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名士温峤被人诬“老不正经,骗婚骗色”,墓志出土,方证清白

大名士温峤被人诬“老不正经,骗婚骗色”,墓志出土,方证清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爱宠物爱生活 访问量:1775 更新时间:2024/1/21 12:54:07

在我看来,刘琨自然是两晋年间的第一名士。

以致于后来的名士加枭雄桓温视之为终生偶像,崇拜不已。

刘琨的外甥温峤也算得上大名士。

说起来,桓温的名字就跟温峤有关:桓温的父亲桓彝是温峤的好友。桓温刚出生那会儿,温峤见了,奇道:“这个婴孩骨骼不凡,让他哭一下,我听听哭声。”待听到哭声,不由大赞:“真是天降英才!”桓彝因此以温峤之姓为儿子取名:温。

温峤原先跟随刘琨镇守并州,当匈奴人刘曜攻破长安,西晋灭亡,他被刘琨派往建康,拥戴司马睿称帝。

刘琨对温峤说:“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当立功河朔,使卿延誉江南。行矣,勉之!”

温峤没有辜负刘琨重托,和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等名士一同拥立司马睿,是为晋元帝,东晋政权建立。

王敦、苏峻两场动乱的平定,温峤周旋其中,功不可没。

温峤后来也因此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邑三千户,有“功格宇宙,勋著八表”之誉。

温峤病逝于咸和四年四月乙未,“江州士庶闻之,莫不相顾而泣。”朝廷赠侍中、大将军,使持节,谥曰忠武。

可以说,温峤是一个完人。

但是,《世说新语》里记载了多则有关温峤的轶事,其中《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所记的《温公却扇》,让后世对温峤颇有微词。

故事是这样说的:

温峤的妻子去世得早。他有个堂姑刘氏,因为战乱和家人失散,和女儿相依为命。这人女儿美丽聪慧。堂姑拜托温峤帮物色一个好夫婿。温峤早看中这了个年轻漂亮的表妹,就试探着说:“现在兵荒马乱,佳婿难觅,如果能找得到一个人品象像我这样的,应该可以了吧?”堂姑说:“家庭丧乱变故,我们只求平平安安地过日子,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敢奢望找到大侄子你这样出色的人呢?”没几天,温峤就正告堂姑:“亲事有着落了,对方门第还算可以,名声职位也不比我差。”并拿出一块玉镜台,说是男方托转交的定情物。堂姑大为高兴,亲事算是定下来了。举办过婚礼,入洞房了,新娘拨开面纱,一看新郎官,果然是温峤本人。新娘忍不住笑了:“我本来就疑心是你这老家伙。果然不出我所料!”原来,那个玉镜台是温峤在刘琨手下任长史,与匈奴刘聪作战所得的战利品,一般人是不会有的。

从故事的结局看,表妹应该是乐意嫁给温峤的。

但,后世还是有人认为温峤这是老不正经,乘人之危,骗财骗色,老牛吃嫩草。

2001年2月中旬,人们在南京北郊郭家山西南麓发现一座大型单室穹窿顶砖构墓葬。

墓葬早年被盗,但最为珍贵的墓志尚在。

墓志为近方形砖质,置墓室前部,隶书,竖行左读,凡10行104字,其中赫然有“使持节、侍中、大将军、始安忠武公、并州太原祁县都乡仁义里温峤,字泰真,年四二,夫人高平李氏,夫人琅玡王氏,夫人庐江何氏”字样。

即墓主就是与王导、庾亮、阮放、桓彝并称为“中兴名士”的晋大将军、始安郡公温峤。

墓主中温峤的婚配记载与《晋书礼志中》里所记是一样的。

《晋书礼志中》是这样写的:“骠骑将军温峤前妻李氏,在峤微时便卒。又娶王氏、何氏,并在峤前死。”

即温峤一生共娶过三位妻子,第一个是高平人李氏,在温峤尚未发迹前就病故了。后来又先后娶了琅玡人王氏、庐江人何氏。

那么,《世说新语假谲第二十七》所记的《温公却扇》中的从姑女刘氏,就只是故事人物了。

最后补充一下,考古专家在发掘了温峤墓后,又在该墓西侧铲探发现4座砖室墓葬,其中最大一座长愈8米。这4座墓葬南京市博物馆于2001年 9月至10月发掘结束。发掘表明,有3座墓葬时代为东晋时期,其中一墓出土温峤次子散骑常侍、新建县侯温式之砖质墓志。

温峤墓是迄今为止南京地区发现的墓主身份明确、地位最高的东晋勋臣墓葬,该墓虽然饱经盗窃,但仍出土金、琥珀、铜、铁、石、瓷、陶等质地文物80余件。

标签: 温峤刘琨王导王敦

更多文章

  • 温峤岭下,为何说温州与温岭可能是因东晋时的山西名人温峤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吕永丰标签:温岭,浙江,温峤岭,永嘉县,温州市,山西省

    温州温岭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以“东南山水甲天下”著称的温州市有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这个特别文艺范的美称,南朝刘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被贬到永嘉县,遍历诸县且多有题咏,在此写下了中国第一批山水田园诗,或许因此后来与温州有关的古诗多是描写山水风光。陶宏景曾在《答谢中书书》里说温州“山川之美

  • 东晋温峤嗜赌如命还骗婚表妹,却靠发酒疯救国,死后被赐谥号忠武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温峤,王敦,司马睿,陶侃,王导,刘琨

