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是无为而治,曹参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同是无为而治,曹参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酒苼清栀 访问量:4395 更新时间:2024/4/6 12:17:06

西汉初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担任丞相之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终日饮酒作乐,辅佐汉帝无为而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

曹参

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二十八年不上朝而沉湎于酒色,最终将明朝推入了衰败。

明神宗万历皇帝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无为而治,但实质上却是有天壤之别。

曹参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顺应当时社会的发展,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从而缔造辉煌。

明神宗万历皇帝的无为而治,却是真的什么也不做,“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将国事置之度外,怎么能不衰亡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二人的“无为而治”大相径庭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便可见一斑。

O 江山社稷以民为本,对待子民的态度冥冥中早已注定了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

众所周知,秦王朝统治下实行严苛的刑法,沉重的赋税,繁多的兵役徭役等等,这些暴政让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曹参正生于秦朝暴政时期,乃一介平民,即便是当上了沛县狱吏,也难逃被欺凌压迫的命运。因而来自民间的曹参深知百姓疾苦,更能体恤民情,将子民放在心上,爱民护民。

因此,曹参在任齐相和汉相之位时,以民为本,采取清静无为的方法治世安民,“反秦之敝, 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饱受战争之苦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社会也得以稳定的发展。

百姓安居乐业

相形之下,明神宗自幼生在帝王之家,终日锦衣玉食,而且一生都待在皇宫里,而唯一的一次出宫竟是去十三陵看自己的墓地。这位从未微服私访,巡视民间的皇帝两耳不闻民间事,怎么可能为百姓造福呢?

十三陵

此外,明神宗在亲政之后便暴露了贪财享乐的本性,任用宦官充当矿监和税监大肆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置子民的生死于不顾。据《明史》记载,公元1601年,七品官田大益给皇上的奏章里批评皇帝是“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由此可见,明神宗只顾自己锦衣玉食,纵情享乐,根本不在乎子民的生死疾苦。

(剧照)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曹参采取各项措施让百姓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百姓自然会拥护爱戴,而明神宗不仅政事不作为,还胡自妄为,百姓岂有不反之理。

百姓反抗

O 天道朝纲是决定国家兴衰的终极因素

曹参自追随沛公刘邦开始,身经百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总共打下了两个诸侯国,一百二十二个县;俘获诸侯王二人,诸侯国丞相三人,将军六人,郡守、司马、军候、御史各一人。但曹参却从不居功自傲,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担任齐国之相时,曹参厚礼诚邀盖公,并采纳其建议,按照黄老“无为而治”的办法制定各项政策,重用一批持重爱民的官员,朝纲清正,社会管理井然有序,因此齐国的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盖公

萧何去世后,曹参被任命为汉朝丞相,他坚持黄老的无为之术施政。曹参秉承萧何所制定的《汉律九章》,丝毫未变,历史上称颂为“萧规曹随。此外,曹参对现任的官员职位保持未变,对他们的职权从不干预,使得朝堂上下人心安稳,朝政按部就班,没有丝毫的波动。曹参的无为之治为开创“文景之治”下的太平盛世奠定了基础。

相比而言,明神宗年幼即位,在张居正的辅佐之下,也曾励精图治,使得明朝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开创了“万历中兴”。但是在亲政之后,明神宗却对死后的张居正进行清算,对其断棺戮尸, 籍没家产,将张居正在位时重用的官员罢黜殆尽,废止张居正实行的改革新政。明神宗就这样亲手埋葬了“中兴”盛世,致使明朝走上了由盛转衰的道路。

万历中兴

此外,明神宗借病从此不上朝,竟长达28年,将他的“无为之治”展现得淋漓尽致,人称“六不皇帝”,即“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

l 不郊:即不亲自郊祭天地。古代君王拜祭天地,祈求得到上天的护佑,乃是皇帝的头等大事,万历皇帝却丝毫不顾。

l 不庙:即不去祭祀宗庙、太庙,将祖宗礼法抛之脑后。

l 不朝:即不上朝,不理朝政,不问政事,长达28年,真是空前绝后啊。

l 不见:即不接见大臣。对于大臣们的请见,一概不予理睬。

l 不批:即不批示奏章。大臣们的奏章得不到批示,又不敢擅自做主,整个中央机构形同虚设。

l 不讲:即不参加经筵讲席,不学习经史,不探讨治国良策,国家岌岌可危呀。

更为甚者的是明神宗的不作为导致了官员空缺严重,而且官僚党派林立,互相倾轧,发生东林党争和国本之争,这样败坏朝纲的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神宗的所作所为正如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所说:“亲宦官宫妾,而疏正人端士,独奈何不为宗社计也!” 明神宗如此消极怠政,上行下效,政务荒废,朝纲混乱,明朝已名存实亡了!

