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司马懿:所有的捷径,都是绕远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洞见 访问量:2925 更新时间:2024/2/12 17:44:53

作者:洞见·瑾山月

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东汉建安六年,曹操派专人前往河内温县,郑重向司马府二公子授官。

但这位二公子,并非社会名流,而是刚满23岁的司马懿。

司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与其父司马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无关系。

既然有父亲这层关系,司马懿本应顺着这条仕途捷径,迅速往上爬。

然而,他却反其道行之,拒绝出仕,回家装病。

在此期间,司马懿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七年后再返政坛,他仍对曹操敬而远之,选择成为太子曹丕的心腹。

公元220年,曹丕继位,司马懿官拜尚书,被封安国乡侯,正式开他的时代。

司马懿看似走了一条漫长的弯路,却在关键时刻弯道超车,跑到了最前面。

《资治通鉴》对司马懿的评价为:少聪达,多大略。

真正有谋略的人,从不屑于取巧走捷径,只会稳扎稳打地布大局。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侥幸以成功。

这世上,所有的捷径,其实都是绕远路。

01

不攀附

东汉末年,党锢之祸,愈演愈烈。

为了消灭阉党,外戚何进密招西北军董卓进京。

却不想,董卓在派系厮杀中坐收渔利,成为只手遮天的大权臣。

为了巩固权势,董卓对世代为官的司马家十分器重。

一天,他召见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问:“你今年几岁了?”

司马朗不卑不亢地回答:“虚度十九。”

董卓见司马朗器宇轩昂,当场许以高官厚禄。

没想到,司马朗非但不接受任命,反而私下里贿赂董卓亲信,只求回乡读书。

临行之际,不少长辈跳出来,劝他抓住机会。

只有司马懿站在哥哥这边,认定乱世之下,盲目投靠,绝非明智之举。

司马懿力排众议,竭力协助兄长带领全族回乡避乱。

在当时,除了投靠权贵,还有一条进阶之路,就是傍身名士的“登龙门”。

像荀彧的叔父荀爽,为了得到名士李膺的推荐,屈尊降贵为其驾车。事后大肆宣扬,以抬身价。

而一般的读书人,如果能有机会和李膺见次面,也会立马身价百倍。

但对此,司马懿从来不屑一顾。

除了李膺,还有个叫胡昭的隐士,影响力更大。

司马懿虽与胡昭熟识,却从未借其光芒,坚持靠自己求取功名。

当有人靠捷径平步青云,司马懿兄弟却在众人的不解中,远离名利,避世读书。

《晋书》谈及司马懿兄弟:“处危亡之中,箪食瓢饮,而披阅不倦。”

他们粗衣蔬食,埋头苦读,看似愚笨,却是异于常人的高明之举。

《礼记》有言:小人行险以侥幸。

古往今来,有太多的人,只知紧盯眼前利益,凡事急于求成。

他们不走正路走歪路,不靠努力靠运气,总盼着一飞冲天,一劳永逸。

然而,心怀侥幸,捷径的尽头很可能是绝境。

这个世界上,没有直抵峰顶的登天梯。

02

不张扬

三国风云中,曹丕和曹植的“夺嫡之战”,也颇有看点。

曹丕本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但他生性木讷,才华平庸,不得曹操赏识。

反而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备受父亲宠爱。

随着曹操年事渐高,兄弟二人的暗斗愈演愈烈。

当曹操考问二子,曹丕的回答中规中矩,曹植却每次都能标新立异,侃侃而谈。

当曹操设计不让二子出城,曹丕被门卫拦下后乖乖回宫,曹植却拔剑刺死门卫,大踏步走出宫门。

见曹植事事处于上风,曹操虽欣喜却不免疑窦丛生。

派人一查,却是“大才子”杨修在背后搞鬼。

每次谈话前,杨修都会押题和提供答案,再令曹植背熟;为人处事上,杨修也会揣测曹操心意,手把手地教曹植如何应对;为了速战速决,杨修还诬陷曹丕在宫中安插眼线。

此等“作弊”,令曹操十分不满,他将杨修逐出宫门,后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将其处死。

另一边,曹丕是怎么做的呢?

