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术:不满孙权继承孙策王位,结局很惨

李术:不满孙权继承孙策王位,结局很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晓观历史 访问量:1556 更新时间:2023/12/27 20:36:32

孙策孙权长兄,孙策选定孙权为继承人,孙策死后孙权如愿继位,事实也证明孙策没有看错人,孙权完全可以掌控全局,任人唯贤。他不仅能举贤任能,而且有本事把父亲的老部下,与哥哥的部下以及好朋友,都团结在一起,除了李术一人以外。

李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

当初孙策奉袁术之命攻陷庐江,杀死了庐江太守陆康,陆家是江东第一大族,此举在江东名门望族中造成了很坏影响,尤其是庐江郡的社会各阶层,因此事普遍对孙策产生了敌意。

刘勋手中袭夺庐江后,孙策曾经为让谁担任庐江太守发愁过。因为这个人选必须才能足以保住庐江,还不能和自己关系太近,如果用自己的亲信,肯定会让庐江士人们反感,不利于统治庐江。

他最终想到了李术,李术的条件完全符合要求。他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并给他三千兵马用于防守。

公元199年,李术做了一件大事,他在孙策指使下杀了曹操任命的扬州刺史严象。严象有勇有谋,是曹操非常欣赏的人,他当时还有个职位是督军御史中丞,是朝廷大员。他的到来,妨碍了孙策统一江东,因为此时扬州大部分已经是孙策的地盘了。汉代州下面设郡,郡下面设县。州长官是刺史,郡长官是太守,县长官是县尉。

曹操得知李术杀了严象,心知是孙策借刀杀人,内心十分愤怒,但是要忙于对袁绍作战,暂时又无可奈何,只得不了了之。

李术不知道,他杀严象,也是为自己的被杀预先挖好了坑。

孙策死后,李术以为孙权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小孩子罢了,就公然收容了若干犯罪的人,拒绝孙权所下令交出这些亡叛者的命令。

他竟然回信给孙权说:有德见归,无德见叛,不应复还。

孙权知道李术在暗中倚仗曹操作后台,就先下一盘棋,写信给曹操,请曹操不要给他支援。为什么孙权觉得有把握,曹操能允许他这个要求呢?因为,他在继承了乃兄的基业不久,曹操已经拉拢他,上表给献帝,拜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

孙权用告状的口气,在信里向曹操说:李术杀了您所用的扬州刺史严象。其实,严象是孙策所用,不过在手续上孙策曾经上表给许县的朝廷,推荐严象为扬州刺史,曹操,顺水推舟,就用了献帝的名义,任命了严象。

李术杀严象,是再蠢也不过的事。

孙权在信里继续向曹操说,严象曾经选拔他为本州的茂才,是他的举将、恩人。他现在决心讨伐李术,进为国朝扫除鲸鲵,退为举将报塞怨仇。此天下大义,夙夜所甘心。水必惧诛,复诡说求救。明公所举阿衡之任,海内所瞻,愿饬执事,勿复听受。

孙权随即进军皖城(安徽潜山),李术闭城固守,派人向曹操求救,曹操置之不理。

若干时日以后,城破,李术的头被割下示众。

孙权初露锋芒,旗开得胜,一举解决了庐江太守李术,建立了他的威望;叫远近之人不敢小看他这个二十一二岁的青年军阀。

好了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你气质那么好还来看小甲的文章,喜欢历史和房产知识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小甲,每天都会更新好文章哦^_^

标签: 孙权孙策李术曹操太守献帝汉朝史说三国

更多文章

  • 她靠美貌俘获孙权,从罪臣之女到一国之后,死因却令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小哈哈说历史标签:孙权,孙亮,皇位,吕雉,东吴,三国,汉朝,孙鲁班

    公元243年,62岁的孙权喜欢上了一位19岁的少女潘淑。孙权对潘淑宠爱万分,册封她为唯一的皇后,可是她却在成为皇后一年后就去世了,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孙权后宫中一共有13位嫔妃,其中最为宠爱的是步练师和潘淑。孙权57岁那年,心爱的女人步练师病逝,孙权每日郁郁寡欢,他开始重新为自己挑选后宫佳丽,可是迟迟

  • 三国真相:曹操、刘备、孙权究竟谁才是正统?

