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软心肠的刀笔吏丙吉:成就了宣帝中兴,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软心肠的刀笔吏丙吉:成就了宣帝中兴,惊演了一出狸猫换太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烨青衣 访问量:568 更新时间:2024/1/13 5:57:23

图/来源网络

比赵氏孤儿更励志

春秋时期,晋国大将赵朔,被司寇屠岸贾诬陷。

于是,赵氏家族被满门抄斩,侥幸留下了一个襁褓婴儿——赵武

赵氏门客公孙杵臼和赵朔友人程婴,一个为之死、一个养之生,他们保住了赵氏孤儿。

15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列为晋国公卿,于是族灭屠岸贾、为家族复仇。

赵氏孤儿,是一个家族蒙难、英雄复仇故事,有血有泪有真情、有忠有义有励志。

赵氏孤儿剧照

汉代也有这样一个真情与励志的故事。

汉武帝征和二年爆发的巫蛊案,由丞相公孙贺家烧到大将军卫青家(此时卫青已死,事牵其子卫伉),而后又烧到了太子府和皇后卫子夫。

巫蛊案的收场是太子刘据举兵诛杀巫蛊案的始作俑者江充,武帝派丞相刘屈氂领兵镇压太子兵变,导致君子父子兵戎相见、血染了整个长安城。

最后的结果是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相继兵败自杀,太子一家、三子一女皆遭屠戮。

汉武帝剧照

即便襁褓中的太子之孙刘病已也被关押在郡邸狱,但是最后活了下来,成为据太子留存在世的唯一血脉。

四年后遇大赦,“据氏孤儿”刘病已,被送至祖母史良娣家抚养。

武帝在去世前,颁下了遗诏,将刘病已收养在掖庭,并由宗正府录其属籍,承认了他的皇室身份。

尽管如此,但是这位皇曾孙已无继承大统的可能,所以只是养于掖庭、游于三辅,再之后的结果就是归于众庶。

汉宣帝剧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没有义务去行善,也没有意愿去作恶。

世界充满不确定,有时候让人失望透顶、有时候却也让人大喜过望,这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无嗣而终;昌邑王刘贺在位27天被废。

接连不断的帝位更迭,复杂多变的朝堂权斗,把本无可能的刘病已送上了皇帝宝座。

据太子无辜遭戮,这时候的老天没什么善心。

刘病已继承帝位,这时候的老天也没什么恶意。

没善心、没恶意的天地,为大汉帝国送来了一个有作为的皇帝。

汉宣帝

蒙难的家族、掖庭的成长,使汉宣帝早早地领略了人情冷暖,他的情商更成熟。

三辅游历的经历、民间疾苦的体察,使汉宣帝早早地认识到了真实世界,他的思考更务实。

“据氏孤儿”没有演义家族复仇的故事,却成就了一段昭宣中兴。

朝堂,无论中央三公还是地方郡县,任人唯贤。

内政,百姓总算能够安于生产,不再如武帝朝那么生之多艰了。

外交,彻底让匈奴称臣,解决了这个最大对手;任用老将赵充国平定了西羌,河西走廊畅通;设置西域都护府,帝国影响广播西域。

老将军赵充国

虽然没有连年的战争,但是宣帝朝依旧有着不让武帝朝的武功绩效和帝国风采。

而最难得的是:取得这样成绩的同时,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没受影响,而且日益富足起来。

比狸猫换太子更惊险

巫蛊案时,血水染红了长安城。

当时的襁褓婴儿汉宣帝,是怎么劫后余生的?

《三侠五义》里有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李妃被人陷害,诞下的婴儿被换成了狸猫。

在太监陈琳和宫女寇珠的精心设计下,狸猫换了的婴儿,被悄然送出了宫。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仁宗皇帝。

再之后,在八贤王和包拯的帮助下,仁宗皇帝与李妃终得母子团聚。

这是一个有凶险、有惊心但却很圆满的故事。

而巫蛊案引发的长安大乱,比“狸猫换太子”的宫廷斗争要残酷得多。

宫廷斗争是步步惊心,而巫蛊之乱却是“满城尽带黄金甲”。

即便在巫蛊案后,汉宣帝刘病已的遭遇依旧凶险。

公元前91年,襁褓婴儿汉宣帝被投入郡邸狱。

对于刚刚出生几个月的婴儿,这已经是九死一生的凶险。

廷尉监丙吉,这是一个软心肠的刀笔吏。

他拼力保全了“据氏孤儿”刘病已。

但是,凶险依旧。

公元前87年,任性的汉武帝继续任性,他要处死郡邸狱的全部人犯,即便婴儿也不放过。

面对狱外的刀兵,廷尉监丙吉闭门不纳,拼死护佑皇曾孙刘病已和狱中人犯,一直扛到了天明。

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醒悟过来的汉武帝,没去追究丙吉的抗旨之罪,也没再继续他屠杀令,而是给了一次天下大赦。

