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刘协继位后,少帝刘辩去哪儿了,结局如何?

汉献帝刘协继位后,少帝刘辩去哪儿了,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萌宠不求人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3/12/19 10:21:05

刘辩我想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是谁,他是东汉末年继承汉灵帝之位的第十三位皇帝,也是东汉历史上唯一一个被废黜的皇帝,公元189年9月28日刘辩在董卓的胁迫下,被迫让位于其弟刘协,后被贬为弘农王。不过一般的史书和史学家因刘辩在位不足一年且被废黜,所以并不把他当作东汉正统的皇帝。

刘辩是汉灵帝刘宏和何皇后所生的嫡长子,其实在他出生之时灵帝已生下多位皇子,但都没有活下来全部早夭。所以刘辩出生之后并没有生活在皇宫之中,而是被寄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中,并被取名为“史侯”。其实刘辩本无做皇帝的机会,最开始刘宏想立刘协为太子,但是由于此时刘辩的母家何氏势力已遍布朝野,最终刘宏直到驾崩的那天也没能立刘协为太子,而刘辩在母亲和舅舅的帮助下最终登基称帝,是为汉少帝。不过此时的刘辩虽为汉帝,但实则早已无实权。其权利几乎被何氏外戚和十常侍宦官这两个集团中,刘辩等同于傀儡皇帝。公元189年,何氏集团和十常侍集团发生火拼,之后何进被宦官杀死,而何进的手下袁术等人听闻何进被杀就立刻率兵攻入后宫,最终十常侍不敌胁迫着刘辩、刘协和何皇后逃出皇宫,而何皇后在中途被卢植所救。之后张让等宦官被闵贡逼迫投河自杀,后刘协和刘辩在回宫的途中被入京勤王的董卓所救,得以顺利回宫。

不过在回宫的途中董卓觉得刘辩这位皇帝不堪重用,而刘协却有着有为之君的样子,再加上刘协的养母董太后与董卓是同族,而且董卓本就想做权臣,而另立新君则无疑可以大大的提高自己的威望,所以在综合考虑下最终董卓有了废黜刘辩,立刘协为帝的念头。最后在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开始下手了,由于董卓手握重兵,整个洛阳几乎被董卓的手下一手掌控,所以在董卓表明要废黜刘辩的念头时,朝中除了卢植和袁绍其余皆不敢反对,而卢植和袁绍又并无多大的实权,最终刘辩被贬为弘农王,刘协被立为大汉皇帝,是为汉献帝。而被废之后的刘辩就生活在洛阳的弘农王王府中,虽生活无忧,但一直都被董卓严密监控着,实则是被彻底软禁,刘辩出不了王府半步,究其原因在于董卓唯恐会有反对他的人来拿刘辩来做借口。后在190年全国各地的州牧、刺史和太守纷纷以乱臣贼子之名开始起兵反董,而董卓深怕那些起兵的封疆大吏们以迎立废帝刘辩复位的借口来对付他。遂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命李儒暗地用毒酒毒死刘辩,就这样年仅十五岁的刘辩就仓促地结束了其短暂而又悲剧的一生。死后的他被刘协追谥为怀王,并葬在中常侍赵忠生前所为自己建造的墓穴中。

不过在刘辩这可悲又懦弱的一生当中,临死前的刘辩却谱写出了一个可歌又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刘辩被李儒逼迫自杀之时,他的王妃唐姬一直都对他不离不弃,当刘辩面临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时,似乎只有她还陪着刘辩,唐姬用自己的袖舞送走了刘辫最后一程,而刘辩也知道了唐姬的爱,临走之前他说到“卿王者妃,势不复为吏民妻。自爱,从此长辞!”,刘辩嘱咐到唐姬,他死后一定要好好活着。而唐姬在刘辩死了不久,被汉献帝封为弘农王妃,之后她就一直在刘辩的陵寝旁陪伴着刘辩,直到终老。而且刘辩临死还写下了一篇被鲁迅誉为“汉宫之楚声”的决唱,那就是“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这恰好道出了刘辩这一生的悲凉与无奈。只能说刘辩错就错在生错了帝王家,而且是乱世的帝王家,可以说如果刘辫能生在盛世,他可能会是一代仁君,可惜的是他的父亲留给他的只是一个乱世,而这就注定了刘辩得到的只能是一个可悲而又可叹的一生,作为曾经的帝王死后竟被葬在宦官为自己建造的墓穴中,这还能说什么呢?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标签: 刘协刘辩汉献帝董卓汉灵帝宦官

更多文章

  • 沮授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袁绍执意不肯听?

