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手下一员大将,诸葛亮北伐时夺取了曹魏两郡,之后却突然消失

刘备手下一员大将,诸葛亮北伐时夺取了曹魏两郡,之后却突然消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文史飞扬者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3/12/9 22:52:32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深受广大男性同胞喜爱,就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这一本著作主要写的是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各大英雄人物相互争夺势力的故事。

其实这本书涵盖的内容特别丰富,将政治、地理、军事融合在一起,作者罗贯中在写这本书时找了很多素材,首先有正史,毕竟里面的重点人物要有历史依据的。

其次是通俗文学,也可以叫做野史,因为艺术需要不断地升华与优化,加入一些野史创作的三国故事会更加生动形象,贴合大众生活。

最后作者再融入自身的生活体验以及思想感情,才谱写出这么一篇伟大的史学著作。所以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是倾注作者很多时间和精力的,好在罗贯中的心血在如今这个时代得到了最好的回馈。图片来源于网络:《三国演义》

想必大部分人对《三国演义》最深的印象,就是里面几十位英雄名将,都说乱世中出英雄,不过三国时期的名将真的太多了。

通常情况下,很少人会对每一个名将都了解和喜欢,但每个人心中一定会有那么一两个十分崇拜的英雄。例如,全中国人民都知道的曹操,曹孟德,这里就不列举他的丰功伟绩了,就说说他的"求贤若渴"。

据说一次许攸来投奔曹操,曹操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不能自已,连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许攸,还倒头跪拜他,这是何等可贵的情操啊!毕竟英雄就应该具有这样宽广的心胸,面对贤能之士,要能屈能伸。图片:高兴的曹操剧照

再比如刘备,很多人说起刘备,就觉得他算不上什么英雄,甚至觉得他很窝囊,只会跑只会哭,也没什么像样的战绩。但实际上,虽然他的能力不如曹操,但他却有英雄之志,他亦不甘心居于人下,他会不断地调整策略、寻找机会,团结人才、寻找力量。

简单来说,人家有脑子有志向,如果刘备真的一无是处,关羽张飞这两位大英雄还会死心塌地跟着他吗?

还是那句老话:不以成败论英雄。而英雄也都不是完美的,英雄也是人,也会有缺陷。

但综合来看,他们就是比普通人强,或许有许多英雄的名声没那么响,甚至不为人所知,但也不能完全磨灭他们的英雄事迹。

图片:只会跑只会哭的刘备剧照

今天我们要来讲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名气没那么大,但是在当时也算一位大人物的名将——陈式。

很多人应该没听过这个名字,因为他在书中没啥存在感,在史书中更是没啥记载,但他作为刘备手下一员大将,也曾跟随诸葛亮北伐,屡立奇功,还夺取了曹魏武都和阴平二郡,称得上是一位大不大小的英雄。

可奇就奇在,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打下这些战绩后,却突然消失不见了,他到底去哪了?

或许这也是后世很少人知晓他的一大原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陈式攻克完魏国二郡后消失不见的秘密。

图片:三国陈式剧照

陈式在《三国志》中的记载只有三处,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少得可怜的这三次记载。

第一次是刘备派陈式和十几个将领,带着手下的人马去截断一个叫马鸣阁道的栈道,但由于徐晃的阻挠,曹操悄悄带着兵马溜走了,把刘备酝酿了好久的大计划给打乱。刘备想要兵行险招,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在这次大行动中,陈式非常幸运地存活下来了,而且刘备通过几次军事行动看出他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就重用了他,经常赋予他指挥战役的权利。

图片:陈式带着人马截断栈道剧照

第二次记载是在刘备东征孙吴期间。世人都说刘备要攻打孙吴,是替他兄弟关羽报仇,包括刘备自己给出的官方解释也是这样,反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阻拦他,可他就是听不进去,留下诸葛亮看守宜州后,自己率大军去攻打孙吴了。

但其实,刘备并非刚愎自用之人,他这么执着一定有自己的打算和原因的,除了给关羽报仇,他还想收回荆州,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啊,战事还是到了不可扭转的局面,最后以失败告终。

看到漫山遍野的士兵尸体的时候,刘备羞愧难忍,仰天长叹:这就是天意啊!

