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牧羊生活那么苦,他吃羊吗?其实他牧羊的地方如今是旅游胜地

苏武牧羊生活那么苦,他吃羊吗?其实他牧羊的地方如今是旅游胜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史日记 访问量:2273 更新时间:2024/2/12 10:35:57

苏武牧羊》我们耳熟能详,他宁可在苦寒之地牧羊19年,也坚决不肯向匈奴屈服。但他在此期间吃过羊肉吗?他又是在哪里牧羊你知道吗?

公元前140年,苏武出生。苏武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名叫苏建,乃名将卫青手下的武将,数次跟随卫青征讨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凭借这些战功,苏建被封为平陵侯,风光无限。苏武和他的两个兄弟也凭借着父亲的庇荫官拜郎官,后来还获得了一次升迁,出任栘中厩监。这个官职有点类似于弼马温,主要负责管理鞍马鹰犬,一般而言日后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出息。

其实这也与苏武父亲苏建的坎坷人生有关,他起初虽然凭借战功封侯,但后来在一次与匈奴的遭遇战中,他率领的3000骑兵被匈奴数万骑兵杀得片甲不留,唯独他侥幸活了下来。

苏建逃回汉朝后,按照当时的律令,他应该被斩首。苏建因为此前有功,又有爵位在身,拿出了全部家当,这才勉强赎回一条命。虽然日后出任代郡太守,但也只是维持生计,想要更进一步是绝无机会了。

因为父亲的这个“污点”,苏武的仕途自然也受到影响,被安排为栘中厩监之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苏武是一个有志向的人,虽然不得不向命运暂时低头,但他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学习,等待人生转折的机会出现。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的单于上位,对汉朝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称汉武帝为丈人,还将此前扣押的汉朝使臣悉数送还。新单于的做法令汉武帝觉得很有面子,便决定以礼尚往来之道,也派使臣带着礼物前去答谢单于。

彼时,汉朝和匈奴战事频发,做汉朝使臣出使匈奴需要承担很高的风险,是一个苦差事。最终,汉武帝指派苏武为此次出使匈奴的主使臣,并临时晋升他为中郎将,以匹配他使臣的身份。

这个时候苏武已经40岁,他决定抓住改变命运的最后机会。精心准备了一番后,苏武手持旌节,率领百余人的队伍,向漠北方向走去。

一路艰辛不提,苏武等人顺利抵达匈奴,没想到面见单于时,单于的态度却没匈奴使臣所说的那么好,不仅丝毫没有臣服汉朝的意思,对苏武的态度还非常傲慢。苏武对此并未在意,因为他马上就要返回汉朝了,此生可能都与单于再无瓜葛。

苏武不知道的是,当时常和缑王正在暗中策划谋反,而苏武的副官张胜与虞常是故人,虞常对张胜承诺,谋反成功后,会献上叛将卫律的人头给他。张胜知道汉武帝最恨卫律,若能得他的人头,回汉朝后必受重赏,便送给虞常很多财物,资助他谋反。

张胜的眼光明显不行,虞常谋事不密,谋反很快失败,单于大怒,要斩所有汉朝使臣,被左伊秩訾劝阻,这才改为招降。张胜等人在匈奴单于的威胁下纷纷投降,苏武却宁死不屈,拔剑刺向自己。

卫律见状大惊失色,苏武自刺后已经失去意识。匈奴有人精通医术,命人挖大坑,又在坑里点火,将苏武置于火上方,以火疗的方式逼苏武体内瘀血流出,逐渐恢复意识,保住了他的命。

卫律和单于为何担心苏武会死掉?因为汉朝使臣若是投降,那是汉朝的屈辱,若是汉朝使臣被杀,汉武帝必然会兴兵攻打匈奴,他们可不愿意再与汉武帝交兵。

所以,等苏武身体康复了,单于便继续逼他归降,将他囚禁在一个露天的破地窖内,不给任何吃喝,苏武受尽折磨,却宁肯吃雪和身上的羊皮袄充饥,也绝不向匈奴人投降。

这一次,单于终于了解到苏武的决心,自知无法逼他投降,又不敢杀了苏武,只好将他送到北海生活,又给他一些公羊,声称等公羊生崽,就放他回汉朝。公羊自然无法生崽,单于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要将苏武在北海软禁至死。