    东晋初期,有这样一位“名臣”:他年轻时,以孝悌闻名;母亲去世,却不能为母亲送终守丧。他嗜赌如命,屡屡狂赌烂赌,都输的身无分文,只好疾呼朋友来替他付钱“赎身”。他妻子去世后,他盯上了年轻貌美、活泼可爱的表妹,想娶来续弦。或许他自己也觉得这样做,有点“无耻”,于是向姑姑汇报说,自己给妹妹寻了一门亲事,未

  • 历代碑刻 | 东晋《谢鲲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谢鲲墓志,郭沫若,墓志,王羲之,碑刻

    《谢鲲墓志》立于东晋泰宁元年(323)十一月。志长60厘米,宽16.5厘米,厚11厘米,质地为花岗石。志文共四行,行十七字,末行少一字,共六十七字。当时,南京出土了一批东晋墓志,其中有《王兴之夫妇墓志》和《谢鲲墓志》。这两块墓志引发了郭沫若对东晋书法面貌的思考。1965年6月10日和11日,《光明日

  • 太史公啊,若重耳四十三逃亡,那么其姊穆姬不就五十岁嫁秦穆公?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秦穆公,太史公,穆姬,重耳,夷吾,骊姬

    《史记·晋世家》记:“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海外流亡十九年后,晋文公终于得以回国为君。然而,岁月蹉跎,此时重耳已是花甲老人了。由此反推,在晋文公逃出晋国时,他已经四十三岁了。《史记》言之凿凿,可在其它史书中却别有歧见。《国语·晋语四》记:“晋公子(指重耳)生十七而亡,卿

  •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获得胜利,妻子穆姬听到消息以后,昏了过去

    历史解密编辑:魔豆文章汇标签:秦穆公,穆姬,秦国,百里奚,骊姬,晋献公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韩原之战获得胜利,妻子穆姬听到消息以后,昏了过去,醒了之后,她带着子女穿上了丧服,并命人将柴禾堆成高台,在高台上高举火把。有人给秦穆公通风报信,秦穆公知道以后,气到不行,匆忙赶了回去。穆姬,是晋献公与齐姜的女儿,太子申生是她的亲弟弟。穆姬生有一副姣好的容貌,但是母亲死得早。父亲

  • 春秋战国传奇女子之十:穆姬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穆姬,秦国,夷吾,重耳,百里奚,秦穆公,晋献公,春秋战国,周朝,先秦

    秦穆公,春秋时代秦国最伟大的君主,他为君期间励精图治,先后两次扶立晋国国君,并向西用兵,灭掉戎人国家十二个,开辟国土千余里,称霸西方。春秋之时,秦穆公就因其胸襟广阔、开明通达而风评极佳,他与盗马人的故事更是留名后世,令人敬仰。说的是秦穆公在外游猎,谁料在某个夜里,所带的几匹良马竟然被盗了。秦穆公派人

  • 五对“蝴蝶”齐飞宛平 上越《梁山伯与祝英台》首轮驻演收官

    历史解密编辑:新民晚报标签:宛平,越剧,戏曲,淮剧,上海越剧院

    小观众感受《梁祝》魅力在经过一年多越剧、沪剧、淮剧驻场演出的市场培养后,“到宛平剧院看驻场戏曲”的理念已逐渐深入戏迷心中。昨晚,上海越剧院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首轮16场驻场演出在宛平收官。五对袁范版“梁山伯”“祝英台”一同在舞台亮相,展示了越剧在上海的薪火相传。越剧宗师袁雪芬与范瑞娟的袁范

  • 赌王接班人何超琼,当年被棒打鸳鸯,上演现代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历史解密编辑:李四爱娱乐标签:赌王,何超琼,何鸿燊,陈百强,许晋亨,棒打鸳鸯,蓝琼缨,梁山伯,祝英台,社交名媛

    那么多年,赌王家里的纷争不断,四房争产,遗嘱安排,接班人的选定,一直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1.长子何猷光英年早逝,二房长女何超琼被重用本来长子何猷光(来自大房),一直被何鸿燊寄予厚望,当接班人来培养。但命运无常。1981年,何猷光和妻子在葡萄牙不幸遭遇车祸身亡,那年何猷光才33岁。既定的接班人没有了

  •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何以流行中外——50年代华人越剧热追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川剧,梁祝,京剧,黄梅戏

    有两个剧种,很流行,一个是越剧,一个是黄梅戏。这两个剧种的年龄其实都不大,越剧是上世纪上半叶由江南的滩簧演变而来,由嵊县传到上海,在上海经过袁雪芬等老一辈艺人的改造,最终在都市立足。黄梅戏则源自湖北黄梅,后在安徽安庆、徽州等地流传,原来是民间小调、采茶小调一类的民间曲唱,建国后经过几代黄梅戏人严凤英

  • 钥匙带、地老虎、纺织娘、梁山伯……崇明乡村夏夜的TA们

    历史解密编辑:周到上海标签:蟋蟀,崇明,老虎,乡村,萤火虫

    乡下有三种蝉。最常见的是黑蚱蝉,个头最大,叫声单调但响亮。另一类蟪蛄个头小巧得多,蝉翼呈花斑色,声音较尖细。出现最迟的则是蒙古寒蝉,通体透出碧绿色,蹲在树梢十分显眼;这种蝉常在盛夏将尽时出现,延至初秋,所谓“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在周围蚱蝉嘶哑的背景声中,它的发声也相当独特,是有节奏的“ya-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