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绵竹之战: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导致刘禅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很无奈

绵竹之战: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导致刘禅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很无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2196 更新时间:2023/12/24 3:32:27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黄巾暴起、诸侯逐鹿,天下大乱,各地虽然还是遵守一个汉献帝,但是汉家皇帝早已无法号令诸侯,甚至被各地军阀驱赶凌辱,幸得曹操将天子接到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中原权势逐渐归到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建立功业,相互联合和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汉分为魏蜀吴三国,英雄迟暮纷纷离去历史舞台后,司马家族逐渐消灭蜀汉、东吴,建立晋国。

曹魏政权被司马家族窃取后,司马昭就开始想着消灭蜀汉东吴,从而建立统一政权,在谋士的建议下,司马昭制定了先灭蜀后吞吴的计策。

蜀汉为了秉承刘备的意愿,诸葛亮和姜维多次讨伐中原,每次都无功而返,劳民伤财国库空虚,加上刘备的那场夷陵之战,不但战死了很多大将,而且还和东吴产生了隔阂,虽然经过诸葛亮的修复,两国依然结成同盟,但是早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同盟,只要有利益,东吴随时都可以出卖蜀汉,这也是司马昭决定先消灭蜀汉的原因。

绵竹之战是蜀汉最后的一场战斗,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刘禅打开城门投降。

三国后期能够称得上英雄的人物本来就不多,军事上也就邓艾、钟会、姜维可以算佼佼者,司马家族一方有钟会、邓艾,蜀汉这边就只有姜维,人才分布上都注定了蜀汉要败亡。最后的解决也印证了这点,钟会带领大军和姜维的兵马相持在斜谷剑阁,邓艾却带着精兵,用顽强的毅力偷渡着蜀汉认为最坚固的天险阴平,魏军从天而降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精神震颤,江油太守马邈慌忙投降,邓艾不但获得了喘息,还获得了补给,士气正盛的他立马进攻绵阳。

后主刘禅想都没想就派出了他最信任的诸葛瞻诸葛尚父子,这两人是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刘禅期望他们能够继承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能够打败前来侵犯的邓艾。为了配合诸葛父子,刘禅将成都能够派出去的人和兵全部给了他们,刘禅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可惜天不遂人愿,诸葛瞻、诸葛尚父子不敌老道的邓艾,双双阵亡在绵竹之战,精神可嘉的同时也辜负了刘禅的信任,不但他们阵亡了,还有黄权之子黄崇,张飞之孙张遵,李恢之侄李球,蜀中本来就没有多少能人,这些将门之后是当时蜀中的主流力量,他们阵亡让后主刘禅彻底丧失了信心,不久就开城投降了邓艾。

北地之王刘谌是刘禅的第五子,他力劝刘禅为了先主的江山社稷,可以举全成都之兵对抗邓艾,不能不战而降,可是刘禅不听他的劝告,依然决定投降,这让刘谌非常伤心和失望,他的热血决定了他不愿意向他国屈膝,于是他杀掉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自己自刎在先主的灵位前,留下了一世英名,反观刘禅却成为了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刘禅为什么不战而降呢?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无奈。

蜀汉在诸葛亮时期就开始北伐,连年的北伐造成了蜀汉的国库空虚,那些士大夫和底层人民其实也是敢怒不敢言,毕竟刘备建立蜀汉的核心思想就是兴复汉室,要兴复汉室就得北伐中原。国库的空虚带来的就是蜀汉没有足够的钱财进行人才培养,蜀中无大将成为既定的事实,到了邓艾攻打蜀汉的时候,蜀中能够作战的也就姜维和一些将门之后,这些人最起码从小耳濡目染,军事理论上是过得去的,不过很多都是士族子弟,很少参与实战。

司马昭灭蜀,姜维将蜀中军事力量最中坚的部分拉到与钟会对抗,他觉得邓艾那一路有阴平天险,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地,可是他错了,他低估了邓艾的军事能力,特别是意志力和决心。邓艾硬生生的跨过阴平,这种精神不但鼓舞了魏军,还挫败了蜀军的意志,江油太守马邈害怕的投降了,成都百官震撼了,他们心里都害怕极了,认为成都城也即将被攻破。

刘禅派遣诸葛瞻父子带着成都军队出发去阻击邓艾,其实看着他带的人官职就可以知道当时成都军事的一种情况。诸葛瞻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爵位武乡侯,这一看就是背靠着诸葛亮好乘凉,他虽然是诸葛亮的骨肉,但是诸葛亮常年的北伐,根本就没有传授给他多少军事技能,而且他们家在蜀国位高权重,导致诸葛瞻几乎都是待在后方,没有多少军事经验,他是打不过老道的邓艾。张飞的孙子张遵,他是张苞的儿子,武将之后缺乏的也是实战,他担任的是尚书,这是管理中央政令的大官,相当于宰相。黄权之子黄崇是尚书郎,这是皇帝身边的近臣,也没有多少带兵经验。李恢的侄子李球当时是羽林右部督,相当于禁卫军的首领,皇帝身边的禁卫军都拉来打仗了,说明成都兵力空虚。

绵竹之战过后,刘禅身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关键是他的禁卫军也损失殆尽。朝廷之中人人自危,蜀汉的主力部队不是姜维拉在剑阁,就是放在了防范东吴和蛮夷的边界,根本没有办法调回来防守。这种危急情况下,朝中死忠的人又越来越少,刘禅七个儿子只有一个站出来说要抵抗,其他的都不言语,这代表着当时成都已经被吓破胆。投降派开始占据主动,光禄大夫谯周力劝投降,他是投降专业户,当时刘备进攻成都,就是这个谯周力劝刘璋投降刘备,这次又是他来导演投降,有时候有些人骨子里面就刻满了投降。

蜀汉成都出现投降的想法,而且几乎没有武装力量,根本没有办法与邓艾那些从死神中走出来的正规军相抗,刘禅没有办法,他并不是一个死社稷的君王。

其实绵竹之战只是蜀汉灭绝路上的最后一站,观历史发展趋势,蜀汉最终的目的地也是败亡,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大家觉得蜀汉的灭亡是邓艾的从天而降,还是姜维将主力部队全部放在剑阁,还是说诸葛瞻父子没有继承诸葛亮的军事实力,导致绵竹之战失败?欢迎留言交流,点赞关注一下吧!谢谢!

