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

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故事上集 访问量:4401 更新时间:2024/2/12 10:35:45

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悄悄娶了个匈奴美女,偷偷生了个混血儿子

班固的《汉书》中,将两个看起来不是特别相干的人,放在同一个列传之中。这个列传便是《李广苏建列传》。从职业上来说,李广和苏建均为大将军卫青手下将领,同为战友。但是两人交集不多,而苏建的名声更是远不能和李广相比。

那么,作为大史学家的班固,为何会将李广和苏建放在一个列传里?这是因为这两位抗击匈奴所生下的子孙,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匈奴重聚。两人皆娶了个匈奴女子,生了下胡人儿女。而这两人,便是李广之孙李陵与苏建之子——苏武。

年轻时,李陵和苏武便一同在汉武帝手下担任郎官,可谓是至交。公元前100年,苏武作为使节出使于匈奴。当时匈奴和汉朝关系十分紧张,因此两国经常互相扣留使节。在匈奴,已经有十多拨汉使被匈奴人监禁。为了报复,汉朝同样也扣留匈奴使节,大体与匈奴相当。

可以说,出使匈奴已经成为非常危险的旅程,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客死他乡。但是苏武却义不容辞地接过了汉武帝递给他的节杖,并且发誓,他一定会不辱使命。其后,他与副使常惠带领100多人到达了单于庭,并得到了匈奴单于的接见。

但在滞留匈奴期间,苏武等人却不幸卷入一场政变,而苏武的部下——张武也卷入其中。原来,张武想要立功于外域,于是冒险与常谋划,决定偷袭单于以及其母亲。

张武之事败露后,匈奴单于大发雷霆,将100多名汉使全部逮捕。单于原本准备直接屠杀汉使,但他听说苏武乃是老对手苏建的儿子,于是心中涌起了爱才之心。于是,单于派汉奸卫律告知苏武,要他立即投降。

首先,匈奴人采取了利诱。汉奸卫律操着甜蜜的口吻说:“我之前背汉投胡,如今已经封王,山上到处都是我的牛羊,可谓富贵至极。只要你投降了,单于不会亏待你的!”谁知苏武不仅不买卫律的账,还大骂道:“你个无君无父之人,食君之禄,竟投降胡虏,难道不怕报应吗!”

卫律听了苏武的话,脸都被气紫了。他威胁道:“如果不投降,你就死定了!”谁知苏武铿锵有力地说:“南越杀了汉史,如今南越王的头颅正挂在汉宫北阙。朝鲜杀汉使,如今国家都已经灭了。今天你们杀了我,下一个被灭的国家就是匈奴!”

苏武的话掷地有声,很快便吓住了卫律以及其背后的匈奴主子。既然不能杀也不能放,于是单于将苏武流放于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单于扬言,等公羊产了崽,就放你回汉朝吧!

苏武孤独地在北海生活着,他在凌冽的寒风中放牧,但君王交给的汉节却终日不离手,甚至汉节上的毡毛都掉光了,仍不肯丢掉。在北海,苏武饱受饥寒之苦,他的牛羊还经常被丁零人偷走,简直苦不堪言。

过了数年,苏武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李陵。苏武落在匈奴手中后仅仅一年,李陵便因兵败为匈奴所俘虏。但是与苏武不同,李陵却屈辱地投降了匈奴。而他留在汉朝的家人,也全遭汉武帝处死。

同时抗匈奴英雄之后,节操却截然不同,李陵贵为匈奴人的王爷,苏武却为一介亡虏。但是见到苏武,李陵却显得是那样的狼狈。就这样,两位曾经的好朋友把酒言欢。李陵本想帮助匈奴劝降苏武,但却始终未能说出口。

临别前,李陵问苏武:“你真不投降吗?”苏武斩钉截铁地回答:“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其后,李陵让自己的妻子——匈奴公主送了数十头牛羊给苏武,帮助他改善生活。同时,李陵还暗中给苏武送了一个匈奴美女做老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