图片:刘备漫山遍野的士兵尸体剧照

好了,问题来了,我们的主人公陈式呢?他其实在这次大行动中并没怎么出战,战事就终结了。从以上两次记载来看,好像陈式跟随刘备参加的战役都没有大获全胜,但是由于业务能力过硬,刘备还是非常看重他的。

可惜的是,刘备征讨东吴失败后,撤军到白帝城,就生了一场大病,没过多久就去世了,真是令人唏嘘!不仅没帮自己的兄弟成功报仇,没收回土地,结果反到还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了,当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图片:刘备驾崩剧照

最后一次记载,也就是陈式人生中最为关键且精彩的一次战事,发生在公元229年,诸葛亮斩杀王双的第二年,此时少主刘禅已经即位,诸葛亮掌握着朝政大权,当时恰好计划要攻打武都和阴平,该派谁去呢?

他挑来挑去,最终挑中了陈式,因为他比较听话靠谱,当时陈式在朝中也成长为了一名大将,地位仅次于魏延、高翔等人。

其实早在公元228年冬天,诸葛亮发兵陈仓的时候,就已经交代好了陈式,在自己还在陈仓的时候就去吸引曹军的主力,并且稳住郭淮

陈式配合得很好,就在他从汉中出兵武都和阴平的时候,郭淮就来阻拦了,这时本来应该撤回蜀中的诸葛亮突然半路杀出来,把郭淮打得措手不及。

然后到了公元229年2月份,诸葛亮又一次拦截郭淮,而在第一次战役中就被诸葛亮打怕的郭淮,这一次乖乖撤退了,最后陈式和诸葛亮一起成功拿下武都和阴平。

图片:诸葛亮发兵陈仓剧照

在这几次战役中,陈式看似没发挥巨大的作用,但他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诸葛亮有识人之才,他看重的人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他敢让陈式单独率兵去攻打魏国,说明对陈式非常信任和重视。那么陈式身上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其实,陈式不管在智谋还是勇武上,都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也不平庸,是个平常将领。但是他却是刘备和诸葛亮比较欣赏的那种人才,为什么呢?

因为他在军中非常中规中矩、恪尽职守,无论上级给他什么命令,是让他陷入险境,又或是深入敌军,他都能毫不迟疑地去执行,他属于忠诚军人的那种类型。

试问哪一个领导不喜欢这种手下呢?尽管他没什么过人之处,但他一定是团队里不可或缺的成员。

图片:蜀汉大将剧照

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在成功夺取武都和阴平后,陈式去哪儿了呢?

在《三国演义》中上演了陈式被杀的情节,说是诸葛亮为了稳住魏延而杀陈式,但在历史上一定是不可能出现的。只是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未记载陈式最后的结局,更未提及他被杀之事,连他最后怎么死的都没写,所以谁也不知道他最后到底是何结局。

总之,像陈式这么一个兢兢业业、正直忠贞的人,无论是继续从军还是去从事其他行业,结果都不会差到哪去,毕竟他是领导最喜欢的那种人才。

更多文章

  • 神机妙算的半仙诸葛亮与鞠躬尽瘁的贤相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张佳玮写字的地方标签:诸葛亮,刘备,三国演义,王朗,魏延,蜀汉

    ‍之前聊到过:《三国演义》小说的诸葛亮,不是被过度神化,是被夸偏了。今天得补一句: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里,讲的是小说情节,但还努力把诸葛亮往历史形象上的形象拽了拽。鲁迅先生吐槽过《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想显得诸葛亮多智,然而显得诸葛亮像妖道了。正史,诸葛亮

  • 国学大师:关羽之死,诸葛亮阴谋策划!诸葛亮真要谋害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关羽,诸葛亮,刘备,刘封,国学大师,关羽之死,汉朝,天文学家,三国

    1900年,国学大师章太炎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訄书》(qiú,逼迫之意),书中有一篇《正葛》的文章,让人至今读来仍毁三观。(关羽)功多而无罪状,除之则不足以压人心,不除则易世所不能御,席益厚而将掣挠吾大政......不惜以荆州之全土假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说到底,章太炎认为诸葛亮策划了一场阴谋,谋

