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中国,虽然经常出现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大程度上遵守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的。
但是到了司马宣王,一切都变了。从他开始,皇帝很难相信自己的托孤大臣了,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司马宣王,怎么就把曹家给灭了呢?还有谁看起来比司马宣王还忠心吗?
而且最主要的,司马宣王基本上把所有的豁免条件都一次性搞死了。首先他老,谁能想到魏明帝比他小那么多岁还死他前面了,怎么看怎么像入土大半截的人,怎么就那么能活呢?(李善长:说起这个我可就不困了)。其次他装病,曹爽想到了这节,还专门安排人去看他都没看出来,你瞅瞅,这还能信啥(李靖:他娘的我那可是真有病)。第三他是国家栋梁,虽然不至于到功高不赏吧,那也是顶着魏国半壁江山的人(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
所以司马家基本上把后人能又叠得Buff都给整无效了,你说这事闹的。
别人都以忠孝治天下,终晋一朝,都只提孝字,忠字不敢提,提了也没人信。两晋南北朝这个政权更迭的血腥程度,后世基本无人可及。所以很大程度上,司马宣王的洛水之誓,造就了后来上千年的政治互信的崩塌。
从这个角度来看,司马宣王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走向。
有诗云:
曹年石马来何暮,也畏平沙八阵图。
某为现在也算是Buff叠满了,科技公司、爱国企业、民族骄傲,但是会不会也像司马宣王一样,其文化影响百年呢?值得深思。
喜欢本文的话,欢迎关注活在信息时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