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融被斩前,哀求曹操放过自己妻儿,9岁儿子说了8字,成千古名言

孔融被斩前,哀求曹操放过自己妻儿,9岁儿子说了8字,成千古名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淋筱绘故事 访问量:4437 更新时间:2024/1/25 10:32:55

太中大夫陈韪曾评价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话是说,孔融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之后未必有才华,虽然方仲永这样越混越不行的神童很多,但孔融不是其中一个,他被人推荐做了大官,文学上也很出色,与曹操等个人合称为“建安七子”,曹操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可到了最后怎么把他全家都杀了,连9岁的孩子都不放过?

孔融是孔子的第20世孙,家里7个孩子他排老六,4岁就懂得把大梨子让给哥哥弟弟吃,10岁凭借智慧见到了别人都难以见到的大人物李膺,孔融凭借他的家世和才智早已成为东汉风云人物。

孔融聪明是聪明就是聪明过了头,害了别人还害了自己,他16岁那年,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得罪了太监,张俭跑到孔褒家避难,可是家里只有孔融在,孔融自作聪明收留张俭,后来被官府知道了要治他们家的罪,他这才知道自己犯了错,与孔褒、孔母抢着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孔家一家争死这事在当时还出了名,最后官府杀死孔褒,把美名留给了孔融。

孔融自作聪明害死了哥哥孔褒,可替死鬼没那么多,下一次他就误了自己,他说话不过脑子,总是得罪性格变化莫测的曹操,最后被曹操除掉。

孔融觉得自己是孔家后人,身份应该比别人高一等级,而曹操是太监过继来的后代,孔融打心里瞧不起曹操,总是说一些气死曹操的话,曹操只要出去打仗,他就在朝中唱衰曹操,说曹操一定打不过袁绍,还是赶快给他写投降信。

曹操在外没有受到孔融影响,204年击败袁绍,但他的儿子曹丕趁乱娶了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孔融知道后又想出一计,给曹操写了几句话:“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妲己是祸害商朝的奸妃,最后被姜子牙杀掉,孔融却在信中说妲己被武王送给周文王他感到奇怪就问孔融妲己赐给周文王的典故出自哪里。

孔融哈哈大笑,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说:“我只是根据现在的是编出来的。”曹操听孔融这么说才知道孔融这是故意讽刺他们父子二人,按照曹操杀人为乐的性格,他恨不得杀掉孔融,但因爱惜孔融才华暂时咽下这口气。

孔融到了后来越来越看不惯曹操,哪怕曹操做了有用的事也要反对,曹操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富人囤积粮食酿酒,穷人没有粮食饿死,他为了节省粮食稳固治安颁布“禁酒令”,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孔融不管三七二十一写了一篇火药味十足的《与曹丞相论酒禁书》,拿帝和自己的祖先举例,说他们都是能喝酒的人,所以成就大业成为圣人。曹操反驳道很多帝王因酒丢掉了江山,孔融又说那还有很多帝王因女人丢了江山,你怎么不禁止人们结婚?曹操听到这句话无语凝噎,把孔融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公元208年,曹操准备扫平东吴完成统一,在这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孔融,孔融身份地位高,说出去的话有分量,他担心孔融又趁他不在乱说话影响他未来就决定在走之前除掉他。曹操要杀孔融这么一个大人物当然需要理由,他就用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多条罪名作为借口杀他。

《后汉书》记载:“建安十三年八月壬子,曹操杀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曹操不光杀了孔融还杀了他全家,曹操的手下捉拿孔融那一天本来是没动他的子女,他的子女还在下棋,孔融求曹操手下饶他的妻子儿女一命,这时候孔融9岁的儿子边下棋边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融儿子说的那8个字惊呆了曹操的手下,没想到一个9岁的孩子竟然会如此看清时局,知道个体会影响整体的大道理,手下就把孔融儿子的原话告诉曹操,曹操听完之后感叹这是下一个孔融,如果这个小孩不除那么他长大之后一定对自己没有好处,于是命人把孔融的儿女也一起拿去杀了。