苏武长期生活的这个地方在中国古代史料中称为“北海”,其实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贝加尔湖如今得到了深度开发,是旅游的胜地,许多人选择到贝加尔湖旅游,领略它的美。

苏武时期的贝加尔湖,虽然不是旅游之地,但也并非渺无人烟。贝加尔湖畔有其独特的优势,是放牧的绝佳之地,许多匈奴人都会到贝加尔湖附近放牧,虽然并非定居,但人来人往,始终都有人烟。

苏武属于被单于流放到贝加尔湖生活,不给他提供任何的食物,那些放牧的人自然也不敢给他提供帮助,他只能靠自己挖一些小动物储藏的果实为生。

但这种窘境并非是长期情况,随着时间推移,他就逐渐找到了在贝加尔湖生活的方式。那里是天然的猎场,有非常多的野生动物。

据《汉书》卷54《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记载,於靬王到北海打猎时,苏武曾为他织渔网、做弓箭。这证明苏武已经具备生存技能,而且他的手艺非常不错,否则事后也不会因此得到於靬王的器重,走的时候给他留下了不少的食物和衣服。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汉书》

也就是说,苏武后期根本就不会因为食物而发愁了,无论是打猎还是捕鱼,对他来说都不是难事。

而且,时间久了以后,苏武被流放这件事儿逐渐也就被贝加尔湖畔的人们淡忘了,从他娶妻生子的情况来看,他与当地的人应该打成了一片,生活稳定。至于那段时期是否吃过羊,笔者以为是吃过的,毕竟他的羊群虽然是公羊,但当地人肯定有母羊,交换一下就可以繁衍羊群,吃羊肉应该不成问题。

公元前81年,苏武回到长安,昭帝拜他为典属国。

公元前51年,苏武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

标签: 苏武匈奴刘彻张胜苏武牧羊牧羊

更多文章

  • 苏武牧羊的北海究竟在哪,前苏联的一项考古发现解开了谜题

    历史解密编辑:暴龙历史记标签:苏武,匈奴,匈奴人,刘彻,苏武牧羊,北海

    苏武牧羊,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则典故,我们常常引用这则典故表达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历史上,苏武是汉武帝名将苏建之子,早年依靠父荫当上了中郎将。当时,经历卫青和霍去病持续打击,匈奴人损失惨重,漠南无王庭,到了公元前100年,主战的伊稚斜单于病逝,匈奴新单于即位,开始改变以往敌对政策,尊汉武帝为丈人,汉

  • 苏武被匈奴流放贝加尔湖, 饥饿难忍时, 为何宁愿吃草根也不吃羊!

    历史解密编辑:双鱼座电影标签:苏武,刘彻,匈奴人,霍去病,贝加尔湖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李白古代人最重视的东西是什么,很多人或许会不假思索的说出两个字“气节”!尽管古人曾流传下“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俗语,但这句话更多是对人的一种劝慰而已,在古代诸多士大夫的眼中,节气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一切。如果失去了节气和死了似乎没有区别,所以古代士大夫在

  • 苏武牧羊到底是在今天的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苏武,匈奴,苏武牧羊,匈奴人,刘彻,霍去病

    鲁迅先生曾在文章中写道: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事实上如果时光倒流两千多年回到中华民族初生的秦汉时期卫青、霍去病、张骞、刘解忧、冯嫽、常惠、郑吉、傅介子、冯奉世、陈汤......这一个个名字的背后见证的一段金戈铁马波澜壮阔的岁月。苏

