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禅:一个被黑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刘禅:一个被黑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1921 更新时间:2024/1/15 18:30:15

古语常说虎毒不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却是十分生动地诠释了何谓无毒不丈夫,这位大丈夫也的确不负“流氓皇帝”的称号。

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领56万军队趁其不备进攻项羽。项羽亲自指挥3万骑兵逆袭汉军56万之众,汉军主力被歼灭,汉军士兵溃逃,刘邦也只能率数十骑狼狈逃窜。

吕雉及一双儿女也在战乱中失散。吕雉被楚军俘虏,一双儿女则遇上逃跑中的刘邦,被驾车的夏侯婴抱上马车。眼见楚军即将追上,刘邦认为是儿女拖慢马车的速度,抱起两人直接扔下车。

夏侯婴连忙下车将二人抱回,急眼的刘邦嫌儿女碍事,再度将人推下车,如此反复几次。夏侯婴实在不忍,便规劝刘邦心急无用,马车已经跑至最快,又何必将亲生儿女抛弃?

一、单骑救幼主

刘邦不仅在项羽威胁活煮刘父时要分一杯羹,还能为了逃命连血脉至亲都狠心舍弃。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四百多年后的本家子孙身上,只是这位自称汉室之后的刘皇叔并不为逃命。

《三国演义》第41回,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面对大举南征的曹军,选择不战而降。刘备无力抵挡不愿向曹操投降,率领十余万百姓和三千兵马逃往江陵。

曹操亲率数十万大军追杀刘备,负责保护刘备两位夫人及独子的赵云,从四更起与曹军厮杀至天明。当赵云知道三人在乱军中被冲散后,他带领三、四十名随从返回搜寻。

赵云在逃亡百姓里寻得甘夫人,也救下简雍和糜竺,将三人护送至长板波交给张飞后,赵云又孤身杀入曹军之中,终于在一堵被焚烧过的矮墙找到糜夫人与刘禅。

此时的糜夫人已受重伤不便于行,为了不拖累赵云,糜夫人将刘禅托付给赵云后投入枯井自尽。赵云怀抱幼主刘禅,凭借过人的武艺与胆识,硬是单枪匹马在名将云集的曹营大军中杀出重围。

赵云为护幼主浴血奋战,不仅砍夺曹军大旗,还杀死五十多名曹营名将,令曹操都忍不住赞叹“真虎将也”,赵云忠勇无双的英雄形象亦因此流传千古。

当筋疲力尽征袍染血的赵云双手递上熟睡的刘禅时,刘备接过幼子却是反手扔在地上,直骂就为了刘禅这么一个幼儿,差点害自己损失一名大将,令赵云感动得自觉肝脑涂地亦无以为报。

刘备摔亲儿之举,被很多后人认为只是一场政治作秀,他通过摔亲生儿子来展现自己的爱才,不仅是做给拼死在曹营中七进七出的赵云看,也是给在场的所有人看,为的不过是收买人心。

二、大智若愚的阿斗

刘备这么一摔,就摔出典故“扶不起的阿斗”。受影视或文学作品影响,不少人都调侃刘禅有卧龙亲自辅佐多年,蜀汉最终还是在他手中灭国,是刘禅不懂治国,因为他周岁时被父亲摔坏脑子。

1.名师指导,精心栽培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于白帝城行宫病逝,他在临终前将刘禅和蜀汉都托付给诸葛亮,随后年仅16岁的刘禅继位称帝。自刘禅继位起至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诸葛亮辅佐了刘禅11年。

诸葛亮病逝后,蜀汉接下来的三十年皆由刘禅独掌朝政。他能够在割据动乱的时代身居帝位41年,成为三国时期所有君王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这样的人当真昏庸得仿佛摔坏了脑子吗?

刘禅出生于公元207年,是刘备与妾室甘夫人所生。传说,甘夫人有一天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吞下北斗从而怀的孕,所以刘禅的小名才叫“阿斗”,斗为帝车,乃是吉星。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册立十三岁的刘禅为太子。据记载,诸葛亮曾经亲笔抄写《韩非子》、《申子》等古籍,让刘禅学习治国之道,其中一本就是由被奉为兵家鼻祖的姜子牙所著的《六韬》。

刘禅一边学习兵家古籍,一边拜能言善辩的伊籍为师学习《左传》,伊籍在历史上存在感不高,但他曾经与诸葛亮、法正等其余四人共同制定治理蜀汉的律法。

伊籍出使东吴时,孙权以“无道之君”暗讽刘备,伊籍借拜见孙权的动作,嘴里说一起一拜不算劳累,顺势将“无道之君”的帽子扣回到孙权头上,这样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

