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政君:西汉最强“扶弟魔”,当权四十年扶植后族,终结大汉王朝

王政君:西汉最强“扶弟魔”,当权四十年扶植后族,终结大汉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侦查号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26 14:00:56

网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嫁人不嫁凤凰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凤凰男是指那些出身社会底层,升迁至高位后内心却没有与时俱进,还是怀有昔日自卑和敏感等心态,没有安全感的男人;扶弟魔指的是出嫁后的女性受到旧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不顾自身幸福为娘家兄弟谋取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伴侣一方的利益。

在当今社会,如果适婚男女遇见这两类存在都会头痛不已。的确,凤凰男和扶弟魔的行为给两人婚姻带来很大的变数,轻者日日吵闹或以离婚收场;重则将另一方拖下深渊从而两败俱伤。

在我国历史上,西汉时期就有着这么一位太后。她是凤凰男和扶弟魔的集合体,在她当政期间,不计成本地重用和提拔娘家兄弟,实现“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梦想,最后却亲手将西汉王朝推向灭亡,也导致了娘家被族灭的下场,她就是西汉太后——王政君

在讲述她之前,先来讲一个故事:

汉宣帝的儿子刘奭(shi)还是太子的时候,她非常喜爱自己宫中的美丽妃嫔司马良娣(良娣是后宫妃嫔等级)。

但是好景不长不久后司马良娣病重,临终前她或许不想让其她妃嫔在自己死后争宠,于是对刘奭说:

“妾死非天命,乃诸娣妾良人更祝诅杀我!”

总之司马良娣说我是被别人诅咒而死的,我心里恨啊!此时年轻的刘奭也就信以为真,少年人都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憧憬,刘奭从此陷入对爱妃的深切思念中对其余妃嫔都敬而远之。

刘奭是西汉帝国储君而且膝下无子,他陷入情障不近女色,这自然让太子东宫的近臣都很忧心,他们不敢隐瞒偷偷地汇报给皇帝刘询。

刘询一听心里有些着急,他原本也是情种当年对许平君情深义重,结果害的爱妻被霍家毒杀。出于对刘奭母亲许平君的愧疚,刘询一直都对这个儿子十分的宠爱。他马上让王皇后挑选貌美年轻的宫女送给刘奭,好让他在感情上有所转移。

王皇后不敢怠慢连忙挑选了五名宫女,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后,让人传太子过来。

刘奭一到皇后宫中看到五位佳人站立在皇后的下方,顿时心知肚明。当王皇后问他哪位佳丽貌美可人的时候,刘奭出于对继母的尊敬,闭着眼睛随手一指,正好指着离自己最近的一位宫女。这位宫女就是王政君。

众所周知,封建时代皇宫中从来不缺乏各色美女。她们拼容貌、拼才学、还有的拼家世,都想在后宫杀出一条血路,得到皇帝(包括未来储君)的宠幸从而一飞冲天。对于王政君来说,这三项她都不算特别突出,她之所以能够被刘奭相中,只能说是运气使然。

王政君的母亲怀着她的时候,就梦见月亮入怀。等到她长大嫁人的时候,却接连“克死”了两位未婚夫,这下街坊邻居都开始议论纷纷。王政君的父亲王禁也非常郁闷,于是迷信的他找了一位相士,相士最后得出结论:“此女贵不可言!”

王禁听了非常高兴,他想天下富贵莫过于皇宫之中,于是托人将王政君送入宫中成为家人子。

在佳丽如云的皇宫,王政君并不受重视,但时来运转下他被送入太子宫中,从此开始了自己青云直上的道路。

作为“纯情”的少年,刘奭一直喜欢司马良娣夜夜留宿在她那里,太子名义上的妃嫔十余人却一直没有生育皇孙。王政君的到来却改变了这一局面,她和太子一夕欢愉后成功怀孕,十月怀胎生育一名皇孙。

跟古今所有的爷爷们一样,长孙的降临让汉宣帝喜出望外,他亲自为皇长孙取名为刘骜并且带在身边抚养,这也等于向世人暗中宣告:这个孙子我很喜欢。也无意之中为刘骜母子送了一枚护身符。

自古母凭子贵,儿子得到皇帝的喜欢王政君自然水涨船高,在刘奭登基为帝后册封封王政君为皇后,成为国之小君。

然而王政君毕竟不是刘奭喜欢的对象,而刘奭也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纯情少年,他登基之后面对如云的佳丽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快另有新欢。为此还心生废立太子的念头,虽然最后不了了之却让王政君心生警惕,在后宫整日战战兢兢保住自己母子的地位,还顾不上娘家的兄弟姊妹。

公元前33年,被酒色掏空了身体的汉元帝刘奭去世,王政君辅佐儿子登基自己也成为大汉皇太后。

西汉时期帝后一体,有着太后辅政的传统历代太后权柄很大,外戚势力在朝堂举足轻重。但尽管如此,外戚要想被封爵或者做官,也要有实打实的功劳或者自身实力强大才行,比如文帝、景帝时期的窦婴,武帝时期的卫、霍两人。