    历史解密编辑:荒野星辰标签:袁绍,沮授,曹操,董卓,汉献帝,献帝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诸侯相攻,东汉政府名存实亡。众诸侯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袁绍,袁绍虎踞青、幽、冀、并四大州,手下兵精粮足,谋士如云,是最有潜力夺取天下的诸侯。但袁绍如此大的势力却被势力小得多的曹操给收拾了,曹操一统北方,雄霸中国。曹操能称霸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挟天子

  • 汉末三国不只有“隆中对”,来看看沮授为袁绍提出的“邺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袁绍,沮授,公孙瓒,曹操,汉献帝,隆中对

    一提到汉末三国时期军阀的扩张战略,恐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再不济就是江东方面的“榻上策”、“天下二分之计”等等。毕竟刘备和孙权算是三国时期的主角之二,诸葛亮、鲁肃、周瑜、甘宁等人也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其实在三国时期一些失败的军阀也有各自的战略,因为这些人是失败者,所以受到的关注度没有孙

  • 袁绍麾下的一位谋士,既陷害沮授,又污蔑张郃、高览!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袁绍,沮授,张郃,高览,曹操,颜良,三国,汉朝,汉献帝

    在古代历史上,廉颇和蔺相如之间有“将相和”的故事,这促使赵国走向强大。反之,武将和文臣走向对抗,自然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东汉末年,袁绍作为最强大的诸侯,却在官渡之战中败给曹操,这其实和内部倾轧存在直接的关系。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郭图,在袁绍麾下既陷害沮授,又污蔑张郃、高览,所以要为袁绍集团的覆灭

  • 三国杀, 界沮授制作完成即将上线, 全模式自带英姿+双刀!

    历史解密编辑:乔岚说科技标签:沮授,武将,左慈,英姿,基本牌

    这一期的测试服刚刚结束,本期测试中登录了很多好玩的新武将,其中沮授这个本来就是史诗级别的武将又迎来了自己的界限突破,这次界限突破对沮授的加强幅度还是相当大的,个人觉得新版沮授绝对又是一个阴间级别的地主,全模式英姿+双刀就问你怕不怕?界沮授 势力:群 体力:3武将技能渐营:当你于出牌阶段内使用牌时,若

  • 关羽赵云吕布陈宫太史慈沮授六人,曹操最想得到谁?并非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关羽,赵子龙,吕布,曹操,陈宫,太史慈

    事实上,太史慈、吕布、沮授、陈宫、关羽、赵云六人中,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既不是关羽也不是赵云,而是陈宫!意外吧?不理解吧?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啥曹操最想得到的人是陈宫?太史慈太史慈是孙策手下猛将,战斗力非常彪悍,不过他似乎只和刘备、孙策、孙权等人有交集,和曹操连面都没见过,为啥会有人认为曹操想得

  • 曹操的谋主是荀攸,袁绍的谋主是谁?不是沮授也不是许攸

    历史解密编辑:日落看比俺还标签:曹操,袁绍,许攸,沮授,荀攸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各方诸侯阵容最为豪华的当属曹操和袁绍,袁绍武将阵容或许比不上曹操,但是其麾下谋士无论数量还是能力却是一点也不输于曹操。曹操前期麾下最为出色的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和贾诩五大谋士,其中荀彧是战略家,为曹操规划路线图以及负责内政和后方留守,军略方面则主要是荀攸和郭嘉两人,其中荀攸是曹

  • 忠比云长,谋胜孔明,遇主不淑,却舍身尽忠——沮授

    历史解密编辑:话情谈心标签:沮授,袁绍,曹操,荀彧,献帝,三国,汉朝,诸葛亮,公孙瓒,孔明(艺人)

    官渡之战后,世人皆以为袁绍是酒囊饭袋,手下个个都是庸碌之徒,不堪重用,才导致袁绍占尽优势的情况下,被曹操大败而灭,殊不知,如果袁绍能早点听取一个人的策略,怕是早就一统天下了,至于三国之乱不也出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吧!此人是谁呢?此人名叫沮(ju)授,三国袁绍帐下第一智囊谋士。三国时期,每一个政治集团都

  • 沮授属于什么级别的谋士?他是如何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追光史说标签:沮授,袁绍,曹操,孙权,刘备,鲁肃

    谋士大体上分三种级别的,一种是战略级别的,一种是战术级别,还有一种既是具备战略级别还具有战术级别的,两种能力同时具备。自历世以来,战略级别的谋士不多,大部分是战术级别的,而同时具有战略级别和战术级别的谋士则更少。而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乃至袁绍以及吕布麾下的谋士中,大部分是战术级别的谋士,只有极

  • 沮授:有良、平之才,侍奉昏主视死如归的忠贞名士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沮授,袁绍,曹操,公孙瓒,袁术,汉献帝

    “河北多名士,忠贞推沮君”,沮授,袁绍帐下谋士第一人,他首倡雄踞河北迎立献帝以令诸侯,反对诸子分立认为祸其始此,提出三年疲曹令曹操惊出冷汗,这些计策均未被袁绍采纳不说,两人的距离反而越走越远。然而到生死存亡之际,方可见证人之内心,哪怕兵败被俘,沮授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帮助袁绍反败为胜,最终因无法收服

  • 历史上,太史慈吕布陈宫赵云关羽沮授,曹操最想得到其中的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静欲沉香呦标签:吕布,赵子龙,关羽,曹操,陈宫,沮授

    历史上,曹操是个非常爱惜人才的大佬。也正是因为曹操重视人才,所以他才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即使在演义中,罗贯中也无法抹去曹操爱才的优点。演义中,曹操对赵云、关羽、吕布、陈宫、沮授这5人都非常青睐,尤其对待赵、关2人特别优待。关羽一出场只是个卖枣的红脸大汉,根本没有啥显赫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