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转折中的何进

历史转折中的何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过去的梦呀 访问量:2614 更新时间:2024/3/18 13:44:39

何进在不靠谱的身边人的蛊惑下,搞了一场形式主义似的张扬招摇之后,被汉灵帝猜忌了,这也许是他事先没有想到的。毕竟身边人提议的依据是“《太公六韬》有天子将兵事,可以威厌四方”,听起来很专业的,没想到操作下来,不是那么回事。据说,汉灵帝更偏爱皇子刘协一点,碍于小孩舅舅何进的实力,没有轻举妄动。汉灵帝死后,蹇硕想立王贵人生的刘协为帝,安排人马要先除何进再立刘协,只不过,素被蹇硕轻视的何进在进宫时发现异常转身就跑,称病不出。蹇硕的图谋败露后,刘辩继位,何太后临朝,何进与袁绍的叔叔袁隗辅政。面对蹇硕的威胁,时刻感到如芒在背的何进安排袁绍和袁术带领逄纪、何颙、荀攸等人谋划铲除蹇硕等宦官。与此同时,蹇硕等人也在谋划铲除何进,他们找的是何进的老乡、自己的同事郭胜,没想到,何太后的入宫与何进的富贵都有郭胜的助力,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铁,郭胜自然不会照办,在与同事赵忠商量后,将消息透露给了何进,何进顺理成章地诛杀来蹇硕,收编了他掌握的部队。此时的朝廷上,袁绍等建议何进吸取窦武的教训,利用大权在握的时机彻底铲除宦官集团,并建议何进不要轻易出入宫中,以免危险。然而,当何进将这些情况告诉何太后之后,何太后并不认同,让何进左右为难。袁绍等人退而求其次,建议何进先除掉几个首要的心腹大患,然而,听到风声的身边人却向何太后进言:“大将军专杀左右,擅权以弱社稷”,何太后居然信了。接下来,袁绍等人看到被何太后搞得手足无措的何进的窘态,进一步建议“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用来威胁何太后就范,何进居然也接受了。陈琳对此不以为然,称这种行为是“即鹿无虞”,“掩目捕雀”,“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事情不但做不成,反而会有可能成为国家动乱的根源,可惜,何进听不进去。后来的事,基本上就尽人皆知了。何进被杀,袁术等人杀入内廷,混乱中何进的弟弟何苗也被何进的部将杀死,袁绍则关闭大门杀尽了宦官,甚至包括一些无须的正常男子,死了2000多人。再后,董卓专权,废了刘辩,三国演义正式开始了。两汉绵延数百年,因两位优秀的外戚卫青霍去病而国威大振,却败在两位品行尚可,能力有所欠缺的外戚手中,也是巧合。这也提醒所有人,能力不够时,轻举妄动注定会把事情搞得更糟,人岗不适却强求,缺乏必要的才能不能做到勤学善思苦练内功,放低身段了解实际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只知道揽权滥权,注定会栽大跟头。至于如何评价袁绍、袁术兄弟在这场动乱中的作用,更值得后人思考。

标签: 何进袁绍宦官汉灵帝袁术刘协

更多文章

  • 三国的开端——何进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浅青丝烟标签:何进,董卓,袁绍,曹操,宦官,汉朝,司马懿,古装片,历史片,史说三国,三国(电视剧)

    三国时代之所以能够出现一个除了春秋战国空前的乱世,就是因为这个中出现了一个人——何进。《新三国》中有一段特别的描写,司马懿进入了何进庙中住宿休整,并且让人重修何进庙。这一段描写我个人认为是高希希导演所拍摄的所有剧中最完美的一个,这一段描写直接将三国的开始和结局进行了整合。三国从来都不是某一个主角的主

  • 为什么何进身为大将军,杀不了十常侍;十常侍不投靠何进?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何进,宦官,汉灵帝,汉桓帝,袁绍,士族

    十常侍之乱是摧毁东汉帝国的导火索,从那以后,由董卓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武装对抗,将东汉帝国推入军阀割据时代,统一的中央政权彻底垮塌。“十常侍之乱”的历史背景有点复杂,甚至这个叫法都有问题。如果我们把何进,与十常侍之间的冲突,简单归结为个人矛盾,就很容易产生疑惑:一群太监,何进对付他们怎么那么费劲?面对威

  • 袁绍能在何进死后杀尽宦官,为何不能提前下手,保住何进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文古至尊宝标签:何进,宦官,董卓,曹操,汉朝,汉灵帝,袁绍能