标签: 刘禅诸葛蜀汉邓艾姜维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刘禅不投降死守成都,能否挽回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向青易说奇闻标签:邓艾,刘禅,蜀汉,姜维,钟会,三国,诸葛瞻,成都市

    公元263年,司马昭见蜀汉日益衰弱,决定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希望通过胜利攫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为篡夺曹魏江山打好基础。司马昭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大军三万余人兵进沓中,牵制在那里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大军十万余人直扑汉中。由于刘禅昏庸,没有听取姜维的警告及时加强各隘口防务,导致汉中守卫空虚

  • 绵竹之战中,有多少开国将帅子弟战死沙场?难怪刘禅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姜维,邓艾,魏国,诸葛亮,诸葛瞻,司马昭,绵竹之战,三国

    公元263年,已经成为魏国实际掌权者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这也是三国尽归司马氏开始的标志。而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绵竹之战中,蜀国的将领损失殆尽,蜀国在绵竹之战的惨败决定了其灭亡的结局。三国后期各国的形势借用三国演义中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足鼎立长达几十年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发生

  •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后交给刘禅,刘禅有能力把江山移交给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弘壮美食探店标签:刘备,刘禅,费祎,蜀汉,孙权

    夷陵兵败时刘备已经60出头了。哪怕是蜀汉最高光的219年——赢得汉中之战、还有关羽水淹七军,也是50有8。此时此刻,曹操依然占据着9州之地,孙权割据着江东数十郡,刘备还需要活多少年才能够扫清环宇呢?不妨假设一下吧:10年之间完成三国兼并大业,也就是229年,汉献帝估计被废得拉不起来了,刘皇叔成为了名

  • 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刘禅,刘备,姜维,司马昭,诸葛亮,孙权

    刘禅真的是“蠢材阿斗”吗?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历史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憨憨”形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首先我们很难用蠢或者聪明来评价一个人,比如爱因斯坦聪明吧,拉起小提琴还真是不行!其次,也不应该通过一件事来论证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可以肯定刘禅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昏庸。后汉政治复

  • 诸葛亮死后,群臣要刘禅清查他家产,事后刘禅怒摔酒杯,说了6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诸葛亮,刘禅,刘备,蜀汉,关羽,魏延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乱世之中,英雄辈起。除了纵横沙场的武将以外,最令人所津津乐道的便要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们了。而纵观整个三国,最有名气且最富才华的军事,非诸葛亮莫属。诸葛亮,181年出生于在琅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不过在诸葛亮8岁那年,父母便相继

  • 刘禅——他是真的很无能吗?你有什么看法?

    历史解密编辑:吴痴凝标签:刘禅,刘备,蜀汉,诸葛亮,赵子龙,蒋琬

    刘禅(207年-271年),即蜀汉怀帝(223年—263年在位),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在位四十一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

  • 关羽死后,蜀汉如何评价他?刘禅中肯,诸葛亮谨慎,刘备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坤哥故事汇标签:关羽,刘备,刘禅,蜀汉,诸葛亮,曹操手下

    一、该如何评价关羽?在关羽在活着时,几乎全是赞誉。曹魏阵营中,曹操表示:关羽是天下义士。郭嘉、程昱等人则点赞:关张皆万人敌。这三位都是曹营中的顶级大佬,所以在关羽在活着时,他堪称曹营最可怕的对手。东吴阵营,周瑜最具代表性,称关张是熊虎之将。以至于周瑜一度希望,在刘备过江娶亲时,身陷东吴的温柔乡之内,

  • 蜀汉的一位大臣:反对姜维北伐,力劝刘禅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姜维,刘禅,谯周,蜀汉,曹魏,邓艾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听闻钟会于关中治兵,于是上书给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的,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此事。不久之后,魏国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大举伐蜀,刘禅于是派遣张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敌。姜维率众将钟会十余万大军挡在剑阁,但邓艾却偷渡阴平直

  • 刘禅作为季汉末代君主,掌权40年,是真傻还是装傻?

    历史解密编辑:槛内人戏谈标签:刘禅,蜀汉,刘备,魏国,吴国,皇帝,季汉,史说三国

    刘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最后一位皇帝,颇受争议。有人认为刘禅是真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不过是故意装傻。那么,到底刘禅是真的傻还是装傻呢?本文试图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评判刘禅是否真傻,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历史背景。刘禅是刘备的儿子,他在继承父亲的江山后,一直处于吴国和魏国

  •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朝廷重臣,这才是真实的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诸葛亮,刘禅,蜀汉,刘备,魏延

    诸葛亮去世前后,刘禅为何连杀3位朝廷重臣?其实这才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大家的印象中,刘禅是一个非常懦弱的小皇帝,没啥能耐,以至于最后落得了亡国的下场,还出现了乐不思蜀的丑闻,令人耻笑千年。然而在这些固定印象之外,大家恐怕不知道,刘禅在位时间可是长达41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