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是曹参的后代?或者是夏侯婴的后代?专家研究DNA后得出结论

曹操是曹参的后代?或者是夏侯婴的后代?专家研究DNA后得出结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2861 更新时间:2024/1/19 10:31:30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那可是名震千古的人物呀,关于曹操的祖先是谁,陈寿说是曹参,裴松之说是夏侯婴,还有人说是从路边捡来的,这不是搞笑吗?!还是看看专家怎么说吧,专家研究了曹氏家族DNA,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1.观点一:曹操是曹参的后人

这个观点是陈寿提出来的,就是写《三国志》的那位,他在《三国志·武帝纪》里写道: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陈寿说曹操是“汉相国参之后”,就是说,曹操是汉朝丞相曹参的后代。

这个曹参是谁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曹参是汉高祖刘邦的老乡,一起打赢了楚汉战争,建立了汉朝,是开国元勋,曹参还是继萧何之后,汉朝的第二位丞相,“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就跟他有关。那么曹操有可能是曹参的后代吗?

有说可能的,有说不可能的,我们从曹操的出身来捋一捋。

东汉末年,有一个大宦官中常侍叫曹腾,他是个太监,想认领一个养子,不知道从哪里抱来一个孩子,给他起名字曹嵩,至于曹嵩原来姓什么,生父是谁,来自什么样的家庭都不知道,《三国志》里就说了:“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不知道他的出身如何。后来曹嵩结婚生子,生下了曹操。

所以有人说,既然曹操的亲爹是曹嵩,曹嵩的亲爹是谁不知道,只知道他是曹腾的养子。所以明摆着,曹操本来不姓曹,只是跟了曹腾的姓而已。即便曹腾跟汉朝那个丞相曹参有血缘关系,是他的后代,曹操也跟曹参没有半毛钱关系。

持这样观点的有很多,可是咱们再多想一步,被领养的就原来一定不姓曹,没有血缘关系吗?

我们知道曹腾领养了曹嵩,领养的可能性就多了,有可能是从同族领养的,也有可能是从外面抱的。如果曹嵩是被曹腾从同一个曹氏宗族,从家族内部过继过来的,那么曹操、曹嵩原来就姓曹,与曹腾就有血缘关系了。

就像司马攸是司马昭的次子,被过继给了其伯父司马师。他们是从一个家族内部过继的,是有血缘关系的。

所以如果能证明曹腾跟曹参有血缘关系,那么曹操有可能是曹参的后代,这是一种观点。

2.观点二:曹操是夏侯婴后人

这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给出了一个说法。

这不是裴松之的原创说法,他也是引用了两本书的观点,分别是吴人所著的《曹瞒传》和郭颁所著的《魏晋世语》,按照这两本书里的观点说:

“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

在这段话中,提供了几点信息,一个是曹嵩是夏侯氏的儿子;第二个是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第三个是曹操与夏侯惇是堂兄弟。

如果根据这种说法来看,曹操应当姓夏侯。

如果曹操姓夏侯,我们知道曹操与夏侯惇又是堂兄弟,知道夏侯惇的祖先是谁,也就知道曹操的祖先是谁了。

那么能知道夏侯惇的祖先是谁吗?

《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

就是说,夏侯惇的祖先是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曹操的祖先也是夏侯婴。

夏侯婴是谁呢?他也是刘邦的老乡,在建立汉朝过程中,虽然没有汉初三杰那般耀眼,但他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在战场上他非常勇猛,在战场下他任劳任怨,他一生曾先后给四任皇帝赶过车,深得信任,被刘邦封为汝阴侯。

可是,曹操真的姓夏侯,是夏侯婴的后代吗?裴松之引用的这一说法靠谱吗?有人提出了质疑,质疑的地方有两点。

第一个是,如果曹嵩真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是堂兄弟,那为什么写《三国志》陈寿会毫不知情呢?陈寿在书里,从没有写过曹操和夏侯家有什么亲戚关系。

第二个是,曹操后来将女儿清河公主嫁给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如曹操真出至夏侯家,那他们两家结亲就违背了当时“同姓不婚”的习俗。

看来,说曹操是夏侯婴的后代,也存在不少疑问,但也是一种观点。

除了说曹操是曹参的后代、是夏侯婴的后代这两种说法以外,“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文》一文中,还提供了第三种说法:“(曹嵩)乞丐携养”,他认为曹嵩是曹腾从路边捡来的野孩子,如果曹嵩真是捡来的,那么曹嵩和曹操的身世就更加复杂了。

曹操的身世究竟是怎样的呢?