做不出文采斐然的诗,就遵守为子之道,尽心侍奉长辈;没有真知灼见,就恪守为臣本分,虚心向人请教;缺乏不世之才,就修身养德,低调行事。

曹丕的举动看似愚笨,却效果极佳,不仅赢得了曹操的偏爱,还坐稳了太子之位。

同样的,他背后也有一位军师,那就是低调沉稳的司马懿。

司马懿不仅建议曹丕低头做事,他自己也从不与人争锋。

他像躲在草丛里的狮子,静静观察周遭的一切,一旦瞅准时机,便步伐稳健地占领地盘。

反观曹植杨修,一个一败涂地,一个命丧黄泉。

曾国藩的“人生三忌”中,为首的就是“天道忌巧”。

世人神机却无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一个人越是投机取巧,越容易弄巧成拙。

恪守本分,低调行事,才可令自己行稳致远。

03

不急躁

公元239年,曹芳继位,官至太尉的司马懿,迎来了人生劲敌——曹爽。

为了夺权,曹爽先是公开拉拢政客,后又控制了天子曹芳,借皇权的力量将司马懿排挤出中枢

在曹爽的步步紧逼下,官至太傅的司马懿竟忍让迁就,主动辞官,回家养病。

司马懿一走,曹爽愈发猖狂,纵容手下巧取豪夺,过上了穷奢极欲的日子。

当曹爽急于玩弄权术之际,司马懿却实打实地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安抚战区灾区百姓,推广屯田,兴修水利,减免税赋;

第二件事,帮扶同僚,拉拢太后,形成对抗曹爽的政治圈子;

第三件事,一边装病一边联合儿子司马昭、司马师建立自己的护卫队。

从表面看,曹爽八面玲珑,春风得意,司马懿老态龙钟,势单力薄。

可实际上,曹爽正在一步步走入司马懿为他挖好的深渊。

他身边的政客有司马懿的眼线,他掌管的军队混乱不堪。

公元249年正月初三,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粉碎曹爽政权,回归政坛。

国学大师钱穆曾说: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功夫。

曹爽看似精明,实则徒有其表,根基不稳,司马懿看似愚笨,却稳扎稳打,力量深厚。

唯有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小聪明能带来暂时的风光,却隐藏着巨大的危险;踏实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快的进取之道。

宁拙勿巧,肯下笨功夫的人,才有真功夫。

历史作家秦涛这样评价司马懿:

“他像在绕远路,但事实证明,司马懿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捷径。”

司马懿的捷径,恰恰是不走捷径。

傲然自立不攀附,拙中得巧不张扬,韬光养晦不急躁,就是司马懿的王道。

很多时候,所谓的捷径,不过是充满诱惑的陷阱。

真正进阶之路,永远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出来的。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标签: 曹操曹爽曹丕董卓杨修曹植汉朝三国司马懿

更多文章

  • 某为的历史地位,可比司马懿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信息时代标签:孙权,曹爽,魏国,李靖,某为,汉朝,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早期的中国,虽然经常出现激烈的权力斗争,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大程度上遵守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规则的。但是到了司马宣王,一切都变了。从他开始,皇帝很难相信自己的托孤大臣了,怎么看都是一个老好人的司马宣王,怎么就把曹家给灭了呢?还有谁看起来比司马宣王还忠心吗?而且最主要的,司马宣王基本上把所有

  • 诸葛亮死后,用雕像吓走司马懿大军,司马懿得知真相后崩溃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大观园标签:大军,刘备,汉朝,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云长孔明在何方?千古美谈传万家。关羽头断威尚在,所走曹操命不差。诸葛锦囊妙计多,纵死优能退司马。忠义贤德彪史册,古今将相谁不夸!”这首流传于世的诗篇中讲到了曹操看到关羽的头颅被吓得昏厥过去,另一个则是诸葛亮去世后,将领仿造他的模样做成的木雕也能吓退司马懿的军队。虽说《三国演义》“三分实七分虚”,但

