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被吕布刺杀,临终前丝毫不慌,你看他说了什么?

董卓被吕布刺杀,临终前丝毫不慌,你看他说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上的一些事儿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4/3/14 12:18:36

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卧龙卧凤,得天下。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这两人的确不凡。

如果是大事,文武双翼缺一不可。文人有卧龙凤雏,武将也有鲁关长马。

吕布董卓蛊惑后,杀死了自己的故主丁原,将丁原的头颅带给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父子之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深厚的“父子”之情。相反,他们最终反目成仇。吕布杀他的原因是什么?

事实上,董卓对吕布很好。

《三国志》:卓自以为对人无礼,恐他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总是以布防身。

读过三国志的人都知道,董卓心狠手辣,心狠手辣。自从董卓来到北京后,所做的一切都让朝臣对他深恶痛绝,所以董卓特别担心被刺杀。

于是董卓让武功高强的吕布担任贴身侍卫。

两人虽然是父子,但毕竟不是亲生的,难免会有隔阂,尤其是和董卓这样一个专横任性的主子。

很快,两人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了矛盾。身为属下,吕布自然不敢有什么作为。董卓倒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两人的蜜月期已成为过去。

然卓性刚柔弱,一怒不思难。步权连忙避开。

吕布见董卓如此狠辣,顿时打消了念头。不仁不义,莫怪我不义。在担任董卓的侍卫期间,时间自然是无聊的。

于是吕布打起了董卓妃子的主意,郎有情有意,很快两人就勾搭上了勾搭上之后,吕布时常担心被董卓发现,而董卓还有点好色之心。

这时,董卓的对手王允等人出现了。

董卓作为臣子,迟早要被杀。卢将军这时候就要杀人了,他会名垂青史的。

公元192年,董卓乘辇进宫参加皇帝庆功宴。李肃刺伤了董卓的手臂,把他拉下了战车。

不过,董卓丝毫没有慌张,他暗暗认为吕布在自己身边,有吕布这个劲将,死一千人,便喊道:“我儿冯先呢?”

吕布听了这话,不动声色地拿出圣旨,董卓看了之后,知道吕布背叛了自己,慌了,大声呵斥吕布。

吕布置若罔闻,带人杀了董卓及其部众。

董卓在被吕布刺杀之前,还在想着让吕布保护自己。想必成为当时社会上人们的笑话。董卓生前恐怕应该在反省自己是如何得罪了吕布的! ~

更多文章

  • 董卓烧洛阳、吕布刨皇陵,不是袁绍等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吕布,袁绍,关东,汉朝,洛阳市,曹操手下

    董卓的确干了很多不是人的事儿。而且,这家伙超级残暴。无论活人死人、地上地下,他全要折腾一遍。何进、何苗死后,外戚集团跟宦官集团一样,都算彻底歇菜。但不知道董卓跟何氏外戚结了什么梁子,不仅毒杀何太后、汉少帝母子,而且还杀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但董卓觉得还不过瘾,又把何苗的尸体从坟里挖出来肢解一番。活人

  • 被制造的魔君:董卓暴行始末考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董卓,何进,刘协,霍光,陈寿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董卓是汉末丧乱的核心人物,是擅行废立、肆虐宫廷的暴君。在历代史家笔下,基本都以“凶恶淫狠”的丑陋嘴脸出现。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便公开宣称“董卓是信史时代的第一魔头”。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魏书 董卓传》如果

  • 新疆出土一本古籍,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学者:董卓形象被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卓,三国志,诸葛亮,凉州

    作为开启汉末乱世的董卓,一直以来备受谴责,几乎被批的“体无完肤”,被描绘成一个会拍马屁、穷凶极恶、玩弄权术之人。然而,在新疆一座古墓之中,考古专家挖出一本古籍,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原来董卓乱汉之前,几乎算是一个汉代英雄。正因如此,学者感慨董卓形象被颠覆!先来看一看《三国志》中,对董卓之乱前的记载,主要

  • 董卓与马腾都来自西凉,那他们之间有何种关系?实则相交甚少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董卓,马腾,西凉,曹操,吕布,汉献帝

    东汉末年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狼烟四起、烽鼓不息。为了权力的争斗,硝烟遍布了神州大地。我国古代出了很多有名的将军权臣,他们或英勇善战;或足智多谋;而且大多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发展走向。董卓和马腾都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他们在权利的争斗中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两人分别是当时的权臣和军阀,但都同出生于凉州一带。既然是同

  • 董卓为何一手好牌打烂了?看清历史真相,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董卓,吕布,王允,刘协,汉献帝,刘辩,三国,汉朝

    客观讲,董卓的形象有很大被妖化的成分(喜欢拿道德说事的人先别急着开喷),他的失败有个人的失误,但从根子上讲,他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因此,历史赋予董卓的使命是破坏,而不是重建。通常认为,董卓亡于人心离散,理由无非以下几点:擅权专政,失去臣僚之心;残忍好杀,失去百姓之心;取代皇权,失去天下人

  • 董卓讨伐战:不是关东诸侯围攻董卓,而是董卓吊打关东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关东,袁绍,袁术,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但诸侯们并不是集兵于盟主麾下,然后围攻董卓,而是各自为战。大方向是打董卓,但从哪打、怎么打,袁绍管不了。所以,围攻董卓,不仅不是六国攻秦的模式,甚至连七王之乱的模式都算不上。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袁绍的力量,主要来自冀州和渤海郡。

  • 董卓董仲颖:第一个军阀第一个死,凉州军事集团走向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袁绍,王允,吕布,刘备,军阀,三国,汉朝,董仲颖,曹操手下,凉州军事集团

    董卓这个人,工于权谋但不懂政治。工于权谋,所以当了权臣;不懂政治,所以搞乱天下。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中,权臣废立皇帝的事常有,但地方反对中央的事不常有。恰是董卓的一通神操,掀起了地方反对中央的序幕,而且序幕即高潮。东汉皇帝和东汉朝廷残存不多的统治权威,全被董卓挥霍一空。董卓之前,士族集团站仅是在道德制

  • 董卓乱政:运气爆表的董卓高歌猛进,入主了朝堂也搞乱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宦官,何进,丁原,吕布,三国,汉朝,汉献帝,董卓乱政

    狭义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受禅起算;广义三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起算。一般采取广义三国,也就是从黄巾起义起算。黄巾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远没达到摧垮东汉的程度。真正摧垮东汉这座大厦的,是董卓乱政。标志性事件是董卓废少立献。这已经到了公元189年。那么,区区一个西凉军阀董卓又是怎么乱政的?没太多高

  •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何直接崩溃了?董卓没有儿子继承他的位置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董卓,吕布,何进,袁绍,刘辩,汉朝,三国,西凉军

    董卓死后,西凉军之所以会群龙无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如果董卓有儿子的话,那董卓被刺杀之后,他的儿子完全可以继承董卓的权力和地位,继续把持朝政。但可惜的是,董卓唯一的儿子,早早就死掉了,只留下了一个孙女。所以,董卓能挑选的继承人,就只剩下了他的两个女婿,以及几个侄子。但可惜的是,和儿

  • 三国之熵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董卓,袁绍,袁术,曹操,皇甫嵩,吕布

    三国之熵三:董卓董卓,在历史上,是个有意思的人。董卓,祖籍凉州(涵盖今天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各部分)临洮县,与今甘肃定西临洮或有出入,也不会太远,离今天的新疆很近,但其出生在豫州颍川郡轮氏县(河南登封附近),因为董卓之父在轮氏县任县尉。当时,羌人占领了凉州不少地方,董卓生下不久就被带回凉州,与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