廷尉监丙吉不仅救了汉宣帝,也救了郡邸狱的一众人犯。

13年后,丙吉与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张安世拥立刘病已继承帝位。

曾经的“据氏孤儿”此时已经当了皇帝,但是,丙吉却对当初的救主之功绝口不提。

丙吉剧照

又过了7年,直到公元前67年,已经亲政的汉宣帝,收到掖庭宫女“则的”上书:表功自己当年曾有护主之事,向汉宣帝讨要封赏,并指出御史大夫丙吉可以作证。

直到此时,汉宣帝才知道丙吉就是当年那个救命恩人,他不仅拥立有功,而且救主有恩。

制诏丞相:“朕微眇时,御史大夫吉与朕有旧恩,厥德茂焉。《诗》不云乎?’亡德不报’。其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文学故事的主角必有帮手,帮手才能实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赵氏孤儿,有公孙杵臼、有程婴的帮手;狸猫换太子的仁宗皇帝,有素怀忠义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有八贤王和包拯。

现实世界,虽然复杂、虽然不确定,但也得有帮手,而汉宣帝的帮手就是当时的廷尉监、后来的大汉丞相丙吉。

赵氏孤儿和狸猫换太子是虚构演义的曲折离奇,而丙吉与汉宣帝则是真实世界的复杂曲折,历史现实比虚构故事更精彩、更惊心、更出人意料。

汉宣帝遭遇的凶险不亚于赵氏孤儿和狸猫太子,而丙吉的忠义贤良,也不亚于故事里那一众侠义英雄。

软心肠的刀笔吏可以为公卿

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武帝重用酷吏张汤,张汤不仅位居九卿、当了廷尉,而且位列三公、做了御史大夫。而汲黯却骂刀笔吏不得为公卿。

张汤剧照

这是为什么?

非独汲黯,景帝的丞相周亚夫也是这样的见识。

对于刀笔吏出身的丞相史赵禹,周亚夫也是同样的评价:

然亚夫弗任(赵禹),曰:“极知禹无害,然文深,不可以居大府。”赵禹确实不是坏人,但是行法严苛,所以他不可以主政大府。

而丙吉就是刀笔吏出身,少年读书时就以律令为专攻,他就是奔着刀笔吏这份工作去的。

丙吉

出仕为官的丙吉,第一个工作就是鲁国狱史,跟张汤一样,都是刀笔吏起家。

之后,在刀笔吏的这个职业通道往上爬,丙吉做到了廷尉监。

而后,根本没摆功当年救主之事,丙吉就当上了御史大夫。

再后,丙吉被汉宣帝拜为帝国最大的官——大汉丞相。

在丞相的位置上,丙吉干得非常不错。

即便病危临终,丙吉这个刀笔吏还为汉宣帝推荐了三名贤才,而且他们三个人也都位列三公。

宣帝中兴,丙吉功不可没,他被宣帝朝载入了“麒麟阁十一功臣”。

“功成画麟阁”,丙吉演义了一条刀笔吏的公卿之路。

汲黯、周亚夫之属,并非庸才,他们是非常有见识的。

刀笔吏做公卿有着先天不足,只不过丙吉是个例外,而历史恰恰又给了他做公卿的机遇。

刀笔吏,往往都有一颗狠辣之心。

特别是武帝以来的一众酷吏,当真是“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

刀笔吏掌握着国家最硬的权力,而且权力极大,他们真得可以用笔杀人、以笔为刀。

而且,刀笔吏往往真得去杀人,所以他们都是沾了血的。

沾了血的人,可能不是坏人,却铁石了心肠。

他们很难再有一颗同理心,去感受生民之艰。

而协理阴阳、外抚四夷、内亲百姓的公卿大夫,他们需要一颗这样的同理心。

刀笔吏,往往都是“深文”之人。

何为“深文”?

