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诸侯相攻,东汉政府名存实亡。众诸侯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袁绍,袁绍虎踞青、幽、冀、并四大州,手下兵精粮足,谋士如云,是最有潜力夺取天下的诸侯。但袁绍如此大的势力却被势力小得多的曹操给收拾了,曹操一统北方,雄霸中国。曹操能称霸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汉献帝接到了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讨伐不臣,把北方各路诸侯都削平了。事实上,早在曹操还没成气候之前,沮授就曾向袁绍建策:“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以令诸侯,谁能御之!谋士郭图也曾提出西迎汉献帝的建议,但袁绍却是执意不肯听。那么为何袁绍不愿意西迎献帝?
第一,袁绍和汉献帝有过节。汉献帝是董卓立的,原来的皇帝是少帝,因为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所以袁绍被推为盟主组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因此杀了袁绍一家,双方结下死仇。袁绍假如迎立献帝无法交代此前的讨伐行动,也无法面对被杀的袁家人。
第二,袁绍和曹操地位不同。曹操是太监的孙子,而袁家四世三公,是天下士林的领袖,胁迫天子和谋朝篡位曹家不怕骂,但袁家不行。迎献帝是把双刃剑,虽然能给袁家带来暂时的利益,但弄来袁家就骑虎难下了,曹操把献帝弄到手却不敢公然篡位,直到儿子曹丕的时候才按耐不住夺了刘家江山,曹丕因此被骂了两千年,袁绍爱惜羽毛不愿意背骂名,那些一直支持袁家的士族也会和袁家反目,比如死忠于汉室的荀家。
第三,袁绍和曹操情势不同。曹操迎献帝的时候曹操势力小,敌人一大堆,可谓九死一生,汉献帝来了就是曹操的保护神。而袁家势力已成,根本不需要汉献帝,不是袁术作死称帝,天下很可能就是袁家的了,对于袁绍而言有没有献帝都一样,
所以袁绍对迎献帝并不热衷,袁绍那么精明,其实早就权衡了利弊,和袁术一样称帝他不敢,和曹操一样挟天子他不愿,他的真正打算是另立皇帝,当时他差一点就立了刘虞为帝,不过事情没成,此后袁绍就走一步看一步,后来袁绍醒过味来打算去寻汉献帝的时候,献帝早已经被曹操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