刘备有意培养刘禅的治国才能,除了让诸葛亮和伊籍两位名师亲自教导外,还安排他学习骑马射箭。据载,刘禅经常在成都县北十五里的射山学习骑射。

2.天资不俗,宽仁大量

刘备在位时,诸葛亮就曾经感叹刘禅是超出所有人期望的聪明,也在《与杜微书》里评价刘禅“天资仁敏”。

诸葛亮病逝后,蜀军遵其遗令撤退。素来不和的前将军魏延与杨仪爆发矛盾,魏延烧绝撤退的栈道,因此被扣上叛乱的罪名遭到诛杀。

刘禅得知此事后立即察觉不妥。身为前将军的魏延勇猛又手握重兵,倘若真的有心造反,以他的实力要击败杨仪等人轻而易举,为何弃直截了当的方法不用,反而会选择烧毁栈道?

刘禅对魏延叛乱一事的疑问,可见其才思之敏捷。在魏延因叛乱罪名被杀之后,刘禅也并未抹杀其功绩,甚至依然赐棺厚葬,而刘禅的宽宏,不只是对魏延,对诸葛亮亦然。

刘备留下遗诏,命诸葛亮辅政,又要求刘禅对待诸葛亮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军政大事皆交由诸葛亮决策,刘禅亦因此尊称诸葛亮为“相父”,刘禅身为皇帝却并不掌握实权。

凡是诸葛亮所提建议,刘禅都尽数采纳,哪怕诸葛亮的权力与威望凌驾于自己,刘禅依然大胆放权,也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或猜忌。诸葛亮独揽大权,放到其他朝代就是另一种结局。

清朝军机大臣张廷玉清廉勤勉又能干,深受雍正重用与信任,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文官,但在奉行满洲至上的乾隆眼里,这个受他老爸器重的汉臣就非常碍眼,于是屡屡挑刺。

张廷玉明白乾隆这是嫌自己老而不死,几度上奏请求致仕都遭到乾隆拒绝。公元1750年,乾隆长子永璜病逝。丧期过后,已经78岁的张廷玉再度请求告老还乡。

乾隆当即撒泼,直斥曾任永璜老师的张廷玉竟是永璜一死就要走,罔顾儒家人伦,如此人品没资格配享太庙。于是,乾隆不顾雍正遗旨,废除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甚至还抄了张廷玉的家。

三、中庸之君治国

帝王的胸襟也是因人而异的,刘禅对诸葛亮则极为尊重。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刘禅换上白色丧服,下令全国哀悼三日,蜀汉各地纷纷上书请求为诸葛亮立庙却遭到拒绝,理由是违背礼制。

蜀汉以汉室继承人自居,自然要秉承汉室传统,而立庙是皇家专属,从未有为臣子立庙的先例。一名叫李邈的官员由此揣测,形同被架空的刘禅早已对诸葛亮怀恨在心。

李邈上书称,诸葛亮手握重兵,独揽大权,分明是狼顾虎视,心怀不轨,一度威胁社稷,他死了倒让国家从此安宁。简而言之,李邈觉得诸葛亮死得好,死得妙。

刘禅接到这本奏折后勃然大怒,当即将李邈逮捕下狱并处死,这一下可就杀鸡儆猴,再没有人胆敢诽谤诸葛亮。公元263年,刘禅还是打破祖制,选择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祭祀。

李邈说诸葛亮独揽大权,其实这是朝野上下都心照不宣的事情,刘禅又怎么会懵然不知?丞相权力过大势必威胁皇权,如果用人不当,后果不堪设想,诸葛亮可以信任,并不代表别人亦然。

独自掌政的刘禅撤销丞相一职,将丞相之权永远封在武侯墓里,然后设立大将军和大司马分别掌管政务和军务,两者互相制衡,他自己则掌握着大将军和大司马的任命。

早年的刘禅在用人方面,更是任人唯贤。他委以重任的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皆是诸葛亮生前推荐的。蜀汉在他们君臣的共同治理下,百姓生活一片和谐。

诸葛亮的确给刘禅留下不少才能出众的人,但治理国家的政策如何推行并实施到位,是非常考验一国之君的掌控能力的,而蜀汉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刘禅并不愚蠢,但他在52岁那年开始宠信宦官黄皓,纵容黄皓擅摄朝政确实是不争的污点。

当邓艾率领魏国大军兵临城下之际,蜀汉就大势已去,刘禅降魏之举固然是为了自保,但无论是出于主观意志抑或无心插柳,百姓终究是免遭战乱之苦。

总结

司马昭曾经问刘禅是否思念故国,话里显然是暗藏杀机的。毕竟司马昭之心,弑君夺权尚且不在话下,更何况是一个被俘虏的亡国之君?

