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党在我心中 · 红色之星” ▏郑吉媛

“党在我心中 · 红色之星” ▏郑吉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美好滁州 访问量:732 更新时间:2024/1/23 4:19:16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中共滁州市委组织部继续开展“党在我心中 · 红色之星”集中展播活动,用系列微视频集中展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心系群众、奋勇争先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为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在我心中 红色之星”①:郑吉

2010年3月,刚刚迈出校园的郑吉媛入职了滁州东菱电器有限公司,成为滁州东菱的第一位本土职员。十几年的时间,让她从一个刚出校门的懵懂学生成长为东菱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她通过组织党课学习、头脑风暴等活动提升支部成员的参与度,创新打造适合公司和党支部共同发展的东菱“菱形”工作法,构建“4+2菱形”工作格局,把党员发展成为员工内驱力的核心发动机,把滁州东菱党支部特色党建打造成为非公党建企业的一独特名片。

来源:滁州先锋

初审:张

审核:郑安杰 审签:

投稿邮箱:czrbxmt@126.com

点亮和

标签: 党支部党建共产党员党员党务

更多文章

  • 郑吉:最终将西域成功纳入汉帝国版图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青林知青标签:郑吉,匈奴,张骞,霍去病,车师,乌孙

    郑吉:将军轮台戍,号令班西域张骞通西域,这事人人皆知,但毕竟只是个“通”,西域众多的蕞尔小国就是再小、再弱,但于我大汉朝来说,依然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如今,当年的这些国家早已纳入我中华民族之版图,而立下这丰功伟绩之人便是西汉名将郑吉。知道张骞之人多,然知道郑吉者寥寥,他是西域都护府的首任都护,相当

  • 贤·言 | 范晔《后汉书·虞诩传》——7月11日

    历史解密编辑:青岛九中标签:范晔,贤·言,后汉书·虞诩传

    《贤·言》总第1844期/《贤人贤言》第92期第2344期青岛九中品牌推荐邀您共赏

  • 古代名人智慧:虞诩进军增灶吓追兵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虞诩,朝歌,太守,羌人,汉朝,孙伯灵,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中期孙膑是用进军减灶之计诱庞涓独军深入,东汉时期,虞诩却用进军增灶之计吓退了尾追的羌兵。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公元107——113年),西方羌人造反,都守邓骘欲弃城而逃,遭到身为郎中将的虞诩斥责,邓骘由此怀恨在心,找个机会把他降为朝歌长吏。哪知这下正为虞谢创造了表现才能的机会

  • 中国古代百将传系列,东汉虞诩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虞诩,太守,邓骘,凉州,羌军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初在太尉李脩充当郎中,永初四年,羌豪叛乱,侵扰破坏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因为军队服役正费钱粮,事情不堪向前看,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邓骘说:“这就好比是破衣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

  • 不遇盘根错节,哪识刀斧之利:让东汉得以续命的名臣虞诩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虞诩,太守,宦官,匈奴,邓骘

    一东汉汉安帝四年(公元110年)大汉帝国西北边境匈奴猖獗,严重威胁到帝国安定团结的大好政治局面。时任大将军邓骘,面对匈奴人疯狂进犯,无计可施,打算彻底放弃凉州(今甘肃武威),将边境之民全部内迁至“三辅”之内。所谓“三辅”,就是指旧时西汉都城长安一带,也就是今天陕西省西安一带。决定放弃凉州,这也是迫不

  • 东汉风云:耿恭孤军屯万里,修德三代振家风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耿恭,修德三代,匈奴,太守,王安,汉兵

    东汉风云:耿恭孤军屯万里,修德三代振家风未几,已是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仲春,北匈奴闻汉兵已归便遣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往攻车师后庭。车师后王安得本来庸弱,不能抵拒,当即飞使至金蒲城,向耿恭处乞援。耿恭部下不过二三千人,未便多出,但令司马领兵三百,往救车师后王安得。试想,三百人如何济事?一至务涂谷旁

  • 汉匈历史:东汉时期匈奴大军为什么迟迟攻不下耿恭固守的疏勒城呢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耿恭,汉军,刘彻,东汉,匈奴人,疏勒城,汉匈历史,匈奴大军,汉高祖刘邦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拥有400年的国祚。我们都知道汉朝是以王莽篡汉为分界线,分为西汉和东汉。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时期汉朝把匈奴打的远遁大漠,实力不复当年,到了东汉时期匈奴由于内部的分裂,分为北匈奴和南匈奴。汉朝成为了西域的霸主。我们都知道匈奴内部虽然分裂,当时北匈奴的实力在西域诸国当中还是比较

  • 耿恭拜井——13壮士归玉门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耿恭,匈奴,壮士,陈汤,疏勒,车师

    东汉王朝196年,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显山露水,但儒家之盛,风化之美,三代以下仅见。而光武中兴、燕然勒功、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然而其中耿恭拜井得泉、13壮士归玉门之历史典故,却鲜为人知。一、平车师耿恭耿家在东汉可谓名将世家,耿弇、耿纯、耿秉、耿国,皆当世名将,耿氏一脉累叶以功名自终,荣宠与国相始终。耿恭

  • 荡气回肠的疏勒城之战后,汉章帝为何不优待13勇士不给耿恭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耿恭,章帝,封侯,匈奴,疏勒,匈奴人,汉明帝,疏勒城之战,汉章帝,艺术家,书法家

    “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极其悲壮,早些年已经被拍成了电影,它描述的是东汉初年,西域都护府戊己校尉耿恭率领数千将士,与匈奴数万大军血战10个月,最后仅剩13人回到祖国怀抱的感人故事。西汉时期汉廷曾经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有效遏制了匈奴人控制西域,从河西走廊入侵汉地的战略被动。新朝时期由于战乱,失去了对西域

  • 东汉风云:耿恭死守疏勒城,班超东归无法行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耿恭,班超,匈奴,疏勒,太守,龟兹

    东汉风云:耿恭死守疏勒城,班超东归无法行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秋月,汉明帝患病不起,在东宫前殿告崩,享年四十八岁。遗诏不起寝庙,只在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庋藏神主。光烈皇后即阴皇后,前时所筑寿陵,椁广一丈二尺,长一丈五尺,不得逾限,万年后,只许扫地为祭,四时设奠,如有违命,当以擅议庙制加罪。故宫廷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