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四代皇帝为何要发动对高句丽的征服战争

隋唐四代皇帝为何要发动对高句丽的征服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50 更新时间:2024/1/18 19:55:53

在南北朝后期,整个隋朝时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丽在不断扩充疆土的同时,不断挑唆隋、唐邻国对隋、唐挑起战乱。高句丽欲独霸整个东亚之心久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在所难免。唐朝趁高句丽羽翼尚未丰满之际,大举讨伐之,有未雨绸缪之意。

未能使高句丽臣服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遗憾,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征战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

很多人并不知道,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非在于隋炀帝的暴政以及什么农民起义,实际上是错在对高句丽的征讨上。而自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未果之后,其子唐高宗李治也将消灭高句丽作为重要的使命。加之隋朝初期,隋文帝也进行过对高句丽的讨伐行动,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两朝四代对高句丽的大规模征讨行动。为什么一定要征服高句丽呢?

实际上,高句丽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朝称臣,但一直对唐朝有敌视态度。而当时的高句丽也并非外界以及后世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小国。

公元6、7世纪的高句丽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小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已具备与唐朝争夺东亚霸权的潜力。在南北朝后期,整个隋朝时期,以及唐朝初期,高句丽在不断扩充疆土的同时,不断挑唆隋、唐邻国对隋、唐挑起战乱。高句丽欲独霸整个东亚之心久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在所难免。唐朝趁高句丽羽翼尚未丰满之际,大举讨伐之,有未雨绸缪之意。

公元641年,李世民派人出使高句丽,发现高句丽收留了很多隋朝兵将。此时,李世民已经萌生征讨高句丽的想法。后来,高句丽内部发生政变,有大臣建议攻打高句丽。李世民考虑到劳民伤财,并未同意。然而,高句丽待局势稳定后,却联合百济攻打新罗,新罗一向臣服于大唐。李世民派玄奘前去调停,但遭到高句丽的拒绝。

与群臣商议时,李世民认为:“高句丽攻打新罗,表面上是不给我面子,实际上,高句丽欲控制整个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如果得逞,一定会向我们发起挑战,到时,局面更加不好控制。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绝不允许有这样的势力出现。”于是,李世民不顾褚遂良等人的反对,于公元645年御驾亲征高句丽。虽然,此次征讨未取得全面成功,但对高句丽的国力造成极大的破坏。后来,李世民采纳了下属的建议,不断对高句丽采取骚扰行动,使其不能迅速恢复国力。这为后来唐高宗灭掉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更多文章

  • 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十个状元:只有一个是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颢,裴思谦,胡旦,王嗣宗,赵楷,李蟠,毕沅,史大成

    科举考试,是古代大多数读书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径,而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更是万众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创立科考以来,历代状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起,到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终,共有592人。这592个状元中,亦各有千秋。现摘录其中十位,以飨读者。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郑颢

  • 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家太优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武帝为何尊儒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故在先秦时,尽有百家争鸣,而秦汉以后,表面上似乎各家都已偃旗息鼓,唯有儒家独行其道。按诸实际,殊不尽然。此因中国学术精神,乃以社会人群之一人

  • 西汉的官场贪腐横行:汉武帝任用酷吏铁腕反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帝任用酷吏

    汉武帝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作为一代英主,他一方面建立了辉煌的功业,一方面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使国家和百姓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正如司马光所正确评论的:“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认为

  • 宋徽宗女儿柔福帝姬是怎么死的:死于庶母手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徽宗

    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冬天,金兵第二次围攻汴京(今开封)。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著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柔福帝姬。柔福帝姬被掳北上时才十七岁,为

  • 揭秘:为什么说纪晓岚并没有资格与和珅斗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纪晓岚

    如今的影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均是乾隆皇帝的爱臣。纪晓岚时时不忘捉弄一下和珅,让他在皇帝面前出尽洋相。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乾隆是一位自小长在深宫的皇帝,有很多独特的爱好。比如,乾隆对他身边的近臣有他自己的一条选择标准,除了敏捷、干练还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

  • 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齐桓公吃婴儿吴王阖闾吃咸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桓公,吴王阖闾

    一般人们对于古代皇帝的印象就两字:奢华。不论是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民以食为天,这方面就算是皇帝也是一样的,那么,古代皇帝的饮食是怎样的吗?是不是山珍海味鲍参翅肚,no,这只是普通人的饮食,对于帝王来说讲究的是独特,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鱼大肉吃多了总是要换换口味的,小编这里有一则关于古代帝王在饮

  • 庞统出仕吴国失败的真正原因:因为鲁肃的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庞统出仕吴国

    《三国演义》中说起智谋之士,评价最高的当然是卧龙和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有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诸葛亮是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才慢悠悠出山,可以说摆足了架子。同样级别的庞统就比较背了,先是投曹操,然后是见孙权,最后是归刘备。在孙权、刘备那里一开始都没有得到重用,而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

  • 悲催!路易十六为何会被送上断头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路易十六

    导读: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在于他杀死了象征封建国家机器的封建皇帝,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在英国,上层阶级的改革也仅仅是君主立宪,而到了法国死的大贵族、王后都有好几个。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而被杀死的路易十六又是怎么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因为被革命的民众送上断头台而“名垂青史”,追究路易

  • 明朝朱元璋反腐存漏洞:以法治之名行人治之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朱元璋反腐

    残暴的刑罚、严密的监督也不能吓阻贪官前“捕”后继的铤而走险,朱元璋煞费苦心本想缔造一个至纯至清的全新王朝,不料想明代经过短暂的政治澄清后却一步步滑向了史上最为贪腐的朝代之一。作为草根出身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元朝官逼民反、腐败而亡的历史教训看得最为真切,因此建朝伊始他就发动并全程领导了史上最大最严

  • 孙策能称霸江东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孙策

    孙策得到江东的重要原因,是时无英雄。当时,天下虽然已经大定,可是江东地区却没有英雄,孙策得以“乘虚而入”。当时的江东主要有三股势力,一个是以刘繇为首的扬州刺史势力,主要盘踞在曲阿和秣陵一代。一个是吴郡的严白虎,一个是会稽的王朗。网络配图正史中出现的竞争者对于刘繇,在正史中也颇有名望,演义中一律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