解释起来说是: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

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法律教条主义者。

“深文”之人,他们为人处世的重要甚至唯一的原则就是律令条文,如张汤、赵禹这两个人。

特别是赵禹,他当真不是什么坏人,而且是个极廉直的官员。

赵禹

为了能够秉公执法,他断绝与朝堂臣僚的往来,全心全意地扑在法令案件上。

但是,后来的赵禹认识到光凭“深文”无法治国、更无法理政,所以晚年的赵禹宽缓了许多。

世界是复杂的,“深文”于法令是理解不了这种复杂,也应付不了各种不确定。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各种不合常情的判决。所有的程序、所有的实务,都合法而且合理,但就是不合情。

别上来就说是腐败,腐败的偏见会遮蔽认识,其原因就是一种“深文”的法律教条主义。

帝国是一个系统,身为公卿当然不能偏执于“深文”,需要一种复杂的智慧。

而这正是刀笔吏所缺乏的。

狠辣之心、“深文”偏见,注定了刀笔吏难为公卿。

更何况,儒家士大夫往往看不上这些刀笔出身的官员。

所以,得出“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也就不足怪了。

但是,丙吉却是个例外,他是一个软心肠的刀笔吏。

丙吉画像

丙吉有一颗仁善之心,没有这颗仁善之心,便成就不了“据氏孤儿”汉宣帝的中兴之政。

投入郡邸狱的婴儿刘病已,得赖丙吉的仁善之心,才能够延续据太子的血脉。

汉武帝向郡邸狱举起了屠刀,受阻于丙吉的仁善之心,长安未再流血、天下得以大赦。

刀笔吏能够以笔为刀,去杀人无数。而刀笔吏的软心肠,却可以化解刀兵、救人无数。

丙吉没有“深文”世事的确认偏误,他知道一味地“深文”处理不了真实世界的复杂。

身为丞相的丙吉上朝听政,却路遇数人斗殴而且横尸于街头,这可是在帝都长安,在帝国丞相的眼皮底下。

但是,丞相丙吉却不闻不问,因为他知道这是长安令和京兆尹的职责,不是丞相该管的事情。

然而,路遇耕牛喘气连连,丙吉却停下了脚步,必须要仔细探察。

丙吉问牛

因为,耕牛喘气往往预示天下大旱,天灾则歉收、歉收则民饥、民饥则民变,这可是丞相该管的事,所以他必须得问。

对于复杂的世界,丙吉能够忽略各种表象关系和诸多限制,知道丞相不该管什么;丙吉也能够见微知著、抓住主要矛盾,知道丞相该管什么。

就这一点来说,汉武帝做不到。武帝巡视新秦中,见千里无亭缴,于是便下令把北地太守以下的官吏全给杀了。

新秦中或千里无亭缴,于是诛北地太守以下。汉武帝能够杀伐决断,但他缺乏丙吉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才足以应付真实世界。

软心肠不仅让丙吉这个刀笔吏有了一颗仁善之心,也让他有了一颗体察复杂世界的明智之心。

刀笔吏,难以做公卿,因为处理复杂世界,他们可能会有一种“先天不足”。

但是,软心肠的刀笔吏,却可以,因为他们触摸了真实世界,又能够从中抽象出大智慧。

更多文章

  •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丙吉:向来小事不过问,从来大事不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梦归秋辰标签:丙吉,刘彻,卫太子,霍光,刘病己,汉昭帝

    梦归陇原东,文史尽秋辰(梦归秋辰:第430期)在西汉后期,丙吉的功绩就相当于前期的萧何、陈平等人,汉代经学家褚少孙评价丙吉:明于事、有大智,后世称之。在清中期,康熙皇帝将丙吉以及历代名臣40人放入帝王庙接受供奉,这对于一个大臣来说莫过于最大的荣耀和认可。丙吉一个人的才能就像一柄宝剑,可以快意恩仇,但

  • 空降老板“丙吉问牛”选总裁,是选会当领导的,还是会干事的?