比起刘备、曹操、孙权等人,刘禅算不得雄才大略,但也不至于愚昧蠢钝。亡国之君的名号固然不好听,但一个国家的灭亡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将责任归咎到一人身上未免过于片面。

标签: 刘禅诸葛亮刘备赵子龙曹操孙权

更多文章

  • 司马昭灭蜀后,为什么不杀了刘禅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农家小阿哥标签:司马昭,刘禅,蜀汉,钟会,邓艾,姜维,三国

    司马昭在彻底掌握魏国的政权之后,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敌对势力。此时的司马昭露出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准备统一中原,结束乱世,以此来奠定自己的绝世功勋和增加威望,为以后取代曹魏打下坚实的基础。终于在景元四年,司马昭不顾群臣的反对,力排众议发动灭蜀之战。亡国之君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将领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

  • 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狮子座的兔子小姐标签:刘禅,后主,刘备,邓艾,蜀汉,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

    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喊相父,意思是你是我干爹,可能心里都想喊你亲爹。废丞相职,表明在刘禅眼中没有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杀李邈,表明刘禅不容许任何人诋毁诸葛亮。大力提拔诸葛瞻,表明后主心里一直有武侯的位置,还把自己女儿嫁给诸葛瞻了。最终同意立庙,400年大汉王朝首例。你说刘禅不尊重诸葛亮?

  • 诸葛亮去世后, 此人立即出言诋毁, 结果被刘禅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巧手小房标签:刘禅,蜀汉,刘备,曹魏,刘璋,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到了公元234年

  • 绵竹之战: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导致刘禅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诸葛,蜀汉,邓艾,姜维,诸葛亮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黄巾暴起、诸侯逐鹿,天下大乱,各地虽然还是遵守一个汉献帝,但是汉家皇帝早已无法号令诸侯,甚至被各地军阀驱赶凌辱,幸得曹操将天子接到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中原权势逐渐归到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建立功业,相互联合和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汉分为魏蜀吴三国

  • 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刘禅不投降死守成都,能否挽回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向青易说奇闻标签:邓艾,刘禅,蜀汉,姜维,钟会,三国,诸葛瞻,成都市

    公元263年,司马昭见蜀汉日益衰弱,决定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希望通过胜利攫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为篡夺曹魏江山打好基础。司马昭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大军三万余人兵进沓中,牵制在那里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大军十万余人直扑汉中。由于刘禅昏庸,没有听取姜维的警告及时加强各隘口防务,导致汉中守卫空虚

  • 绵竹之战中,有多少开国将帅子弟战死沙场?难怪刘禅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姜维,邓艾,魏国,诸葛亮,诸葛瞻,司马昭,绵竹之战,三国

    公元263年,已经成为魏国实际掌权者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这也是三国尽归司马氏开始的标志。而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绵竹之战中,蜀国的将领损失殆尽,蜀国在绵竹之战的惨败决定了其灭亡的结局。三国后期各国的形势借用三国演义中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足鼎立长达几十年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发生

  •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后交给刘禅,刘禅有能力把江山移交给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弘壮美食探店标签:刘备,刘禅,费祎,蜀汉,孙权

    夷陵兵败时刘备已经60出头了。哪怕是蜀汉最高光的219年——赢得汉中之战、还有关羽水淹七军,也是50有8。此时此刻,曹操依然占据着9州之地,孙权割据着江东数十郡,刘备还需要活多少年才能够扫清环宇呢?不妨假设一下吧:10年之间完成三国兼并大业,也就是229年,汉献帝估计被废得拉不起来了,刘皇叔成为了名

  • 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刘禅,刘备,姜维,司马昭,诸葛亮,孙权

    刘禅真的是“蠢材阿斗”吗?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历史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憨憨”形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首先我们很难用蠢或者聪明来评价一个人,比如爱因斯坦聪明吧,拉起小提琴还真是不行!其次,也不应该通过一件事来论证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可以肯定刘禅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昏庸。后汉政治复

  • 诸葛亮死后,群臣要刘禅清查他家产,事后刘禅怒摔酒杯,说了6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蜀汉,关羽,魏延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乱世之中,英雄辈起。除了纵横沙场的武将以外,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了。而纵观整个三国,最有名气且最富才华的军事,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181年出生于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不过在诸葛亮8岁那年,父母便相继

  • 刘禅——他是真的很无能吗?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吴痴凝标签:刘禅,刘备,蜀汉,诸葛亮,赵子龙,蒋琬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在位四十一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