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周昌进宫奏事,刘邦正和戚姬搂搂抱抱,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刘邦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气愤地说道:“您就是夏桀、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哈哈大笑,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十分敬重这位敢说真话的老乡。
前209年,刘邦在沛县起兵,随后打下泗水郡。当时,周昌和堂兄周苛都在担任泗水卒史,刘邦的大军一到,他们两兄弟就加入了刘邦的创业团队。
刘邦对这两位老乡很信任,让周昌负责掌管军旗,周苛则在帐下当宾客。后来他们跟从刘邦入关,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前203年,项羽的大军在荥阳把汉军团团围住。形势紧急,刘邦命令周苛留守荥阳城,自己悄悄逃跑。
楚军攻破了荥阳,项羽想任命周苛为将领,周苛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人还不赶快向汉王投降,否则的话,就要做俘虏了!”
项羽听罢大怒,命人烹杀了周苛。于是,刘邦就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周昌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多次击败项羽,立下大功。前201年,周昌被刘邦封为汾阴侯,周苛的儿子被封为高景侯。
刘邦即位以后,常常感叹太子刘盈的性格太柔弱,一点也不像他,想要立戚姬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周昌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极力维护太子,刘邦问他为何做么做。
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情绪激动,因而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道:“我虽然口才不好,但是我知……知……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我是坚……坚……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刘邦听罢,很开心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知道了上述对话,
心里对周昌大为感激。当吕后见到周昌的时候,对他行跪拜大礼,感激地说道:“如果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此时的刘邦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去世以后,吕雉会对十岁的赵王刘如意动手。为此,刘邦经常闷闷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都不知道皇帝出了什么状况。
一个名叫赵尧的年轻御史,小心翼翼地上前问道:“陛下,您是担心千秋之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
刘邦心想:“终于有个聪明人知道朕的心思了。”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这是朕的一块心病,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赵尧恭敬回道:“您可以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给赵王做相国,这个大臣必须是吕后、太子和大臣们都敬畏的人才行。”
刘邦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哪位大臣才能担此重任呢?”
赵尧心里窃喜,立即回道:“御史大夫周昌,为人正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都敬畏他。臣以为,周昌大人是不二之选。”
其实赵尧大力推荐周昌,也是暗藏小心思的。周昌要是去做了赵相,他就有机会升为御史大夫了。后来,赵尧确实得偿所愿了。
刘邦想了想,确实没有比周昌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召见周昌,对他说道:“爱卿,朕有件事情想要麻烦你,你无论如何都要帮我去辅佐赵王,去担任他的相国。”
周昌哭着说道:“陛下,老臣从一开始就追随在您左右,您为什么现在要把我扔给诸侯王呢?”
刘邦有些无奈地说道:“让你屈尊去做赵相,朕知道有些亏待你了,但朕实在是为赵王担忧,只有你去赵国,朕才放心啊。”
周昌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利害,也知道了皇帝的苦衷,于是同意去做赵王的相国了。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把持朝政。压抑了许久的吕后,决定要对怨恨已久的戚姬及其儿子动手了。他先命人把戚姬囚禁在永巷,然后派使者前往赵国诏令刘如意返回京城。
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辞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吕后派出的使者往返三次,周昌死活都不让赵王进京。吕后于是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派使者召周昌进京。
周昌不敢抗命,只好进京拜见吕后。吕后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骂道:“老东西,难道你不知道我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吗?你为什么要阻止赵王进京?”
虽然周昌是个耿直汉子,但他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只好沉默以对。
拦路虎周昌被调离以后,赵王刘如意很快就被召回京城。汉惠帝刘盈宽厚仁慈,知道母后要对赵王下毒手,于是亲自到霸上迎接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盈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吕后想要杀害赵王,一直找不到机会。
前194年的一个早晨,刘盈出去打猎,他看赵王还在熟睡,就没叫醒他。吕后终于逮住了机会,就派人拿着毒酒给刘如意喝了。等刘盈打猎归来,赵王已经死了。
刘邦生前一直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周昌觉得有负重托,于是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吕后。三年之后,周昌去世。
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周昌可谓是尽力了。
参考资料:《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