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政君:人称扶弟魔,她应该为王莽篡汉负责吗

王政君:人称扶弟魔,她应该为王莽篡汉负责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小探长 访问量:304 更新时间:2024/1/9 9:17:30

壬寅年 丙午月 戊戌日 宜读此文

王政君,汉元帝的皇后,王莽的姑姑,正是在她的提携下,王莽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明朝思想家王夫之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

01命中注定我是皇后

王政君的上位之旅,就像有主角光环一样,命中注定要成为皇后。

她的父亲叫王禁,做过廷尉史的小官,此人不修边幅,好酒色,娶了不少姬妾,而妻子李氏恰恰又是个善妒的人,直接离婚改嫁了。王禁一共有二女八子,王政君是二女儿,王莽的父亲王曼是二儿子。

王政君从小是许配了人家的,眼看快到出阁的年纪,男方突然生病死了,婚事也就取消了,后来东平王要纳她为妾,结果东平王没了,王禁赶紧让相士来为女儿看相,怕不是克夫之相吧。

王政君的母亲告诉相士,当初怀她时,夜里做梦,梦见一轮明月入怀,相士听明白了,对王禁说“此女是月亮入怀,贵不可言”!就这样王政君不仅没有落下克夫的名声,反而成了香饽饽,自此王禁有了把她送进宫的想法。

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入宫,做了家人子,所谓家人子是指宫中没有官位的宫女,想要出人头地比登天还难,但是王政君是大气运之人。

太子刘奭的宠妾司马良娣去世,临死前她对刘奭说自己一定是受了其他女人的诅咒才早死的,刘奭由此迁怒于其他姬妾,一时间太子宫中无人敢亲近刘奭。

汉宣帝听闻后很着急,生怕儿子由此变成“性冷淡”,不近女色可不成,他还等着抱孙子呢。既然刘奭对太子宫中的女人有怨气,那就从自己后宫挑选几个送过去,汉宣帝把这件事交代给了王皇后。

王皇后千挑万选,挑了五个宫女亲自送到太子宫中,其中就有王政君。王皇后可是花了心思的,这五人各有特色,有的美艳,有的小家碧玉,而王政君属于清纯简朴。到了太子宫中,刘奭的心情还是很低落,但是对于汉宣帝的“好意”,加上皇后亲自送过来,不能拒绝,于是退而求其次,要求留下一人即可。王皇后看了看,似乎只有王政君表现出来温柔才能抚平刘奭的心伤,于是王政君留下了。

这是得罪了造型师

刘奭的宠妾不少,却一直没有子嗣,王政君成了太子妃后,很快就传来了好消息,十月怀胎后生下了皇长孙,兴奋的汉宣帝亲自为孙子取名为刘骜,字太孙。骜,骏马也,又是千里马,又是太孙,汉宣帝对这个孙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经常将其带在身边。

母凭子贵,王政君的地位直线上升,汉元帝继位后,册封其为皇后。

02惊险过关

王政君的皇后之位比较稳固,但是刘骜的太子之位却岌岌可危。

随着刘骜年岁渐长,其本性逐渐暴露,贪玩,好色,胸无大志,这让汉元帝觉得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此外汉元帝并不喜欢王政君,而是独宠傅昭仪,傅昭仪也是个厉害角色,后面还会提到,她为汉元帝生下定陶王刘康后,汉元帝便有了废刘骜立刘康之意。

王政君感觉到了危机,但又无可奈何,一来自己不得宠,二来儿子不争气,最后王家势力也不够强大,无法影响朝局,就在王政君和刘骜等待最终审判时,史丹站了出来,劝阻汉元帝易储。

史丹出自史家,也是外戚之一。汉武帝的太子刘据生刘进,刘进娶史良娣,生刘病已,巫蛊之祸中,刘据一系只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刘病已存活,后来刘病已被寄养在史家,他登基后改名刘询,即汉宣帝,对史家大肆封赏,史家一跃成为帝国权贵。

