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献之因为长得太美,被公主惦记,郁闷了一辈子

王献之因为长得太美,被公主惦记,郁闷了一辈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做梦的人 访问量:208 更新时间:2023/12/25 15:43:11

东晋时期,王献之为逃避公主的逼婚,把自己弄成了瘸子。究其原因竟然是他长的太美惹得祸。

王献之到底有多美?史载“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当时迷恋王公子的世家小姐们多的是,但是王献之独爱一人——他的表姐郗道茂

王献之和郗道茂是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长大后二人就结了婚,两个人你侬我侬,日子过得羡煞旁人。王献之无心仕途,原以为这样做做诗、写写字,夫唱妇随,白头偕老的过下去,此生足矣。哪里想到幸福的时光是那么短暂,他们的甜蜜生活仅仅只有七年就结束了。

这一切都因为新安公主司马道福。

司马道福是简文帝的女儿,原是嫁给了权臣桓温的儿子桓济。桓温死后,桓济因为谋反被流放。司马道福的这场婚姻,本来就是政治婚姻,她当然不会随桓济去受苦,于是干脆利落地与之离了婚,成了单身贵族。

从此恢复了自由身,可以放眼于整个建康城,尽情寻找自己的猎物了。

其实司马道福痴迷于王献之,可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因为当时“使君有妇,罗敷有夫”,她才不敢表达。现在,她在整个都城环顾了一圈,仍然觉得还是王献之最好。

虽然王献之有妻子,但司马道福觉得,郗道茂对自己形不成阻碍。她们郗家如今早已是落魄贵族,今非昔比了,大可以把郗道茂休了。当然,这都是她的一厢情愿。

公元373年,被司马道福闹得无计可施的晋孝武帝给王献之下了一道圣旨,让他休妻再娶。这不亚于是一道晴天霹雳,把幸福中的小两口给震蒙了。郗道茂一时之间六神无主,泪水涟涟,一想到以后夫妻二人就要劳燕分飞,就心如刀绞。

王献之在震惊之后勉强平静了下来,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别慌,一定会有办法的。一旁的妻子看着王献之丰神俊朗的容颜,无助地说:“早知如此,我真希望你长得丑一些才好。”

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王献之,“司马道福不就是看上自己的外表了吗?我毁了不就可以了吗?”他抓起放在几案上艾草,点燃之后,狠心地炙烤自己的脚心。他豁出去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婚姻,他不惜自残。

平时,一点艾灰落到皮肤上都会烫出泡,可想而知,这灼伤脚心的滋味该是一种怎样的酷刑?

可是王献之忍了,只要能打消司马道福的念头,自己受点皮肉之苦算得了什么呢?终于,他成功地把自己弄成了瘸子。

他一瘸一拐去见孝武帝,并告知:

“臣已残疾,配不上公主。”

没想到公主也是铁了心,

“只要是你王献之,瘸了我也要。”

至此,这件事便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为了家族的安危,王献之也不得不屈从于权势。无奈,他只能眼看着郗道茂凄惶远去的身影,心中不胜悲凉。

郗道茂嫁给王献之七年,曾经生下过一个女儿,但是不幸夭折。如今,她孑然一身,父亲也已不在,只能投奔她的叔父,过起了寄人篱下的日子。心情可想而知,30多岁就郁郁而终了。

王献之与司马道福婚后,仕途一路顺风顺水,做到了中书令。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对于公主,他也一直爱不起来。他的后半生是在对前妻无尽的思念中度过的。

他曾留下有名的《奉对贴》,就是写给郗道茂的。大意是:

我们一起过了那么多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本以为可以白头偕老,却不想被迫分开。我多想能和你早晚相见啊,一想到这些,我就悲伤流泪。可是没办法,也许只能等到死了,才能相见了。

如此情深的话语,可以想见,他和司马道福的婚姻能好到哪里去。

公元386年,43岁的王献之抑郁而终。死前有道士问他:“这一生可有做过什么后悔的事?”他说:“不觉有余事,为忆与郗家离婚”。

王献之到死都对郗道茂念念不忘,司马道福又得到了什么呢?她得到了王献之的人,却没得到他的心。

为了一己私欲,司马道福毁了包括她自己在内三个人的幸福。她拆散了王献之与郗道茂的婚姻,也为自己的痴心妄想买了单,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强扭的瓜不甜。

更多文章

  • 王献之为了不休妻,宁可用火烧自己的脚,造成残疾,也不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眠于流年标签:王献之,王羲之,残疾,圣旨,郗道茂

    公元376年,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把自己关在屋里,看着手中熊熊燃烧的艾火把,咬紧牙关,拿着艾火把就往自己脚上摁。撕心裂肺的疼痛从脚上传来,王献之的五官都变了形,可他仍不松手,实在受不了了,才痛呼出声。妻子郗道茂听到声音闯入房中,看到王献之被烫得面目全非的双脚,瞬间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她抱着王献之泪如雨下

