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温峤岭下,为何说温州与温岭可能是因东晋时的山西名人温峤而得名

温峤岭下,为何说温州与温岭可能是因东晋时的山西名人温峤而得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吕永丰 访问量:4795 更新时间:2024/1/21 9:49:54

温州

温岭

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

以“东南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温州市有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这个特别文艺范的美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被贬到永嘉县,遍历诸县且多有题咏,在此写下了中国第一批山水田园诗,或许因此后来与温州有关的古诗多是描写山水风光。

陶宏景曾在《答谢中书书》里说温州“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陈之上有“孤城长绕水,高阁易成秋”,郑世源有“云拥千山画,城浮万井烟。莫嫌归棹晚,月色满中川”的句子;这些古诗句句没有温州二字却句句不离温州,也给温州增添了不少的魅力。

唐朝·温州

作为沿海重镇,温州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她悠久的历史底蕴也是很值得称道的,众所周知温州市的名字是沿用了古代温州之名。这片土地从唐朝中期开始就开始以温州为名,至今已有1348年的历史;不过如果追本溯源的话,御捍认为温州的地名则很有可能是因一个山西人而得名的,为何这样说呢,请继续往下看。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由括州析置温州,以永嘉县为州治,下辖原属括州的永嘉县和安固县(今瑞安市的前身);温州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太平寰宇记》记载温州以温峤岭为名;《寰宇通志》记载以其地自温峤以南恒温少寒而得名;温州市政府官网则有“其地处温峤岭南,虽隆而冬恒燠,意为温州地处温峤岭以南,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候温润,故名温州”的记载,由此可知温州市政府对于温州地名的由来是综合了上述两种说法,相当而言还是比较权威的。

不过这并非我国最早出现的温州,新洲在西魏废帝二年 (553) 因境内有因温水而被改为温州,治所角陵县即今湖北省京山市,但她在隋大业初年就被废;唐武德元年(618)在沙河县(今河北省沙河市沙河城镇)设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温州,但她在武德四年被废,应了东边如此西边雨这句话,这一年原来在湖北京山温州又重新设立直到贞观十七年(643),由于具体存废的月份不确定,因此当时全国范围内很可能有一南一北两个温州并存。

温州虽然不是最早出现在今天的浙江,但是浙江的温州却是唯一穿过历史的河流而走到如今的;中唐设立之后,尽管中途也曾短暂地改名,温州在经过温州路、温州府等阶段之后最终在1949年5月从永嘉县析置了省辖温州市以及温州专区(后来改为温州地区),1981年地市合并之后形成了如今的温州市。

温峤岭不仅是温州市的地名源头,还是温岭市及温岭市温峤镇的命名理由,因此这三个同处温峤岭下的地方有了更为亲密的联系。不过虽然温岭也姓温,但她与却是属于温州市的邻居台州市而不是属于温州市的一部分。

温岭市的前身是明成化五年(1469)析黄岩县南境太平、方岩、繁昌三个乡所置的太平县,以其中的太平乡得名,明嘉靖《太平县志》记载太平岩(太平山)在县东十五里,乡名太平取此;1914年为避与安徽、山西、四川三省的太平县同名,取县西峤山别称温岭而改名为温岭县;下属的温峤镇在1930年代就因位于温峤岭之下而被改为温岭镇了,后来改为温峤镇大抵也是为了避免与温岭县同名的局面。

作为温州与温岭这两座城市的命名缘由,比较少见的是温峤岭的地名由来并无比较权威的记载和出处,御捍记得曾在网上看到过关于“温峤岭是否是因为东晋名将温峤而得名的分析”;温峤岭与温峤岭同名,而且峤字还是比较生僻的,也难怪会有如此猜测。

出身太原温氏的温峤是东晋太原祁县人(今山西祁县);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则意味着在地名二次溯源的情况下,温州与温岭这两座浙江城市是由山西人的名字而得来;不过这个问题仍旧没有权威的考证和解答,或许温峤岭与温峤同年真的仅是一种巧合。

温州·江心屿

晋明帝太宁元年临海郡分出温峤岭以南的永宁、安固、松阳、横阳、罗江五县设立永嘉郡,此为御捍见到的温峤岭最早的记载;可见此前已有温峤岭,而当时温峤在朝中任侍中、后为中书令及敦帐下左思马等职位。

虽然地位不是特别显赫,但是温峤有劝进南渡、扶持太子等中兴功绩,因此尽管没有权威资料证明温峤到达过今温州市,但由于受到晋明帝倚重又是当时名士以及后世评价颇高等原因,当时及后世统治者以温峤之名来命名温峤岭也是极有可能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更多文章

  • 东晋温峤嗜赌如命还骗婚表妹,却靠发酒疯救国,死后被赐谥号忠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温峤,王敦,司马睿,陶侃,王导,刘琨

    东晋初期,有这样一位“名臣”:他年轻时,以孝悌闻名;母亲去世,却不能为母亲送终守丧。他嗜赌如命,屡屡狂赌烂赌,都输的身无分文,只好疾呼朋友来替他付钱“赎身”。他妻子去世后,他盯上了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表妹,想娶来续弦。或许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做,有点“无耻”,于是向姑姑汇报说,自己给妹妹寻了一门亲事,未

  • 历代碑刻 | 东晋《谢鲲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谢鲲墓志,郭沫若,墓志,王羲之,碑刻

