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遗言,刘禅做到了吗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遗言,刘禅做到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说新史 访问量:4603 更新时间:2024/1/15 12:24:00

千万不要小瞧刘禅。在三国时代,有很多雄才大略的枭雄,奇计百出的谋士,武艺高强的猛将,智勇双全的帅才。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家往往更关注的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像刘禅这样的人,通常被大家视为无能之辈,认为没有什么值得褒扬的。但刘禅真的是个窝囊废吗?

刘禅的父亲刘备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刘禅,要他“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能够从一介织席贩履之寒微辈,经过顽强的努力奋斗,终于成为鼎立三分的一方霸主,他的才能和志向连曹操都要敬畏三分。别人以利害为行事的出发点,而刘备则以善恶为行为的判别。

刘备的继承人刘禅无论军事才能,治国水平,还是政治头脑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简直如同云泥天壤,差距实在是太大,刘备也很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水平,他对刘禅的教导也很有针对性。

这个世界上有三种人你不能去欺辱:威猛狠毒的,你惹不起;心机深的,你瞒不过;秉性仁厚善良的,你不忍心。

大家注意一个事实:以曹操之阴狡,有人曾经背叛过他;以刘备之精明,也有人背叛过他;以孙权之狠辣,也有人背叛过他;而刘禅即不狠辣,也不狡诈,更不威猛,有人背叛过他吗?一个也没有,能做到这一点,刘禅可能是个简单人物吗?

刘禅在位四十年,在这四十年里大家看看曹魏政坛是个什么情况,用“血雨腥风”四个字来形容不过分吧?东吴政坛又是个什么情况,也用“血雨腥风”四个字来形容,亦不为过。唯有蜀汉政坛稳如磐石,安若泰山。

刘禅真的很不容易。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时才不过十六岁,当时蜀汉江山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可以称得上是岌岌可危。连战连败,损兵折将,蜀汉根基――荆州派几乎损失殆尽,外部强敌环伺在侧,虎视眈眈;内部各派势力盘根错节,蠢蠢欲动。稍一不慎,国家政权就会落入被巅覆的险境。诸葛亮和刘禅一老一少相依为命,情同父子,互相扶持着走过了那段艰险的岁月,终于力挽狂澜,撑住了鼎立江山不倒。

有人总拿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关系来说事,认为诸葛亮是威压主君的权臣,纯粹是瞎扯淡。以诸葛亮的能力和威望,在他主持政权的每一天都足以将刘禅拿下,取而代之。但诸葛亮的心中从来没有过一丝这样的念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诸葛亮对先帝厚恩的无悔承诺,更是对刘禅至仁至善,全面信任的无私回报。

相对曹魏和东吴,蜀汉的文臣武将们是最忠诚的,这就他们敢于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的底气——这个的国家的每一个臣工都是忠心耿耿的。即使是有“夺天地造化之工、鬼测莫测之术”的天下奇才诸葛亮,文武双全、身负帅才的姜维,智略深长的蒋琬,精明机敏的费祎,包括那个被压制了多年的李严,还有嚣张跋扈、狂妄自矜的魏延,宁可被捕杀都不肯投敌,这些人全部都对刘禅忠诚到最后一丝呼吸。

为什么蜀汉的臣子能这么忠心?他们不知道刘禅的水平吗?大家都很清楚刘禅并不是个胸怀大志、能力出众、文武双全的君主,但大家仍然对他报以九死无悔的忠诚。就是因为刘禅至善至仁,他对得起麾下每一个人。

诸葛亮死后,群情激愤的民众聚集请愿,希望能够在成都郊区为诸葛亮立庙,以供民众祭奠瞻仰,刘禅断然拒绝。是刘禅对诸葛亮不满吗?不对,刘禅这样做恰恰是对相父的崇仰和敬重。在国家首都的郊区为祖先立庙,是天子才拥有的权力。汉末三分时候,这种事情曹操干过,司马懿干过,他们一个是篡汉、一个是篡魏。

如果给诸葛亮在成都立了庙,那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名誉将与曹操、司马懿这样的篡权之臣并列。刘禅不给诸葛亮立庙,是对相父一生耿耿忠心和高洁的品质最大的肯定,决不允许相父在史书上有一丝的污迹!

这就是刘禅的大德和大智。能为忠于自己的人考虑得如此细微和长远,这样的主君不值得臣子们披肝沥胆地去忠诚吗?

兵临城下,投降还是顽抗?投降了,刘禅将在史书上留下永远难以洗刷的耻辱记录;顽抗,就算刘禅能逃出去,众人拥着他另起炉灶,但这片土地也将陷入长期的战争,多少人都将打着他的旗帜掀起烽火纷争,血流川蜀。刘禅能不明白这一点吗?是考虑自己的利害,还是搞清这样做的善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禅真正做到了,他宁愿以自己后半生无尽的羞辱去换取川蜀百姓的安宁!

