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梨的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所杀?-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让梨的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所杀?-细品《资治通鉴》之三国争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读史学文 访问量:1706 更新时间:2023/12/18 5:08:06

曹操在灭掉袁氏父子,彻底稳定了北方局势后,一方面拉拢关内西凉军马腾,韩遂,另外一方面,开始改组政府,废掉三公,设置丞相,将朝政大权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而这时就与扛着儒家大旗的孔融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孔融为什么要反对曹操?礼贤下士的曹操为什么不能容下孔融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曹操杀孔融的背后的故事。

01

《资治通鉴》原文

02

译文

03

收获与反思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作为东汉末年儒家抗大旗者,孔融一生都在尊儒尊孔,维护君权上做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之前的文章曾经剖析过孔融在东汉末年的遭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进去看一下让梨的孔融是如何在东汉末年在诸侯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的。

但东汉末年的乱世是枭雄的时代,作为尊奉儒家,维护君权的孔融没有了君权为自己撑腰,也就被时代所抛弃。孔融不与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结盟,也意味着小小的北海国终究无法抵抗有野心诸侯的围猎,最终北海国被袁谭所攻取,而孔融只身逃亡太行山以东。

但孔融毕竟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只要皇帝在,孔融就有 价值。所以后来曹操又征召孔融将作大匠,实际上就是想通过孔融来笼络当时的知识分子。

但孔融的心中只有忠君,怎么可能把曹操放在眼里。所以进入朝堂的孔融此时就变身为维护君权的斗士,处处与曹操作对。

历史上记载当时曹操打败元稍后,将袁绍的儿媳妇袁熙的妻子甄氏赐给儿子曹丕,而孔融给曹操写信,说:“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曹操不明白,后来问孔融这出于何经何典。孔融答说:“按现在的事情量一量,想当然而已。”所以后来都传言其实是曹操看上了甄氏,赏赐给曹丕不过是借口,曹操喜欢人妻的传言就是从这里来的。不过确实历史上曹操也做了很多抢夺他人妻子的事情,而后代的士族添油加醋就成为曹操的黑料,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曹操被黑得最惨的一次。所以曹操对孔融是恨得牙痒痒。

但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对于一些涉及个人的事情,也就忍了,但孔融不仅贬损曹操个人形象,还对曹操的决策大加讥讽。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讨乌桓,孔融又讥笑他说:“大将军(曹操)远征,萧条海外,从前肃慎不进贡木苦矢,丁零偷盗苏武的牛羊,可以一并讨伐啊!”可见有些知识分子无法左右朝政时散播阴阳怪气的言论是自古有之啊。

而孔融对曹操,最终到了为了反而反的程度,比如当时闹饥荒,老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于是曹操就上书汉献帝,要求颁发禁酒令,因为当饭都没得吃的时候,还用粮食酿酒就很奢侈了。但孔融竟然连这个也反对,不仅反对禁酒,还带头破坏禁酒令,造成很坏的影响,所以可见孔融所谓的关心黎民百姓的疾苦,遇到与自己利益冲突的时候,也会伤害百姓利益而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真正让曹操感觉不杀孔融不行的是孔融在朝堂中介入了反对曹操的势力联盟,开始拉帮结派来反曹操,并且上书朝廷应该遵照古代的王畿制度,在京师周围一千里的地方,不可建立封国。实际上就是想要限制曹操的权力,不过在当时汉献帝已经是傀儡,实际掌权者是曹操的情况下,孔融的这种行为虽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但是对于后方的人心的稳定已经起到了一定的破坏作用。

对于曹操而言,在剿灭了袁家势力,北征乌桓之后,就要面对的是南征的局面。而在南方面对刘表和孙权两个重量级势力,其难度与北伐袁绍难度想比并不低。所以曹操在南征刘表前,不可能让后方再出现任何乱子,所以这个时候孔融在后方挑动事端是曹操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曹操才会在南征之前下决心杀掉了孔融。而当时曹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推行儒家治理的时候,弱化了儒家的忠,而强化儒家的孝,而孔融在当时针锋相对的提出了父母无恩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孔融曾经是以孝著称,为什么这个时候发表这个言论,其实就是在影射曹操的挟君权的行为,讽刺曹操弱化忠而强化孝的行为。而曹操就以这个不孝的罪名杀掉了孔融。

所以孔融之死,我们前面的文章也提到过,核心是孔融作为儒家的抗大旗者,自己只能维护君权,而对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产生了必然的冲突,这是孔融自己也无法回避的。当然作为孔融而言,作为孔子的后裔,当年孔子无法解决鲁国的三桓问题,最终退回到教书育人上,这才造就了孔子的伟人的形象。而孔融却无法看清形势,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才导致了自己的悲剧的产生。所以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任何理想都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在东汉末年,皇权已死的时候,认清现实,或者在自己岗位上为老百姓做一些实事,或者退隐山林,如孔子那样修书,育人也是不错的选择,而选择逆潮流而行,注定了孔融的悲剧。

谈完孔融的悲剧,我们可以再看一下曹操的用人。当时曹操废掉了三公,自己担任丞相,成为操纵实权的人物。并且曹操任用崔琰和毛玠来选拔官员,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当时的司马朗和司马懿就是这个时候登上历史舞台的。司马懿当时不愿意侍奉曹操,想要在家乡告病隐居,被曹操绑架着才就职,想一想后来司马懿篡位,也是这个时候注定的。

而曹操在南征刘表前,再次派张既说服了马腾,让马腾放弃了军队而到中央任职,从而消除了征刘表前西凉军可能对后方带来的隐患。从这个时候开始,关中以西就已经开始在曹操的掌控之中了。

