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讨伐战:不是关东诸侯围攻董卓,而是董卓吊打关东诸侯

董卓讨伐战:不是关东诸侯围攻董卓,而是董卓吊打关东诸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减水书生 访问量:321 更新时间:2023/12/20 9:33:11

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但诸侯们并不是集兵于盟主麾下,然后围攻董卓,而是各自为战。

大方向是打董卓,但从哪打、怎么打,袁绍管不了。

所以,围攻董卓,不仅不是六国攻秦的模式,甚至连七王之乱的模式都算不上。

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

袁绍的力量,主要来自冀州和渤海郡。这支力量会同河内太守王匡的泰山兵,驻扎在河内郡,算是挺进到了司州地界。但也就到此为止。再往西就会撞上董卓的军队。撞上了就要打,但肯定打不过。所以,袁绍和王匡不敢继续往西。

冀州牧韩馥基本没动。他在冀州邺城屯兵,说是负责供应粮草,但实际就是作壁上观。“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所以,韩馥不去添乱就算对得起袁绍。

这是冀州、河内军团。一个想打却一直不敢打、一个不想打且可能添乱。

兖州的力量,主要是陈留太守张邈、兖州刺史刘岱、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等人,他们屯兵酸枣。酸枣位于今天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城西南,在当时属于兖州陈留郡。兖州诸侯虽然是讨伐董卓的主力担当,但他们并没走出州界。

走出兖州、一路向西,肯定会撞上董卓的军队,撞上了就要打仗。但打得过吗?打不过。既然打不过,那就别再往西,在酸枣待着挺好。

这是兖州军团。嘴上咋呼着讨伐董卓,却不敢走出州界。

袁术的力量,主要是他逃离洛阳时带出的一支部队,当时驻扎在荆州南阳郡的鲁阳县。袁术是典型的有名望、没本事。所以,指望他去单挑董卓,根本不可能。等到孙坚抵达南阳,袁术这一路才会发动进攻。但起兵之初,孙坚还没赶到南阳。

这算南阳军团。这一路是真正打出伤害的,但还要再等一等。

豫州刺史孔伷屯兵颍川。颍川属于豫州。所以,他也没有走出州界。但是,孔伷出不出界,都无所谓。因为只要打仗,豫州就会成为战场,西凉兵动不动就会过来敲打豫州。

这是豫州军团,只能等着挨揍,而且也一直在挨揍。

面对关东诸侯来势汹汹,董卓怎么应对?

“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董卓的意见就是打,而且要大打。所谓大发兵,简单说就是举国总动员。

但是,董卓不得人心。关东的太守刺史直接造反,洛阳的公卿大夫也暗中使坏。所以,董卓的统治成本非常高。

董卓刚要下令举国总动员,马上就有人出来使坏。尚书郑泰一通高深议论说:根本不需要举国总动员,咱家的凉州兵就能灭了关东诸侯。然后,董卓就被忽悠住了,还差点儿把军队交给郑泰指挥。

郑泰的这个建议挽救了诸侯联军。如果董卓全线出击,诸侯联军肯定招架不住。原因就是董卓不仅有力量,而且有道义。

一手捏着最强军事力量,一手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就是碾压性优势。皇帝的诏书对袁绍肯定不管用,但对其他人未必就不管用。但凡有皇帝背书,冀州牧韩馥就有可能背后捅刀。即便不捅,退兵断粮也可以报销冀州、河内兵团。

本来是东汉朝廷VS关东诸侯,大体相当于七国之乱的局面;但现在则是西凉兵VS关东联军,演变成了纯粹的东西矛盾和军事较量。

但是,郑泰说得一点儿都不错。单凭西凉军,董卓也能吊打这些诸侯。

首先说盟主袁绍、王匡这一路,王匡直接被打废。

袁绍、王匡一路屯兵河内。河内与洛阳之间隔着黄河。所以,袁王二人渡过黄河就能剑指洛阳、狠揍董卓。但他们不敢。这时候,别说不敢去揍董卓,甚至还要防着董卓揍自己。

于是,“太守王匡以(韩浩)为从事,将兵拒董卓于盟津”。

所以,关东诸侯的目的,就不是讨伐董卓,而是封锁董卓。董卓以及你的董卓朝廷只要不染指关东地区,那我们绝不找你麻烦。

这就是关东诸侯的无耻算计。

但直男癌董卓完全猜不透这份算计。同时,他还特别敞亮,根本不搞以逸待劳,而是主动出击,直接发动孟津之战。

西凉兵一边正面造势,制造强行渡河、猛攻孟津的假象;一边侧面迂回,从小平津渡过黄河,绕到王匡所部后方。然后,就是一通操作猛如虎,西凉兵团灭泰山兵。

孟津之战没提袁绍,只说王匡被打得团灭。之后,王匡也就跑回泰山老家重新招兵。但袁绍大概率也参与其中。所以,袁绍的冀州兵团要么也在此战中也被董卓教训一番,要么就是被西凉兵吓破胆。反正直到联盟解散,河内这一路也没再有啥动作。

