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搜索>中书令

中书令

  • 古代中书令是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5 10:22:58阅读:3204

    只要把“中书令”名称拆开来,大致就能大概明白他的身份!“中书”很简单,就是“中书省”;“令”被用在官职上,都是指主官,比如县令、尚书令(尚书省最高长官,后来由实而虚,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长官)所以,&ldqu

  • 《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10 17:50:16阅读:2556

    十二阑干压锦城,半空人语落滩声。风流近接平津阁,气色高含细柳营。尽日卷帘江草绿,有时欹枕雪峰晴。不知捧诏朝天后,谁此登临看月明。

  •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4/1/8 12:36:12阅读:2026

    王俭风华首,萧何社稷臣。丹阳布衣客,莲渚白头人。铭勒燕山暮,碑沉汉水春。从今虚醉饱,无复污车茵。箭下妖星落,风前杀气回。国香荀令去,楼月庾公来。玉玺终无虑,金縢意不开。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

  • 《故太尉兼中书令赠太师西平王挽词》原文、译文及注释

    诗词大全时间:2023/12/7 3:57:35阅读:2355

    翊戴推元老,谋猷合大君。河山封故地,金石表新坟。剑履归长夜,笳箫咽暮云。还经誓师处,薤露不堪闻。

  • 中书令起源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1 5:25:35阅读:4233

    [摘要]:中书令起源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仆射,中书令,尚书令等同宰相吗?中书令和尚书令在汉朝是低级的职位,但是行使宰相的职权,一般为当权的大将军、大司马兼领,称为“录尚书事”等。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基本等同于宰相,有。仆射,中书令,尚书令等同宰相吗?在唐朝以后仆射与中书令尚书令都是同宰相的,在唐之前不

  • 中书令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中书令在现代是什么职位)

    文史百科时间:2024/1/25 12:17:38阅读:1662

    汉武帝晚年,不知道是良心发现还是哪根筋不对,重用提拔了被他实施了宫刑的司马迁,任命其为中书令。中书令以前的官制中没有,是汉武帝新创的一个职务,主要工作就是帮助自己处理公文、起草颁布诏书,上朝时的班次在丞相之前,是一个既有权力又非常荣耀的高职。但是司马迁却不领汉武帝的情,多次上书辞职。太史公为什么要这

  • 尚书令大还是中书令大(西汉中书令是什么级别官职)

    文史百科时间:2023/12/27 3:31:03阅读:351

    事实上,历朝历代,在维护皇权和中央集权思想的主导下,都实行了不同的中央行政管理制度,设置了不同的行政管理机构。比如三公、三省、六部、九卿等,这些中央机构的核心使命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达到“政通人和,国运昌盛”的理想目标。后来,尚书台的权力渐渐加重。历史上称光武帝刘秀此举是“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

  • 李辅国: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位封王拜相的宦官

    历史人物时间:2024/1/18 19:31:06阅读:4767

    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博陆郡(今北京市平谷区)人。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辅国样貌奇丑无比,早年净身入宫成为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成为其心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辅国因力劝太

  • 中书令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时间:2024/1/19 11:46:37阅读:1035

    中书令,中国现代民职称号。最后是关心天子正在宫庭处置政务的民员,背责曲接背天子上奏的稀奏“启事”,义务主要。汉武帝以太监主中书,称中书令,置令取仆射为其少,掌传宣诏命等。中书令、尚书令正在西汉并置,取谒庭令、内者令等皆是由太监士人承当。西汉年间中书,乃回属于内廷太监机构,背责正在天子书房收拾宫内文库

  • 草拟诏敕、辅佐宰相,五代十国时的中书舍人,有哪些权利和职责?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9 11:35:19阅读:2446

    五代十国中书舍人在职掌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制诰权为中心的各项职权进一步使职化。而中书舍人的具体执掌,《新唐书·百官志》和《唐六典·中书舍人》都有明确记载。其职责为:“参议表彰;草拟诏敕;制下署行;奏改制敕;受表状;册命;劳问;知制诰;判本省杂事;考课;察冤滞;六押;辅佐宰相。”按照工作性质来划分的

  • 赵匡胤称帝后,先后两位大臣痛哭怀念周世宗,结局却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8:57:53阅读:960

    上回说到,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后率兵回到后周都城开封,宰相范质、王溥、魏仁浦都向他俯首称臣,只有周世宗柴荣留下来制约赵匡胤的韩通准备发兵抵抗,最终被王彦升所杀。可以说,在国家兴亡这种大事猝然临之的时候,只有韩通才说得上是忠臣。所以,赵匡胤下令追封韩通为中书令,并以礼安葬了他,而王彦升虽然唱了一会白

  • 古今清廉故事|一代名相房玄龄之“谦虚谨慎 巧阻奢侈”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12:17:40阅读:1333

