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董卓烧洛阳、吕布刨皇陵,不是袁绍等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真正原因

董卓烧洛阳、吕布刨皇陵,不是袁绍等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真正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减水书生 访问量:993 更新时间:2023/12/10 9:43:59

董卓的确干了很多不是人的事儿。而且,这家伙超级残暴。无论活人死人、地上地下,他全要折腾一遍。

何进、何苗死后,外戚集团跟宦官集团一样,都算彻底歇菜。但不知道董卓跟何氏外戚结了什么梁子,不仅毒杀何太后、汉少帝母子,而且还杀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但董卓觉得还不过瘾,又把何苗的尸体从坟里挖出来肢解一番。活人必须死、死人不放过,董太师就是这么性情。

西凉兵抢劫富户、奸淫妇女,在洛阳犯下了滔天罪行。而更过分的是迁都。董卓把首都从洛阳迁到长安。这时候,西凉兵不仅可以抢钱,而且可以抢人,驱逐百万百姓跋涉关中。最后,又一把火烧掉洛阳。我不想要的地方,你们谁也别想要,董太师非常任性。

残暴指数地表最强,但地下也不能过。在安排何太后与汉灵帝合葬的时候,董卓顺手开灵帝陵墓,抢走陪葬珍宝。随后,刨坟抢钱,便成为西凉兵的规定动作。汉朝皇帝的陵墓要刨,公卿大夫的坟墓也要刨。抢完地上抢地下,在抢钱这件事上,董太师一贯到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更何况本就看不惯董卓的士族集团。于是,有道义的关东诸侯组建了反董联盟,他们集体围攻董太师。

用简单因果关系组织史料,就该这么讲故事。但历史不是故事。所以,真实的历史现场要比故事更为复杂、更为丰富。而且,其间夹杂了大量不合常理却又不得不发生的严重冲突。

首先,董卓的暴行与董卓的施政,构成严重冲突。

入主朝堂后,董卓并没有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而是非常尊重士族集团的利益。

外戚窦武和名士陈蕃在汉灵帝时被定性为叛贼。这个叛贼的罪名,是董卓给平反的。这件事,士族集团一直想干,却一直没干成,但董卓给干成了。

大将军何进幕府的谋臣纷纷投入董卓麾下。以前他们跟他何进干,前途似锦;现在他们跟董卓干,照样前途似锦。在朝的名士精英与董卓,建立了形式上的主公与谋臣关系。

对于谋臣们亲近名士的建议,董卓非常重视。于是,荀爽、韩融、陈纪等在野名士,纷纷被董卓启用,都被授予高官显职。即便是不合作的士族精英,如袁绍、王匡、鲍信等人,董卓也不计前嫌,追着给这些人封官授爵。

但是,对于西凉军事集团,董卓的封赏则相当克制,甚至都可以说有些吝啬。“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作为支柱力量的西凉将领,一般也就封到中郎将和校尉这一级。

所以,董卓的施政非常理性。他不仅没有触动士族集团的利益,而且主动亲近、主动争取,甚至追着给袁绍这些反对者封官以求和解。

既然是这样,那又怎么解释董卓和西凉兵的暴行呢?

第二,董卓的放纵与军队的拥戴,形成因果关系。

董卓手下将领,主要出自凉州。校尉李傕,凉州北地郡人;校尉郭汜,凉州张掖郡人;校尉张济,凉州武威人;校尉樊稠,凉州金城人。董卓死后,主要是这四个校尉把持西凉军。校尉低于中郎将。所以,董卓手下的高级将领是牛辅、董越、段煨、胡轸、徐荣这五个中郎将。这里面只有徐荣是幽州人,其他四位也都是凉州人。

这些人围绕董卓形成了稳固的凉州军事集团。对于手下将领,董卓的控制力度很强。比如中郎将牛辅,本身就是董卓的女婿。但是,将领之下的士兵,其成分相当复杂。而对于这些人,董卓也就真心控制不住。

大体上说,董卓手下的士兵可以分为湟州义从和秦胡兵。

湟州义从主要是月氏人。这些人在凉州造反遭到董卓和皇甫嵩的镇压,随后被董卓收编入军。秦胡人主要是凉州地区的习于夷风的汉族人和非汉族的羌人。

湟州义从,基本就是改编了的月氏造反部队。秦胡兵,大体判断也不是什么良家子弟,而多是土匪部队。比如身为校尉的郭汜,其在从军前就是盗马贼。

董卓和将领之间可以形成牢固的小群体关系,或是义父子、或是姻亲、或是主从。但这种熟人社会的关系模式,并不能推广到每一个西凉兵。所以,成份特殊又暴力十足的西凉兵,为什么拥戴董卓?

