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派大臣周昌保护儿子刘如意,不过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刘邦派大臣周昌保护儿子刘如意,不过最后还是功亏一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4477 更新时间:2024/1/4 3:07:03

有一次,周昌进宫奏事,刘邦正和戚姬搂搂抱抱,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刘邦连忙上前追赶,追上之后,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你看我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周昌挺直脖子,昂起头,气愤地说道:“您就是夏、商纣一样的皇帝。”刘邦听了哈哈大笑,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十分敬重这位敢说真话的老乡。

前209年,刘邦在沛县起兵,随后打下泗水郡。当时,周昌和堂兄周苛都在担任泗水卒史,刘邦的大军一到,他们两兄弟就加入了刘邦的创业团队。

刘邦对这两位老乡很信任,让周昌负责掌管军旗,周苛则在帐下当宾客。后来他们跟从刘邦入关,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任命周苛为御史大夫,周昌为中尉。

前203年,项羽的大军在荥阳把汉军团团围住。形势紧急,刘邦命令周苛留守荥阳城,自己悄悄逃跑。

楚军攻破了荥阳,项羽想任命周苛为将领,周苛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人还不赶快向汉王投降,否则的话,就要做俘虏了!”

项羽听罢大怒,命人烹杀了周苛。于是,刘邦就拜周昌为御史大夫。

周昌跟随刘邦出生入死,多次击败项羽,立下大功。前201年,周昌被刘邦封为汾阴侯,周苛的儿子被封为高景侯。

刘邦即位以后,常常感叹太子刘盈的性格太柔弱,一点也不像他,想要立戚姬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周昌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极力维护太子,刘邦问他为何做么做。

周昌本来就有口吃的毛病,再加上情绪激动,因而口吃得更加厉害了,他说道:“我虽然口才不好,但是我知……知……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陛下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我是坚……坚……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刘邦听罢,很开心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知道了上述对话,

心里对周昌大为感激。当吕后见到周昌的时候,对他行跪拜大礼,感激地说道:“如果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

此时的刘邦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去世以后,吕雉会对十岁的赵王刘如意动手。为此,刘邦经常闷闷不乐,慷慨悲歌,满朝文武都不知道皇帝出了什么状况。

一个名叫赵的年轻御史,小心翼翼地上前问道:“陛下,您是担心千秋之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

刘邦心想:“终于有个聪明人知道朕的心思了。”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是啊,这是朕的一块心病,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赵尧恭敬回道:“您可以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给赵王做相国,这个大臣必须是吕后、太子和大臣们都敬畏的人才行。”

刘邦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哪位大臣才能担此重任呢?”

赵尧心里窃喜,立即回道:“御史大夫周昌,为人正直,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都敬畏他。臣以为,周昌大人是不二之选。”

其实赵尧大力推荐周昌,也是暗藏小心思的。周昌要是去做了赵相,他就有机会升为御史大夫了。后来,赵尧确实得偿所愿了。

刘邦想了想,确实没有比周昌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召见周昌,对他说道:“爱卿,朕有件事情想要麻烦你,你无论如何都要帮我去辅佐赵王,去担任他的相国。”

周昌哭着说道:“陛下,老臣从一开始就追随在您左右,您为什么现在要把我扔给诸侯王呢?”

刘邦有些无奈地说道:“让你屈尊去做赵相,朕知道有些亏待你了,但朕实在是为赵王担忧,只有你去赵国,朕才放心啊。”

周昌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利害,也知道了皇帝的苦衷,于是同意去做赵王的相国了。

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把持朝政。压抑了许久的吕后,决定要对怨恨已久的戚姬及其儿子动手了。他先命人把戚姬囚禁在永巷,然后派使者前往赵国诏令刘如意返回京城。

相国周昌让赵王推辞说身体不好,不能前往。吕后派出的使者往返三次,周昌死活都不让赵王进京。吕后于是采用调虎离山之计,派使者召周昌进京。

周昌不敢抗命,只好进京拜见吕后。吕后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骂道:“老东西,难道你不知道我对戚夫人恨之入骨吗?你为什么要阻止赵王进京?”

虽然周昌是个耿直汉子,但他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出口的,只好沉默以对。

拦路虎周昌被调离以后,赵王刘如意很快就被召回京城。汉惠帝刘盈宽厚仁慈,知道母后要对赵王下毒手,于是亲自到霸上迎接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盈与赵王同饮食,共起居。吕后想要杀害赵王,一直找不到机会。

前194年的一个早晨,刘盈出去打猎,他看赵王还在熟睡,就没叫醒他。吕后终于逮住了机会,就派人拿着毒酒给刘如意喝了。等刘盈打猎归来,赵王已经死了。

刘邦生前一直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周昌觉得有负重托,于是称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见吕后。三年之后,周昌去世。

食人之禄,忠人之事,周昌可谓是尽力了。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刘邦周昌刘如意吕雉刘盈

更多文章

  • 世人都说刘邦偏爱刘如意,那为什么还是刘盈成为了汉朝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环宇头条世界标签:刘邦,刘如意,刘盈,吕雉

    汉朝是辉煌且富有传奇色彩的,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其独特却又耐人琢磨的事情,更是涌现出一批让后人唏嘘感慨的人,他们或是英雄、或是阴谋家,总之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今天编者要与大家分析的问题正是来自于这个朝代。刘邦我们都熟悉,而他的儿子刘盈就没有他那么的有名气,究其原因自然是他才能不如刘邦。据说当年刘邦