  • 司马懿:明处忍,暗处狠,大事成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曹爽,曹操,孙权,汉朝,三国,司马懿,诸葛亮,司马昭,司马师

    作者:洞见·瑾山月光而不耀,静水深流。司马懿有言:智者务其实,愚者争其名。不当头、不争名、韬光养晦,是司马懿的处世之道。作为三国乱世的终结者,他是“藏器”的高手。明处忍,暗处狠,于不动声色中攻城掠地,成就霸业。《鬼谷子》有言: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藏器于身方可待时

  •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再攻打蜀国?司马懿其实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蜀国,魏国,姜维,古蜀,三国,诸葛亮,司马懿,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中原不幸病逝,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居然没有趁机灭蜀,这让后人非常疑惑,为何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没有举兵攻打蜀国呢?要知道当时的蜀国君主刘禅非常的昏庸,并且魏国的势力远高于当时的蜀国。在诸葛亮临死前,他把后事交给了他的徒弟姜维,但是这个徒弟跟司马懿相比,还是差的远了点。当时的姜维

  • 鹰顾狼视的狠角色司马懿,为何会惧怕一个沉迷酒色的君主曹叡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曹叡,君主,曹操,皇帝,汉朝,曹魏,三国,司马懿,魏明帝

    魏明帝曹叡是曹操的孙子,曹魏的第二任皇帝。他是个沉迷酒色的君主。司马懿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战争以及政治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他与诸葛亮的对决,称得上是神仙之战。可是沉迷声色的君主却让鹰顾狼视的狠角色司马懿非常惧怕,这究竟是为何呢?曹叡的母亲甄宓是位绝世美女,曹叡也继承

  •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个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寒山远殆标签:马谡,书童,三国,汉朝,司马懿,空城计,诸葛亮,五虎上将

    在中国历史上,司马懿是一个备受尊敬的智谋之士,他在三国时期为魏国效力,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一位有着卓越才能和机智头脑的谋士。他的谋略和决策让魏国一次次战胜敌人,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信任。在一次防御战中,司马懿率领的魏军遭遇了敌军的猛攻。看到形势不利,司马懿决定撤退,但在撤退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了一些奇

  • 司马懿为何晚年如此厌恶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司马懿,张春华,司马昭,曹操,司马师,曹爽

    历史上真实的司马懿,早年非常尊重妻子,晚年却性格突变,当众折辱她。如果没有2个儿子誓死护母,他甚至早就杀了她。司马懿的妻子,名叫张春华,是他生命里非常特殊的存在。在电视剧《军师联盟》里,他们堪称模范夫妻。剧中,司马懿是出了名的怕老婆,却也对张春华特别痴情。为了张春华,他几次拒绝御赐的妾室柏夫人。他们

  • 难怪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或许才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曹魏,蜀国,蜀军,汉朝,司马懿,空城计,史说三国

    在中国历史上,空城计是一种常见且高效的战略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战争中。而在三国时期,曹魏的丞相司马懿便以其智谋和谋略而闻名于世。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司马懿在一次与蜀国的战争中选择撤退,这引起了人们的疑惑。经过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城楼上的两个书童或许是整场空城计的关键。这次战争发生在司马懿执掌曹魏政权后不

  • 民间传说:司马懿出世

    历史解密编辑:中条山上的风标签:曹操,曹丕,汉朝,司马懿,诸葛亮,司马氏,民间传说,史说三国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司马懿雕像司马懿的父亲叫司马防,耿直公正,颇有威仪。司马防共生了八个儿子,司马懿排行老二!司马防的家教很厉害,孩子们都非常怕他。孩子们从外边进屋要请示,

  • 司马懿到底熬死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小齐的运动日常标签:司马懿,曹操,三国

    曹操活了65岁,曹丕活了40岁,曹睿活了35岁,司马懿活了73岁,并不是三国最长寿的人,却跑赢了曹家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