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人皆知二陈汤化痰,却不知“理痰汤”更是神仙方

世人皆知二陈汤化痰,却不知“理痰汤”更是神仙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哲医论坛 访问量:3695 更新时间:2023/12/26 22:58:22

( 高血压/糖尿病/结节,无效退款!V:kxyubin)

“百病皆为痰作祟”啊,痰这种病理产物在人的身体里各处流窜,能引起这么多问题!

理痰

1、讲一个病例,就是我们附近小区的。一个姓的男子,四十八岁,长得也很壮实黑胖,没什么症状,唯一的症状就是痰多。咯一口就有痰,因为这件事,给他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啥呢?你到哪儿公共场合,你咳一口没地方吐,到人家做客,咳一口,你说吐吧不是,不吐吧挺难受,因此上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西医也查不出来什么,做痰培养,这个菌那个菌的,最后也没效。找中医治疗,二陈汤、苍附导痰汤等等,都用过。他拿了很厚一沓方子到我门诊来,但是都没有效。

我们看了之后决定给他改方,就用理痰汤加上了龙骨牡蛎,也就是说并没有去芡实,直接把龙骨牡蛎加上了。

吃了一周,痰就减少了一半。患者复诊的时候说,老师,我吃了十来年的中药,你这个是最管事的。

我说你这个不能着急,因为积病太久了,我们的经络、气机都阻滞住了,得一点一点地疏通,我们把痰一点一点地清理掉。

我们很多的急症,现在中医已经基本见不到,稍稍有一点急性的就上医院了,在医院治疗了很长时间再出来,基本都到了慢性期,也就是我们治疗没有那么快的一个原因。

后来这个患者很坚持,坚持服用了两个月,然后彻底痊愈了。

2、治了十来年都没化掉的痰,吃了理痰汤一周就好了一半。理痰汤是什么神仙方,为什么化痰这么厉害?

理痰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治痰的重要方剂。原方:生芡实(一两),清半夏(四钱),黑芝麻(三钱,炒捣),柏子仁(二钱,炒捣),生杭芍(二钱),陈皮(二钱),茯苓片(二钱)

本方构思巧妙,疗效奇佳。笔者用以治疗多种杂病,收良效。

3、冯睿说“构思巧妙,疗效奇佳”,我们来看看构思怎么巧妙呢?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者?

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

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

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原来理痰汤理的是肾中之痰,是理到了痰之本源啊!

我们再看宋柏杉老师如何把理痰汤的药物,用五大臓象法式来讨论一下:

4、脏腑和水液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哪呢?是肺、脾胃和肾。

学过中医基础都知道,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所有的饮食、水谷,都要经过脾胃的运化和代谢,因此治疗痰和这几大臓器关系最为密切。

那么,既然知道和水关系最密切的臓腑有肺、脾胃和肾,那么就按照气血运行法式,把理痰汤的药物往上填一填,看看怎么样。

首先看君药,半夏降胃化痰。我们前面反复地讲,茯苓能够利水健脾,利中上焦的水,把茯苓放在脾胃这块。

那么如果降肺,会用什么?用白芍,色白入肺,再用陈皮收敛肺气,让肺气下降,让水之上源下走,变成人的真阴、真液。

那么肾,选用了芡实还有黑芝麻。我们经常说肺为储痰之器,脾胃为生痰之源。那么肾呢,为生痰之本,也就是痰之根,我们要想治痰,就得把肾水纳住,我们要想纳住肾气,收纳住肾水,我们就用生芡实。

它这个芡实这个东西很干,你砸开它是粉剂的,它就能够把肾水吸住,因为它是果实嘛,果实就是入肾的。我们前面反复讲,干果都是入肾的,这是一个收敛。

黑芝麻呢,补。柏子仁呢,是宁心安神,放在心这儿。同时,柏子仁和黑芝麻还能够润肠,因为它是果仁类的,又富含油性,因此上它能够润大肠、通便。大肠是管什么的,大肠是降气的,气一降,痰自然下降。

我们综合来看,其实理痰汤这里边涵盖了二陈汤,要比二陈汤更加完善。

5、下面看看认为“本方构思巧妙,疗效奇佳运用理痰汤的四则医案:

1、亚急性甲状腺炎

赵某,女,39岁,2015年3月2日初诊。

患者于10天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咽痛症状,经治后好转。1周前出现颈部疼痛,并弥漫性肿大,且有明显触痛。颈部有压迫感,声音嘶哑。在内分泌科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因其有严重胃溃疡史,畏惧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西药,故转求中医药治疗。

诊见:颈部肿痛,情绪抑郁,胸闷,脘胀,食欲减退,舌质黯,苔白腻,脉弦数。血沉63mm/1h,T32.98nmoL(参考值0.92~2.79nmo/L),T4:182.7 nmolL(参考值55.5~161.3nmolL)。

中医诊断:瘿病,痰气交阻。

处方:生芡实15g,清半夏、陈皮、山药、黑芝麻各9g,白芍、茯苓、当归、川芎、柏子仁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期间,症状逐渐好转,连续服药20天后,甲状腺恢复正常,全部症状、体征消失,相关理化检查均已恢复正常。