再说兖州一路,挨揍的不是兖州诸侯而是曹操。

兖州诸侯咋呼着讨伐董卓,却只在自家地盘咋呼。这不是西征董卓而是兖州阅兵。其实,这伙人也是在告诉董卓:你别过来、我们也不过去。

但中二少年曹操看不出、忍不了。他非要主动出击、狠揍董卓。年轻时的曹操非常单纯、非常耿直。于是,曹操所部一路向西,但迎面就撞上了董卓部将徐荣。徐荣是幽州人,所以不算董卓嫡系。但吊打曹操,也不需要什么嫡系,徐荣就够。

曹操不仅全军覆没,而且差点儿没能回来。《武帝纪》不会把曹操写得太惨。即便打了败仗,也还给他安排了一大段高深议论,即:

“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

简单说就是渤海太守袁绍兵临孟津、兖州诸侯制险成皋、南阳袁术军入武关,那就可以在战略上秒杀董卓。

但是,透过这些玄而又玄的战略谋划,我们看看曹孟德给出的攻略是什么?

“皆高垒深壁,勿与战”。

攻略是筑高垒、挖壕沟,然后不跟董卓打。所以,曹操的意思是说大家一起往前推,然后一边推一边土木作业,但就是不跟董卓打。既然这样,那在酸枣呆着,不就是在高垒深壁、勿与战吗?

所以,中二少年的高深议论,要么是当时使气扯淡,打了败仗还骂队友;要么是开了美颜滤镜,《武帝纪》必须政治正确。

最后说袁术和豫州。

其实豫州早就遭殃了。原因就是这地方距离洛阳太近。董卓和西凉兵没事就到豫州活动筋骨、搞搞屠杀。

“卓遣军至阳城,值民会于社下,悉就斩之,驾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还洛,云攻贼大获”。阳城县属于汝南郡,汝南郡属于豫州刺史部。屠杀社民的时间,应该在初平元年二月。当年正月,关东诸侯誓师讨董。所以,关东诸侯刚有动作,豫州汝南立即遭殃。

在初平元年底,孙坚终于赶到南阳,并立即投到袁术麾下。随即,袁术表荐孙坚为豫州刺史,然后派他作为北上讨伐董卓,做了先锋官。

那屯兵颍川的豫州刺史孔伷去哪了?

要么死掉、要么下野、要么跟孙坚合兵一处,反正这个豫州刺史就这么消失了。

孙坚从南阳郡鲁阳县出发,北上梁东进入河南郡。东汉首都是洛阳,洛阳属于河南郡,河南郡属于司隶校尉部。所以,孙坚所部和豫州兵直接插入洛阳腹地。这时候,董卓肯定要有所表示。

初平二年二月和三月,也就是公元191年,孙坚与董卓的军队先后打了梁东之战和阳人聚之战,都在河南郡梁县。

第一仗梁东之战,孙坚打输了,而且输得特别惨,比汴水之战的曹孟德还惨。徐荣所部的西凉骑兵直接把孙坚追到怀疑人生。跟随孙坚作战的颍川太守李旻,还被抓去下油锅。

第二仗阳人聚之战,孙坚打赢了,但赢得非常勉强。简单说就是西凉兵跟并州兵闹矛盾,然后自己人竟玩出了炸营。仗还没打,西凉军就四散奔逃。孙坚顺势出击,算是击溃了胡轸所部五千人。

阳人聚之战,孙坚虽然赢得勉强,而相比王匡、曹操,却足以封神。因为对比太明显,王曹全军覆没,孙坚完胜胡轸。这时候,诸侯们也需要树立一个正面典型,否则脸面都没了。

这里面有两个颠覆一般常识的细节:一是阳人聚之战的领兵大将是胡轸,副将骑都尉是吕布。在西凉军中,吕布这个并州人不仅不重要,而且不受待见。同时,就是因为吕布使坏,胡轸大军才搞出了营炸。二是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斩杀。但华雄更不重要,他这种级别的军官,董卓军中一抓一大把。诸侯联军实在没什么战绩,所以杀个华雄就得赶紧写到史书上。