但是王政君却不是这样做的,在掌握权力之后她成为绝世扶弟魔,大肆封赏自己的娘家兄弟子侄。活着的封侯拜将,早逝的也都追封为侯(王莽之父王曼就是如此),时人称之为“五侯十将”。

在王政君浅薄的政治认知中,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却丝毫没有提防人性是复杂的,尤其是在巨大利益的蛊惑下。自己不予余力扶持的娘家人,他们只会越来越得寸进尺,有时候毁掉自己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无节制对别人的爱和赠与。

果不其然此前王氏族人毫无功勋,陡然得势后光彩生门户,他们开始迫不及待地在朝堂之上清除异己好独占权势。

对于舅舅们的所作所为,登基不久的汉成帝刘骜心知肚明。自古帝王可以推恩外戚但不会容忍他们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只不过王政君的纵容,加上此时王氏族人已经遍布朝堂牵一发而动全身,刘骜势单力孤无从下手。他本身也不是圣明之君,面对此情此景,不久之后干脆躲进后宫宠幸宫女从此不理朝政。

刘骜的行为让王政君很失望,她想不通自己的儿子怎么会变得如此,最后王政君只能将儿子的行为归咎于后宫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认为是她们狐媚惑主勾引自己的儿子从此之后深恨两人。

公元前7年,刘骜终于油尽灯枯在赵合德宫内暴毙,而且没有留下子嗣。消息传出王政君固然伤心,但是她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娘家人的利益,于是她和群臣商议后,另立定陶恭王的儿子刘欣为帝。

在王政君看来,刘欣由一介王爷能登基为帝自己居功至伟,他上台之后必定会保全自己和王氏族人的利益。哪知道刘欣却早就看不惯王氏一族的飞扬跋扈,也不想学刘骜那样做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头天子。他上台之后开始有样学样,任用自己生母丁太后的族人,等逐渐掌握权柄后刘欣开始排挤王氏一族,王家的“希望之星”,王政君最为喜欢的王莽就被贬到新野。

眼见娘家人受到欺负王政君心急如焚,但是她现在已经被边缘化说话也不大有用了,毕竟皇帝刘欣不是自己的亲儿子。但这时候好运再一次地帮助了王政君,刘欣登基不到六年就病重而亡,王政君听说之后喜出望外,连忙派人威胁刘欣的心腹大司马董贤(断袖分桃的那位)交出传国玉玺。

随后一场反攻倒算开始了,董贤、赵飞燕以及傅皇后(汉哀帝)先后被逼自杀。铲除政敌后王政君重新临朝称制,改立九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史称汉平帝,仍然重用娘家侄儿大司马王莽辅政。

可是王政君不知道的是,此时王莽这个“孝顺”的侄儿已经不满足于权臣之位,他想的是代汉自立自己成为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王莽一方面用伪装示人,博取朝臣的好感;另一方面伪装孝顺,让王政君将大权交给自己,多外出走动锻炼身体。年迈厌政的王政君那里知道他内心所想,自然乐得如此,在她想来刘氏和王氏共保富贵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公元6年,年幼的汉平帝去世(有说法是王莽害死),王莽加紧代汉自立的脚步,他指使朝臣伪造白石丹书,上刻:安汉公王莽为皇帝。面对王莽的试探,王政君这才知道侄儿的内心所想,他是想自立为帝!

王政君虽然偏袒娘家人,但自始至终还是视自己为汉室儿媳,始终没有取代汉朝的心思。于是她气愤地表示不赞同,但此时王政君已经远离朝堂王莽大权在握,根本阻止不了王莽的篡位举动了。

三年之后王莽篡位自立,派堂弟安阳侯王舜入宫面见王政君,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怒斥他们享受汉朝的恩德,却做着忘恩负义之事,说完将传国玉玺摔倒阶下摔碎了一角。

王莽得到玉玺非常高兴,在建立“新”朝后,他册封在改朝换代中的最大功臣,自己的姑母王政君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并且毁掉汉元帝庙改称长寿宫让王政君居住,当王政君看到自己祭祀丈夫的宗庙被毁,内心再坚强也痛哭不止:“我本来就是汉元帝的妃子,怎么能毁掉丈夫的宗庙做为我用餐的地方?”

但此时为时已晚,她掌权之后做了一辈子的扶弟魔,用毕生精力扶持娘家兄弟子侄,但最后却滋生了娘家人的野心,导致西汉的覆灭也使得自己身败名裂。清代学者王夫之用了一句话来评价她说:“亡西汉者,元后之罪通于天矣!”