3.专家研究DNA后得出结论

当历史迷雾重重、真伪难辨的时候,我们就只能借助于科学了。

早在2009年,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就成立了一个课题组,利用DNA技术对曹操的身世之谜展开了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也是学届大拿,响当当的人物,分别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升,以及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教授,以他们二人为首,成立了这个课题组。

李辉

复旦课题组通过研究曹氏族谱、曹操族谱、地方县志、史书等文献资料,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氏家族的男性DNA,共计280名男性样本。而且为了验明曹操身世,专家还去采集了夏侯氏后裔的样本,共计446名男性样本。此次样本总数高达1000多例,然后对其DNA进行检测。

紧接着,接着又有重大发现!

2011年,复旦课题组来到安徽亳州南郊,曹操家族的墓群在这里,占地约10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曹操的养祖父曹腾及亲生父亲曹嵩的墓也在其中。

在“元宝坑一号墓”,找到了两颗非常宝贵的牙齿——它们的主人就是曹操的叔祖父、河间相曹鼎。通过这颗牙齿,隐藏的一段段谜团也终于云开雾散。

然后,课题组根据现代基因和古DNA的双重验证,100%确定了曹操家族的DNA,继而又用相同方法验证了曹参和夏侯氏的家族基因。

通过比对,2013年11月11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

曹操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而且,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染色体类型,在中国人口中只占5%左右。与曹参后人的基因和夏侯氏的基因都不一致,没有明确的遗传关系。

也就是说,曹操既不是曹参的后人,也不是夏侯婴的后人!

同时,据课题组推测,曹操的父亲曹嵩很可能来自曹腾家族的内部过继,不过可以确定,该家族并非曹参那一族。

至此,困扰了史学界两千年的曹操身世之谜,终于得到了部分破解——虽然我们还是无从得知曹操的祖宗到底是谁,但是距离真相越来越近了!据说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叫“基因族谱学”,随着科技手段的发展,更多考古的发现,越来越多的历史谜团会被揭开!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有人问如何确定的基因。课题组回答:从现代曹操后裔身上提取DNA,然后通过古DNA验证。这种DNA验证方法,在法医学上是可以认定的,错误率在千分之三左右。

在新的观点和发现出现前,课题组的结论是可以立得住脚的!那就是曹操不是曹参的后代,也跟夏侯婴没啥关系。

无论曹操本来姓什么,不管他的祖上是谁,但毫无疑问,小时候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宦子弟,长大后,又成为名震千古的人物。南阳“月旦评”许劭一针见血:“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标签: 曹操曹参夏侯婴夏侯惇刘邦

更多文章

  •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功劳排名第二,第一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图鉴标签:曹参,丞相,刘邦,萧何,齐国,刘盈

    曹参是西汉开国以后的第二个丞相,这哥们的前任就是大名鼎鼎的萧何了。大家一定听过一个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意思很简单:曹参基本上按照萧何的既定方针办事,没乱整。按照我们现在话说就叫做——曹参不折腾。公元前193年,萧何临终前向皇帝刘盈(刘邦与吕后之子)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听到萧何去世消息后,告诉家

  • 同是无为而治,曹参开创太平盛世,而明神宗却将明朝推入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曹参,明神宗,明朝,张居正,皇帝,万历皇帝,丞相,宦官,汉朝

    西汉初年,在萧何去世后,曹参担任丞相之职,每天什么事也不做,终日饮酒作乐,辅佐汉帝无为而治,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曹参相比之下,明朝后期,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万历皇帝开始无为而治,二十八年不上朝而沉湎于酒色,最终将明朝推入了衰败。明神宗万历皇帝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无为而治,但实质上却是有天壤之别。

  • 曹参明明就是一个“酒鬼”,为何还被后人尊为汉唐八大贤相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曹参,丞相,刘邦,刘肥,齐国,萧何

