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邓禹,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开国将领

邓禹,历史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开国将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佳佳很有料 访问量:4849 更新时间:2023/12/25 1:41:44

刘秀并不是新朝末年最强大的势力领袖,但是他却能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恢复汉室江山,统一全国。这离不开一个人的帮助,这个人就是文武双全的邓禹。他不但给刘秀提出很多建议,招揽很多人才。还经常驰骋疆场,为刘秀东征西讨。

邓禹是南阳新野人,邓禹家是当时新野大族,其本人称得上是历史上文武全才。现在二十一岁的正打游戏打得入迷,而21岁的邓禹已经成为刘秀的手下大将和军师。22岁的时候就统帅大军驰骋疆场,23岁被封侯。后在众多开国功臣中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刘秀起初跟随着哥哥刘縯带着舂陵军起义,随后哥哥被杀,又遭到更始帝的怀疑。随后更始帝派他任破虏将军兼大司马去河北镇抚各地势力。表面上是让他去招抚,实际上是把他踢出更始政权,如果他能招抚河北势力当然好,如果不能招抚被其他势力所灭也没有所谓。

当时的刘秀正是处于这样进退两难之际,而偏偏是这个时候,邓禹前来投奔刘秀。

定策之功,为刘秀在河北建立根据地做出铺垫

邓禹向刘秀分析了当时的状况,更始政权,赤眉军,青犊军虽然人数多,但是他们志在钱财,这些势力都不会长久。随后邓禹建议:“现在跟他们争锋肯定是不行的,只有先招揽英雄,安定民心,再立高祖的大业。”

刘秀听从了邓禹的建议,他罢黜官吏,遣散囚徒,废除苛政,恢复西汉官制。所过之处吏民迎劳。刘秀又广收人才,邓禹则市场笼络这些人,即使刘秀最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离去。这是后来河北根据地能够建立的前提,由此也鼓舞了刘秀自立门户的决心和信心。

建议建立河内根据地,识人善任

更始二年,邓禹经过深思熟虑后便向刘秀建言,若想统一全国,得有自己的根据地。

“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

邓禹分析了河内所具备的建立根据地的优越的地理条件,随后向刘秀举荐了贤才寇恂。刘秀随即采纳了这一建议,委任寇恂为河内太守,并且嘱托冯异驻军孟津协助寇恂以坚守河内。

河内根据地建立起来以后,它为刘秀建立东汉政权起到了很大作用。寇恂和冯异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打败了朱鲔,补给了前线的物资。刘秀凭借河内很快建立起自己的势力,以河内为依托,有了自己生存空间,要知道之前只是一个无兵无粮无地盘的三无人员。在此基础上,平定关中,统一中原,完成帝业。

更始二年四月,刘秀擒获王郎,这样刘秀在河北站稳脚跟。在此期间,邓禹运筹帷幄,殚精竭虑,立下了汗马功劳。刘秀在用人的时候,都要先问问邓禹,看要用之人是否能堪重任、邓禹每次推荐的人才都十分称职。当初刘秀要发兵攻打幽州,不知道派谁合适,于是就跟邓禹商量。邓禹推荐吴汉前去,结果吴汉率很少的骑兵就完成了使命,还带回来很多新兵。之后吴汉就成为刘秀的手下的主要大将。刘秀手下很多人都是邓禹举荐的,这些人也都立下了很大功劳。

定关中

更始二年,刘秀拜邓禹为前将军,挥师西进,以平定关中。邓禹军顺应民心,接着如破竹之势。打败了樊参,王匡,成丹,刘均,并且劝降了汉中王刘嘉,在此基础上彻底灭了更始刘玄军得主力,遂平定了关中以北诸郡。

更始三年(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鄗地称帝,封邓禹为大司徒,而这时邓禹仅24岁。而这时赤眉军攻占了长安。很多人劝说邓禹直接攻取长安,而他却冷静地意识到这时赤眉军士气正盛,自己虽然人多,但是物资匮乏,于是决定修兵看局势。

这时刘秀经营中原,邓禹则牵制赤眉军西进。对赤眉军形成夹击之势,最终赤眉军投降。邓禹在关中一年多,消灭了赤眉军主力,平定关中很多城池。这为冯异定关中奠定了基础,也为刘秀消灭关东割据势力奠定了基础。

功成身退

公元三十八年,刘秀平定天下,封邓禹为高密侯,食高密,昌安,夷安和淳于四县。他深知自己功劳大,可能会让主上猜疑。于是主动辞去右将军职位,他很少议论国家大事,收敛锋芒。此时的他正值壮年,以他的才能,如果他愿意,在东汉初期政治舞台上有他施展的空间,可是他选择退避名位,在府中悉心都儒学经书。

他的生活远避奢华,从不倚仗权势搜刮钱财。他家的一切用度都来源于封地,从不经营其他财产。在皇帝和同僚面前从来不提往年的功劳,保持谦虚的态度。

永平元年(公元58)五月,57岁的邓禹病逝。

邓禹少年老成,有韬略识人之明。在西汉末年乱世中,投奔刘秀,继而运筹帷幄,推荐贤能,辅佐刘秀从弱到强,终成帝业。他还统帅千军,身经百战,多次取胜,奠定东汉基业。

这等功业,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是很正常的。但他虽为功臣之首,却不居功自傲,收敛锋芒,谨言慎行。以明智的姿态使皇帝不猜疑,同僚不妒忌,无小人无机可乘,实在是明哲保身的智者行为。