再之后,就是孙坚大踏步向洛阳挺进,路上打败董卓、洛阳打败袁绍。看上去,这必须是壮举,但其实没啥意义。

一年前董卓烧了洛阳、搞了移民,一年后本就应该离开洛阳、赶赴长安。所以,董卓败与不败,都不会在洛阳纠缠。对董卓来说,洛阳之战完全没必要。

关键是董卓临走的时候,把吕布丢在洛阳当炮灰,然后吕布就打了败仗。

“坚进洛阳宣阳城门,更击吕布,布复破走”。吕布这家伙肯定要打败仗。一是因为投到董卓麾下后,他的日子并不好过,总被凉州人排挤;二是因为董卓动不动抽风,总要弄死他;三是既然被扔出去当炮灰,那凭啥非要当炮灰?打工人就该有打工人的样子,该摸鱼的时候就得摸鱼。

拿下洛阳之后,诸侯联军就该继续向西,进攻关中和长安。但是,进攻关中想也别想。之前,董卓可能为迁都争取时间,然后跟诸侯们随便比划一下;现在,董卓则要保住自家根据地,所以肯定要跟诸侯们死磕。

于是,“(董卓)乃使东中郎将董越屯黾池,中郎将段煨屯华阴,中郎将牛辅屯安邑,其余中郎将、校尉布在诸县,以御山东”。一出手就是西凉军的三个中郎将,牛辅还是董卓的女婿。所以,不说函谷关有多险要,光是这个武将牌面就够了。

但是,这时候也不需要董卓死磕。因为关东诸侯的目的已经实现。

本来的目的,是封锁董卓和董卓朝廷,不让西部军事集团联手皇帝染指东部利益。而现在呢?完全不用封锁。西凉军和皇帝已经让出洛阳、跑到西部。所以,围攻董卓的仗肯定不会再打,但是诸侯之间的仗则一定要打。

所以,孙坚在洛阳转了一圈之后,马上撤回。因为袁绍也任命了一个豫州刺史。所以,他再不回去,豫州就没了。

孙坚从长沙折腾到南阳,说白了就是要当荆州诸侯。但士族集团一通神奇操作,直接把他的荆州诸侯变成荆州泡影。投靠袁术后,勉强当上了豫州诸侯。但是,袁绍一个小动作,马上就要把他的豫州诸侯变成泡影。所以,他得赶紧返回豫州抢地盘。

这就是关东诸侯的董卓讨伐战。

所谓讨伐董卓,实际就是把兵摆在州界,然后挨个被董卓吊打一遍。等董卓打烦了、等西凉兵打累了、等皇帝和朝廷西迁洛阳了,诸侯们也就在互相抱怨、互相仇恨中各回各家。

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东汉朝廷还残存着一些权威。初平元年六月,董卓朝廷还能派出议和使者,代表皇帝劝说袁绍这些诸侯。虽然没实现劝和的目的,但说明东汉朝廷还能向东部发号施令。甚至,朝廷任命的荆州刺史刘表也能平安就任,荆州人还认朝廷的命令。但西迁长安后,东汉朝廷连一点儿权威都不会再有。

没有董卓这个共同敌人,也没有东汉朝廷的最大公约,东部诸侯会怎么样?自然是搞割据、搞自治,然后演变为本质上的军阀、名义上的诸侯。

标签: 董卓关东袁绍袁术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更多文章

  • 董卓董仲颖:第一个军阀第一个死,凉州军事集团走向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袁绍,王允,吕布,刘备,军阀,三国,汉朝,董仲颖,曹操手下,凉州军事集团

    董卓这个人,工于权谋但不懂政治。工于权谋,所以当了权臣;不懂政治,所以搞乱天下。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中,权臣废立皇帝的事常有,但地方反对中央的事不常有。恰是董卓的一通神操,掀起了地方反对中央的序幕,而且序幕即高潮。东汉皇帝和东汉朝廷残存不多的统治权威,全被董卓挥霍一空。董卓之前,士族集团站仅是在道德制

  • 董卓乱政:运气爆表的董卓高歌猛进,入主了朝堂也搞乱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宦官,何进,丁原,吕布,三国,汉朝,汉献帝,董卓乱政

    狭义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受禅起算;广义三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起算。一般采取广义三国,也就是从黄巾起义起算。黄巾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远没达到摧垮东汉的程度。真正摧垮东汉这座大厦的,是董卓乱政。标志性事件是董卓废少立献。这已经到了公元189年。那么,区区一个西凉军阀董卓又是怎么乱政的?没太多高

