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去世后, 此人立即出言诋毁, 结果被刘禅处死!

诸葛亮去世后, 此人立即出言诋毁, 结果被刘禅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巧手小房 访问量:3665 更新时间:2024/1/16 15:49:50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

到了公元234年,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病逝在了五丈原。在他去世后,不管是蜀汉的文臣武将,还是普通百姓,都非常哀伤。但是,有一个人却仰天大呼,表示苍天有眼,蜀国有救了。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人是谁呢?

首先,这个人就是三国历史上比较默默无闻的李邈。李邈是益州本地人士,出自广汉郡郪县。李邈是李朝、李邵等人的兄弟。李邈另有一个弟弟,早亡。李朝、李邵都具有才能和声望,当时人们称李朝、李邵以及李邈早亡的弟弟为“李氏三龙”。李邈却因为性格疏狂率直,并不在“李氏三龙”的行列中。

东汉末年,李邈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担任县令等官职。公元211年,刘璋听说曹操将派兵到汉中征讨张鲁的消息后,心中恐惧,于是在张松的建议下邀请刘备进入益州。当然,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非常清楚了。对于志向远大的刘备,成功击败了刘璋,拿下了巴蜀之地。在此背景下,刘璋的手下也基本上都归顺了刘备。

不过,面对反客为主的刘备,李邈感到非常不满。虽然迫于形势投靠了刘备,但是,在私下里,李邈还是多次在说刘备的坏话,比如表示刘备是一个忘恩负义、虚情假意之人。如果是其他时候,刘备可能会毫不犹疑地除掉李邈了。但是,因为刚刚入主益州,正是收服人心之际,自然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刘备还是宽容了李邈,该给他的礼遇也没有降低。

通过对李邈等人的厚待,刘备向益州原先的文臣武将展示了自己的大度人心,这成为刘备可以坐稳巴蜀之地,最终建立蜀汉的重要原因。在容人之量上,曹操、孙权等诸侯不一定能和刘备相提并论。公元223年,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太子刘禅即位。在此期间,李邈担任犍为太守、丞相参军、安汉将军。从官职上来看,李邈还是受到了蜀汉的重用,至少没有将他闲置起来。

自公元228年,诸葛亮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所以多次北伐曹魏。值得注意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李邈也跟随在身边。当时,诸葛亮任命马谡统领各军,魏将张郃大败马谡,马谡逃亡。诸葛亮将要杀马谡,李邈劝告诸葛亮:“秦国赦免了孟明视,才可以收服西戎二十余国而称伯;楚国诛杀子玉,不到两代就衰落了。”结果李邈因不符合诸葛亮的意愿,被遣还蜀地。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遭到了弃用,这导致李邈在内心忌恨对方。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穿着白色衣服为诸葛亮举行三天的哀悼仪式。但是,李邈立即出言诋毁诸葛亮,在李邈看来,诸葛亮的去世是一件可以庆祝的事情。本就陷入巨大悲痛之中的后主刘禅,面对这样不合时宜的言论,自然非常生气,立即就将李邈处死了。

总的来说,李邈的言论不仅夹杂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抱怨,更是对诸葛亮的中伤,也对蜀汉内部团结造成了破坏,所以后主刘禅才痛下杀手。在三国时期的皇帝中,刘禅显然是比较仁慈的一位,也即他轻易不开杀戮。现在他诛杀李邈,显然是李邈触动了自己的底线。

进一步来说,刘禅在北伐曹魏上还是比较积极的。比如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依然多次率军进攻曹魏,这显然离不开刘禅的支持。也即诸葛亮北伐中原没能消灭对方,但是,诸葛亮针对曹魏的攻势防御,还是客观上推迟了蜀汉的灭亡时间。

更多文章

  • 绵竹之战: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导致刘禅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诸葛,蜀汉,邓艾,姜维,诸葛亮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黄巾暴起、诸侯逐鹿,天下大乱,各地虽然还是遵守一个汉献帝,但是汉家皇帝早已无法号令诸侯,甚至被各地军阀驱赶凌辱,幸得曹操将天子接到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中原权势逐渐归到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建立功业,相互联合和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汉分为魏蜀吴三国