    听说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萧何去世了,他不仅没有过多悲伤,反而是迅速叫自己的家眷收拾行李,准备去京城过好日子了,家眷有些不解,他却告诉家眷说自己即将成为新任丞相,这个神奇的人就是汉朝的第二任丞相曹参。曹参在大汉帝国的丞相宝座上,仅仅坐了三年时间,随后自己就撒手人寰了,他在位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新

  • 闲聊强汉(增十)曹参当丞相后看似“萧规曹随”,其实是包藏祸心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刘盈,吕雉,韩信,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规曹随”是非常著名的成语,其背后描述了萧何去世后曹参继任为西汉丞相的故事。成语的故事讲述了曹参继任丞相后无所作为,被汉惠帝刘盈责备,他以跟随前任丞相萧何制度的理由来应对。时至今日,很多历史书上对“萧规曹随”的事情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认为曹参坚持萧何休养生息的治国策略,才让西汉从建国初的窘迫中脱离出

  •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曹参,萧何,韩信,高祖,丞相,项羽

    传·萧何曹参传原文萧何,沛人也。以文毋害为沛主吏掾。高祖为布衣时,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征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尝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 “文承萧何,武赖韩信”的曹参,怎么就没被刘、吕怀疑过?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萧何,韩信,曹参,刘邦,曹操,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作者:傅安平《三国志·先主传》中讲,“(刘备)折而不挠,终不为(曹操)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意思是说刘备终生不肯处曹操之下,是为了避免被器量狭小的曹操所害。其实这不完全准确。曹操器量亦小亦大,如世人所知,他总归还是一个大英雄,悦服投附者甚众。刘备不肯处曹操之下,我想更与

  • 大汉开国名将曹参:从“第一功狗”到“萧规曹随”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曹参,韩信,萧何,刘邦,项羽,齐国

    文:秦牧言(读史专栏作者)楚汉相争,风云际会,英雄并起,纵横驰骋,总有说不尽的传奇与感叹。01、刘邦定位:功狗第一汉五年,随着不可一世的项羽自刎在乌江之畔,纷纷扰扰的天下也渐渐安定下来,接下来便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不过,一年多的讨论下来,结果却出乎将军们意料:一向不曾上过战场的萧何,居然要受封最多

  • 曹参为相三年,胡吃海喝一件事情都没办,被千古传诵的逻辑要看清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曹参,丞相,萧何,吕雉,韩信,刘盈,汉朝,汉高祖刘邦

    曹参是继萧何之后汉朝的第二位丞相,但他没办过政务,整日埋首酒坛,结果赢得后世不少赞誉之词,一直被传诵。萧何、曹参剧照其实,他的所谓的“千古传诵”着实被夸大了不少,关于他为相三年,后世倒是流传下一个“萧规曹随”的成语。但如果细品,这个成语能算褒奖吗?恐怕不能,充其量只能算是墨守成规与不作为,再不客气点

  • 曹参本身并没多大能力,为何刘邦、萧何、吕后都推荐他当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史吴前例标签:曹参,刘邦,萧何,吕雉,丞相

    西汉由刘邦一手建立,和手下中国杰出的人才共同打造了大汉王朝,比如杰出的就又大名鼎鼎的汉初三杰:时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位开国功臣。其中萧何在汉朝建立之后担任了汉朝的第一个丞相。高祖死后,萧何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推荐曹参继任相国。曹参也是开国功勋,在萧何死后,刘邦和萧何等人一致推荐曹参接替萧何当宰相。

  • 汉朝宰相曹参只顾喝酒吃肉,不理政事,却被百姓爱戴而传颂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柳絮吹成雪标签:曹参,爱戴,宰相,萧何,刘邦,汉惠帝

    提到我国历史上的贤相,大家较为熟知的大概就是汉代的萧何、唐代的魏征……他们为国为民的胸怀,敢于直谏的个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以为所有的宰相都如他们那样,一副正襟危坐的严肃样儿?事实上,我国历史上却有一位不同寻常的宰相区别于历任贤相,他就是被指“最懒”的宰相——曹参。这位西汉初年的宰相“无所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