  •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何直接崩溃了?董卓没有儿子继承他的位置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董卓,吕布,何进,袁绍,刘辩,汉朝,三国,西凉军

    董卓死后,西凉军之所以会群龙无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如果董卓有儿子的话,那董卓被刺杀之后,他的儿子完全可以继承董卓的权力和地位,继续把持朝政。但可惜的是,董卓唯一的儿子,早早就死掉了,只留下了一个孙女。所以,董卓能挑选的继承人,就只剩下了他的两个女婿,以及几个侄子。但可惜的是,和儿

  • 三国之熵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董卓,袁绍,袁术,曹操,皇甫嵩,吕布

    三国之熵三:董卓董卓,在历史上,是个有意思的人。董卓,祖籍凉州(涵盖今天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各部分)临洮县,与今甘肃定西临洮或有出入,也不会太远,离今天的新疆很近,但其出生在豫州颍川郡轮氏县(河南登封附近),因为董卓之父在轮氏县任县尉。当时,羌人占领了凉州不少地方,董卓生下不久就被带回凉州,与羌人

  • 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为何没有推举袁术当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袁术,袁绍,孙坚,三国,汉朝,关东诸侯,曹操手下

    所谓关东诸侯,实际就是二州加二袁。二州是兖州和豫州。在当时,青徐兖豫四州是士族集团的主要根据地。但青州闹了黄巾军,徐州出了老油条。所以,青州有心无力、徐州有力无心。豫州实际也不怎么样。但豫州是四战之地,不管谁要打仗,豫州都无法置身事外。于是,豫州被裹挟进讨董联盟。兖州是讨董的实力担当。虽然兖州刺史不

  • 汉末三国历史回顾——祸国太师董卓的传奇人生(一)

    历史解密编辑:二禅师标签:董卓,袁绍,何进,吕布,汉朝,皇甫嵩,汉灵帝,汉末三国,三国演义,曹操手下,中国古文献

    在小说中,董卓无疑是前期最大的反派,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火烧雒阳、连环计、凤仪亭等耳熟能详的精彩故事皆是以他为主线展开。然而,小说终究不是正史,我们今天就来看看真实的董卓身上到底发生过哪些事情,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将自己送上历史的审判台,继而遗臭万年。能征善战,仕途不顺董卓,表字仲

  •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什么群龙无首?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董卓,吕布,何进,袁绍,三国,汉朝,西凉军,汉灵帝

    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东汉末年军阀、权臣。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董卓死后,西凉军之所以会群龙无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如果董卓有儿子的话,那董卓被刺杀之后,他的儿子完全可以继承董卓的权力和地位,继续把持朝政。但可惜的是,

  • 董卓没有儿子吗,为啥他一死,西凉军就群龙无首了?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董卓,吕布,王允,贾诩,何进,李傕,汉朝,三国,西凉军

    董卓之死,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的一场经典斩首作战!现代社会我们经常听到西方鼓吹斩首作战,殊不知在我们的东汉时期,古人就已经这么干了,当时的王允采用出其不意的策略,一举干掉了董卓的指挥中枢,整个局面其实是非常利好东汉朝廷的,只不过王允这个人,实在是太愚笨了,面对西凉军群龙无首的局面,竟然没有拉拢分化,反而

  • 细数董卓夜宿龙榻,秽乱后宫的种种暴行

    历史解密编辑:思思段子手标签:董卓,吕布,少帝,宦官,袁绍,何进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出生于颇为殷富的地方豪族家庭,文献记载,董卓体魄雄壮,力气奇大,还精通武艺,擅长骑射。少年任侠,善于交际董卓青年时期十分善于交际,三国志有载:“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董卓经常在羌人地界游历,因骑射了得,武艺不凡,结交了很多羌人首领。后董卓的县尉

  • 董卓迎来版本大改,战法简析与队伍展望

    历史解密编辑:天X蓬标签:董卓,曹操,贾诩,武将,三国,汉朝,夏侯惇

    战略天蓬说: #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董卓迎来版本大改,战法简析与队伍展望!天蓬的记忆中,在远古时代董卓单刷是非常优秀的!第五回合对敌人的伤害非常高!策划哪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手起刀落董卓直接被砍得一蹶不振!酒池肉林大改董卓-酒池肉林调整前:战斗中,每回合使自身兵力减少(1%×回合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