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说是刘邦、刘启后代,别人都未必肯信,为何刘备却说刘胜后代

说是刘邦、刘启后代,别人都未必肯信,为何刘备却说刘胜后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莹子小趣 访问量:2263 更新时间:2023/12/8 3:55:35

只要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自称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志》上虽然并没有明确这么说,但是以刘备的聪明才智来看,他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肯定也会这样说的。

(刘备)

明明刘邦是更大的大牌。就算不说刘邦,说汉景帝刘,也肯定是妇孺皆知的。我们都知道,现在讲究名人效应。如果你的名字和名人放在一起,你的名字会变得更加响亮。既然如此,刘备为什么不把自己的名字和更有名的刘邦、刘启放在一起,反而和不怎么出名的刘胜放在一起呢?和刘邦、刘启放在一起,不是能够网罗更多的人才吗?

其实,说自己是刘胜的后代,恰恰能够体现刘备的深思熟虑和雄才大略。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备是一个一穷二白的人,他不像袁绍袁术一样,拥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曹操的运气好,可以拥有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不像吕布公孙瓒一样,曾经是一方大员。或者像孙权那样,祖上打了一片基业。他是真正的一穷二白。他唯一拥有的,就是皇室后代这样一个身份。所以对于刘备来说,如何用好这个身份,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要知道,刘邦打下江山以后,刘姓人开始发达起来。经过四百年的繁衍生息,刘姓人肯定成为那时候人数最大的一个姓。

(刘邦)

为什么说刘姓人会成为那时候人数最大的一个姓呢?

一方面,刘姓人比较显贵,因此他们的三妻四妾肯定最多。他们的子女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成活率肯定最高。这样,刘姓后代的人数就会非常多。另一方面,皇帝又会赐给很多功臣、亲贵以刘姓。比如刘邦打败项羽以后,就赐给项姓为刘姓。连敌姓都赐予了刘姓,可见刘姓人当时确实是非常多的。

既然刘姓人很多,因此刘备要想打好这张牌,就遇到了刘姓这张牌的真实性和含金量的问题。别人会怀疑刘备的刘姓是假的。很多人会打着刘姓皇亲贵族这样一个身份,招摇撞骗。尤其是在王朝末年,这样的情况会更多。

关于含金量的问题,也是刘备需要特别考虑的。也就是说,他这个刘姓,本来就是皇室的血脉,还是在刘邦建立天下之前,他的祖宗已经姓刘了。或者他这个刘姓是后来被皇帝给赐予的。显然,其中的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刘启)

刘备要做的,就是既要让他这个刘姓,具有极大的真实性,又要让他这个刘姓,具有极大的含金量。因此它在对外发布的时候,就特别考功夫。

如果刘备对外宣称他是刘邦之后,或者是刘启之后。在别人的心中就会产生这样一个观感:这个人是不是冒牌货?是不是假冒皇帝的名字来招摇撞骗啊?因为招摇撞骗的人,肯定会往那些更有名的人身上靠。还有,其含金量也值得怀疑。因为这些刘姓人中,有一些可能并不是真正的皇室血脉,而是赐姓的。甚至有一些像项姓一样,因为他是敌对势力赐姓的。这样的人,显然就不能代表皇家了。

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并不出名。但正因为他不出名,所以没人会觉得刘备是想借皇家的名声来抬高自己。而因为是刘胜这样一个人,别人一听,就觉得这肯定是真实的,有来源,有支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真实性就非常高,没人再怀疑了。

也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地赋予了刘备振兴皇室的责任,也就会义无反顾的追随他,和他一起打天下了。

更多文章

  • 太子刘启请人吃饭,此人拒绝没去,为何后来还受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故史倾城标签:刘启,刘恒,丞相,皇帝,刘濞,卫绾,周亚夫,汉高祖刘邦

    太子一般是群臣巴结的对象,毕竟将来即位后,他就是决定群臣前途的人。而太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会想办法拉拢大臣。这时双方往往心照不宣,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然而在汉朝时期,太子刘启请人吃饭,此人却拒绝没去。不过奇怪的是,刘启并没有因此而记仇,他即位之后,反而重用了此人。为什么说这件事奇怪呢?因为刘启在

  • 汉景帝刘启:谁说熊孩子没出息,我偏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启,汉景帝刘启,刘恒,景帝,刘濞,周亚夫,晁错,汉景帝

    如何与亲戚保持着和谐的关系,这自古以来便是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咱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汉景帝本来是个有为之君,可在位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处理与亲戚之间的矛盾,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汉景帝是汉文帝和窦皇后的嫡长子,汉文帝在继承皇位后,就把这个儿子立为太子。汉文帝窦皇后俩人性情都比较温和,主张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