总而言之,天子若勤政爱民,则社会安宁,国力昌盛;天子若怠政欺民,则社会动荡,必然衰亡!

更多文章

  • 曹参明明就是一个“酒鬼”,为何还被后人尊为汉唐八大贤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参,丞相,刘邦,刘肥,齐国,萧何

    听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了,他不仅没有过多悲伤,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过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却告诉家眷说自己即将成为新任丞相,这个神奇的人就是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曹参在大汉帝国的丞相宝座上,仅仅坐了三年时间,随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新

  • 闲聊强汉(增十)曹参当丞相后看似“萧规曹随”,其实是包藏祸心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盈,吕雉,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规曹随”是非常著名的成语,其背后描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为西汉丞相的故事。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曹参继任丞相后无所作为,被汉惠帝刘盈责备,他以跟随前任丞相萧何制度的理由来应对。时至今日,很多历史书上对“萧规曹随”的事情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曹参坚持萧何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才让西汉从建国初的窘迫中脱离出

  •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曹参,萧何,韩信,高祖,丞相,项羽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 “文承萧何,武赖韩信”的曹参,怎么就没被刘、吕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萧何,韩信,曹参,刘邦,曹操,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作者:傅安平《三国志·先主传》中讲,“(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曹操)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意思是说刘备终生不肯处曹操之下,是为了避免被器量狭小的曹操所害。其实这不完全准确。曹操器量亦小亦大,如世人所知,他总归还是一个大英雄,悦服投附者甚众。刘备不肯处曹操之下,我想更与

  • 大汉开国名将曹参:从“第一功狗”到“萧规曹随”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曹参,韩信,萧何,刘邦,项羽,齐国

    文:秦牧言(读史专栏作者)楚汉相争,风云际会,英雄并起,纵横驰骋,总有说不尽的传奇与感叹。01、刘邦定位:功狗第一汉五年,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的天下也渐渐安定下来,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不过,一年多的讨论下来,结果却出乎将军们意料:一向不曾上过战场的萧何,居然要受封最多

  • 曹参为相三年,胡吃海喝一件事情都没办,被千古传诵的逻辑要看清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吕雉,韩信,刘盈,汉朝,汉高祖刘邦

    曹参是继萧何之后汉朝的第二位丞相,但他没办过政务,整日埋首酒坛,结果赢得后世不少赞誉之词,一直被传诵。萧何、曹参剧照其实,他的所谓的“千古传诵”着实被夸大了不少,关于他为相三年,后世倒是流传下一个“萧规曹随”的成语。但如果细品,这个成语能算褒奖吗?恐怕不能,充其量只能算是墨守成规与不作为,再不客气点

  • 曹参本身并没多大能力,为何刘邦、萧何、吕后都推荐他当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曹参,刘邦,萧何,吕雉,丞相

    西汉由刘邦一手建立,和手下中国杰出的人才共同打造了大汉王朝,比如杰出的就又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其中萧何在汉朝建立之后担任了汉朝的第一个丞相。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曹参也是开国功勋,在萧何死后,刘邦和萧何等人一致推荐曹参接替萧何当宰相。

  • 汉朝宰相曹参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却被百姓爱戴而传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柳絮吹成雪标签:曹参,爱戴,宰相,萧何,刘邦,汉惠帝

    提到我国历史上的贤相,大家较为熟知的大概就是汉代的萧何、唐代的魏征……他们为国为民的胸怀,敢于直谏的个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以为所有的宰相都如他们那样,一副正襟危坐的严肃样儿?事实上,我国历史上却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宰相区别于历任贤相,他就是被指“最懒”的宰相——曹参。这位西汉初年的宰相“无所事事

  • 曹参本身的能力如何?为何刘邦、萧何、吕后都推荐他当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参,萧何,吕雉,丞相,吕后,汉朝,汉高祖刘邦

    西汉由刘邦一手建立,和手下中国杰出的人才共同打造了大汉王朝,比如杰出的就又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其中萧何在汉朝建立之后担任了汉朝的第一个丞相。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曹参也是开国功勋,在萧何死后,刘邦和萧何等人一致推荐曹参接替萧何当宰相。

  • 汉初人物志:曹参

    历史解密编辑:午夜墨水标签:曹参,刘邦,韩信,萧何,项羽,黥布

    刘邦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天子,与他的选人用人有很大关系,比如汉初三杰的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人都是无双国士。当然,刘邦的胜利也离不开其他功臣,比如曹参,作为与萧何齐名的历史名人,曹参不但文能安天下,而且还有着赫赫的战功。本文介绍下正史对曹参的主要记载(资料来源:《史记》的《高组本纪》、《曹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