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名将赵充国(下)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名将赵充国(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金牌娱乐酱酱 访问量:4938 更新时间:2023/12/26 22:15:27

有一年秋天,赵充国病了,宣帝给他书说:听说你有病,年老加疾,万一去世,我很担忧。现在诏令破羌将军辛武贤到你的驻地,担任你的副手,赶快趁此天时大利,将士锐气,定于十二月击先零羌。你如果病很严重,就驻守不动,只让破羌将军辛武贤、强弩将军许延寿领兵前去。这时羌众来投降者已一万多人。赵充国估计他们必定动摇,打算安排骑兵屯田,以待其敝。奏书还未送上去,正好得到命令进兵的玺书。中郎将赵卬害怕起来,派人劝告赵充国说:如果奉命出兵,破军辱国,将军守之还可。现在有利而您病,又何必争议?“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来指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赵充国叹息说:何以说话如此不忠!如果朝廷早用我的建议,羌患还能到这种程度?往昔推举可以使羌之人,我推举辛武贤,丞相和御史却荐举义渠安国,以致羌事搞坏。金城、湟中的谷物每斛八钱,我劝说司农中丞耿寿昌,籴二百万斛谷,羌人就不敢乱动。耿中丞只申请籴一百万斛,结果只得四十万斛。义渠安国再次出使,耗去谷一半。失此二策,羌人所以敢于叛逆。“今兵久不决,四夷卒有动摇,相因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羌独足忧邪!吾固以死守之。”意思是,只可设法固守,不可轻举妄动,如果“四夷”猝然起兵,那就不只是羌患了。

于是奏上了屯田书。在屯田书中,赵充国提出两点建议:

一、我带的兵马,消耗粮、盐、草等数量巨大,“难久不解,徭役不息”,还可能发生其他变故,而且羌患“易以计破,难以兵碎”,所以我以为“击之不便”。

二、在临羌至浩亹一带,罢骑兵,招募民众,“缮乡亭,浚沟渠”,进行屯田。只以少数骑兵卫护屯田者,“益积蓄,省大费”。

宣帝复书问:如果实行罢骑兵而屯田之策,“虏当何时伏诛?兵当何时得决?”要求再申明理由。

赵充国申诉说:羌人与汉民一样,都有“避害就利,爱亲戚,畏死亡”之心。如果罢骑兵而屯田,“顺天时,因地利”,胜利在望。羌众已经动摇,前后来降者万余人,听了宣传而归相告谕者凡七十人次,这是解决羌患的实情。

同时,还提出留兵屯田“十二便”:步兵九校,吏士万人,留屯以为武备,因田致谷,威德并行,一也。又因排折羌虏,令不得归肥饶之坠,贫破其众,以成羌虏相叛之渐,二也。居民得并田作,不失农业,三也。军马一月之食,度支田士一岁,罢骑兵以省大费,四也。至春省甲士卒,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示羌虏,扬威武,传世折冲之具,五也。以闲暇时下所伐材,缮治邮亭,充入金城,六也。兵出,乘危侥幸,不出,令反叛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遂之患,坐得必胜之道,七也。无经阻远追死伤之害,八也。内不损威武之重,外不令虏得乘间之势,九也。又无惊动河南大开、小开使生它变之忧,十也。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大费既省,徭役豫息,以戒不,十二也。

他以为“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所以要求朝廷采纳其策。

宣帝复书提到,屯田不一定能解决羌患,大开、小开还可能与先零联合,要求赵充国认真考虑然后再次报告。赵充国又报告说:先零羌所剩精兵不多,“失地远客,分散饥冻”,K、开、莫须等部落离叛。汉军屯田,搞好战备,以逸待劳,“内有无费之劳,外有守御之备”,故胜利在望。“且匈奴不可不备,乌桓不可不忧”,今久转运烦费,专给于一方,颇为“不便”。