史丹告诉汉元帝,刘骜的太子名分早定,早已为天下人所认可,而刘康尚年幼,如果立其为太子,势必不服于天下人,易造成朝局动荡,汉元帝觉得有理,加上自己病重,已经无力去折腾了,便告诉史丹,皇后为人谨慎,先帝又喜欢刘骜,他决定不易储了。

王政君舒了一口气,公元前33年,汉元帝驾崩,刘骜继位为汉成帝,尊王政君为皇太后,属于王家的时代来临。

王太后

03飞黄腾达的王家

自汉朝立国,外戚干政就没有断过。汉惠帝时期吕氏外戚,汉文帝时期薄氏外戚,汉景帝时期窦氏外戚,汉武帝时期窦氏、田氏、卫氏、李氏轮番上场,汉昭帝、汉宣帝时期霍氏外戚,等到汉成帝登基,王氏外戚的机遇来了。

新皇帝登基伊始,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提拔外戚,于是王政君的哥哥王凤出任大司马领尚书事,自霍光出任此职以来,这就成了西汉权力最大的官职,与此同时封王政君胞弟王崇为安成侯,王凤继承了其父王禁的阳平侯。

次年又同日封王谭为平阿侯、王商为成都侯、王立为红阳侯、王根为曲阳侯、王逢时为高平侯,史称一日五侯,奇怪的是王莽的父亲王曼并不在其列,直到后来王莽快接任大司马了,王政君才“想起来”封王曼为新都侯,而此时王曼已经去世,新都侯由王莽承袭,等于是封了王莽。

王凤的地位也不是坚如磐石,比如京兆尹王章就曾假借日食之名,说王凤把持朝政,逼王凤下野,王政君听说了之后,在后宫茶饭不思,以泪洗面,汉成帝慌了,只得把舅舅又请回来,官复原职,而王章则被找了个理由杀了。从此之后再也没人为汉成帝出头而得罪王家了。

王莽与王政君

汉成帝时期,王家的权势煊赫到什么程度呢。除了上面说的空前绝后的一门十侯,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大司马领尚书事一职由王家世袭。王凤临死前举荐堂弟王音,王音临死前举荐堂弟王商,王商临死前举荐弟弟王根,王根病退前举荐堂侄王莽,汉成帝在位26年,王家做了26年的大司马领尚书事,基本上朝政由姓王的说了算,地方上的官员也都是王家门徒。

04女人的战争

公元前7年,汉成帝驾崩,宗室刘欣继位为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这是王政君和王莽命运中的一道坎。

刘欣和王政君没有血缘关系,然而他的祖母是当年和王政君争宠的傅昭仪,这次她回来的身份是恭皇太后。傅昭仪政治眼光独到,汉成帝挑选继承人时,她暗中贿赂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以及大司马王根,把孙子刘欣捧上了太子之位,并最终登基为帝。

汉哀帝登基后,以傅氏为代表的新外戚开始上位,后宫之中,恭皇太后不断挑战王政君的地位,宫女们也是看人下菜,眼见王政君失势,一窝蜂都去烧恭皇太后的热炕头,在一些场合公然把恭皇太后与王政君平起平坐,有一次刚好被王莽撞见,出言喝止,惹怒了恭皇太后,次日便丢掉了大司马一职,回封地读书去了,恭皇太后的堂弟傅喜接任大司马。

汉哀帝在位六年,王政君在后宫忍气吞声了六年,王莽在封地蛰伏了六年,在这期间恭皇太后为代表的傅氏外戚和恭皇后(汉哀帝生母)为代表的丁氏外戚相互倾轧,结果被汉哀帝的男宠董贤摘了桃子,他成了大司马领尚书事,董家成了朝堂新贵。

