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之子做的怪梦:梦见乘龙上天,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预示了什么

孙权之子做的怪梦:梦见乘龙上天,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预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白泽述异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4/1/1 19:02:00

三国时期,孙权的儿子孙休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在梦里乘龙飞天,回头一看,这飞龙竟没有尾巴,吓得孙休惊醒过来!

孙休心中正纳罕时,就有一大群人涌入自己家中,跪在地上,口中连呼“恭喜陛下”。孙休更加疑惑了,为首的两位大臣开口解释,孙休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原来,孙权共有7个儿子,其中孙休排行老六。

孙休的大哥孙登和二哥孙虑均是英年早逝,三哥孙和和四哥孙霸因为党争,均被赐死,五哥孙奋违法乱纪被贬为平民。

孙休的七弟孙亮是东吴的第2位皇帝,9岁即位,先后被诸葛恪、孙峻孙綝3位权臣独揽朝纲。孙亮早慧,不甘装傻充愣,意欲刺杀宗亲权臣孙綝,因事泄而被孙綝废黜。

此时的孙綝需要重新扶持一个皇帝。遍观孙权的7个儿子,前4个均亡,老五和老七均被贬,只剩下居住在会稽的“琅琊王”孙休了。

所以,孙綝命人奉迎23岁的孙休登基,正应了孙休“乘龙飞天”的梦境。

就这样,孙休成为了东吴的第3任皇帝,而孙亮则被贬为“会稽王”。

孙休自幼师从儒学大家谢慈,推崇以儒治国。但他从父亲孙权身上,学会了如何权衡利弊。如今孙綝兄弟专权擅政,孙休初登大宝,根基未稳,需要谋定而动。

孙休在即位后第4天,就下诏封赏有功之臣。他为孙綝兄弟五人封侯拜相,以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孙綝的二弟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孙綝的三弟孙据为右将军,孙綝的四弟孙干为杂号将军,孙綝的五弟孙闿为将军。

此举令孙綝兄弟五人均执掌禁军,使得孙綝更加肆无忌惮。孙綝以为孙休是个软杮子,暂时放松了警惕,却疏忽了孙休另外几封诏书的作用。

孙休下诏册封张布为辅义将军,将丹杨太守李衡无罪释放,并为孙和之子孙皓等3人封侯。

张布是孙休在会稽时的旧友,孙休提拔他,意在培养自己的亲信。李衡曾数次惩处孙休的不法行为,所以自缚请罪,孙休释放他,意在展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孙皓是孙休的侄子,其父蒙冤而死,孙休授爵于他,意在分化宗亲势力。

做完这几步后,孙休对孙綝表现得更加恭敬,对其请求,无有不从。孙休还称赞孙綝可比肩西汉的霍光,多加赏赐,为其二弟孙恩加侍中一职,同时下诏免除了部分徭役税赋。

侍中一职可以方便在皇帝身侧监视,孙綝兄弟自然高兴,再次疏忽了孙休以轻徭薄赋来收买人心。

在孙休一次次地示弱之下,孙綝更加飘了,骄横跋扈,民怨沸腾,他还在醉酒后口出怨言,似有篡位称帝之意。

孙休知道火加得差不多了,联络张布及老将丁奉,定计在腊祭当日摆下鸿门宴。

对于鸿门宴这种伎俩,孙綝可是见多了。他的堂兄孙峻就曾联合孙亮,在宴席上诛杀了当时掌权的诸葛恪;后来,孙亮故技重施,想在宴席上诛杀孙綝,只是孙綝率先发难,废掉了孙亮。

如今,孙休设宴款待,孙綝自然留了个心眼,以身体不适,推脱不去。

然而,孙休却一连派了十多人邀请孙綝赴宴。由于孙休之前表现得太过温顺,而且曾多次与自己把酒言欢,孙綝盛情难却,只能无奈赴宴。

出发前,他特意叮嘱家人:“待我进宫后,就在家里放火,好让我借机回来!”