标签: 邓禹刘秀关中冯异高祖平定

更多文章

  • 为什么邓禹打了很多败仗,却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天际云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大将,光武,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汉朝

    云台二十八将,是指在汉光武帝刘秀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建立东汉政权过程中功劳最大、能力最强的二十八员大将,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云台阁命人画了28位大将的画像,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其中邓禹排名第一位,然而邓禹却打过许多败仗,为什么什么是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呢?其

  • 邓禹攻打赤眉,败得只剩24骑,为何仍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蔚蓝史族标签:邓禹,刘玄,大军,长安,皇帝,赤眉,汉朝,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

    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这片大地上发生了多次的战乱,也进行了无数次的朝代更替,并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优秀人物,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邓禹便是其中之一。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为东汉初年名将,军事家。邓

  • 全部签订征迁安置协议,邓禹路南延工程正式进入拆迁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南阳网标签:邓禹,征迁,拆迁,路南,宛城

    随着现场大型机械作业,一栋栋住宅楼应声而倒!9月5日,邓禹路南延工程拆迁工作启动! 为进一步加快市重点项目邓禹路南延工程建设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要求,市督查局高度重视,成立邓禹路南延建设工程督查专班,先后十余次深入项目施工工地现场督查,并以召开项目推进会、约谈会等形式,采取督帮结合的

  • 156户居民基本搬离 南阳市邓禹路南延征迁工作进入尾声

    历史解密编辑:豫府号标签:邓禹,路南,宛城区,南阳,南阳市,公安分局

    为加快推进市重点项目邓禹路南延工程建设进度,9月2日,南阳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城建交通专项督查组再次深入邓禹路南延工程项目现场进行实地督查。自8月22日宛城公安分局家属院156户居民全部签订征迁安置协议以来,宛城区仲景街道办事处和房屋征收工作专班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安排搬家公司帮助住户腾退房屋,日均搬运

  • 冯异的职场生存:重要的不是你做得有多好,而是怎么做才是对你好

    历史解密编辑:齐文刀标签:冯异,邓禹,刘秀,光武帝

    书接上回:公元24年,刘秀率主力北上经略燕赵地区,就安排冯异留守河北南部,保卫大后方。这任务听起来容易吧?其实一点也不轻松。当时的刘秀集团,已经和占据中原及关中地区的更始集团公开分裂了。更始帝派出李轶、朱鲔、陈侨等大员,领兵号称三十万,屯驻洛阳一带,就像一支尖矛正对着刘秀的后背。此时刘秀带大队人马北

  • “大树将军”冯异屡立战功却从不争功,因积劳成疾而病卒军中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冯异,刘秀,邓禹,光武帝,隗嚣,赤眉军,大树将军,汉朝

    冯异是东汉开国名将,在著名的云台阁二十八将中名列第七,“汉兵起,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苗萌共城守,为王莽拒汉。光武略地颍川,攻父城不下,屯兵巾车乡。异闲出行属县,为汉兵所执。时异从兄孝及同郡丁綝、吕晏,并从光武,因共荐异,得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

  • 从不争功的大树将军冯异,是如何成为刘秀老铁的?

    历史解密编辑:时拾史事标签:刘秀,冯异,邓禹,刘玄,王莽,隗嚣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他是一个内心安静的人,明明智力超卓,武功炳耀,却从不夸示于人。他是能与刘秀敞开心扉的人,曾为刘秀谋划未来,助他冲出困境。在刘秀落魄时煮出豆粥盛上麦饭,温暖了刘秀的雄心壮志。他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大破赤眉,底定关中,为刘秀荡平天下建立了不世之功。当

  • 刘秀对专制关中的咸阳王冯异竟如此信任,实在令其他开国帝王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刘秀,冯异,公孙述,关中,隗嚣

    光荣与艰辛——努力中兴汉光武(53)主笔:江湖闲乐生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正月,随着东汉军队攻下朐县(今连云港市西南),斩杀江淮军阀东海王董宪,刘秀已基本统一了关东。东汉统一战争的重心遂从东线转移到了西线。驻扎在长安的征西大将军冯异,也感觉肩上担子陡然重了起来。如今汉军在西方面对的敌人,主要有两

  • 大树将军冯异,治国统军无一不精,典故无数流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暴走吧历史标签:冯异,邓禹,平定,关中,隗嚣,汉朝,光武帝刘秀

    冯异,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第七位,为人谦恭有礼喜好读书,精通儒家学说和兵法,在跟随汉光武帝刘秀征战期间不求功绩,每当诸位将军聚集在一起并坐论功的时候,冯异便一人独自坐在大树之下,于是便有了“大树将军”的称呼。洞察天下,治国有略在昆阳大战之后,刘縯、刘秀兄弟二人名声大噪,更始帝刘玄见两人对自己产

  • 薄姬生育汉文帝,栗姬之子刘荣做过太子,为什么没有妃嫔封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栗姬,刘荣,薄姬,刘恒,刘邦,妃嫔,汉文帝,刘荣(临江王),军事制度

    自古以来,上至皇亲国戚,下及平民百姓,女子以子为贵,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纵观历史,身为女子有很多都是凭借着自己的儿子地位尊崇,享受荣华富贵,可以说“母凭子贵”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么为什么薄姬和栗姬这两位在自西汉占有重要地位女子没有被正式妃嫔封号?毕竟薄姬生育汉文帝,而栗姬之子刘荣做过太子。究其原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