汉哀帝驾崩时,恭皇太后和恭皇后都已经先他而去,整个皇宫中地位最尊贵的只有王政君,王老太太瞬间满血复活,利用她在后宫数十年培养成的政治嗅觉,立即安排王氏子弟控制了局势,让王闳逼迫董贤交出玉玺,随后又收缴了兵符,将禁卫军牢牢控制在手中。

一切妥当后派人传董贤问话,三言两语就把董贤吓得说不出话来,磕头谢罪,然后就是王莽出来接管一切。王莽先是假借王政君诏命,逼死董贤,随后将恭皇太后、恭皇后挖坟,把两家外戚清理出朝堂,最后把赵太后(赵飞燕)、傅皇后(汉哀帝皇后)贬为庶人,发配去给汉成帝、汉哀帝守陵,两人自缢而亡。

05王莽篡汉

一番操作之后,朝堂又变成汉成帝时期模样,王莽任大司马领尚书事,丞相、司徒等都是其党羽,后宫之中唯王政君独尊,这天下除了皇帝还姓刘,其他的都快姓王了。王莽开始了篡位之旅,先是加封“安汉公”,然后加九锡,最后假借天命篡汉。

王莽要称帝,派王舜找王政君要传国玉玺,王政君这才知道了侄子的野心,但是为时已晚,她痛斥王莽,并哀求说天下已经给你们了,还在乎玉玺吗,就让这玉玺陪着她到地下吧,那样还有脸面见刘家列祖列宗。王舜不依,王政君愤怒地把玉玺掷在地上,怒斥道“这玉玺一定会给王氏带来灭门之灾!”玉玺也由此螭碎了一角。

新朝建立后,王政君改封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王莽处处推行改革,要让自己的新朝与汉朝完全区分开来,比如说穿衣,汉朝上层都穿黑貂衣,王莽下令改穿黄貂衣,但是王政君偏不遵守,坚持穿黑貂衣,各种习俗都按着汉朝旧制来,王莽也无可奈何。

又活了五年,王政君薨逝,年八十四岁,与汉元帝合葬。王政君的年龄在历代太后中数一数二了,也正是她的超长待机,才给了王家崛起的机会,也正是她熬死了恭皇太后、恭皇后,才能助力王莽二次复出,王夫之称其为“老妖”,老妖不死,日蚀月龁,以殄汉而必亡之,久矣。

但是从后来人的角度来看,摆在王政君面前的似乎不是选择题,而是填空题。作为身居后宫的太后,她能依仗的只有娘家人,况且有太多的人已经做了榜样,她重用提拔王氏只不过是依葫芦画瓢,王夫之将其定为“通天之罪”,恐怕就像商朝灭亡怪罪妲己,吴国灭亡怪罪西施,是一种为上位者无能找的借口罢了!

更多文章

  • 王政君:西汉最强“扶弟魔”,当权四十年扶植后族,终结大汉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侦查号标签:刘骜,太后,皇帝,王政君,扶弟魔,汉元帝,大汉王朝,女皇武则天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嫁人不嫁凤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凤凰男是指那些出身社会底层,升迁至高位后内心却没有与时俱进,还是怀有昔日自卑和敏感等心态,没有安全感的男人;扶弟魔指的是出嫁后的女性受到旧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顾自身幸福为娘家兄弟谋取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伴侣一方的利益。在当今社会,如果适婚男女

  • 身历七朝、四世听政的王政君,断送了西汉,酿成王莽代汉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政君,王莽,王太后,太后,刘骜,成帝

    在西汉末年的政坛上,有一位身历七朝、四世听政,善于玩弄裙带关系的女主,这便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她18岁入宫,84岁寿终。“享国十六余载”。她平庸无能、任人唯亲,把国政交予外戚,搞得朝政腐败,断送了刘氏基业,酿成王莽代汉的悲剧。汉甘露三年(前53年),18岁的王政君被选入宫。不久,皇太子刘奭因爱妃司马

  • 权倾朝野的汉元帝之后,五任国君的太后-王政君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王政君,汉元帝,太后,刘骜,宣帝