这就是刘禅的大善。正因为刘禅是这样的人,所以姜维也愿意牺牲自己军人的荣誉去诈降,一计害三贤,企图换取刘禅的东山再起。有这样仁善的君,才有这样忠勇的臣。

标签: 刘备刘禅诸葛亮蜀汉曹操曹魏三国汉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临终前,刘禅问一个关键问题,才明白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禅,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夷陵之战,天文学家

    刘禅一直以来是三国中公认的昏君,在人们的认知中,刘禅就是一个贪图享受、无力治国的无能存在,即使是诸葛亮这样放到历史长河中都难有的天才,也没有办法辅佐他带领蜀汉走向盛世。可是实际真的是这样的吗?痴呆傻只不过是人们给刘禅贴上的标签,历史可能真的不像人们所真正以为的那样。诸葛亮在临终前,刘禅曾问过一个问题

  • 刘禅:一个被黑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赵子龙,曹操,孙权

    古语常说虎毒不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却是十分生动地诠释了何谓无毒不丈夫,这位大丈夫也的确不负“流氓皇帝”的称号。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领56万军队趁其不备进攻项羽。项羽亲自指挥3万骑兵逆袭汉军56万之众,汉军主力被歼灭,汉军士兵溃逃,刘邦也只能率数十骑狼狈逃窜。吕雉及一双儿女也在战乱中

  • 司马昭灭蜀后,为什么不杀了刘禅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农家小阿哥标签:司马昭,刘禅,蜀汉,钟会,邓艾,姜维,三国

    司马昭在彻底掌握魏国的政权之后,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敌对势力。此时的司马昭露出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准备统一中原,结束乱世,以此来奠定自己的绝世功勋和增加威望,为以后取代曹魏打下坚实的基础。终于在景元四年,司马昭不顾群臣的反对,力排众议发动灭蜀之战。亡国之君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将领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

  • 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狮子座的兔子小姐标签:刘禅,后主,刘备,邓艾,蜀汉,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

    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喊相父,意思是你是我干爹,可能心里都想喊你亲爹。废丞相职,表明在刘禅眼中没有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杀李邈,表明刘禅不容许任何人诋毁诸葛亮。大力提拔诸葛瞻,表明后主心里一直有武侯的位置,还把自己女儿嫁给诸葛瞻了。最终同意立庙,400年大汉王朝首例。你说刘禅不尊重诸葛亮?

  • 诸葛亮去世后, 此人立即出言诋毁, 结果被刘禅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巧手小房标签:刘禅,蜀汉,刘备,曹魏,刘璋,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到了公元234年

  • 绵竹之战: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导致刘禅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诸葛,蜀汉,邓艾,姜维,诸葛亮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黄巾暴起、诸侯逐鹿,天下大乱,各地虽然还是遵守一个汉献帝,但是汉家皇帝早已无法号令诸侯,甚至被各地军阀驱赶凌辱,幸得曹操将天子接到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中原权势逐渐归到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建立功业,相互联合和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汉分为魏蜀吴三国

  • 邓艾偷渡阴平,如果刘禅不投降死守成都,能否挽回败局

    历史解密编辑:向青易说奇闻标签:邓艾,刘禅,蜀汉,姜维,钟会,三国,诸葛瞻,成都市

    公元263年,司马昭见蜀汉日益衰弱,决定对蜀汉发起全面进攻,希望通过胜利攫取更多的政治资本,为篡夺曹魏江山打好基础。司马昭命令征西将军邓艾、雍州刺史诸葛绪各率大军三万余人兵进沓中,牵制在那里屯田的姜维,钟会则率大军十万余人直扑汉中。由于刘禅昏庸,没有听取姜维的警告及时加强各隘口防务,导致汉中守卫空虚

  • 绵竹之战中,有多少开国将帅子弟战死沙场?难怪刘禅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禅,姜维,邓艾,魏国,诸葛亮,诸葛瞻,司马昭,绵竹之战,三国

    公元263年,已经成为魏国实际掌权者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这也是三国尽归司马氏开始的标志。而这场战争的最后一战绵竹之战中,蜀国的将领损失殆尽,蜀国在绵竹之战的惨败决定了其灭亡的结局。三国后期各国的形势借用三国演义中的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足鼎立长达几十年之后,魏蜀吴三国的国力发生

  • 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后交给刘禅,刘禅有能力把江山移交给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弘壮美食探店标签:刘备,刘禅,费祎,蜀汉,孙权

    夷陵兵败时刘备已经60出头了。哪怕是蜀汉最高光的219年——赢得汉中之战、还有关羽水淹七军,也是50有8。此时此刻,曹操依然占据着9州之地,孙权割据着江东数十郡,刘备还需要活多少年才能够扫清环宇呢?不妨假设一下吧:10年之间完成三国兼并大业,也就是229年,汉献帝估计被废得拉不起来了,刘皇叔成为了名

  • 刘禅是“历史专家”口中的“蠢材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野记标签:刘禅,刘备,姜维,司马昭,诸葛亮,孙权

    刘禅真的是“蠢材阿斗”吗?刘禅作为蜀汉的第二任皇帝,在历史给人留下的是一个“憨憨”形象,那么刘禅真的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吗?首先我们很难用蠢或者聪明来评价一个人,比如爱因斯坦聪明吧,拉起小提琴还真是不行!其次,也不应该通过一件事来论证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可以肯定刘禅不是什么明君,但也不昏庸。后汉政治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