  • 文景之乱(十一)刘启杀死刘贤并非突发事件,而是人为策划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刘启,刘贤,刘濞,刘恒

    刘氏诸侯王尾大不掉的问题贯穿着汉文帝、景帝和武帝三个朝代,也给当时的西汉朝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从汉文帝刘恒即位开始,就有很多大臣先后上书请求限制诸侯王的权力和封地,而汉朝朝廷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直到汉武帝的中后期才逐步解决。汉文帝时期正是刘氏诸侯王问题最为严重的时候,虽然刘恒采采纳了贾谊"众建诸侯王而

  • 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为什么会爆发七王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恒,分封,刘邦,梁国,诸侯国,七王之乱,汉景帝刘启

    七王之乱是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爆发的一次诸侯国的叛乱。主要原因是汉景帝继位后,重用晁错,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而开始削藩。结果引发了诸侯国的不满,于是吴王刘濞联合了几个诸侯国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刘邦建立西汉时采取的是分封制加郡县制并行的制度。刘邦最初分封的时候有七个异姓王,这些都是

  • 西汉孝景帝-刘启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刘启,丞相,栗姬,刘恒,刘濞,刘彻

    刘启,西汉王朝第六任皇帝,是西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其母为汉文帝的皇后窦漪房。刘启在位期间,推行‘削藩策’,平定‘七国之乱’,巩固中央集权,继续奉行‘与民休息’政策,发展生产、减轻赋税,继承和发展其父事业,开创‘文景之治’,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西汉惠帝七年(癸丑,公元前188年)3月4

  • 文景之乱(十七)刘启为什么不念父子亲情,派人逼死废太子刘荣?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刘启,栗姬,窦太后,汉景帝,文景之乱,刘荣(临江王)

    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刘启的长子,也不是他的第一个太子。在刘彻之前,刘启曾经立庶长子刘荣为太子,也很宠爱刘荣的母亲栗姬。从史书上来看,栗姬距离皇后仅一步之遥,刘荣也受到朝中大臣拥戴,一度被认为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然而在废除薄皇后之后,刘启并未立栗姬为后,反而废除了刘荣的太子位,改封为临江王。在立刘

  • 刘弗陵不是汉武帝刘彻的亲生儿子?为什么还要立刘弗陵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刘弗陵,刘彻,汉昭帝,卫太子

    关于汉昭帝,一直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便是正史上的,刘弗陵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另一种便是相反的说法了。那么刘弗陵到底是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呢?有些人认为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亲生儿子,而是大臣江充的儿子。原因有以下几点。赵氏怀胎的时候,汉武帝已经进入了晚年,所以这就降低了汉武帝使赵氏怀孕的机率。怀胎14个月

  • 汉武帝有六个儿子,为什么后来传位给最小的儿子刘弗陵?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刘弗陵,刘彻,汉昭帝,钩弋夫人,卫太子,刘旦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西汉王朝走向了顶峰时代。他先后有三个皇后七个妃子,生下了十二个孩子(六子六女)。而他六个儿子的命运各不相同,按说长子刘据合法的继承人,却在江充发动的巫蛊之乱,被逼到了汉武帝的对立面,最后自缢身亡。他最小的儿子刘弗陵却在宫廷争斗的烟雨中,走向了皇帝位置。我们今天来说说这件事情。作

  • 汉武帝在位54年,有6个儿子,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为何能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刘弗陵,刘彻,卫太子,刘旦,李广利,康熙

    文|飞鱼说史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个人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关于他们的话题,似乎永远也说不完,想想也是,谁让他们是本身就是自带流量的帝王呢,不过这四个人,谁的功绩更大一点呢?我觉得是秦皇和汉武功绩相当,唐宗和宋祖则稍微要逊色一点,至于为何如此说,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只有短短的12个字。秦朝,疆域已

  • 汉武帝去世后,为何由幼子刘弗陵即位?因为他已别无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弗陵,刘彻,钩弋夫人,卫太子,刘旦,汉武帝,汉昭帝

    学五千年华夏历史,品个中百味人生;知天命,学古鉴今。本文为苏苏鉴史原创,感谢大家点赞、支持、关注!汉武帝刘彻去世之后,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即位,是为汉昭帝。雄才伟略的汉武帝为何会把江山交给年纪最小的、未成年的幼子刘弗陵呢?他不怕帝少被欺吗?然而,这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汉武帝已别无选择。这一切,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