赵充国报告每次送上朝廷,皇帝都交给公卿议论。赞成赵充国之策者,起初“什三”,“中什五,最后什八”,足见赞成者越来越多。丞相魏相说:“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指赵充国)数画军策,其言常是,臣任其计可必用也。”这表达了当时大臣们对赵充国的信服。宣帝于是答复赵充国,肯定了他的计策。但宣帝因辛武贤、许延寿多次建议出击,又担心赵充国屯田可能受到侵扰,于是采取折衷之法,“两从其计”,诏令辛武贤、许延寿与赵印等出击,只取得小利;而赵充国不出兵,“所降复者得五千人”,也获了利。于是又诏令罢兵,只留下赵充国负责屯田。

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五月,赵充国估计羌众伤亡及投降者甚多,力量削弱,请求罢屯兵。得到皇帝的允准,于是振旅还朝。

友人浩星赐迎接赵充国时说:将军朝见时应当归功于出击的辛武贤、许延寿二将,“如此,将军计未失也”。赵充国说:“吾年老矣,爵位已极,岂嫌伐一时事以欺明主哉!兵势,国之大事,当为后法。老臣不以余命一为陛下明言兵之利害,卒死,谁当复言之者?”他还是把原意作了回报。宣帝肯定了他的计策,让辛武贤复为酒泉太守,赵充国复为后将军卫尉。

这年秋天,羌若零等部落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之首,不少部落首领率众来降。汉朝予以安抚,“初置金城属国以处降羌”。

诏令推举可以任护羌校尉之人,时赵充国已病,四府推举辛武贤小弟辛汤。赵充国立即起奏:“汤使酒,不可典蛮夷。不如汤兄临众。”这时辛汤已拜受节,有诏更用临众。后来临众病免,五府又举辛汤,辛汤“数醉酩羌人,羌人反叛”,果如赵充国之言。

起初,辛武贤与赵卬谈话,赵卬说起车骑将军张安世所为不中皇帝之意,皇帝打算杀他,是赵充国为其解说才得以免。等到赵充国回朝报告军事时,辛武贤罢归原官,怀恨在心,就上书告发赵卬泄漏省中之语。赵卬“下吏自杀”。

赵充国要求退休,回了家。朝廷议论“四夷”问题,还常常参与兵谋。

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去世,终年八十六岁,谥为壮侯。

赵充国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成帝追美赵充国,曾召黄门侍郎扬雄称颂之。扬雄有“在汉中兴,充国作武”的颂词,歌颂赵充国在西汉中兴中的武功。

标签: 赵充国丞相辛武贤宣帝屯田

更多文章

  • 平羌神将赵充国的凄惨结局:八十丧子,忍气吞声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赵充国,张安世,太守,辛武贤,宣帝

    种田也能打胜仗——大器老成的大战略家赵充国(15)江湖闲乐生西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春,原本在青海湖一带放牧的西羌各部进入金城郡,欲与西域的匈奴势力联合,发动叛乱,夺取金城与河西地区,年近八旬的国宝级老将、后将军赵充国临危受命,率强弩将军许延寿、破羌将军辛武贤,领兵六万,前往金城郡以西的河湟

  • 赵充国曾参与拥立汉宣帝,在平羌之战中立下大功,绘图麒麟阁

    历史解密编辑:唐唐剪辑标签:赵充国,汉宣帝,匈奴,刘彻,霍去病,卫青,霍光,汉朝

    赵充国乃是汉宣帝时期的名将,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列。他七十余岁高龄时,尚且上马对外作战;告老之后,帝王还时常与他商议军事。赵充国声名赫赫,又备受赞誉。但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他几乎没有哪场战役名震天下,那他是如何成为名将的?作为将领,能大败敌人自然是极好的,但是能多谋善断,防患于未然更是绝佳,赵充国便是

  • 西汉名将赵充国,曾经打垮匈奴的猛人,为何没有卫青霍去病名气大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卫青,匈奴,刘彻,汉朝,赵充国,霍去病,李广利,汉宣帝,汉高祖刘邦

    卫青和霍去病比较有名,主要是因为在打匈奴这件事上,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汉朝刚刚和匈奴开战,卫青和霍去病便领导了几大战役,把匈奴从漠南打回了漠北,自然会被后世所熟知。相比之下,同样作为西汉名将的赵充国,虽然也击败了匈奴,但他的成就,那是建立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人的成就之上的。也就是说,卫青和霍去病