  • 前194年,一宫人拿毒酒,往刘如意嘴里灌。岂料,刘如意惊醒

    历史解密编辑:瑶光暖暖标签:刘如意,宫人,吕雉,刘盈,刘邦,太后

    前194年,一宫人拿着毒酒,溜进惠帝寝宫,掰开刘如意的嘴,就要往下灌。岂料,刘如意惊醒,怒斥:“大胆奴才,你是何人?”那宫人阴阴一笑:“赵王莫怪杂家,是太后要您的命。”说完不由分说,捏住刘如意下巴,将毒酒一口灌下。刘如意,是刘邦第三子,是刘邦与戚夫人所生。刘如意从小生得英俊,且具有杀伐果决的个性,这

  • 刘邦死前为何要除掉忠心的樊哙?保护刘如意是表象,背后还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邦,樊哙,刘如意,吕雉,三毛

    作为白手起家建立汉朝的开国帝王,汉高帝刘邦在与西楚霸王项羽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好几次险些丧命,都依靠手下逃出生天,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便是鸿门宴。千钧一发之际,樊哙不顾性命闯入营帐,帮助刘邦逃出生天。樊哙为了刘邦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然而建朝后,刘邦却下令让人杀了樊哙。那么,刘邦为什么要杀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 演绎去台川籍诗人邓禹平两岸爱情故事 大型原创音乐剧《恋曲》首演发布会举行

    历史解密编辑:川越海峡标签:恋曲,诗人,编剧,记者,邓禹平,高山青,音乐剧,科学家,爱情故事

    5月18日,以四川绵阳籍诗人邓禹平穿越海峡的爱情故事为背景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恋曲》首演发布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北京市台办、四川省绵阳市台办、绵阳市三台县有关部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甲丁文化艺术公司、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剧目主创团队和演员出席发布会。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人民日报融媒体、中

  • 【南阳督查】加快推进邓禹南路通车步伐、鸭河快速通道建设进度

    历史解密编辑:豫府号标签:邓禹南,督查,督查组,邓禹,城建

    明查暗访 多次深入加快推进邓禹南路月底通车步伐10月15日晚至16日,市委市政府督查局城建交通专项督查组再次对邓禹路南延工程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实地暗访督查,确保市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邓禹路南延工程(范蠡路至孔明大道段)全长592 米,红线宽60米,自宛城区公安分局家属院征迁启动以来,市督查局多次

  • 鬼扯东汉(增一)军事并非邓禹所长,为何成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邓禹,刘秀,汉明帝,刘庄,云台,平定

    "云台二十八将"是跟随光武帝刘秀平定乱世的元勋,被汉明帝刘庄在南宫云台挂像纪念,是我国古代非常著名的元勋阵容之一。在光武帝刘秀平定乱世时,他们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东汉建立的中流砥柱。其中有不少人还被唐宋两朝列入武成王庙的名将榜,受到古代兵家的推崇。然而在这些名将中,排名第一的邓禹却被人说成了水货。从

  • 东汉神童邓禹:从高光时刻断崖下滑,只因聪明人难免要踩的一个坑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邓禹,刘秀,丞相,冯异,汉朝,光武帝,东汉神童,史说三国

    邓禹给刘秀提的建议,很重要一条就是“延揽英雄”。不用说,这识人选人的本事,正是邓禹的强项,他屡屡给刘秀引荐人才,推荐职务,都非常的适用。刘秀任命或是调遣将领,多数情况下,也要先征求一下邓禹的意见,小邓同学一出道就手握“组织”大权,可谓顺风顺水位高权重。当然邓禹也是能里能外,外出征兵,一次就征集来数千

  • 为什么邓禹能成为刘秀“云台二十八将”的第一将?

    历史解密编辑:金牌娱乐酱酱标签:邓禹,刘秀,冯异,刘玄,高祖,云台二十八将,汉光武帝,汉朝

    答:这和西汉时的萧何、明代时的李善长一样,因并不明显却干系极大的功劳造成的。您见本文后面的历史人物对其评价就明白为什么了。邓禹(2-58年),字仲华,东汉初年的军事人物,开国功臣、宰相。南阳新野三泉阪(今河南新野板桥铺)人。据说邓禹13岁就能背诵《诗经》。年轻时曾在长安学习,与光武帝刘秀交好。东汉建

  • 邓禹屡吃败仗,为何还能成为东汉第一功臣、云台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流连染紫悯标签:邓禹,冯异,云台,丞相,长安,高祖,汉朝,光武帝刘秀

    东汉明帝在位期间,设立云台阁,供奉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人称“云台二十八将”。在这些开国功臣之中,高密侯邓禹排在第一位,也就是云台将之首。可是翻开史书,你就会发现,邓禹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屡吃败仗,他的军功远不及岑彭、冯异。可是,邓禹却是东汉开国第一功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一、情与其他的开国功臣不太

  • 邓禹西征失败,其实是刘秀暗中使绊子,邓禹急于求功差点酿成大祸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刘秀,邓禹,西征,冯异,刘玄,平定

    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秀平定河北的目标大功告成,他又剑指山东,而就在此时,赤眉军挥师西进,逼近长安。刘秀敏锐地意识到,刘玄的更始政权必然亡于赤眉军,分师西征,趁乱跟赤眉军争夺关中的好机会来了!然而,山东之地也是刘秀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他无法做到东西兼顾,除非有人能替他独当一面。刘秀想到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