  • 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刘禅不投降死守成都,能否挽回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向青易说奇闻标签:邓艾,刘禅,蜀汉,姜维,钟会,三国,诸葛瞻,成都市

    公元263年,司马昭见蜀汉日益衰弱,决定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希望通过胜利攫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为篡夺曹魏江山打好基础。司马昭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大军三万余人兵进沓中,牵制在那里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大军十万余人直扑汉中。由于刘禅昏庸,没有听取姜维的警告及时加强各隘口防务,导致汉中守卫空虚

  • 绵竹之战中,有多少开国将帅子弟战死沙场?难怪刘禅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姜维,邓艾,魏国,诸葛亮,诸葛瞻,司马昭,绵竹之战,三国

    公元263年,已经成为魏国实际掌权者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这也是三国尽归司马氏开始的标志。而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绵竹之战中,蜀国的将领损失殆尽,蜀国在绵竹之战的惨败决定了其灭亡的结局。三国后期各国的形势借用三国演义中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足鼎立长达几十年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发生

  •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后交给刘禅,刘禅有能力把江山移交给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弘壮美食探店标签:刘备,刘禅,费祎,蜀汉,孙权

    夷陵兵败时刘备已经60出头了。哪怕是蜀汉最高光的219年——赢得汉中之战、还有关羽水淹七军,也是50有8。此时此刻,曹操依然占据着9州之地,孙权割据着江东数十郡,刘备还需要活多少年才能够扫清环宇呢?不妨假设一下吧:10年之间完成三国兼并大业,也就是229年,汉献帝估计被废得拉不起来了,刘皇叔成为了名

  • 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刘禅,刘备,姜维,司马昭,诸葛亮,孙权

    刘禅真的是“蠢材阿斗”吗?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历史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憨憨”形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首先我们很难用蠢或者聪明来评价一个人,比如爱因斯坦聪明吧,拉起小提琴还真是不行!其次,也不应该通过一件事来论证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可以肯定刘禅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昏庸。后汉政治复

  • 诸葛亮死后,群臣要刘禅清查他家产,事后刘禅怒摔酒杯,说了6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蜀汉,关羽,魏延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乱世之中,英雄辈起。除了纵横沙场的武将以外,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了。而纵观整个三国,最有名气且最富才华的军事,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181年出生于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不过在诸葛亮8岁那年,父母便相继

  • 刘禅——他是真的很无能吗?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吴痴凝标签:刘禅,刘备,蜀汉,诸葛亮,赵子龙,蒋琬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在位四十一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

  • 关羽死后,蜀汉如何评价他?刘禅中肯,诸葛亮谨慎,刘备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坤哥故事汇标签:关羽,刘备,刘禅,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一、该如何评价关羽?在关羽在活着时,几乎全是赞誉。曹魏阵营中,曹操表示:关羽是天下义士。郭嘉、程昱等人则点赞:关张皆万人敌。这三位都是曹营中的顶级大佬,所以在关羽在活着时,他堪称曹营最可怕的对手。东吴阵营,周瑜最具代表性,称关张是熊虎之将。以至于周瑜一度希望,在刘备过江娶亲时,身陷东吴的温柔乡之内,

  • 蜀汉的一位大臣:反对姜维北伐,力劝刘禅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刘禅,谯周,蜀汉,曹魏,邓艾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不久之后,魏国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

  • 刘禅作为季汉末代君主,掌权40年,是真傻还是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槛内人戏谈标签:刘禅,蜀汉,刘备,魏国,吴国,皇帝,季汉,史说三国

    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颇受争议。有人认为刘禅是真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不过是故意装傻。那么,到底刘禅是真的傻还是装傻呢?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评判刘禅是否真傻,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他在继承父亲的江山后,一直处于吴国和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