就这样,苏武在匈奴整整放了19年羊,却始终没有向匈奴人屈服。在此期间,苏武还偷偷生了个儿子,并给他取名叫——“通国”。所谓通国,就是“全国”的意思。苏武虽然身在外邦,但是心却总是想着祖国的。

汉武帝去世,汉昭帝继位后,汉朝与匈奴讲和了。于是汉朝立即照会匈奴,要求他们立即释放苏武。但是匈奴单于却诡称:“苏武已经死了”。而苏武的部下常惠却暗中告知汉使,让他对单于说:“我们天子射猎时,正好射下一只大雁,上书苏武等在荒泽中。”单于一听,果然上当,惊恐中只能乖乖地将苏武等9人放回来汉朝。然而可悲的是,匈奴却不允许苏武的妻儿一起归汉。

到了汉朝,苏武受到了朝廷的表彰,被封为列侯。但在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苏武在汉朝的长子苏元参与谋反,结果被下令处死。其后,汉宣帝悲悯于苏武年老无后,于是问左右:“苏武在匈奴那么久了,难道还有子嗣吗?”苏武透过平恩侯许广汉向宣帝陈述:“他在匈奴有个叫苏通国的儿子”。

于是,汉宣帝让使节拿着大量金帛,从匈奴赎回了苏通国,并让其继承父亲的爵位。苏武活到八十余岁,于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去世。同时娶了匈奴女子,李陵却屈服于匈奴编制的安乐窝,最终可悲的成为汉奸。而苏武却从未因美色而被瓦解意志,最终成了伟大的民族英雄。

好书推荐:都说读史可以明智。然而中国上下五千年,史料更是浩若烟海,想读完二十四史谈何容易。据笔者所知,读完二十四史的学者,简直屈指可数。为了方便大家了解中国历史的脉络,著名学者蔡东藩的《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便诞生了。

本书上起两汉,下至民国,共计651万字,是中国跨度最长,字数最多的历史小说。与《三国演义》《隋唐演义》等小说不同的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以史实为主,演义的部分非常少。如果说《三国》是七分真三分假,《通俗演义》便是九分真一分假。

因此,本书不仅可以给大家带来娱乐,而且能真正学到知识。故而历史学家顾颉刚才极力推荐这本书:“读《二十四史》,不如读这本《通俗演义》”。

更多文章

  • 苏武饥饿难耐,为何宁吃草根也不吃羊充饥?他吃一只或许就会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苏武,李陵,北海,匈奴人

    苏武饥饿难耐,为何宁吃草根也不吃羊充饥?他吃一只或许就会被杀苏武,是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原本作为使节出使于匈奴,却不幸卷入了匈奴的内乱,最终为匈奴人所扣押。由于苏武坚贞不屈,不肯投降匈奴。因此,匈奴单于将苏武流放于北海(今贝加尔湖附近),并且还给了他一群公羊,并扬言:“等你的公羊能产奶水,我就放你

  • 诛灭诸吕的幕后大佬是谁?不是陈平,而是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南空念安标签:三毛,诸吕,周勃,丞相,吕雉,灌婴,汉高祖刘邦,陈平(汉朝)

    周勃与刘章联手发动宫廷军事政变,诈取北军兵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丞相吕产于厕所中,吕氏集团瞬间土崩瓦解,彻底覆灭。这次“倒吕”,大家都以为是陈平在幕后操作。其实不然,而是另有其人。此人隐藏极深,职位不显,但为西汉立下了的功劳不亚于任何一位开国功臣。他名叫陆贾,在刘邦打天下的时候,只是刘邦身边一个随

  • 陈平牺牲2000少女,助刘邦突围,悲叹:我家必败于女人!果然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三毛,吕雉,项羽,樊哙,周勃,汉高祖刘邦,陈平(汉朝)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看不起上门女婿。在秦汉时代,上门女婿更是被视作罪人,每当有征伐和徭役,他们总是首当其冲。但在所有上门女婿中,却出现了一个佼佼者——陈平。陈平本是一名穷汉,却爱读书。他的家中有田三十亩,基本由其兄长操持,陈平从不劳作。因此,陈平因平民之身,却养得高大而白胖,丝毫看不出劳动人民的样子。

