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知道书画|孙东波 小楷临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其三

知道书画|孙东波 小楷临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其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知道书画 访问量:4128 更新时间:2023/12/16 22:08:46

KnowArt|孙东波 小楷临姜夔《跋献之保母帖》其三

刻大都百五字,其可以他帖验者凡四十五字,六十字,如:保、归、柔、恭、属、解、释、交、螭、墓、志等字,尤精

妙绝伦,晋、宋以来,书家所未有也。壬戌十月,余故人了洪法师携墨本自钱清来示余,且言六月六

日过王君,有野人自外至,出小砚以馈王君之子,云春时山得之。洪取视,见砚背有“永和”及“晋献之”字,

知是圹中物。问:“有碑否?”野人云:“一砖上有字,已碎矣。”亟使致之。明日持前五行来,是时犹未断也,验是

大令《保母墓志》,而未具,又使寻之。旬日乃以后五行来,断为三矣。一以支床,上有“交螭”字者是也;一为

小儿垒塔,上有“曲水”字者是也;一弃之他处,碎而复合,似有神助。野人周姓,居越之稽山门外,去钱清六

十里,不致之他人而致之王君,亦异矣。王君携砖砚入都,余得借观累日。或以为王君赝作

以欺世,亦有数人刻别本以乱真者。然余观此志,断非今人所能为。予学书卅年,晚得笔法于单丙

文,世无知者。谛观此刻,若合一契,而谓王君能为之欤?诚使今人能为之,则别刻本便

当并驾,乃拙恶如彼也?或谓大令晋人,不应于研背自称“晋献之”,此见其伪。亦非也。大令刻砚

背以殉葬,知八百年后且出,故先书晋以自见。又案历代印文皆不称代,惟魏、晋率善令则曰:“魏

率善某官”,“晋率善某官”,生人用印犹得称晋,殉葬之研不得称晋乎?或谓又蜀为氏所据,久

附:姜夔小楷《跋王献之保母帖》

往期作品链接:

孙东波,字沧溟,号郁文斋少主。1979年生,山东金乡人,中国致公党党员,现居北京。自幼随父习书,先后师从卢中南、杨明臣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学修养与书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成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其中在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最高奖(中国书协)。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

欲收阅往日内容,请搜索“knowart”,查看历史信息。也可使用电脑搜索:知道书画或KnowArt

更多文章

  • KnowArt|孙东波 小楷临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其四

    历史解密编辑:知道书画标签: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孙东波,小楷,道安,兰亭

    知道书画|孙东波 小楷临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其四作品尺幅:27cm*16cm非晋有,安得广汉人而为王氏之保母?此亦非也。献之之称郎耶,是时晋岂有郎耶哉?亦本其世之所自焉耳。今西北人子孙多矣,然亦各从其父祖言之。按意如以惠帝元康六年生,尔后蜀虽乱,而晋遣使罗尚在蜀甚久,不可谓蜀非晋有也。永兴元年李雄

  • 麦华三临《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王献之,麦华,书法,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书法家,广州,书画,玉版十三行,书法作品

    王献之小楷《玉版十三行》的临写之作先看看作品全貌:再看看放大的效果:你知道此临作作者是谁吗?它的作者就是岭南书法大家麦华三!麦华三,广州番禺石碁镇官涌村人。幼年就读私塾,民国16年(1927年)考入广州大学预科,半工半读。少时醉心书法,平时致力于各家各体的临摹。他有感于存世的碑帖书史,未能汇通上下古

  • 褚遂良《临王献之飞鸟帖》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唐人,墨迹,褚遂良,柯九思,艺术家,书法家,科学家,历史学家,临王献之飞鸟帖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此卷传为褚遂良墨迹,内容为王献之自述受飞鸟传授书诀一事,也是唐宋以来流传的神仙传说。卷末有元柯九思及王守诚题跋,皆已认为此帖为唐人所临,从收传印记来看,书写年代应在南宋以前。文物现存于台北故宫。

