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为何先后离开袁绍公孙瓒,却对刘备忠心耿耿?

赵云为何先后离开袁绍公孙瓒,却对刘备忠心耿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毛迪说教育 访问量:3010 更新时间:2024/4/30 12:56:07

心理学家萨提亚将人的人格特点分为五类: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表里一致型。而讨好型人格往往表现为很是殷勤, 不在小事上计较,拥有这种人格的人往往都能吃得开、在生活或职场中都能混的顺风顺水。《三国》中的赵云就是典型案例,但赵云可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种人格,需要遇到对的人。

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说赵云这个人识大体、识大局,具备讨好型人格,其中有一个桥段,马谡王平丢了街亭了,诸葛亮后来挥泪斩马谡,相反赵云这时候立了大功,但是这次整个北伐是失败的!赵云却说大家既然都失败了,我立这点功不算什么,我可不敢领这功劳,完美展现了赵云识大局、顾大体。

1、讨好型人格也分对谁

在蜀国可以说所有人都对赵云满意,正是因为他具备这种讨好型人格,那么讨好型人格是对谁都这样吗?答案当然不是。因人而异,在刘备、诸葛亮这,他是既勇猛又忠心,可是以前连赵云可不是这样,他是觉得自己投对了人、找对明主了他才这样。

这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从里到外我跟对了人了,如果你不是这样的,那赵云也不是这样的,赵云是三国里的猛将。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可以说功夫稍微略逊吕布,吕布死之后那几乎算得上第翼一猛将。

但赵云以前是什么样?他绝不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一开始赵云在袁绍手底下,《三国演义》第七回叫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这一回里边的是袁绍跟公孙瓒两家大战,公孙瓒实力远不如袁绍。结果袁绍手底下的名将文丑追他。公孙瓒哪个文丑的对手啊,眼看性命不保,这时候赵云从斜侧杀出来,跟文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文丑心想这个年轻人在这,我杀不了公孙瓒,自己又是孤军深入,不是长久之计,这才撤兵。

在这之后公孙瓒才开始留意赵云,赵云介绍说自己原来跟着袁绍,时间长发现袁绍这人胸襟、气度、谋略都不行,我得另投明主,出来的时候跟袁绍手底下的猛将还激战一番,让袁绍知道自己不好惹,从这点可以看出,那时候的赵云还是浑身带刺、并非讨好型人格。

2、赵云离开公孙瓒,终投刘备寻得明主

但是跟了公孙瓒一段时间之后,他才发现公孙瓒那还不如袁绍呢,也是一个反动军阀。想趁着东汉末年乱世分一杯羹,也不是什么好鸟,所以最后赵云也心灰意冷了,借着自己哥哥去世后,回去奔丧离开公孙瓒了,在离开之后他投了刘备。

因为赵云公孙瓒手下的时候,刘备恰好是平原县令,也是跟着公孙瓒,平时赵云他俩关系就挺好,但是那会儿不一样,你是员工,我也是员工谈不上谁效忠谁,但后来刘备也脱离公孙瓒,带着关羽张飞独自出来创业了,所以赵云马上就跟刘备见了面、并加入了刘备的麾下!

3、跟对人,赵云展现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

赵云遇到刘备就好像歌词里写的,确认过眼神,遇到对的人!开始展现出讨好型人格,刘备说什么我都认真干,为救刘备儿子长坂坡前七进七出,杀个汗透铠甲、血染征袍、马踏陷坑、堪堪废命。

包括后来保刘备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因为他觉得遇到对的人,因此他才展示这一面,前面对袁绍、对公孙瓒根本不是这样,否则平赵云的本事,想要立功展示自己不是轻而易举的是吗?为什么没有,就是因为他觉得没有跟对人,从而故意隐藏自己的实力。

所以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一个典型特点,对认可的人、信服的人才会展现出自己讨好、顺从的一面,对不认可的,肯能展现的是叛逆、甚至是反叛的一面,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常议论,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标签: 赵子龙刘备袁绍公孙瓒文丑吕布

更多文章

  •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在磐河之战中被灭,赵云杀了谁给公孙瓒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十三期标签:公孙瓒,赵子龙,白马义,袁绍,文丑,刘备

    赵云是三国名将,早期在公孙瓒手下,曾在危急时刻,杀退勇冠三军的文丑,救了公孙瓒,但是,赵云为何还不受公孙瓒重用呢?公孙瓒手下有一支精锐的骑兵,因为都骑白马,名为“白马义从”,这支骑兵威震羌人,令敌胆寒,但是,在磐河之战中,“白马义从”遇到了克星,一战被灭,公孙瓒从此一蹶不振,赵云在磐河之战中杀了谁给

  • 公孙瓒起手一把好牌,最后却输得血本无归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袁绍,刘备,袁术,刘虞,汉朝,公孙瓒,赵子龙,血本无归