    《谢鲲墓志》立于东晋泰宁元年(323)十一月。志长60厘米,宽16.5厘米,厚11厘米,质地为花岗石。志文共四行,行十七字,末行少一字,共六十七字。当时,南京出土了一批东晋墓志,其中有《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这两块墓志引发了郭沫若对东晋书法面貌的思考。1965年6月10日和11日,《光明日

  • 太史公啊,若重耳四十三逃亡,那么其姊穆姬不就五十岁嫁秦穆公?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穆公,太史公,穆姬,重耳,夷吾,骊姬

    《史记·晋世家》记:“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海外流亡十九年后,晋文公终于得以回国为君。然而,岁月蹉跎,此时重耳已是花甲老人了。由此反推,在晋文公逃出晋国时,他已经四十三岁了。《史记》言之凿凿,可在其它史书中却别有歧见。《国语·晋语四》记:“晋公子(指重耳)生十七而亡,卿

  •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获得胜利,妻子穆姬听到消息以后,昏了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魔豆文章汇标签:秦穆公,穆姬,秦国,百里奚,骊姬,晋献公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韩原之战获得胜利,妻子穆姬听到消息以后,昏了过去,醒了之后,她带着子女穿上了丧服,并命人将柴禾堆成高台,在高台上高举火把。有人给秦穆公通风报信,秦穆公知道以后,气到不行,匆忙赶了回去。穆姬,是晋献公与齐姜的女儿,太子申生是她的亲弟弟。穆姬生有一副姣好的容貌,但是母亲死得早。父亲

  • 春秋战国传奇女子之十:穆姬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穆姬,秦国,夷吾,重耳,百里奚,秦穆公,晋献公,春秋战国,周朝,先秦

    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最伟大的君主,他为君期间励精图治,先后两次扶立晋国国君,并向西用兵,灭掉戎人国家十二个,开辟国土千余里,称霸西方。春秋之时,秦穆公就因其胸襟广阔、开明通达而风评极佳,他与盗马人的故事更是留名后世,令人敬仰。说的是秦穆公在外游猎,谁料在某个夜里,所带的几匹良马竟然被盗了。秦穆公派人

  • 五对“蝴蝶”齐飞宛平 上越《梁山伯与祝英台》首轮驻演收官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宛平,越剧,戏曲,淮剧,上海越剧院

    小观众感受《梁祝》魅力在经过一年多越剧、沪剧、淮剧驻场演出的市场培养后,“到宛平剧院看驻场戏曲”的理念已逐渐深入戏迷心中。昨晚,上海越剧院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首轮16场驻场演出在宛平收官。五对袁范版“梁山伯”“祝英台”一同在舞台亮相,展示了越剧在上海的薪火相传。越剧宗师袁雪芬与范瑞娟的袁范

  • 赌王接班人何超琼,当年被棒打鸳鸯,上演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历史解密编辑:李四爱娱乐标签:赌王,何超琼,何鸿燊,陈百强,许晋亨,棒打鸳鸯,蓝琼缨,梁山伯,祝英台,社交名媛

    那么多年,赌王家里的纷争不断,四房争产,遗嘱安排,接班人的选定,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1.长子何猷光英年早逝,二房长女何超琼被重用本来长子何猷光(来自大房),一直被何鸿燊寄予厚望,当接班人来培养。但命运无常。1981年,何猷光和妻子在葡萄牙不幸遭遇车祸身亡,那年何猷光才33岁。既定的接班人没有了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何以流行中外——50年代华人越剧热追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梁祝,京剧,黄梅戏

    有两个剧种,很流行,一个是越剧,一个是黄梅戏。这两个剧种的年龄其实都不大,越剧是上世纪上半叶由江南的滩簧演变而来,由嵊县传到上海,在上海经过袁雪芬等老一辈艺人的改造,最终在都市立足。黄梅戏则源自湖北黄梅,后在安徽安庆、徽州等地流传,原来是民间小调、采茶小调一类的民间曲唱,建国后经过几代黄梅戏人严凤英

  • 钥匙带、地老虎、纺织娘、梁山伯……崇明乡村夏夜的TA们

    历史解密编辑:周到上海标签:蟋蟀,崇明,老虎,乡村,萤火虫

    乡下有三种蝉。最常见的是黑蚱蝉,个头最大,叫声单调但响亮。另一类蟪蛄个头小巧得多,蝉翼呈花斑色,声音较尖细。出现最迟的则是蒙古寒蝉,通体透出碧绿色,蹲在树梢十分显眼;这种蝉常在盛夏将尽时出现,延至初秋,所谓“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在周围蚱蝉嘶哑的背景声中,它的发声也相当独特,是有节奏的“ya-zi

  • 我死后老婆坚定改嫁,梁山伯与祝英台毕竟是神话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岁月沉淀墨语标签:爱情,梁山伯与祝英台,最亲的人,梁山伯

    疫情期间被隔离在家,晚上喝点小酒正舒服着,突然嘴欠问了媳妇一句:我如果这几年没了,你会改嫁吗?我媳妇坚定地说:会,女儿还小,你看我这样我也养活不起,不过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俩孩子,不给她改姓。此言一出,顿感无力反驳,但是我又试探性问一句:孩子又花不了几个钱。媳妇看我一眼没说什么。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