  • 被明枪暗箭伤害了,别光发火,学学陈平的霸气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三毛,刘邦,项羽,魏国,萧何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29引子: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臣,多次助刘邦逃离险境。然而,在陈平刚加入刘邦阵营时,却受到了刘邦嫡系们的举报。陈平的品德有瑕疵,与嫂子通奸,卖官。因此,大家对此很有意见,集体向刘邦报告。刘邦很气愤,召见了陈平。结果,陈平只说了五句话,便平息了刘邦的怒火,并且反而让刘邦升了自己的

  • 刘邦派陈平处死樊哙,陈平违背诏书,反而保住了他与樊哙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宁静思标签:刘邦,三毛,樊哙

    汉高祖12年,燕王卢绾反形毕具,汉高祖刘邦任命樊哙为相国,带兵攻打卢绾。刘邦此时病情严重,性命危在旦夕,他担心自己死后戚夫人与赵王刘如意的安危。樊哙已经击败燕军主力,即将平定燕国时,有人在刘邦面前诋毁他说:“樊哙是吕皇后(吕雉)的党羽,等你驾崩之后,他准备用这支军队攻打赵国,杀掉戚夫人与赵王如意。”

  • 陈平:身在楚营最后还能稳居大汉相位,个中缘由竟是……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三毛,刘邦,韩信,项羽,樊哙,吕雉

    说起大汉的文臣武将,不得不提一个能叫得上名号的人物,此人正是能与谋圣张良比肩的陈平。陈平善耍聪明、勤于用计,曾在楚魏之间行走人生,后来投奔刘邦帐下。试问,此等人物刘邦又将如何待见呢?原来陈平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格局和胆识,过人之处,犹令刘邦麾下人所不及,且看陈平掀起的大汉风云。刘邦兴建汉室,其麾下功勋卓

  • 汉朝谋士陈平的成功之道:不树立敌人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三毛,刘邦,樊哙,吕雉,项羽,韩信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同时也是世界史上最为鼎盛的帝国。同历朝历代一样,大汉王朝的建立充满曲折与艰辛。在成就如此伟业的历程中,汉高祖刘邦以知人善任的美名敛据了大量的人才。其中武有廉颇、韩信等名将,文则是以张良为首的六大谋士,六大谋士皆有极为出彩的谋略和决策,都曾为大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身

  • 陈平反间计的成功,是陈平的聪明,也是基于项羽的自负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三毛,刘邦,范增,秦朝,钟离昧,反间计,春秋战国,霸王项羽,陈平(汉朝)

    楚汉荥阳之战相距岁余,对于双方士兵,还是将领,甚或是统帅,都是一种煎熬。自刘邦和项羽起事以来,两人都没有遇到过如此胶着的战役。对于双方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战役,它是双方政治力量的角逐,它也是一次对人心的考验。刘邦很清楚他想要的是整个天下,而项羽只是阻止他取得天下的绊脚石而已,所以,扳倒项羽是他目

  • 庞德被关羽俘获后,为何宁死不降?这个原因让他无法背叛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庞德,关羽,曹操,马超,刘备,汉朝,三国

    在关羽的一生中,襄樊之战无疑是其巅峰一战。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较量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在襄樊之战中,除了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关羽还俘获

  • 庞德之子庞会,真的灭了关羽后人吗?为何张飞家没事?

    历史解密编辑:窗前外的红杏标签:庞德,关羽,张飞,庞会,陈寿

    关羽和关平被杀后,次子关兴承袭了关羽的爵位,几年后,关兴死了,他的儿子关统继续承袭爵位。关统死后,关兴的庶子又承袭爵位。在裴松之注的《三国志》中,则特意提到了这样一件事:《蜀记》曰,庞德子会,随锺、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这是最早的提到庞会杀关羽全家的记录。但问题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没提到,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