随访1年,病情未再复发。

按:患者外感风寒起病,肺失宣肃,酿生痰湿;又因其有胃溃疡史,脾失健运,津液不化,痰湿内生。两者相合,交结颈部而发瘿病。

治以理痰汤化痰为主,加山药以健脾治本。因现风寒已清,故不再加解表之药。因痰湿可阻碍气血运行,而舌质黯己显瘀血之象,故再加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共同起到化痰消瘿活血的功效。

2、梅尼埃病

张某,男,43岁,2012年4月2日初诊。

患者2年来反复出现眩晕,视物旋转,伴呕吐,耳鸣,听力减退。在外院神经内科诊断为梅尼埃病,使用了倍他司汀、山莨菪碱、地芬尼多等药物,但只能有短暂疗效。近半年来,频繁发作,每月发作1~2次。

诊见:胸脘满闷,少食多寐,大便溏而粘滞。舌红苔白腻,脉濡缓。

诊断:眩晕,痰浊中阻。

处方:生芡实15g,清半夏、天麻、黑芝麻各9g,白芍、白术、茯苓、陈皮、石菖蒲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用5剂后感觉全身轻松,神清气爽,胸脘再无满闷,食欲改善。后连服30剂,诸症消失。随访1年,眩晕再无发作。

按:本病迁延日久,患者肾气已衰,不能蒸化津液,痰湿内生。同时,患者又有脘闷、少食、多寐、便溏等脾失健运之象,水谷津液不化,酿生痰湿。痰湿上蒙清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眩晕。

故以理痰汤补肾降逆,治痰之本,加山药、白术以健脾,另加石菖蒲豁痰开窍,化湿和胃。痰湿之源清,则眩晕自止矣。

3、病毒性心肌炎

叶某,男,21岁,2015年11月8日初诊。

患者于半月前外感发热,经西医治疗后好转。6天前出现心慌胸闷,头晕,夜寐不安。

西医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经治疗效果欠佳。

诊见:形体肥胖,呕恶食少,多痰,心烦不安,舌红,苔黄腻,脉结代。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24h房性期前收缩共13586次。

中医诊断:心悸,痰火内扰。

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15g,清半夏、生芡实、黄连、黑芝麻各9g,白芍、茯苓、陈皮、柏子仁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7剂后已无明显心慌感,觉睡眠欠佳,加酸枣仁9g,再服7剂。

三诊:自觉无不适感,复查动态心电图示:24h房性期前收缩16次。随访1年,病情未再复发。

按:本例患者因平素膏粱厚味,又疏于运动,而致脾肾不足,宿痰内伏。此次为外感引发,痰湿郁而化火,火引痰行,上干心神,故心悸。

以理痰汤治痰之本;加生龙骨、生牡蛎宁心固肾,安神清热;以黄连清心泻火;以酸枣仁、柏子仁宁心神,补心气。标本同治,痰消火清,功效立见。

本病当嘱患者节饮食,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并避风寒,以断病源,方能阻其复发。

4、男性不育少精症

某,男,32岁,2013年3月17日初诊。

患者结婚2年,性生活正常,未采取避孕措施,而女方未孕。已排除女方问题。曾多处求治。

诊断:少精症。间断采用各类治疗,未见疗效。

诊见:精神疲惫,面色无华,形体肥胖,脘闷纳呆,肢体困重。舌淡苔白滑,脉沉缓。

精液常规示:精子密度为12×10/mL,液化时间大于30min。泌尿系统B超未见异常。

中医诊断:不育症,痰湿内阻。

处方:生芡实、淫羊藿各15g,清半夏、黑芝麻各9g,白芍、白术、茯苓、陈皮、柏子仁各6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

服药2周,自觉精神转佳,食欲好转。3月后,复查精液常规已恢复正常。再过3月,患者来报,妻子已怀孕。

按:本病为患者脾肾不足,不能运化津液,水湿聚而为痰,流窜经络,扰乱精室而致。肾为生痰之本,理痰汤治痰着重于肾,本方加淫羊藿以助温肾补精,加白术以健脾。肾脾阳气充沛,气行则津液行,而痰湿自化,精室得复。

此类疾患只要辨证准确,使用理痰汤加减大多有效,但因不是清一时之痰湿而能奏功,故服药时间必得数月以上,须让患者适当运动,合理房事,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中途而废。

( 哲医论坛—— 让门生受益,为患者解难!)