    历史解密编辑:蓓蓓职场经验标签:张华,丙吉,大林,任命

    一家企业兼并了另一家企业,董事长鹿含到被兼并企业兼任总裁。鹿含对这家企业的管理层不熟悉,不着急烧三把火,继续保持经营节奏,耐心地观察原来的几位副总和中层。其中,有两位副总慢慢进入他的视野。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洗思路必洗人,公司里变得很平静,平静之下是静水流深。鹿含一改过去习惯,白天到各个部门转

  • 丙吉救孤——汉武帝唯一的皇曾孙

    历史解密编辑:宝宝爱我标签:刘彻,丙吉,皇帝,江充,刘询,汉宣帝,汉武帝

    赵氏孤儿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古典悲剧。其实在汉代,也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类似的故事。里面被救的孤儿,竟然是汉武帝的曾皇孙,未来的皇帝。汉武帝晚年发生了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江充陷害太子,说太子意欲谋反,用迷信的方式诅咒皇帝,最后导致汉武帝父子兵戎相见。太子一门几乎被斩尽杀绝,唯独一个刚出生的两个月的孩子逃过一

  • 全网首发•折狱龟鉴•辨诬卷•041丙吉断财

    历史解密编辑:智囊智囊标签:丙吉,刘询,霍光,宰相,廷尉,汉宣帝,辨诬卷,折狱龟鉴

    01译文汉朝丙吉担任廷尉的时候,陈留有一个老头,已经八十多岁了。他和自己的前妻有一个女儿,已经嫁人了。后来又和自己的现任生了一个儿子。这个老头家里非常阔气,老头死的时候这个儿子才几岁。老头的闺女就像抢家产,于是到官府诬告说:“后妈生的儿子并不是我父亲的亲生儿子。”当地官府没办法判决,这个事都上传到中

  • 丙吉问牛,职责所司(70)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研究屋标签:丞相,丙吉,宰相,皇帝,皇上,宣帝

    #历史开讲#一、典故及其出处典故:丙吉问牛。语义:原义为西汉名相丙吉,看到牛的异常,想到天气变化,而询问情况,表现古代官员恪守职司的高度责任心,以及心系百姓,关心民事的高尚品德。出处:东汉·班固《汉书·丙吉传》,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

  • 萧望之不知好歹,想扳倒刘病已的救命恩人丙吉,反而自己先倒下了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丙吉,丞相,皇帝,刘彻,萧望之,刘病已,汉宣帝

    在刘病已当皇帝的时代,谁是萧望之看不顺眼的人呢?这个人,就是丞相丙吉。政治斗争具有排他性,萧望之将丙吉从假想政敌,升格为现实对手,原因有二:丙吉很老了,皇帝却还依赖他,萧望之心里很不爽,这是其一;经过数年苦心表现和经营,萧望之自认为,他已经得到刘病已的深度信赖,具备和丙吉单打独斗的资格,这是其二。萧

  • 汉武帝临终前,下令杀掉长安监狱内的囚犯,狱吏丙吉为何抗旨不遵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彻,丙吉,刘病已,霍光,刘询,丞相

    公元前87年,已经病重的汉武帝忽然被手下人报告,说长安狱中出现的天子之气,汉武帝当时就吓了一跳,天子之气,这是要抢我的椅子。所以汉武帝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马上派内谒者令郭穰到郡邸狱中去,要把监狱中的所有关压的人都杀掉。而接下来,郭穰来到了监狱门口,想要进入监狱中履行汉武帝的命令,杀光所有关押着的犯人,

  • 汉武帝下令杀掉狱中所有犯人,狱长丙吉:曾皇孙在此,谁敢放肆?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刘彻,曾皇孙,丙吉,刘病已,霍光,江充

    公元前87年,术士禀告汉武帝:长安监狱内有天子之气。汉武帝大惊,下令:除掉全部犯人!不料狱长丙吉却紧闭狱门,怒吼:曾皇孙在此,谁敢放肆?曾皇孙怎会在狱里?这是咋回事?4年前,有人用巫蛊诅咒汉武帝,汉武帝派宠臣江充查办此事,江充趁机诬陷与自己有矛盾的太子刘据。刘据见不到父皇,证明不了清白,便起兵追杀江

  • 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刘章际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艺术大师标签:中国,作家,刘章际,书画家

    — 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刘章际 —艺术简历 刘章际,男,布依族,贵州独山,生于1977年,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影山镇翁台村甲乙人,影山友芝小学语文教师。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人民书画家;央视礼宾书《中华福苑诗典》{第五卷}编委;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会员;孔子诗歌协会会员;千家诗歌协

  • 刘章宇到凤凰县调研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红网湘西站标签:扶贫,州委,刘章宇,凤凰县,安置区,乡村振兴

    红网时刻新闻5月24日讯(通讯员 唐海洋)5月22日至23日,湘西州委常委、州委组织部部长刘章宇到凤凰县调研乡村振兴、安全生产工作。在花田溪休闲农业产业园,刘章宇详细了解了产业园的建设、生态观光、农耕体验、科普研学、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等情况。他强调,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把花的故事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