    袁绍并不是不想直接杀光宦官,不是非得要让何进先去探路送死,关键是袁绍手头没有军队。按照当时士族与宦官的巨大矛盾,袁绍何尝不想直接把宦官变成肉酱?苦于当时袁绍尚未具有军事实力,只能鼓动何进这个头脑简单的屠夫杀掉宦官。本来袁绍觉得,以当时何进的优势,怎么着也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未曾想自己和何进小觑了宦

  • 杀鸡偏用宰牛刀,难怪曹操不顾职场规则痛斥上司:乱天下者必何进

    历史解密编辑:叶秋故事专刊标签:曹操,何进,牛刀,袁绍,宦官,诗人,东汉,汉朝,曹魏,汉灵帝

    杀鸡偏用宰牛刀,难怪曹操不顾职场规则痛斥上司:乱天下者必何进【经典名著解读之“三国”系列文章:007】人在职场飘,有时身不由己,便会言不由衷地说出些圆通的话,做出些圆滑的事。“牢骚过盛易断肠,少言少语少是非”,这样做是一种自我保护和成熟的处世哲学。换位思考的话,此举也不难理解,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庸之道

  • 东汉末年何进身亡,天下大乱,为何屠夫出身的何进一死天下会乱?

    历史解密编辑:科普怪谈标签:何进,屠夫,宦官,袁绍,东汉末年,张让

    熟读历史者,皆知,东汉末年,何进一死,天下大乱。何进,一匹夫也,无德无才,靠关系上位,为皇亲国戚,加官进爵,先后被封郎中、虎贲中郎将、颍川太守,其妹成皇后,何进地位水涨船高,又被封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黄巾起义后,灵帝重用何进,命其为大将军,坐镇洛阳,指挥卢植等人作战。卢植等人,为其作战,所立战功

  • 何进:这就是权力的游戏 | 资治通鉴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何进,汉灵帝,宦官,刘辩,刘协

    何进:这就是权力的游戏 | 资治通鉴【发生时间】公元一八九年【通鉴原文】蹇硕疑不自安,与中常侍赵忠、宋典等书曰: 「 大将军兄弟秉国专朝,今与天下党人谋诛先帝左右,扫灭我曹,但以硕典禁兵,故且沉吟。今宜共闭上閤,急捕诛之。 」中常侍郭胜,进同郡人也,太后及进之贵幸,胜有力焉,故亲信何氏;与赵忠等议,

  • 献穆皇后曹节:曹操之女,汉献帝妻子,为何反对哥哥曹丕篡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曹节,曹操,曹丕,汉献帝,刘协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企图取汉献帝而代之,便派使者去向皇帝索要传国玉玺。汉献帝对此无可奈何便想要交出玉玺,可皇后曹节对此极力反对。曹节是曹丕的妹妹,为何反对哥哥篡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名门曹节出身沛郡曹氏,为东汉丞

  • 她是汉朝的末代皇后,也是曹操的亲女儿—献穆皇后曹节

    历史解密编辑:揉碎在你眼前标签:曹操,曹节,穆皇后,汉献帝,刘协,曹丕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曹操曾“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被他胁迫的这个天子就是汉献帝刘协,今天给大家介绍的献穆皇后曹节就是汉献帝刘协的第二任皇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曹节是曹操的女儿,生母不详,但是据我猜测很大的可能是曹操的妾室。那曹节又是怎样嫁给汉献帝的呢?这一切还要从曹操代替董卓掌握朝中大

  • 汉献帝刘协比汉少帝刘辩聪明,更不好掌控,董卓为何要立他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标签:刘协,刘辩,董卓,汉献帝,皇帝

    黄巾之乱后,汉灵帝病逝,后朝中又爆发“十常侍”之乱,此时受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兵进京,废了少帝刘辩,拥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读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初见二帝时,刘辩很怯懦,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而刘协却能对答如流,明显要比刘辩聪明些。按理说越聪明的人越不好掌控,那董卓为何要拥立刘协为帝?第一、出

  • 董卓想要控制朝政,为什么一定要废掉刘辩,拥立更为聪慧的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董卓,刘辩,刘协,何进,汉灵帝

    在汉末三国时期,有几个重要的阶段。我们看现在广义三国时期的起点的三个说法:中平元年(即公元184年)、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以及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就是东汉末年的三个重要的时间点。初平元年就是董卓入京,各地起兵组成联军,继而形成各个军阀的时间点。而董卓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控制朝政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