所以有了关中以西的归顺,没有了乌桓的威胁,曹操大军随时剑指荆州,这才有了后面的刘备兵败长坂坡以及刘备和孙权的联合抗曹。

标签: 孔融曹操东汉末年司马懿曹丕孙权

更多文章

  • 孔融被斩前,哀求曹操放过自己妻儿,9岁儿子说了8字,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淋筱绘故事标签:孔融,曹操,妲己,袁绍,甄宓,李膺

    太中大夫陈韪曾评价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是说,孔融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之后未必有才华,虽然方仲永这样越混越不行的神童很多,但孔融不是其中一个,他被人推荐做了大官,文学上也很出色,与曹操等个人合称为“建安七子”,曹操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可到了最后怎么把他全家都杀了,连9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孔融

  • 演砸了!申花外援玩孔融让梨,24岁小将破门,梅州创2大耻辱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汪星人哟标签:孔融,国安,梅州市,上海申花,梅州客家,上海海港,长春亚泰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1日17点30分,中超第二轮继续进行,上海申花客场挑战梅州客家。本来认为这是一场不太好打的比赛,但最终上海申花依靠24岁小将徐皓阳的进球,以1-0击败了这个对手。这场比赛申花赢得比较轻松,其中还涉及到两个必进球没有打进。这场比赛过后,上海申花以两战两胜,1球未失,从而登顶联赛

  • 历史课本外的历史:孔融与匡衡的结局令人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失忆的蝴蝶PLUS标签:孔融,匡衡,曹操,陈汤,丞相,诗人,汉朝,汉元帝,建安七子

    历史上有很多流传很广的名人美谈,像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等等,在故事中都是谦谦君子一般的人物,而他们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经常被人提到,时至今日我们大多数人也对孔融和匡衡充满着推崇之情。那么历史上真的他们是不是和故事中一样谦逊有礼、品性优良吗?还是说曾经的他们确实如故事中那样温良恭俭让,但长大后却变了呢

  • 国学成语番外篇(39)因触怒曹操被杀的孔融,年少时就嘴巴不饶人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孔融,曹操,司马氏,嬴政,皇帝,孔子,国学,三国,艺术家,东汉

    微历史,大智慧。赶巧了,今天要讲的又是一个山东老乡的故事——北海孔融,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文武双全。读中国古代史可以看出,当权臣或者皇帝即将做坏事的时候,必定先收拾读书人,以制造“寒蝉效应”,秦始皇时,甚至出台了“非所宜言”的法律条文。曹操和后来的司马氏等也有样

  • 孔融4岁就让梨,长大之后怎么样了?老师不敢讲,曹操:死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娱娱快乐生活标签:孔融,曹操,长大之后,孔子,宦官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每个人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都会学到一篇文章《孔融让梨》。孔融和哥哥在吃梨的时候,孔融就把大梨给了哥哥,自己吃小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应该遵守公序良俗,孔融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向孔融学习。孔融在四岁的时候让了一次梨,成了一个“小网红”,可是后来孔融就消失

  • 曹操杀了孔融后,问他的子女为何不跑?9岁小孩这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曹操,孔融,董卓,何进,刘备,曹魏,东汉,汉献帝,史说三国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从小便被教导要礼让他人,因此,孔融让梨的事迹在我们小时候几乎人尽皆知。但是随着时间飞逝,我们似乎没怎么关注过这位儿时榜样成长后的人生轨迹。因此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他步入仕途之后,曾先后与董卓、曹操起过摩擦,最后更是死于曹操之手。孔融少时便有聪慧之名,他十岁那年

  • 曹操诛了孔融三族,为何后世还有“衍圣公”?其实我们想复杂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孔融,曹操,衍圣公,孔子,刘邦

    谈及孔融这个人,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毕竟当年他凭借着“四岁让梨”一事成为后世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典范。但我们对于孔融的认知也只是局限于“四岁让梨”的故事罢了。虽然孔融小时候以懂事孝顺出名,不过在他晚年的时候却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被株连了三族。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等到宋朝的时候,当时的大宋皇帝却

  • 孔融全家被曹操处死前,9岁儿子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孔融,李膺,袁术,汉献帝,孔子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写的一本记录魏晋名士言行与轶事的笔记小说,里面的内容非常有意思,注重容貌的人可能会焦虑,因为长不到掷果盈车、观者看杀的程度,实在不敢说自己是美男子;如果注重内在的话也可能会自卑,因为其开篇讲的就是“德行”,接着马上就讲“言语”,从说话做事上来全方位评判一个人的厉害程度。孔融

  • 4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却被曹操所杀,孔融:曹操你耍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孔融,曹操,后汉书,丞相,献帝

    孔融自小就有让梨的美名,后人也常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小时候的孔融以谦让而闻名,但长大后可不是这样了。据史料记载,孔融对曹操没有什么好感,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讽刺曹操。曹操是上位者,不可能容忍别人常常去削他的脸面。所以,曹操对孔融也是咬牙切齿,但孔融是名士,曹操稍有顾忌,不敢轻易杀死孔融。建安十三

  • 名儒孔融被曹操所诛,是曹操残暴的原因吗,曹操:你看他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曹操,孔融,曹丕,纣王,妲己

    导语: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立秋已经过去,但高温还时常肆虐着许昌,但这一天对于孔融一家来说,感受到的只是彻骨的寒意;一代名士孔融,这个从小就被人熟知的天才,生命将定格在这酷热的一天,孔融黄泉路上并不孤独,因为他连同全家老小,一起被曹操处死;当屠刀砍向五十六岁孔融脖颈的那一瞬间,不知他心中是否悲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