    历史解密编辑:阿星说史标签:刘备,孙权,曹魏,蜀汉,三国,汉朝,曹操手下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争夺天下,各自声称自己是汉朝的继承者。那么,究竟谁才是正统呢?本文从历史、法理、道德等方面分析了三国各方的合法性和正义性,揭示了三国真相。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曹魏是最有资格继承汉朝的政权。曹魏的开国皇帝曹丕,是汉献帝刘协的女婿,也是汉朝丞相曹操的嫡长子。曹操在东

  • 孙权之子做的怪梦:梦见乘龙上天,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预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白泽述异标签:孙权,孙休,孙峻,孙亮,皇帝,汉朝,东吴,诸葛恪,史说三国

    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休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在梦里乘龙飞天,回头一看,这飞龙竟没有尾巴,吓得孙休惊醒过来!孙休心中正纳罕时,就有一大群人涌入自己家中,跪在地上,口中连呼“恭喜陛下”。孙休更加疑惑了,为首的两位大臣开口解释,孙休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原来,孙权共有7个儿子,其中孙休排行老六。孙休的大

  • 为何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刘禅,蜀汉,刘备,姜维,三国,诸葛亮,丞相制,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刘备夷陵之战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受不了打击的刘备一蹶不振,在白帝城离世。临死前,刘备将刘禅和蜀汉的烂摊子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先帝所托,将蜀汉治理的井井有条,并重新积攒了力量进行北伐,足以说明丞相的重要性。可为什么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再没有设立过丞相职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查他家底,为何气得直拍桌子?换谁也接受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琦哥剪辑标签:刘禅,蜀汉,宰相,皇上,黄皓,皇帝,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标准的能臣。在内政上率领军队忠义睿智。完美的人。而一个人越是完美,他就越会受到关注。诸葛亮虽然已经去世,但外界仍然对他的家庭背景很感兴趣,而这些感兴趣的人中就包括当时的君王刘禅。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首席秘书杨仪为葬礼保密,将自己的灵柩和蜀汉大军安全运回成都。根据宰相诸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有着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蜀汉,诸葛亮,蒋琬,费祎,夏侯霸,司马昭,三国

    蜀汉后主刘禅虽然在位41年,却是一位历史存在感较弱的皇帝,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乐不思蜀”的典故和无所作为的印象,同样遗憾的是集体无意识的历史记忆往往会隐没历史本相的棱角。殊不知不仅当时的史学家陈寿并不否认刘禅曾是卓越的人主,蜀地父老亦深念其遗泽,即使到了八百年后的宋代庆历年间,当地竟因官府拆毁其庙而引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遗言,刘禅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备,刘禅,诸葛亮,蜀汉,曹操,曹魏,三国,汉朝

    千万不要小瞧刘禅。在三国时代,有很多雄才大略的枭雄,奇计百出的谋士,武艺高强的猛将,智勇双全的帅才。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家往往更关注的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像刘禅这样的人,通常被大家视为无能之辈,认为没有什么值得褒扬的。但刘禅真的是个窝囊废吗?刘禅的父亲刘备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刘禅,要他“勿以

  • 诸葛亮临终前,刘禅问一个关键问题,才明白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禅,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夷陵之战,天文学家

    刘禅一直以来是三国中公认的昏君,在人们的认知中,刘禅就是一个贪图享受、无力治国的无能存在,即使是诸葛亮这样放到历史长河中都难有的天才,也没有办法辅佐他带领蜀汉走向盛世。可是实际真的是这样的吗?痴呆傻只不过是人们给刘禅贴上的标签,历史可能真的不像人们所真正以为的那样。诸葛亮在临终前,刘禅曾问过一个问题

  • 刘禅:一个被黑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赵子龙,曹操,孙权

    古语常说虎毒不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却是十分生动地诠释了何谓无毒不丈夫,这位大丈夫也的确不负“流氓皇帝”的称号。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领56万军队趁其不备进攻项羽。项羽亲自指挥3万骑兵逆袭汉军56万之众,汉军主力被歼灭,汉军士兵溃逃,刘邦也只能率数十骑狼狈逃窜。吕雉及一双儿女也在战乱中

  • 司马昭灭蜀后,为什么不杀了刘禅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农家小阿哥标签:司马昭,刘禅,蜀汉,钟会,邓艾,姜维,三国

    司马昭在彻底掌握魏国的政权之后,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敌对势力。此时的司马昭露出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准备统一中原,结束乱世,以此来奠定自己的绝世功勋和增加威望,为以后取代曹魏打下坚实的基础。终于在景元四年,司马昭不顾群臣的反对,力排众议发动灭蜀之战。亡国之君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将领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