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开始尊重吕布。
在大多数三国读者眼中,吕布并不是值得赞美的人物——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是成王败寇的丛林法则还是忠孝仁义的中国传统道德观——吕布都不太值得赞美,甚至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毕竟《三国》里英杰辈出,或才貌出众,或个性昭然,或终成霸业,或功败垂成……恨不得人人都是一本书,恨不得为每个人都写一篇同人文。然而吕布其人,于以上方面几乎一无是处,用现在的话讲,完全无法吸粉。况且,他还有污点——好色,愚蠢,三姓家奴。
唯一的亮点似乎是他的武力值。我们的史书对于这类以武力值为唯一亮点的人物有一个统一的词汇加以描述——匹夫之勇。
此语堪称简单粗暴——比匹夫本身还要简单粗暴。
说回吕布本身。我认为,吕布是个值得尊重的人物。
当然,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是值得尊重的。然而,吕布在其中,应当拥有一个被另眼相看的理由。
吕布是一个真正从底层走出的人物。从底层出发,他创造了原本难以企及的辉煌;由于底层的限制,他在走到人生的巅峰后便悄然陨落。
《三国》人物的出身,就是一个社会金字塔的剖面。从皇室到奴隶,从衣冠士族到贩夫走卒,在《三国》里都留下了人生轨迹。其中,绝大多数人是在自己阶层的局限内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有些人则出于某种偶然而跳出了既定的轨迹。吕布就是这样一位。
确切地说,吕布,几乎是各位草根里面,唯一一个达到了如此高度的人;
或者反过来说,在达到同样高度和地位的人物里面,吕布是唯一出身底层的。
吕布的地位怎样?从大势看,他诛董卓封温侯俘刘备踞徐州,与曹袁平起平坐;从历史上看,他位列魏书第七卷,与同时期的张邈臧洪并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三国志中除君主诸王外,三人一传相当于怎样的待遇);至于辕门射戟之事,更是颇见风度,很有些萧峰杏子林的气概(我一直觉得吕布和萧峰之间存在莫名的相似处)……由此可见,吕布是很有影响力的,咖位不低。
那么,当时当地,与他咖位相当的人们,又是怎样的出身呢?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与袁氏相反),虽不好听,但有钱有权受过教育是肯定的;
刘备——刘备绝不是草根,不要觉得卖草鞋的就是草根。真的草根不会发生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的故事,真的草根不会到了二十八岁一事无成就焦虑万分,真的草根不会上厕所时看见腿上张了肥肉就潸然泪下;真的草根不可能和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抛开观念意识行为谈吐,单看刘备集团的壮大过程中,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还有那个莫须有的皇叔身份,先后给刘备带来了多少资源;
更不用说那些姓陈的姓荀的姓司马的,他们身处自己所在阶层的上升期,简直是凭风上青云。
只有吕布,他是彻彻底底的草根。
《三国志》记载吕布的出身和发迹——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以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灵帝崩,原将兵诣洛阳。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进败,董卓入京都,将为乱,欲杀原,并其兵觽。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发迹的原因是“骁勇”。然后他抓住机会一路背信弃义倒戈相向有奶便是娘,杀杀杀,渐渐杀出了风格杀出了水平,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稍微受过正统教育、读过一点历史的人眼里,都明白“杀”是不好的,靠着“杀”成名,手上沾了血,是走不了太远的。
然而吕布不知道。或者说,他别无选择,除了背信弃义一路杀戮,他再没有别的破局途径。
至于在此之前,他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受过什么样的教育,他怎样度过了童年和青春期……我们全都不得而知,只能从后来他的一生行事中,窥见其痕迹。
吕布天纵神勇威震中原,那是上天意外赐予的礼物,或许还是贫贱苦难刺激出的一股狠劲儿;
吕布贪婪好色愚蠢冲动,关键时刻左摇右摆唯利是图任人摆布昏招频出,这是阶层的诅咒。
他所属的阶层,他所受的教育,没有告诉他这个社会的运行法则。
他不懂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贪图眼前利益者注定被潮流吞没;
他不懂得一切行为都有后果,都会留下痕迹,他以为乱世就是乱世,不明白乱中自有天道;
他什么也没见过,所以只懂得抢占——兵力,地盘,权力,美女……他可能是穷怕了,以为占有是永恒的,却不知事物流动的规律,可以让他顷刻间将所有的占有失去;
他不明白天子早已不是天子,还欢欢喜喜地迎奉谢恩,封个侯封个左将军就开心得山呼万岁。
历史告诉我们,贫贱不一定带来坚韧和天降大任,但肯定会带来认知的局限和选择的失当。
所以我不看《如懿传》,不想看,它对这一点揭露得太真实太血淋淋;
但我毕竟读了《天才女友》系列,记住了高门贵女阿黛尔对渣男尼诺的评价:
“他的聪明是没有根基的,所以他不可靠。”
然而,哪来的根基呢?世界上有多少人生来就没有根基、甚至不晓得那个根基的存在呢?
说回吕布,说说他的死。
他还不懂,人性的复杂。
他想不到,自己亲手接纳的手下败将、因自己而成为“刘豫州”并且被自己辕门射戟解救的小弟刘备,竟然向自己射出了暗箭。
白门楼,兵败的吕布归降曹操。一番周旋,凶狠多疑且向来以奸雄形象闻名的曹操几乎已决定接纳吕布之时,曹操身边的刘皇叔幽幽开口: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他一开口,就注定了吕布的死。
头脑简单靠运气和武力一路走来的真草根,终究被卖草鞋抛妻子卧薪尝胆的伪草根,一言谗杀。
小时候读这一段,只觉得爽,觉得又死了个坏蛋。
现在才明白,世上哪有那么多圣人和坏蛋?还明白了历史的前进总要践踏一些花花草草——大树是不易死的,只要它高于历史的车轮,并且不要挡路。
然而,那时,我还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