专家在线/微信:kxyubin,权威辨证;主攻承诺:

无效退款:高血压、糖尿病、多囊卵巢、闭经、肺结节;

短期见效:妇科、生殖、内分泌、癌症、失眠抑郁、痤疮荨麻疹等;

同仁堂/私人订制:丸、散、膏、丹、汤——

调月经丸、千杯解酒丸、失眠安睡丹、补肾壮阳丸、减肥丹、子宫/乳腺调理丸、育精助孕丸、降三高丸、滋补膏方、骨痛贴膏/膏药等;

——诚招养生、理疗、美容机构/加盟合作

联系微信:836048740

往期经典:

标签: 陈汤柏子仁茯苓陈皮白术

更多文章

  • 二陈汤擅治痰饮诸症

    历史解密编辑:中医同城标签:陈汤,甘草,茯苓,黄芪,瓦楞子

    导读:二陈汤是治疗痰饮为患的方剂,临床使用广泛,只要辨证精确,加减适当,便能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案一为双侧乳腺增生。案二为肉瘿,类似现代医学所称甲状腺腺瘤。#图 源自:网络《和剂局方》二陈汤治疗“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而脾胃不和”,由半夏、橘红各五两、

  • 理气化痰二陈汤

    历史解密编辑:然道国医标签:陈汤,莱菔子,竹茹,枳实,石菖蒲

    中医 丨 中药 丨 食养 丨 药养 丨 医技 丨传承让中医中药走进你我生活,健康你我他!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用半夏陈 益以茯苓甘草成利气调中兼去湿 一切痰饮此为珍导痰汤内加星枳 顽痰胶固力能驯若加竹茹与枳实 汤名温胆可宁神润下丸仅陈皮草 利气祛痰妙绝伦1方解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

  • 世人皆知二陈汤化痰,却不知理痰汤更是神仙方!

    历史解密编辑:医承有道标签:柏子仁,二陈汤,茯苓,陈皮,老中医,理痰汤,芡实,半夏

    去痰湿,你只知道二陈汤吗 ?不,张锡纯的这个更是妙方!说到痰湿,很多人往往会想到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的生成跟脾肺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把痰湿炼化出来,紧接着,痰湿向上游走到肺,肺气受到影响,不能宣发肃降,这样,肺就变成了一个容器,一个贮痰的容器。但其实痰湿这件事,除了

  • 《医门推敲1》内科篇——四陈汤

    历史解密编辑:张胜兵中医标签:陈汤,医门推敲1,吴茱萸,人参,陈皮,乌梅

    全文皆选自张胜兵公开课——《医门推敲1》法夏15克 陈皮15克 枳实10克 吴茱萸10克 干姜6克 茯苓10克 甘草10克 人参10克 生姜20克 大枣4枚治寒痰伏胃之呕吐痰涎,或纳食欲吐,或胸膈痞闷,或胃脘疼痛,苔滑腻,脉沉弦或沉滑者,或厥阴肝寒头痛而挟痰者,巅顶头痛而重浊,或少

  • 《医门推敲1》内科篇——三陈汤

    历史解密编辑:张胜兵中医标签:陈汤,茯苓,陈皮,甘草,枳实

    全文皆选自张胜兵公开课——《医门推敲1》法夏15克 陈皮15克 枳实(枳壳)10克 茯苓10克 炙甘草6克 生白芍3克 生姜3克治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或不易咯,或恶心呕吐,中脘不适,不欲饮食,或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腐,脉滑或滑实。此方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之基

  • “党在我心中 · 红色之星” ▏郑吉媛

    历史解密编辑:美好滁州标签:党支部,党建,共产党员,党员,党务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典型是触得到的标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之际,中共滁州市委组织部继续开展“党在我心中 · 红色之星”集中展播活动,用系列微视频集中展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心系群众、奋勇争先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标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用

  • 郑吉:最终将西域成功纳入汉帝国版图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青林知青标签:郑吉,匈奴,张骞,霍去病,车师,乌孙

    郑吉:将军轮台戍,号令班西域张骞通西域,这事人人皆知,但毕竟只是个“通”,西域众多的蕞尔小国就是再小、再弱,但于我大汉朝来说,依然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如今,当年的这些国家早已纳入我中华民族之版图,而立下这丰功伟绩之人便是西汉名将郑吉。知道张骞之人多,然知道郑吉者寥寥,他是西域都护府的首任都护,相当

  • 贤·言 | 范晔《后汉书·虞诩传》——7月11日

    历史解密编辑:青岛九中标签:范晔,贤·言,后汉书·虞诩传

    《贤·言》总第1844期/《贤人贤言》第92期第2344期青岛九中品牌推荐邀您共赏

  • 古代名人智慧:虞诩进军增灶吓追兵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虞诩,朝歌,太守,羌人,汉朝,孙伯灵,古代名人智慧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战国中期孙膑是用进军减灶之计诱庞涓独军深入,东汉时期,虞诩却用进军增灶之计吓退了尾追的羌兵。东汉安帝永初年间(公元107——113年),西方羌人造反,都守邓骘欲弃城而逃,遭到身为郎中将的虞诩斥责,邓骘由此怀恨在心,找个机会把他降为朝歌长吏。哪知这下正为虞谢创造了表现才能的机会

  • 中国古代百将传系列,东汉虞诩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虞诩,太守,邓骘,凉州,羌军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初在太尉李脩充当郎中,永初四年,羌豪叛乱,侵扰破坏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因为军队服役正费钱粮,事情不堪向前看,打算放弃凉州,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边患。于是他召集公卿进行商议。邓骘说:“这就好比是破衣服,牺牲其中的一件去补另一件,还能得到一件整衣,不然的话,就两件全都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