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
(梦归秋辰:第430期)
在西汉后期,丙吉的功绩就相当于前期的萧何、陈平等人,汉代经学家褚少孙评价丙吉:明于事、有大智,后世称之。在清中期,康熙皇帝将丙吉以及历代名臣40人放入帝王庙接受供奉,这对于一个大臣来说莫过于最大的荣耀和认可。
丙吉
一个人的才能就像一柄宝剑,可以快意恩仇,但如果太过于锋利又会伤及自身。我们有一个词叫锋芒毕露,一个人才华横溢可以尽显自己的才能,但这样又会让别人嫉妒甚至是感受到威胁的存在。比如三国时期的周不疑就是与曹冲一般的存在,最终曹操对周不疑的才能有了危机感,于是就杀了周不疑。
我们有一句名言: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人生如果什么事都锱铢必较,那么人生就会活得很累,而且你也会失去家庭和朋友。但如果你什么都不计较,那就是没有原则,这样的人会被人看不起。所以我们有一个词叫难得糊涂,但大事却不能糊涂,毫无疑问丙吉就是这样一个人。
吕端
下面我们就来走进丙吉的一生:
一、初露锋芒。
汉武帝末年,巫蛊之乱爆发,丙吉作为廷尉右监来管理牢狱。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巫蛊之乱的始末,也深知太子刘据谋反纯属子虚乌有。于是就安排人在牢狱里照顾刘据的儿子刘病己,当时刘病己特别体弱多病,丙吉就让专门的人照顾他,并且给他找郎中。
巫蛊之乱
同时丙吉害怕受到巫蛊之乱的臣子们被处罚,于是就故意拖延,迟迟不肯结案。后来汉武帝派人来牢狱,准备杀了刘据的儿子刘病己。当时太子涉嫌谋反,而皇帝又喜怒无常,于是很多人躲避都来不及。但丙吉偏偏堵住监狱不让进去,于是有人向汉武帝告状,好在最后汉武帝也醒悟了。
二、为人低调。
汉昭帝继位后,丙吉追随霍光尽心辅政,可惜汉昭帝英年早逝。后来当霍光废了昌邑王刘贺,并向霍光举荐了刘病己。汉宣帝继位后封丙吉为关内侯,丙吉也尽心辅佐汉宣帝。丙吉为人低调,所以当时很少有人知道其救了汉宣帝,即使宣帝自己也不知道,毕竟当时年幼。
后来汉宣帝与别人谈及其遭遇,有人提及丙吉救了他,于是汉宣帝便询问丙吉。当丙吉说出实情后,汉宣帝非常感动,一来是恩情,二来是其低调的精神。于是又封丙吉为博阳侯,丙吉与魏相一起辅佐汉宣帝,为昭宣之治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大事不糊涂。
丙吉有一次外出,一群人在打斗并且还死了人,丙吉看都没看就从其身边经过。后来又看到一头牛气喘吁吁,于是丙吉急忙询问老农原因。这时候他的仆从抱怨说:丙吉连人的生死都不顾,反而去担心一头牛的安危,这不是假仁假义么。
农耕
这时候丙吉解释道,京城治安有长安令,如果我过多干预,就会影响他们办案,甚至为了迎合我而畏首畏尾。所以到时候我知道查看他们的业绩有没有徇私舞弊就可以,这就是三公的职责。但牛不一样,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如果农业不兴百姓吃不上饭,这就是我的失职。
或许我们不相信因果,但这在丙吉身上却显现得淋漓尽致。相传丙吉病重,汉宣帝认为其快要死了,于是想尽快给其封侯。但太子太傅夏侯胜说道:丙吉是宽厚之人,他一定能享尽自己的富贵,丙吉果然病很快就好了。而丙吉死后家族兴旺,封国更是不断,一直到王莽时期才被断绝。
夏侯胜
用文化点亮生活,用历史回顾人生。我是梦归秋辰,谢谢大家的阅读和鼓励。如果大家喜欢,请给个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