    三国演义中,早期有不少势力强大的军阀,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刘表、刘璋等,他们巅峰时期占据一州或数州,兵强马壮,大有一统天下之势。这就和玩扑克牌一样,这些大佬们摸得一手好牌,不久兵败人亡,输的连裤衩也没了。其中公孙瓒仗着“白马义从”精骑,威震塞外游牧民族、大破十几万黄巾军、与袁绍争夺冀州、斩刘虞占幽

  • 公孙瓒手下的3员猛将,曹操和刘备各收了1位,剩下的那个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公孙瓒,曹操,刘备,袁绍,赵子龙

    引言在东汉末年那个军阀混战、群雄并起的乱世年代,公孙瓒绝对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大人物,其实,公孙瓒在历史上并不太出名,但是虎踞幽州的他,一度成为令当时实力贵为全国第一的袁绍所忌惮。在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公孙瓒仅仅是一个配角,一个为了引申和连接剧情需要的角色罢了,所以,出场次数并不多,但演义和小说

  • 总督北方四州,公孙瓒为何没能称雄到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公孙瓒,袁绍,袁术,太守,刘备,刘虞

    “纠人完聚,稸保燕、蓟之饶,缮兵昭武,以临群雄之隙,舍诸天运,征乎人文,则古之休烈”,公孙瓒,这位在北地崛起的猛士,以不可违逆的姿态威震边疆,总督青、徐、幽、冀四州之地,力保汉室边境不失,更是有割据一方逐鹿中原的资本。然而,手握四州之地与闻名天下的“白马义从”也没能挽救公孙瓒的颓势,拒乌桓、斗刘虞、

  • “界桥之战”前的辉煌:“东光之战”,公孙瓒两万击破三十万黄巾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公孙瓒,黄巾,袁绍,曹操,太守,黄巾军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一提到公孙瓒,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战役是“界桥之战”。在“界桥之战”中,公孙瓒表现得非常的浪,用轻骑兵去冲击麹义的先锋。结果骑兵的冲击被强弩射停,又被八百盾兵杀退。导致整个“界桥之战”的

  • 拥有重兵,雄踞幽州的公孙瓒,为什么很快就被袁绍击溃了?

    历史解密编辑:吴辉食录标签:袁绍,曹操,军队,幽州,汉朝,公孙瓒,官渡之战

    公孙瓒(字伯符),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被誉为当时天下第一猛将。他出身于豪门世家,家族历代都是军事世家,公孙瓒自幼便受到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在长期的战斗生涯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战斗能力,赢得了众人的敬仰和崇拜。公孙瓒生性豪迈,为人豁达开朗。在交往中,他总是豁达开朗,待人热情友好,赢得了很

  • “界桥之战”未伤公孙瓒根本,浅谈公孙瓒的反击战“巨马水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公孙瓒,巨马,袁绍,刘备

    宿刘温书斋(张乔)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凉风移蟋蟀,落叶在离骚。回笔挑灯烬,悬图见海涛。因论三国志,空载几英豪。提到公孙瓒的经典战役,可能会有很多人想到“界桥之战”。这对于公孙瓒来说是一场败仗。但由于这次战役确实很经典,步弓兵依靠配合战胜了骑兵,所以现在也就成为公孙瓒的标签。不过就如“官渡之战”一

  • 公孙瓒、袁绍同为北方之雄,为何公孙瓒最终败给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袁绍,刘虞,汉朝,公孙瓒

    在东汉末年,中央权威扫地、地方豪杰并起的混乱年代里,在北方大平原上,有两大诸侯并立,分别是袁绍和公孙瓒。袁绍出身名门,家族是人尽皆知的四世三公,袁绍年轻时就凭着家里的优越官宦背景,得以进入官场,好不得意。公孙瓒就没袁绍的命那么好,他虽然是贵族出身,可是母亲的地位低微,所以没能过上贵族子弟应有的优裕生

  • 赵云本是公孙瓒的手下,为何公孙瓒后来会允许他追随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刘备,袁绍,曹操,蜀汉,汉朝,公孙瓒,赵子龙,赵云本

    公孙瓒怎么可能把赵云让给刘备呢!对于公孙瓒来说,其实只是把赵云暂时借给刘备一用而已,帮助完刘备以后赵云就又回到了公孙瓒身边。可惜后来公孙瓒死了,恰巧赵云这个时候又与刘备相遇,机缘巧合之下,就归顺到了刘备旗下了。其实赵云在公孙瓒手下,根本就不受公孙瓒待见,毕竟人家手下人才济济,区区一个小赵云人家根本没

  • 三国:公孙瓒功成名就之后,丧失战斗勇气,自焚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公孙瓒,袁绍,汉军,骑兵,刘备,乌桓

    少年公孙瓒“孤胆英雄”,深入大漠讨伐鲜卑、乌桓。功成名就后,公孙瓒丧失战斗的勇气,畏畏缩缩,且为人睚眦必报,落得在易京楼自焚的下场。公孙瓒,东汉末年枭雄之一,镇守幽州、辽东,威名显赫。公孙瓒出身显贵,但母亲地位卑微,只能在涿郡担任小吏,因长相俊美、声音洪亮,成为太守的女婿。岳父支持下,公孙瓒向卢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