在西凉,皇甫嵩的出身比董卓好、才能比董卓强,而且更受朝廷信任。甚至,朝廷明确指示让皇甫嵩接管董卓的军队。但皇甫嵩做不到。军队只跟董卓、不跟皇甫嵩。朝廷的命令、皇甫嵩的威信,都不足以改变军队的态度。而西凉兵,以及吕布为首的并州兵,之所以非要跟着董卓,主要是两个原因:

一是董卓够“大方”,无论是朝廷赏赐还是战场缴获,董卓有钱就分;二是董卓够“大度”,对军纪几乎零要求,在皇甫嵩那里不能干的事,在董卓这里全都能干。

成份特殊且暴力十足的西凉军,一旦冲入洛阳这座繁华的大都市,他们会干什么?

只能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不是董卓能够阻止的。甚至,董卓不仅不能阻止,反而变本加厉地放任。因为在抢班夺权的时候,董卓更需要军队的拥戴。

第三,战略的高明与操作的短视,同时存在。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正月,关东诸侯开始联合讨董。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二月,孙坚才在洛阳击败董军。

但是,公元190年,初平元年二月底,董卓就把洛阳给烧了。

仗还没打,董卓就要迁都。迁都就迁都,但烧洛阳干嘛?同时,他还让吕布刨了皇陵。董卓在洛阳城里抢劫活人,吕布在北邙山上抢劫死人。到这个时候,洛阳已经彻底没法再要。

那之后呢?

之后,董卓就该带着朝廷迁都关中、躲避诸侯。

但是,并没有。

董卓仅是让皇帝和朝廷去了长安,而他自己却坐镇洛阳。那西凉兵呢?西凉兵也没西归关中,而是向东出击,直接与诸侯联军硬刚。

既然是这样,那洛阳就不该烧。这个操作纯属神经病。那董卓是神经病吗?

董卓不仅不是,而且非常理性、一直理性,甚至可以说相当高明。在与关东诸侯的较量中,董卓的战略水准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存在。

初平元年四月,董卓发出诏书,拜大司马兼幽州牧刘虞为太傅。刘虞的大司马也是董卓封的。这时候,董卓为啥要给刘虞封官?关东州郡中,也就幽州兵能打。所以,只要幽州不折腾,那诸侯联军就是一群垃圾。

初平元年六月,董卓发出两路使团,分别游说袁绍、袁术罢兵。关东联军,是士族集团的军队。而士族集团以袁家为首。所以,搞定袁绍、袁术这两个人,就能搞定士族集团,也就能搞定关东联军。

同时,酸枣之战,西凉兵打败曹操的陈留兵;孟津之战,西凉兵打废王匡的泰山兵。这时候,袁绍一路基本歇菜。梁县之战,西凉兵又打败孙坚的荆州兵、豫州兵。这时候,袁术一路暂时消停。

董卓最意气用事的操作,就是把太傅袁隗、太仆袁基灭族了。袁绍在当年正月被推举为联军盟主,董卓在当年三月就把袁氏灭族。这大概率是没忍住。董卓很任性,脾气上来谁也拦不住。这一点,从他跟吕布的关系就能发现。虽然认为义父子,但董卓脾气一上来,真敢把吕布往死里干。

除了灭门袁氏这件事,董卓的操作绝对是权谋家的水准。

因此,烧洛阳、刨皇陵的这个神经病操作,就不是董卓有意为之,而是董卓不得不为。不让大兵抢劫洛阳,大兵就要换掉董卓。在马上就要与关东诸侯开战的时候,董卓不仅不能阻止西凉兵胡作非为,而且还要带头胡作非为。

所以,董卓的种种暴行,特别是烧洛阳、刨皇陵的极端暴行,就不是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真正原因。那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更多文章

  • 被制造的魔君:董卓暴行始末考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董卓,何进,刘协,霍光,陈寿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董卓是汉末丧乱的核心人物,是擅行废立、肆虐宫廷的暴君。在历代史家笔下,基本都以“凶恶淫狠”的丑陋嘴脸出现。比如《三国志》作者陈寿,便公开宣称“董卓是信史时代的第一魔头”。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魏书 董卓传》如果

  • 新疆出土一本古籍,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学者:董卓形象被颠覆!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董卓,三国志,诸葛亮,凉州

    作为开启汉末乱世的董卓,一直以来备受谴责,几乎被批的“体无完肤”,被描绘成一个会拍马屁、穷凶极恶、玩弄权术之人。然而,在新疆一座古墓之中,考古专家挖出一本古籍,上面文字令人动容,原来董卓乱汉之前,几乎算是一个汉代英雄。正因如此,学者感慨董卓形象被颠覆!先来看一看《三国志》中,对董卓之乱前的记载,主要