  • 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苏武,李陵,李广,刘彻,牧羊,匈奴人,汉高祖刘邦

    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在班固的《汉书》中,将两个看起来不是特别相干的人,放在同一个列传之中。这个列传便是《李广苏建列传》。从职业上来说,李广和苏建均为大将军卫青手下将领,同为战友。但是两人交集不多,而苏建的名声更是远不能和李广相比。那么,作为大史学家的班固,为何

  • 苏武饥饿难耐,为何宁吃草根也不吃羊充饥?他吃一只或许就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苏武,李陵,北海,匈奴人

    苏武饥饿难耐,为何宁吃草根也不吃羊充饥?他吃一只或许就会被杀苏武,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原本作为使节出使于匈奴,却不幸卷入了匈奴的内乱,最终为匈奴人所扣押。由于苏武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因此,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于北海(今贝加尔湖附近),并且还给了他一群公羊,并扬言:“等你的公羊能产奶水,我就放你

  • 诛灭诸吕的幕后大佬是谁?不是陈平,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南空念安标签:三毛,诸吕,周勃,丞相,吕雉,灌婴,汉高祖刘邦,陈平(汉朝)

    周勃与刘章联手发动宫廷军事政变,诈取北军兵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丞相吕产于厕所中,吕氏集团瞬间土崩瓦解,彻底覆灭。这次“倒吕”,大家都以为是陈平在幕后操作。其实不然,而是另有其人。此人隐藏极深,职位不显,但为西汉立下了的功劳不亚于任何一位开国功臣。他名叫陆贾,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只是刘邦身边一个随

  • 陈平牺牲2000少女,助刘邦突围,悲叹:我家必败于女人!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三毛,吕雉,项羽,樊哙,周勃,汉高祖刘邦,陈平(汉朝)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看不起上门女婿。在秦汉时代,上门女婿更是被视作罪人,每当有征伐和徭役,他们总是首当其冲。但在所有上门女婿中,却出现了一个佼佼者——陈平。陈平本是一名穷汉,却爱读书。他的家中有田三十亩,基本由其兄长操持,陈平从不劳作。因此,陈平因平民之身,却养得高大而白胖,丝毫看不出劳动人民的样子。

  • 被明枪暗箭伤害了,别光发火,学学陈平的霸气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三毛,刘邦,项羽,魏国,萧何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29引子: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多次助刘邦逃离险境。然而,在陈平刚加入刘邦阵营时,却受到了刘邦嫡系们的举报。陈平的品德有瑕疵,与嫂子通奸,卖官。因此,大家对此很有意见,集体向刘邦报告。刘邦很气愤,召见了陈平。结果,陈平只说了五句话,便平息了刘邦的怒火,并且反而让刘邦升了自己的

  • 刘邦派陈平处死樊哙,陈平违背诏书,反而保住了他与樊哙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刘邦,三毛,樊哙

    汉高祖12年,燕王卢绾反形毕具,汉高祖刘邦任命樊哙为相国,带兵攻打卢绾。刘邦此时病情严重,性命危在旦夕,他担心自己死后戚夫人与赵王刘如意的安危。樊哙已经击败燕军主力,即将平定燕国时,有人在刘邦面前诋毁他说:“樊哙是吕皇后(吕雉)的党羽,等你驾崩之后,他准备用这支军队攻打赵国,杀掉戚夫人与赵王如意。”

  • 陈平:身在楚营最后还能稳居大汉相位,个中缘由竟是……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三毛,刘邦,韩信,项羽,樊哙,吕雉

    说起大汉的文臣武将,不得不提一个能叫得上名号的人物,此人正是能与谋圣张良比肩的陈平。陈平善耍聪明、勤于用计,曾在楚魏之间行走人生,后来投奔刘邦帐下。试问,此等人物刘邦又将如何待见呢?原来陈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格局和胆识,过人之处,犹令刘邦麾下人所不及,且看陈平掀起的大汉风云。刘邦兴建汉室,其麾下功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