    引言西汉末年,有一位权倾一时,从嫔妃到皇后直至皇太后的长寿女人,在皇宫生活六十余载的汉元帝之后王政君。王政君的家世非常显赫,据说能够追溯到她是黄帝后代。到了王政君父辈,官职越做越小。她的父亲王禁只是廷尉史的小官。王政君生下后就被父母当成了宝贝。请来不少名师,指导王政君的诗、琴、书、画。异常聪慧的王政

  • 辅佐六代帝王的太后王政君,是如何自作聪明,断送西汉200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太后,王莽,西汉,王政君,汉哀帝,汉元帝,汉宣帝,孝成皇帝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个定律放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上同样适用。如果一个朝代能够连着出现三位贤明的君王,那无疑就是一个王朝盛世。但是历史上,这样三世明君的美好景象屈指可数,除了一个特例—西汉。西汉自高祖刘邦开国,到最强盛时期的汉宣帝,连着7位皇帝都是明君。这样的国运,简直是匪夷所思,奋七世之余烈的大汉王

  • 母仪天下:刘鳌三妃王政君、傅瑶和冯媛原型揭秘!傅瑶真的很坏?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王政君,傅瑶,冯媛,母仪天下

    在电视剧《母仪天下》中,讲述了刘鳌后宫妃嫔的故事,其中王政君、傅瑶和冯媛三姐妹的宫斗生活。今天,黑狸狸就跟大家盘点一下她们三个人的原型!1-王政君剧中的王政君就是一个圣母玛丽苏大女主。要什么没什么,却凭借忍者神龟的技术,成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的丈夫不爱她,儿子不孝顺她,孙子被人害死了,她明明

  • 王政君:一路躺赢的大女主人设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王政君,刘骜,刘询,王莽,傅昭仪

    历史上的皇后之位是最让后宫女子眼红的,它象征着后宫之中大权独揽、唯我独尊,也意味着母家繁荣昌盛,还代表着自己的长子能够顺理成章的继承江山,但同时要承担管理后宫的职责,要有容纳宫嫔的雅量,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更鲜少有人当得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另一个改变西汉格局(由盛转衰)的皇后——王政君。王政君(前

  • 西汉王政君家族势力为何如此庞大?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政君,刘骜,孝成皇帝,太后,王莽,汉元帝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豪趁机起义,欲夺君王大权。昔日身为小小亭长的刘邦逐步成长为起义大势力之一,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流氓”战胜了清高的楚霸王,汉朝由此建立起来。由刘邦建立的西汉享国210年,历经12代皇帝,才终结于王莽之手。王莽篡位废帝,底气来源于西汉时期长期干政的外戚势力。自汉元帝时

  • 王政君的矛盾人生:汉室寡妇还是新莽国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王政君,汉哀帝,太后,汉元帝,孝成皇帝,王莽,汉室寡妇

    读西汉末年的历史时,王政君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她为王家崛起贡献了巨大力量,最终为王莽篡汉铺平了道路。但当王莽已经大权在握时,她对于王莽的篡立大业却越来越显出一种反对态度,甚至在王莽派人索要传国玉玺时,愤怒将其摔掉一个角。那么,王政君在新莽代汉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她的心态到底是怎样的?影视剧中的王政

  • 西汉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之起起落落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政君,刘骜,皇后,孝成皇帝,汉哀帝,汉元帝

    刘奭即位之后,史称汉元帝,王政君被封为皇后。王政君虽然贵为后宫之主,却并不讨元帝喜爱。只能依靠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骜。身为皇后的王政君,深知只依靠太子,势单力薄。利用皇后的这重身份,皇后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开始走向历史舞台,此举也是为了保护儿子刘骜的太子之位。一、拼儿子:太子之争遇贵人汉元帝刘

  • 河北历史名人(补)三王政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王政君,汉哀帝,孝成皇帝,刘骜,汉宣帝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王莽的姑姑,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