孙綝到皇宫后,喝了几杯酒,远远望见家中着火,起身就向孙休请辞。但孙休岂会放虎归山?

张布和丁奉立刻命令侍卫一拥而上,将孙綝给绑了起来。孙綝恍然大悟,急忙磕头求饶。孙休没有给他机会,当场将他斩首示众。

次日,孙休又命人将孙綝的三族夷灭,将孙峻、孙綝等人从孙氏祖谱除名,将被他们陷害的诸葛恪等人改葬祭祀。

就这样,孙休成功拨乱反正,从其即位起至孙綝伏诛,前后不过50天左右。

而后,孙休放开手脚,大力兴办教育,设置学官,立五经博士,以此改善社会风气;又下令减轻赋税,不得耽误农时,加强农桑生产。

可以说,孙休的执政以“仁政”为主,注重息兵养民、推行教化,有着浓厚“儒家”烙印。

在执政前期,孙休所展现出来的宽仁、谋略与沉稳,堪称一代明君;在执政后期,孙休所采取的制衡手段却与其父亲如出一辙。

经过孙权、孙峻、孙綝等人的压制,江东的世家大族已经无力掌控朝局。再加上孙休对孙綝等孙氏宗亲的清洗,东吴的朝堂出现了大片的权力真空。

为了坐稳帝位,孙休只能重用自己的亲信张布及濮阳兴。张布执掌宫内官署,濮阳兴执掌军国大事,两人好大喜功,互为表里,征发大量民夫,令朝廷内外失望至极。

孙休推崇儒家,在登基后依然手不释卷,刻苦钻研。他明知二人有问题,所作所为与自己的初心背道而驰,却依旧宠信有加。

因为他需要张布和濮阳兴这两个“奸佞小人”来制衡时刻准备反扑的江东士族,就如同孙权以扶植吕壹、坐视南鲁党争一样。百姓固然重要,却远比不上自己的帝位。

孙休解决了东吴的内忧,却没能成中兴之主。他在位6年,于29岁暴毙而亡。临终前,孙休将太子托付给濮阳兴。然而,濮阳兴和张布却违背孙休之意,迎立孙皓为帝,孙休的皇后与太子均被孙皓逼死。

如此结局,正应了孙休“不见龙尾”的梦境!

更多文章

  • 为何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水墨疏窗标签:刘禅,蜀汉,刘备,姜维,三国,诸葛亮,丞相制,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刘备夷陵之战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受不了打击的刘备一蹶不振,在白帝城离世。临死前,刘备将刘禅和蜀汉的烂摊子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先帝所托,将蜀汉治理的井井有条,并重新积攒了力量进行北伐,足以说明丞相的重要性。可为什么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再没有设立过丞相职

  •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查他家底,为何气得直拍桌子?换谁也接受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琦哥剪辑标签:刘禅,蜀汉,宰相,皇上,黄皓,皇帝,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标准的能臣。在内政上率领军队忠义睿智。完美的人。而一个人越是完美,他就越会受到关注。诸葛亮虽然已经去世,但外界仍然对他的家庭背景很感兴趣,而这些感兴趣的人中就包括当时的君王刘禅。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首席秘书杨仪为葬礼保密,将自己的灵柩和蜀汉大军安全运回成都。根据宰相诸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在位长达41年,有着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蜀汉,诸葛亮,蒋琬,费祎,夏侯霸,司马昭,三国

    蜀汉后主刘禅虽然在位41年,却是一位历史存在感较弱的皇帝,留给后人更多的是“乐不思蜀”的典故和无所作为的印象,同样遗憾的是集体无意识的历史记忆往往会隐没历史本相的棱角。殊不知不仅当时的史学家陈寿并不否认刘禅曾是卓越的人主,蜀地父老亦深念其遗泽,即使到了八百年后的宋代庆历年间,当地竟因官府拆毁其庙而引