  • 老将出马:赵充国与第一次汉羌大规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匈奴,汉军,赵充国,李广利,汉宣帝,霍去病,老将出马,汉高祖刘邦

    西汉中晚期,匈奴在汉武帝与汉宣帝的连番打击之下,已呈日落西山之势。值此危亡时刻,汉匈战争的主线分出了额外的分支:那就是汉羌战争。作为牵制汉朝的盟友,羌人也加入了雪山草原大漠上的角逐。汉羌战争最后上升到了与汉匈战争同样重要但是缺乏应有关注的地位。羌人的历史羌人的起源非常古老羌人是非常古老的族群之一,最

  • 五星出于东方,汉宣帝命令赵充国进兵,斩首数百缴获十万马牛羊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赵充国,汉宣帝,马牛羊,匈奴,王翦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句话是写在一块汉代织锦护臂上的。这块护臂出土后,被评为二十世纪考古学最伟大发现之一,而且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名录。我们细看《汉书》和《史记》,就会发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一说早有记载,汉宣帝以此为依据下令进兵,名将赵充国遵命行事,一战斩首数百缴获十万马牛羊。这两本史书还对

  • 汉宣帝说“五星出东方大利中国”,名将赵充国却为何抗命?

    历史解密编辑:绾绾娱乐大咖标签:五星,匈奴,刘询,丙吉,太守,汉朝,赵充国,汉宣帝

    天下的强汉(50) 主笔:闲乐生朱晖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西羌之乱爆发,汉宣帝让御史大夫丙吉向76岁的老将军赵充国咨询用将之事,没想到赵充国竟直接推荐了自己,丙吉当场愣住了,心里暗想:天子派我来让你选人,你怎么选中你自己了。您德高望重岁数大,是武帝时代硕果仅存的老将军老国宝,国宝怎么能上战场呢?

  •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赵充国: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赵充国,匈奴,李广利,平定,丙吉,麒麟阁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425期)公元前51年,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汉宣帝大喜之时将十一个功勋卓著的臣子挂在未央宫麒麟阁,历史上将其称为麒麟阁十一功臣。汉宣帝开创了用画像阁来祭奠功臣的先河,后面便有了云台二十八将,以及唐高宗李治时期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功臣名将在每一幅画卷背后,是每一个用

  • 卫青霍去病一辈子都没搞定的匈奴,为何赵充国默默就搞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赵充国,匈奴,霍去病,匈奴人,刘彻,卫青

    天下的强汉(48)主笔:闲乐生朱晖汉宣帝即位后,天下太平,士民安乐。宣帝又为武帝立庙,宣示了自己嫡系遗脉的正统地位,巩固了的政权,维护了政局的稳定;而六十六岁的赵充国功成名就,眼看着也要准备退休,可就在这时,从遥远的西域,忽然传来了一封紧急求援信,求援者便是乌孙国王翁归靡以及他的汉朝妻子刘解忧。乌孙

  • 古稀之年的老将赵充国,是如何平定西羌之乱的?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赵充国,匈奴,刘彻,李广利,平定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此公出自陇西,从小就对安定动荡不安的西部世界充满了渴望。加入大汉军队后,凭着沉勇善谋、果毅敢战迅速蹿红。在平氐叛、俘西祁等战斗中表示很是抢眼,逐渐成为汉廷重将。后与霍光组团拥立汉宣帝,封侯拜将。在西羌之乱爆发后,老当益壮、一心为公的他成为汉廷平定

  • 世人皆知二陈汤化痰,却不知“理痰汤”更是神仙方

    历史解密编辑:哲医论坛标签:陈汤,柏子仁,茯苓,陈皮,白术

    ( 高血压/糖尿病/结节,无效退款!V:kxyubin) “百病皆为痰作祟”啊,痰这种病理产物在人的身体里各处流窜,能引起这么多问题! 理痰汤 1、讲一个病例,就是我们附近小区的。一个王姓的男子,四十八岁,长得也很壮实黑胖,没什么症状,唯一的症状就是痰多。咯一口就有痰,因为这件事,给他心理造成了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