    引言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意识、行为起着引领、规范的重要作用,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倡导与推崇。《古今清廉故事精选》选取了从古至今有代表性的清廉文化故事,重点选编了当代领导干部、共产党人清廉从政、执政为民的典型事例,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古为今用的政治智慧

  • 郭子仪后裔入闽衍派,郭氏入闽的始祖为郭子仪之孙郭嵩

    历史解密时间:2024/3/1 2:20:16阅读:3892

    郭氏的祖先,原是周文王之弟“號”公,“虢”与 “郭”,古音相同,后世遂称之为郭公。《唐书宰相世系 表》云:“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號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后来虢叔的裔孙序又被封于阳曲,从此开始正名为“郭公”。按阳曲县在今山西太原之北,故太原便成为天下郭姓的共同郡望:即郭氏始祖出自太原。郭氏

  • 唐朝的宰相是什么样子的呢,岑文本说,我忙得顾不上贪污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20 12:53:40阅读:153

    如果所有的历史时间,都是一个城市,一个车站,抑或者是一个景点。大唐贞观年间,无疑是最值得去的目的地之一。因为每一代知识分子最理想的相遇,就是身负屠龙术的贤臣,遇到了有屠龙之志的圣君。不过史书往往都是描绘了君臣相遇后的气吞万里如虎,以及谈笑中樯橹灰飞烟灭的波澜壮阔。好像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在那个英雄

  • 唐朝状元宰相白敏中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2 6:55:52阅读:4951

    唐朝状元宰相白敏中兴楚传奇2022-06-2412:23江西历史领域爱好者关注#状元宰相#白居易三兄弟在中唐名气很大,白居易是唐朝著名诗人,官至刑部尚书;白行简是唐朝著名小说家;白敏中是诗人,官至宰相。白敏中年轻时丧父,跟随白居易学习,拿到状元。白敏中早年被李听征召为掌书记(李听没听说过,李晟总知道

  • 河北历史名人五十九杜正伦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10 14:36:36阅读:1991

    杜正伦(?-658年),相州洹水(今河北魏县)人,唐朝宰相。网络图片,侵权联删杜正伦在隋朝仁寿年间与兄长杜正玄、杜正藏一同考中秀才。他善写文章,精通佛典,后被授为羽骑尉。杜家一门三秀才,因此受到时人称道。唐朝武德年间,杜正伦担任齐州总管府录事参军,后被秦王李世民(即后来的唐太宗)招纳,进入秦王府文学

  • 福祸盛唐(七章)张说与姚崇斗了一辈子,至死都被玩弄于鼓掌之中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4 20:11:25阅读:742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在盛唐的朝廷中也是如此。在开元时代,盛唐的宰相们辅佐唐玄宗李隆基治国,留下了极为显赫的功绩,也随之而名留青史。但他们之中却也有着各种矛盾,或因为私人感情,也带有政治冲突,使得朝廷政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风平浪静。开元时代的名相姚崇和张说就是这样的一对,他们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极多,可

  • 张说当了三十多年的官,为何晚年却被逼致仕呢?

    历史解密时间:2024/1/25 7:21:14阅读:4737

    有实力的人往往更容易出头,这个道理不管是放在现代还是放在古代都同样适用。活跃在中唐时期的张燕公张说就是如此。张说通过科举进入朝堂,历仕武后、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在为官三十多年后,已然成为朝廷里的元老。而他本人出众的能力也让他拥有了越来越显赫的政治地位。论起他的成绩,绝对离不开“三拜宰相”、“统领文

  • 姚崇、张说掐架,李林甫为何摔跟头?蔡东藩:一跤摔出了奸相原形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4 11:17:31阅读:281

    开元元年(713年)的一天,御史中丞李林甫奉命到中书令张说府上传旨。眼看就要到张府了,李林甫却离奇地从马背上摔下来。随行的御史吓了一跳,马也走得不快啊,怎么就摔了呢?他赶紧下马扶起一身尘土的李林甫。李林甫坐在地上哼哼半天,御史上上下下替他检查了几遍:领导,您哪儿也没摔坏啊,起来走两步?要不咱先去传旨

  • 宋怀恩原型:刘裕版“桃园三结义”,真实结局比剧还敢演

    历史解密时间:2023/12/30 20:19:45阅读:4020

    在《上阳赋》中,有个隐藏幕后就是宋怀恩。他是萧綦的得力干将,却因为暗恋王儇背叛了萧綦。在历史上,宋怀恩的原型是宋武帝刘裕的朋友刘毅,萧綦的原型就是刘裕。刘裕有两个打江山的好兄弟,但他们都死于非命。刘裕版“桃园三结义”三国有刘备版本的桃园三结义,刘裕也有他的两个好兄弟,他们就是何无忌和刘毅,三人出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