  • 王徽之、王献之, 一对亲兄弟, 两个“浪荡汉”

    历史解密编辑:申诗怡健康知识标签:谢安,桓温,王献之,王徽之,王羲之,大司马,浪荡汉,音乐家,民族音乐,齐特琴类

    王徽之、王献之,一个是王羲之的第五子,一个是第七子,二人有很多相同和想似之处,皆是著名的书法家;皆才华横溢;皆放荡不羁;皆是“瘾君子”——寒石散的爱好者;皆是五斗米道的死忠粉。如果说二兄弟有什么不同,徽之口味偏“坏”,献之台风偏“怪”,二人皆本色出演,相映成趣,联袂给世人上演了一处处闹剧、喜剧。王徽

  • 除了王羲之王献之,王氏家族里他的字也很猛!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太守,王导,尚书,诗人,晋朝,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家

    王荟 (464-549)字敬文,王导第六子,王珣之叔。历官吴国内史、会稽内史、镇军将军、散骑常侍,一生恬淡虚静,不竞荣利。善书,书法笔锋挺秀,与其恬虚守清、不竞荣利的人品相近,辽宁博物馆藏有其书法摹本《疖踵帖》、《翁尊体》。 见于辽宁省博物院藏的《唐摹万岁通天帖》,唐摹本。 释文: 臣十代叔祖晋侍

  • 她是王献之一生的遗憾,间接导致王献之逝世,二人之间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寂寞的回忆fan标签:王献之,皇帝,圣旨,遗憾,汤显祖,道士,艺术家,晋朝,书法家

    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王献之在痛苦中病逝,时年四十三岁,至此书坛巨星陨落。四十三岁的男儿,即便是在七十老来稀的魏晋,也算是正值壮年。确实,王献之的死别有一番隐情。这时便只能再祭出汤显祖《牡丹亭》中的那段人们耳熟能详的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

  •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家:东晋.王献之

    历史解密编辑:書畫聯盟标签:草书,钟繇,绘画,诗人,晋朝,王献之,王羲之,中秋帖,书法家,鸭头丸帖,书法作品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女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得到宰相谢安赏识,历任本州主簿、秘书郎、司徒左长史、吴兴太守,累迁中书令等职,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

  • 王献之的书法,为何能与父亲并驾齐驱?为你披露千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王献之,王羲之,章草,书法,行书

    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人们最关注的书法家,莫过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父子俩并称为“二王”。父亲王羲之,被视为书坛的“千古一圣”,俗称“大圣”,儿子王献之,自然就是小圣了!历史上父子同时被赋予“圣”字号的,也只有王羲之父子俩!因此,有关他们父子的话题,充满了许多传奇!人们普遍认为,王羲之要比王献之厉害

  • 王献之被公主逼婚,为抗旨自残成跛足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王献之,淳化阁帖,晋书,圣旨,自残,郗道茂

    王献之与表姐郗道茂自小相识,青梅竹马。长大后,家人为他们办了婚事。二人情投意合,恩爱有加。谁知,一天一道圣旨降临,竟逼王献之休妻,让他做新安公主的驸马,王献之经过一夜抗争,竟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足变成了跛足,没想到竟然也没有改变命运。王献之是书圣王羲之最小的儿子,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与父亲齐名,后人

  • 古代爱情故事之王献之和桃叶:桃花潭畔许终身

    历史解密编辑:醉笙情标签:桃花潭,王献之,石崇,题诗,扇子

    桃花潭畔许终身,便是王献之的爱妾桃叶。桃叶,名陶叶,相传是东晋金陵(今江苏南京)秦淮河边人,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爱妾。在献之生活中后期为婚姻问题而痛苦的岁月,她给了献之感情上的慰藉。千百年来,为人们,特别是江南一带人们所传扬。那时,王献之住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一天,擅长书法的王献之听友人说,秦淮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