  • 董卓与马腾都来自西凉,那他们之间有何种关系?实则相交甚少

    历史解密编辑:雾里五里标签:董卓,马腾,西凉,曹操,吕布,汉献帝

    东汉末年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狼烟四起、烽鼓不息。为了权力的争斗,硝烟遍布了神州大地。我国古代出了很多有名的将军权臣,他们或英勇善战;或足智多谋;而且大多影响了我国的历史发展走向。董卓和马腾都是东汉末年的人物,他们在权利的争斗中也是一路高歌猛进。两人分别是当时的权臣和军阀,但都同出生于凉州一带。既然是同

  • 董卓为何一手好牌打烂了?看清历史真相,才发现董卓根本没有胜机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董卓,吕布,王允,刘协,汉献帝,刘辩,三国,汉朝

    客观讲,董卓的形象有很大被妖化的成分(喜欢拿道德说事的人先别急着开喷),他的失败有个人的失误,但从根子上讲,他出现在了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因此,历史赋予董卓的使命是破坏,而不是重建。通常认为,董卓亡于人心离散,理由无非以下几点:擅权专政,失去臣僚之心;残忍好杀,失去百姓之心;取代皇权,失去天下人

  • 董卓讨伐战:不是关东诸侯围攻董卓,而是董卓吊打关东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关东,袁绍,袁术,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关东诸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但诸侯们并不是集兵于盟主麾下,然后围攻董卓,而是各自为战。大方向是打董卓,但从哪打、怎么打,袁绍管不了。所以,围攻董卓,不仅不是六国攻秦的模式,甚至连七王之乱的模式都算不上。是时绍屯河内,邈、岱、瑁、遗屯酸枣,术屯南阳,伷屯颍川,馥在邺。袁绍的力量,主要来自冀州和渤海郡。

  • 董卓董仲颖:第一个军阀第一个死,凉州军事集团走向崩溃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袁绍,王允,吕布,刘备,军阀,三国,汉朝,董仲颖,曹操手下,凉州军事集团

    董卓这个人,工于权谋但不懂政治。工于权谋,所以当了权臣;不懂政治,所以搞乱天下。在两汉四百年的历史中,权臣废立皇帝的事常有,但地方反对中央的事不常有。恰是董卓的一通神操,掀起了地方反对中央的序幕,而且序幕即高潮。东汉皇帝和东汉朝廷残存不多的统治权威,全被董卓挥霍一空。董卓之前,士族集团站仅是在道德制

  • 董卓乱政:运气爆表的董卓高歌猛进,入主了朝堂也搞乱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宦官,何进,丁原,吕布,三国,汉朝,汉献帝,董卓乱政

    狭义三国,从公元220年曹丕受禅起算;广义三国,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起算。一般采取广义三国,也就是从黄巾起义起算。黄巾起义虽然影响巨大,但远没达到摧垮东汉的程度。真正摧垮东汉这座大厦的,是董卓乱政。标志性事件是董卓废少立献。这已经到了公元189年。那么,区区一个西凉军阀董卓又是怎么乱政的?没太多高

  • 董卓死后,西凉军为何直接崩溃了?董卓没有儿子继承他的位置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董卓,吕布,何进,袁绍,刘辩,汉朝,三国,西凉军

    董卓死后,西凉军之所以会群龙无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董卓没有儿子。如果董卓有儿子的话,那董卓被刺杀之后,他的儿子完全可以继承董卓的权力和地位,继续把持朝政。但可惜的是,董卓唯一的儿子,早早就死掉了,只留下了一个孙女。所以,董卓能挑选的继承人,就只剩下了他的两个女婿,以及几个侄子。但可惜的是,和儿

  • 三国之熵三: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董卓,袁绍,袁术,曹操,皇甫嵩,吕布

    三国之熵三:董卓董卓,在历史上,是个有意思的人。董卓,祖籍凉州(涵盖今天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各部分)临洮县,与今甘肃定西临洮或有出入,也不会太远,离今天的新疆很近,但其出生在豫州颍川郡轮氏县(河南登封附近),因为董卓之父在轮氏县任县尉。当时,羌人占领了凉州不少地方,董卓生下不久就被带回凉州,与羌人

  • 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为何没有推举袁术当盟主?

    历史解密编辑:减水书生标签:董卓,袁术,袁绍,孙坚,三国,汉朝,关东诸侯,曹操手下

    所谓关东诸侯,实际就是二州加二袁。二州是兖州和豫州。在当时,青徐兖豫四州是士族集团的主要根据地。但青州闹了黄巾军,徐州出了老油条。所以,青州有心无力、徐州有力无心。豫州实际也不怎么样。但豫州是四战之地,不管谁要打仗,豫州都无法置身事外。于是,豫州被裹挟进讨董联盟。兖州是讨董的实力担当。虽然兖州刺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