  • 中秋节,赏王献之《中秋帖》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中秋帖,王献之,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乾隆,董其昌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王献之(344年-386年)东晋书法家、诗人、大臣,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王大令,与其父并称为“二王”。【名帖简介】《中秋帖》又名《十二月帖》,草书,传

  • 东晋才子王献之,为不娶公主不惜自残双腿,公主却仍然要他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王献之,王羲之,王导,王羲

    历史上琅琊王氏家族出了很多名人,特别是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就生于这个时期,他们两父子书法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合称他们为“二王”。王羲之是怎么有王献之这个儿子的呢,说起来其中还有一个典故,他16岁那年,太傅郗鉴久仰琅琊王氏家族大名,恰巧他跟王氏家族的王导同朝为官,就想把女

  • 胡咧两晋(增五)王献之与妻离婚,改娶新安公主,其中隐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谢安,桓温,王导,王敦,宰相,胡咧,晋朝,诗人,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新安公主,司马道福

    东晋虽然偏安一隅,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昌明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很多具有广大影响力的文人,给后世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篇章。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便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儿子在书法领域的贡献,可以说是划时代的。由于他们出身于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因而也成为那个时代士族文人的典范。他们的一生与家族门阀的利

  • 公主要嫁王献之,不惜当第三者,王献之:把我的腿弄瘸也不娶你!

    历史解密编辑:乖史论标签:皇帝,圣旨,富贵,皇上,诗人,晋朝,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

    一天,孝武帝召来王献之:“朕的皇姐看上了你,你俩就择日成婚吧!”王献之一脸惊愕:“陛下万万不可,臣已有妻子。”谁料皇帝一脸冷漠:“有妻子?休了不就好了!”王献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7个儿子。出身世家,王献之承袭了家里的富贵,也继承了父亲的一手好字。更难得的是,他有着一张千古难逢的好容貌。王献

  • 书圣王献之:被爱情成全的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阅读悦读之写乎标签:爱情,桓温,晋朝,诗人,王献之,王羲之,书法家,地黄汤帖

    作者:不贰过作为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出生在父亲的光环下,自小就备受关注。父亲王羲之是大书圣,儿子王献之就是小书圣。王家父子,一门两书圣。人生如此高光的王献之,是用永失所爱换来的。王献之作为王羲之的七儿子,自小和表姐郗道茂青梅竹马。郗道茂是王献之母亲的侄女,也是名门大家闺秀,两个人是门当户对,最重

  • 王献之为拒公主求爱自残,结果还是休了妻,真痴情还是假道义

    历史解密编辑:柚风小圆标签:王献之,王羲之,谢安,宰相

    图:网络/侵删公元386年,43岁的王献之病重,弥留之际,家人问他是否还有什么未了之事,躺在床榻上的他透过窗台,遥望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只道了一句:“生平唯一憾事,便是与郗家阿姐和离。”王献之,“书圣”王羲之第七子,跟父亲一样,是个书法大家,其书法造诣甚至能与王羲之齐名,两人并称“二王”。除了在书法界

  • 民间故事:王献之与桃叶仙

    历史解密编辑:北三坡标签:王献之,道士,钟繇,文才,曹植,王羲,民间故事,桃叶歌,晋朝,艺术家,书法家

    古时,有个叫尚延采的天津人文才非凡,却是近视眼,半步之内只能看清人的轮廓。一日他去拜访友人,看到曹植写的《洛神赋》,读后面带喜色:“人世间竟然有这么美丽的女子!”朋友取笑他:“只怕你见了这样的美人,也与见到丑妇没什么区别。”尚延采不以为然:“就算我看不清美女的样子,难道还闻不到她身上的芳香吗?”说完

  • 桃叶诗:王献之不爱公主爱歌姬,身份可以换来婚姻,却换不来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孙毅娱乐说标签:王献之,桃叶歌,王羲,王导,王羲之,歌姬,桃叶诗,歌女,歌手,晋朝,声乐

    古今中外的大才子们总喜欢为心爱的人写诗,著名的有叶芝写给茅德·冈的《当你老了》,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再别康桥》;古代诗人中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李之仪的《卜算子》等。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东晋书法家“小圣”王献之为他的小妾写情诗的故事。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连两乐

  • 【读帖札记】王献之《中秋帖》——老司机米芾的大型飙车现场!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秘笈标签:米芾,中秋帖,王献之,老司机,书法,名家

    【读帖札记】王献之《中秋帖》——老司机米芾的大型飙车现场!作者:二马头陀(冯华)《中秋帖》传为王献之书,研究者多认为是米芾临仿。作为史上“一笔书”的巅峰之作,全帖如江水喷薄而出,顺流而下,随意赋形,气息贯通,势不可挡,体现出高度的技巧和惊人的圆熟。先看下原帖与米芾临作的对比,体会其中的笔墨呈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