大火围困,乐进对前往搬兵救援的典韦说到“同杀入去救主!”,毛宗岗评曰:“语亦壮!”。

乐进,这位被史书匆匆略过的英雄,虽然平平淡淡,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看到他所起到的巨大功效,因此,他不该被我们所遗忘。

标签:

更多文章

  • 因能预测祸福而受帝王轮番追捧的唐末宋初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抟

    陈抟是个寿星,据说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历唐末、五代,逝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活了118岁。大凡寿星,都会有一些故事,或稀奇古怪的生活习惯,或玄之又玄的人生经历,陈抟也不例外。网络配图 《宋史·陈抟传》记载,陈抟四五岁还不会说话,一天,他在家乡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的涡水边戏水,

  • 李世民一生最善于权术唯独驾驭不了李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

    在中国的历史的长河中,成就大业的帝王为什么能够统率众多足智多谋的文臣和骁勇善战的武将,难道真的是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帝王将相生来就器宇不凡,总是伴随着各种星宿天宫的变换而应运而生吗?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之所以他们能够聚拢这些能人异士为他们效命,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善用驭人之术能够因人而异领导这

  • 狄仁杰有四个闪光点!品德高尚只是其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狄仁杰

    他是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福尔摩斯”,但在史籍中,他是知人善任、能力超群的政治家;他帮武则天驾驭帝国航船躲过多处险滩,却在临终前预谋政变将大周带回大唐;他品德高尚但手段灵活多变,最终在实现人生目标的同时得以保全自身。狄仁杰一生一身正气,为官清廉且勇气十足,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顾全集体或者国家利益。网络配

  • 俊逸才子大贪官: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俊逸才子大贪官和珅

    说到和珅,大家想到的肯定都是大贪官、马屁精、矮胖子、无能……这几个关键词。然而,真实的和珅却是面目清秀、颇具才能的清第一大权臣。优越的天资与败坏的官德奇妙地结合在他的身上,乾隆帝的宠爱与嘉庆帝的赐死又增添了他的神秘色彩。电视剧中的和珅常被描画成不学无术、丑态百出的滑稽角色,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和珅并非如

  • 揭中国史上十大巾帼英雄:花木兰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巾帼英雄

    导读: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很好的形容了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女英雄,她们虽为女儿身,但是却一点也不比男儿差,而她们的丰功伟绩却很少为世人所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史上十大巾帼英雄,看看她们的英勇故事。NO.10冯婉贞冯婉贞是抵抗侵略的民族英雄。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以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冯

  • 揭秘战国孙膑:经历过挖骨刺面装疯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孙膑

    孙膑的真实名字今已不可知,因为他曾遭受过膑刑(被去掉膝盖骨),所以后人就称他为孙膑。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说,孙膑是孙子的后代,孙子死后一百多年而有孙膑。孙膑在青年时期,曾和魏人庞涓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鬼谷子是位德行高深的隐士,有通天彻地之才。他精通数学,日星象纬,占往察来,言无不验;又广

  • 白起:战国最强之将也是最传奇之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起

    说起白起,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个白马白甲小鲜肉。不过呢,白起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已经37岁了,秦国的男子17岁就算成年了,成年了就要参军。这样算来,在参军20年后,白起才熬出头。白起,又叫公孙起,一看这个“公孙” 吧,就觉得像是王室成员。但是太史公也好,左丘明也好,他们都没有讲诶,这个白起到底是什么个

  • 康雍二帝对清官的不同态度 养廉埋下渐衰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雍二帝对清官的态度

    《东华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有清一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雍正改兴廉为养廉,片面倚重惩防措施,虽收一时之效,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网络配图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不仅令

  • 揭秘历史上唯一死后被做成菜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耶律德光

    中国自始皇帝算起,几千年来做皇帝这个职业的也不过几百个。虽然都是亿人之上权之顶峰,但结局却是各不相同。说起来,一般是明君多善终,亡君多惨死,但就有这么一位有作为的皇帝,死后居然被做成了一道菜,也算是千古奇闻了。五代十国时期,44岁的大汉奸石敬塘为了取后唐而代之,以割让幽云十六州、岁绢30万匹、认34

  • 汉宫怨:汉宣帝三位皇后的悲剧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宣帝三位皇后的悲剧人生

    后宫,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即使是高高在上的皇后,她们也避无可避这诅咒般的悲哀。一生悲剧的皇后很多,多得数不胜数。汉宣帝的三位皇后并算不上有名的,写在这里,主要是个人的原因(偶对西汉,尤其是汉宣帝这一段的历史比较了解啦!)另外就是我觉得,这三个出现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舞台上的三位皇后,在中国五千年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