更多文章

  • 身历七朝、四世听政的王政君,断送了西汉,酿成王莽代汉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王政君,王莽,王太后,太后,刘骜,成帝

    在西汉末年的政坛上,有一位身历七朝、四世听政,善于玩弄裙带关系的女主,这便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她18岁入宫,84岁寿终。“享国十六余载”。她平庸无能、任人唯亲,把国政交予外戚,搞得朝政腐败,断送了刘氏基业,酿成王莽代汉的悲剧。汉甘露三年(前53年),18岁的王政君被选入宫。不久,皇太子刘奭因爱妃司马

  • 权倾朝野的汉元帝之后,五任国君的太后-王政君

    历史解密编辑:和他去远方标签:王政君,汉元帝,太后,刘骜,宣帝

    引言西汉末年,有一位权倾一时,从嫔妃到皇后直至皇太后的长寿女人,在皇宫生活六十余载的汉元帝之后王政君。王政君的家世非常显赫,据说能够追溯到她是黄帝后代。到了王政君父辈,官职越做越小。她的父亲王禁只是廷尉史的小官。王政君生下后就被父母当成了宝贝。请来不少名师,指导王政君的诗、琴、书、画。异常聪慧的王政

  • 辅佐六代帝王的太后王政君,是如何自作聪明,断送西汉200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太后,王莽,西汉,王政君,汉哀帝,汉元帝,汉宣帝,孝成皇帝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个定律放在中国古代的王朝上同样适用。如果一个朝代能够连着出现三位贤明的君王,那无疑就是一个王朝盛世。但是历史上,这样三世明君的美好景象屈指可数,除了一个特例—西汉。西汉自高祖刘邦开国,到最强盛时期的汉宣帝,连着7位皇帝都是明君。这样的国运,简直是匪夷所思,奋七世之余烈的大汉王

  • 母仪天下:刘鳌三妃王政君、傅瑶和冯媛原型揭秘!傅瑶真的很坏?

    历史解密编辑:枕桃花时节标签:王政君,傅瑶,冯媛,母仪天下

    在电视剧《母仪天下》中,讲述了刘鳌后宫妃嫔的故事,其中王政君、傅瑶和冯媛三姐妹的宫斗生活。今天,黑狸狸就跟大家盘点一下她们三个人的原型!1-王政君剧中的王政君就是一个圣母玛丽苏大女主。要什么没什么,却凭借忍者神龟的技术,成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她的丈夫不爱她,儿子不孝顺她,孙子被人害死了,她明明

  • 王政君:一路躺赢的大女主人设

    历史解密编辑:手工匠人标签:王政君,刘骜,刘询,王莽,傅昭仪

    历史上的皇后之位是最让后宫女子眼红的,它象征着后宫之中大权独揽、唯我独尊,也意味着母家繁荣昌盛,还代表着自己的长子能够顺理成章的继承江山,但同时要承担管理后宫的职责,要有容纳宫嫔的雅量,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当的,更鲜少有人当得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另一个改变西汉格局(由盛转衰)的皇后——王政君。王政君(前

  • 西汉王政君家族势力为何如此庞大?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政君,刘骜,孝成皇帝,太后,王莽,汉元帝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豪趁机起义,欲夺君王大权。昔日身为小小亭长的刘邦逐步成长为起义大势力之一,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终,“流氓”战胜了清高的楚霸王,汉朝由此建立起来。由刘邦建立的西汉享国210年,历经12代皇帝,才终结于王莽之手。王莽篡位废帝,底气来源于西汉时期长期干政的外戚势力。自汉元帝时

  • 王政君的矛盾人生:汉室寡妇还是新莽国母?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王政君,汉哀帝,太后,汉元帝,孝成皇帝,王莽,汉室寡妇

    读西汉末年的历史时,王政君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她为王家崛起贡献了巨大力量,最终为王莽篡汉铺平了道路。但当王莽已经大权在握时,她对于王莽的篡立大业却越来越显出一种反对态度,甚至在王莽派人索要传国玉玺时,愤怒将其摔掉一个角。那么,王政君在新莽代汉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她的心态到底是怎样的?影视剧中的王政

  • 西汉最长寿的皇后王政君之起起落落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王政君,刘骜,皇后,孝成皇帝,汉哀帝,汉元帝

    刘奭即位之后,史称汉元帝,王政君被封为皇后。王政君虽然贵为后宫之主,却并不讨元帝喜爱。只能依靠儿子,也就是当时的太子刘骜。身为皇后的王政君,深知只依靠太子,势单力薄。利用皇后的这重身份,皇后王政君同父异母的兄弟们开始走向历史舞台,此举也是为了保护儿子刘骜的太子之位。一、拼儿子:太子之争遇贵人汉元帝刘

  • 河北历史名人(补)三王政君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有料吧标签:王政君,汉哀帝,孝成皇帝,刘骜,汉宣帝

    王政君(前71年-13年2月2日),女,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生母,阳平侯王禁的女儿,王莽的姑姑,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网络图片,侵权联删王政君是王禁之女,其母李氏是魏郡李家的长女。李氏怀着王政君时,梦见一轮月亮扑入自己的怀中。王政君长大后,性情温顺,学会

  • 怒摔传国玉玺的王政君,因为偏爱,终于把人生带到了不可控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王政君,传国玉玺,刘骜,孝成皇帝,汉哀帝,王皇后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和命运的背后往往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推动着事物的演变,让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衍生出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西汉的王政君,这个凭借享年84岁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的传奇女性,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