  • 诸葛亮的遗憾:留下这三员大将或许能改变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左都护卫标签:关羽,张飞,大将,曹魏,三国,诸葛亮,赵子龙,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士,他的智慧和才华被后人传颂不已。但是,据最近的研究表明,诸葛亮也有一些遗憾,他认为如果当年能够留下三员大将,或许能够改变历史的走向。据了解,这三员大将分别是:张飞、关羽和赵云。这三位将军都是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他们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诸葛亮认为如果

  • 曹操施展的两个阳谋:马超关羽掉进坑里,诸葛亮也没有办法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马超,关羽,阳谋,曹魏,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在谋而不在勇。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几乎是每战必败、得地必丢,手下有“万人敌”关羽张飞也无济于事。关羽张飞是三国公认的万人敌,但是要论起战略谋划,还是不如庞统、法正、诸葛亮,所以万人敌死于无名下将之手,令人叹惋却并不奇怪: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吕布骁勇,也曾被袁绍派出的

  • 假如诸葛亮篡位称帝,蜀国灭亡的更快?诸葛亮确实被神话了?

    历史解密编辑:皮皮侠说历史标签:蜀国,刘备,蜀汉,魏延,古蜀,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假如诸葛亮篡位称帝,蜀国灭亡的更快?诸葛亮确实被神话了?诸葛亮上位也成不了大事,面对魏吴这两个大块头,而且都是政治稳定的情况下,要统一是办不到滴。诸葛亮是将相之才,没有人君之量,刘备在世时,能吸收很多人才,而诸葛亮不能?重臣不服诸葛亮的很多,如李严、魏延,所以诸葛亮只有好好干,否则一一。关健朝中全是

  • 刘备创业时就想当皇帝?在遇见诸葛亮之前,他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刘备,皇帝,曹操,陶谦,汉朝,蜀汉,诸葛亮,汉献帝,天文学家

    刘备以一个织席贩履落魄子的身份,从东汉末年诸多强大的诸侯中脱颖而出,成长为蜀汉帝国的开国皇帝,他的奋斗历程是值得后人学习的。刘备开始创业时,会不会想到以后一定要做皇帝?虽然在《三国志》中记载有刘备幼年时的豪言壮语:“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不过,类似言语大概在所有开国皇帝的传中都有吧?我想,他在刚开始

  • 三国:从江东的安全角度,来看诸葛亮提出的“东和孙权”的不可取

    历史解密编辑:冰封天下史标签:孙权,蜀汉,刘备,东吴,诸葛亮,历史片,天文学家,曹操手下,三国(电视剧)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初逢诸葛亮,诸葛亮以《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了“复兴汉室”的路线图。其中建议刘备“跨有荆、益”为根基,再“外结好孙权”,等待“天下有变”,然后“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隆中对》的结尾,诸葛亮断定“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赵云死了诸葛亮只是落泪,而听到张苞去世,为何诸葛亮却直接吐血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赵子龙,诸葛亮,张苞,刘备,刘禅

    在整个三国的时期里,诸葛亮自从出山之后,一直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种一切了然于心。哪怕是山崩地陷也不为之所动的从容,面对任何失败的时候,他都不曾流露出过软弱。刘备去世之时,诸葛亮接掌了蜀国大权,他更是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但他也没有将自己的苦闷表达于脸上。尽管诸葛亮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但在面对着赵云

  • 诸葛亮竟是阴狠的权奸?为何章太炎说关羽之死是诸葛亮借刀杀人?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诸葛亮,章炳麟,关羽,刘备

    孙刘在赤壁之战中结成抗曹同盟,但随着曹操的失败,外部压力减小,孙刘两家的内部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孙权和刘备两大集团的矛盾焦点在于荆州。荆州对刘备的重要性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早已提及,“两路出兵”的关键点就在于“跨有荆益”,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大部掌握在刘备手中。对于孙权而言,荆州与扬州为上下游的关系,想要保证

  • 毛主席评价诸葛亮:身上有三项缺点,注定无法帮刘备“三兴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刘备,蜀汉,关羽,汉朝,毛主席,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代明相,能观星象,测成败,使巧计,帮助刘备夺取益州荆州与汉中,三分天下。在刘备的阵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课文中学过的《草船借箭》,给人很深的印象,突出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特点。凭着巨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