  •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的遗言,刘禅做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备,刘禅,诸葛亮,蜀汉,曹操,曹魏,三国,汉朝

    千万不要小瞧刘禅。在三国时代,有很多雄才大略的枭雄,奇计百出的谋士,武艺高强的猛将,智勇双全的帅才。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家往往更关注的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像刘禅这样的人,通常被大家视为无能之辈,认为没有什么值得褒扬的。但刘禅真的是个窝囊废吗?刘禅的父亲刘备曾经教育自己的儿子刘禅,要他“勿以

  • 诸葛亮临终前,刘禅问一个关键问题,才明白刘禅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刘禅,蜀汉,刘备,三国,诸葛亮,夷陵之战,天文学家

    刘禅一直以来是三国中公认的昏君,在人们的认知中,刘禅就是一个贪图享受、无力治国的无能存在,即使是诸葛亮这样放到历史长河中都难有的天才,也没有办法辅佐他带领蜀汉走向盛世。可是实际真的是这样的吗?痴呆傻只不过是人们给刘禅贴上的标签,历史可能真的不像人们所真正以为的那样。诸葛亮在临终前,刘禅曾问过一个问题

  • 刘禅:一个被黑了1700多年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刘禅,诸葛亮,刘备,赵子龙,曹操,孙权

    古语常说虎毒不食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却是十分生动地诠释了何谓无毒不丈夫,这位大丈夫也的确不负“流氓皇帝”的称号。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率领56万军队趁其不备进攻项羽。项羽亲自指挥3万骑兵逆袭汉军56万之众,汉军主力被歼灭,汉军士兵溃逃,刘邦也只能率数十骑狼狈逃窜。吕雉及一双儿女也在战乱中

  • 司马昭灭蜀后,为什么不杀了刘禅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农家小阿哥标签:司马昭,刘禅,蜀汉,钟会,邓艾,姜维,三国

    司马昭在彻底掌握魏国的政权之后,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敌对势力。此时的司马昭露出了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准备统一中原,结束乱世,以此来奠定自己的绝世功勋和增加威望,为以后取代曹魏打下坚实的基础。终于在景元四年,司马昭不顾群臣的反对,力排众议发动灭蜀之战。亡国之君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等将领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

  • 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狮子座的兔子小姐标签:刘禅,后主,刘备,邓艾,蜀汉,三国,诸葛亮,诸葛瞻,天文学家

    历史上刘禅对诸葛亮的真实态度~喊相父,意思是你是我干爹,可能心里都想喊你亲爹。废丞相职,表明在刘禅眼中没有人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杀李邈,表明刘禅不容许任何人诋毁诸葛亮。大力提拔诸葛瞻,表明后主心里一直有武侯的位置,还把自己女儿嫁给诸葛瞻了。最终同意立庙,400年大汉王朝首例。你说刘禅不尊重诸葛亮?

  • 诸葛亮去世后, 此人立即出言诋毁, 结果被刘禅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巧手小房标签:刘禅,蜀汉,刘备,曹魏,刘璋,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冬先后出兵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对于诸葛亮北伐来说,虽然消耗了蜀汉的国力,不过,通过对曹魏的不断袭扰,也打乱了对方的兵力部署,客观上延续了蜀汉的存在时间。换而言之,诸葛亮北伐是有积极意义的。到了公元234年

  • 绵竹之战:诸葛父子双双阵亡,导致刘禅不战而降,背后原因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刘禅,诸葛,蜀汉,邓艾,姜维,诸葛亮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黄巾暴起、诸侯逐鹿,天下大乱,各地虽然还是遵守一个汉献帝,但是汉家皇帝早已无法号令诸侯,甚至被各地军阀驱赶凌辱,幸得曹操将天子接到许昌,从此开始了挟天子以令不臣,中原权势逐渐归到曹操。刘备孙权在乱世中建立功业,相互联合和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东汉分为魏蜀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