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出生于颇为殷富的地方豪族家庭,文献记载,董卓体魄雄壮,力气奇大,还精通武艺,擅长骑射。
少年任侠,善于交际
董卓青年时期十分善于交际,三国志有载:“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董卓经常在羌人地界游历,因骑射了得,武艺不凡,结交了很多羌人首领。后董卓的县尉父亲去世,因自身没有官职只得回乡归耕于野,羌人首领们也时常来拜访他,只要有羌人首领们前来,董卓便会宰杀耕牛招待来宾,推杯换盏,酒肉宴席,好不痛快,要知道在当时杀牛宴客的规格相当之高,这些首领深感礼遇,感激之下搜罗了千余头牧畜回赠,董卓名利兼收,豪迈侠义之名也在羌地流传开来。
粗中有谋,收买人心
桓帝时期董卓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为羽林郎,通俗点来说就是类比什长,后来跟随张奂作为军司马征伐羌胡,击败羌胡后被提拔为郎中(宫廷近侍),朝廷因其战功赏缣(细绢)九千匹,而董卓却把这些赏赐尽数分给了手下的属官和兵士们,借此巩固了自己在军中的声望。
狡诈奸猾,胸藏兵略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董卓被任命为中郎将讨伐黄巾,因兵败被罢免官职,但运气来了谁也挡不住,羌胡再度作乱,危急之下董卓又再次被起复,与张温,周慎等人共讨羌胡。在追击羌胡的过程中董卓被叛军围困,眼看无救,却巧施疑兵之计,让军士们渡河筑坝,让叛军以为他们是想捕鱼以作军粮,暗地里却率军从堤坝下逃之夭夭,等羌胡反应过来想去追击时又命人挖堤决口,以流水为障,羌胡无奈他何。三国志中有记载:“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
骄枉厚黑,悖旨傲上
在往后几年不断的征战中,董卓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朝廷升任其为九卿之一,少府之职(总管皇室生活事务的官职),董卓拥兵在手拒绝赴任,还上书朝廷说他麾下的军士们都在抱怨朝廷不发放军饷,妻儿们短吃少穿,那些军士拦截军车不让我上任,我没有办法只能顺他们的意。朝廷唯恐有变只好让董卓继续领军,同年5月灵帝崩逝,临死前还下诏要董卓上任并州牧,将自己的兵马交给皇甫嵩,然而董卓再次拒绝交出兵权,上书朝廷表示将士们跟他朝夕相处,情深义切只愿为其殊死效力,他想带领兵马前去边疆效力,以报朝廷厚恩。董卓多次拒绝朝廷的诏令,虽然最后接受了并州牧的官职,但依旧把军权牢牢的握在手里,还带兵驻扎于河东郡,雄视天下大势的变化。
虎露獠牙,豺狼探爪
灵帝死后,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斗的如火如荼,大将军何进合谋袁绍欲诛尽宦官,但何太后死活不答应,后袁绍建议何进召外来军队入城,逼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奸宦,何进納策私召董卓入京。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此时的董卓野心毕露,日夜兼程开赴洛阳,还未到洛阳就传来何进谋溃被诱杀的消息,洛阳已乱成一团,袁绍袁术等人下令攻击皇城,见宦便杀,嘴上无毛者,人人自危。宦官们携少帝出逃至北芒山,董卓得知后即率兵而至,少帝刘辩此时早已吓坏,涕泪皆下,陈留王刘协则镇定自若,与董卓交谈应对如流。董卓便认为刘协更加贤明,其母更是董太后,他与董太后又乃同姓,心下已起了废少帝,立刘协,行外戚专权的心思了。
倒行逆施,祸乱朝纲
进驻洛阳后,董卓大军在握,指使吕布杀了金吾卫丁原(禁军统领),又肆意任免朝臣,将袁绍,韩遂等人贬谪出京,分封自己为郿候,后又晋升为相国,他纵兵劫掠,施行所谓的“收牢”(犒军),手下的羌胡兵士到处杀人放火,奸淫辱掠无恶不作,自己则夜宿龙榻,秽乱后宫,胁众宫女与嫔妃供己淫乐。有御史龙宗拜见他时未解佩剑,被其命人活活打死。独领朝纲后董卓就擅行了废立之事,扶陈留王刘协为献帝,贬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反对者皆被残杀,后又胁迫弘农王刘辩与何太后饮鸩毒而亡,还顺手把何太后之母舞阳君处死,弃尸于院中,不得收敛下葬,以为这样就完了?非也,董卓还将何进之弟,何太后之兄何苗的坟墓掘开,肢解其尸体,然后扔在路边。
暴戾无仁,焚城迁都
玩弄权术,践踏法度,残杀百姓,淫乱宫廷,公元190年1月,暴行累累的董卓终于激怒了地方豪强,他们举义而起,统称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董卓自然出兵反击,恰逢社日(祭祀神明的日子)兵至阳城,百姓们正在集会祭祀,董卓残忍的下令将男人全部屠杀,将砍下的头颅栓在车辕上,将妇女掳走,一路高歌而行,还称是剿杀了逆犯。同年2月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下令焚烧了洛阳,宫殿,民宅皆成残垣断壁,还派人挖掘公卿坟墓,盗取陪葬的珍宝。迁都途中,百万民众被强令同行,被俘虏的关东义军被其用布匹裹住,使滚油浇灌而死,凶残程度,世所罕有。
残虐无度,欲壑难填
迁都长安后的董卓暴虐更甚以往,搜刮天下钱粮于囊中,在长安城东筑建郿坞,掳掠美女八百置于其内,囤积了足以供给坞内用度三十年的粮食,还聚敛了不计其数的珍宝,奢华至极。对投降来的士兵更是肆意残杀,动辄剜目割舌,斩断四肢以锅烹煮,其残忍的行为真正达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后来吕布与其婢妾私通,且暴躁的董卓常因小事以戟掷之(用手戟扔他),吕布也因此不愉,司徒王允看在眼里,常常借故与吕布套近乎,久而久之吕布便问计于王允,天赐良机,王允绝不会放过这次机会,当即便策反了吕布。公元192年四月,吕布于北掖门外,借天子诏令的名目斩杀董卓,后弃尸长安集市。
天人共弃,恶报终临
董卓被杀后,长安百姓,大街小巷皆载歌载舞,共庆祸国巨奸被除,三国志还有记载:“暴卓尸于市,卓素肥,膏流浸地,草为之丹。守尸吏暝以为大炷,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吕布将董卓尸首扔在长安街上暴晒三日,董卓生前肥胖,暴晒之后油脂流的满地都是,看守尸体的小吏见状,痛恨董卓搜刮天下而肥己,制作了一根很大的灯芯插于其肚脐之上,点燃之后火光奇盛,足足燃烧了好几天才熄灭。董卓生前行诸多人神共愤之事,死后受此对待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天理循环,报应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