孔融的儿子跟他一样聪明得有些过头,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行了不一定非要说出来,如果适当懂得遮挡锋芒孔融的儿子还有机会成就大业替父报仇,可是他太像孔融只能跟着孔融命丧黄泉。

标签: 孔融曹操妲己袁绍甄宓李膺

更多文章

  • 演砸了!申花外援玩孔融让梨,24岁小将破门,梅州创2大耻辱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汪星人哟标签:孔融,国安,梅州市,上海申花,梅州客家,上海海港,长春亚泰

    北京时间2023年4月21日17点30分,中超第二轮继续进行,上海申花客场挑战梅州客家。本来认为这是一场不太好打的比赛,但最终上海申花依靠24岁小将徐皓阳的进球,以1-0击败了这个对手。这场比赛申花赢得比较轻松,其中还涉及到两个必进球没有打进。这场比赛过后,上海申花以两战两胜,1球未失,从而登顶联赛

  • 历史课本外的历史:孔融与匡衡的结局令人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失忆的蝴蝶PLUS标签:孔融,匡衡,曹操,陈汤,丞相,诗人,汉朝,汉元帝,建安七子

    历史上有很多流传很广的名人美谈,像孔融让梨、凿壁偷光等等,在故事中都是谦谦君子一般的人物,而他们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经常被人提到,时至今日我们大多数人也对孔融和匡衡充满着推崇之情。那么历史上真的他们是不是和故事中一样谦逊有礼、品性优良吗?还是说曾经的他们确实如故事中那样温良恭俭让,但长大后却变了呢

  • 国学成语番外篇(39)因触怒曹操被杀的孔融,年少时就嘴巴不饶人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日报标签:孔融,曹操,司马氏,嬴政,皇帝,孔子,国学,三国,艺术家,东汉

    微历史,大智慧。赶巧了,今天要讲的又是一个山东老乡的故事——北海孔融,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文武双全。读中国古代史可以看出,当权臣或者皇帝即将做坏事的时候,必定先收拾读书人,以制造“寒蝉效应”,秦始皇时,甚至出台了“非所宜言”的法律条文。曹操和后来的司马氏等也有样

  • 孔融4岁就让梨,长大之后怎么样了?老师不敢讲,曹操:死的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娱娱快乐生活标签:孔融,曹操,长大之后,孔子,宦官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每个人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时候,都会学到一篇文章《孔融让梨》。孔融和哥哥在吃梨的时候,孔融就把大梨给了哥哥,自己吃小梨。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应该遵守公序良俗,孔融是我们的榜样,我们都应该向孔融学习。孔融在四岁的时候让了一次梨,成了一个“小网红”,可是后来孔融就消失

  • 曹操杀了孔融后,问他的子女为何不跑?9岁小孩这句话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曹操,孔融,董卓,何进,刘备,曹魏,东汉,汉献帝,史说三国

    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人从小便被教导要礼让他人,因此,孔融让梨的事迹在我们小时候几乎人尽皆知。但是随着时间飞逝,我们似乎没怎么关注过这位儿时榜样成长后的人生轨迹。因此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他步入仕途之后,曾先后与董卓、曹操起过摩擦,最后更是死于曹操之手。孔融少时便有聪慧之名,他十岁那年

  • 曹操诛了孔融三族,为何后世还有“衍圣公”?其实我们想复杂了

    历史解密编辑:李三脚标签:孔融,曹操,衍圣公,孔子,刘邦

    谈及孔融这个人,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毕竟当年他凭借着“四岁让梨”一事成为后世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个典范。但我们对于孔融的认知也只是局限于“四岁让梨”的故事罢了。虽然孔融小时候以懂事孝顺出名,不过在他晚年的时候却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被株连了三族。 可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等到宋朝的时候,当时的大宋皇帝却

  • 孔融全家被曹操处死前,9岁儿子说了一句话,成为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曹操,孔融,李膺,袁术,汉献帝,孔子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写的一本记录魏晋名士言行与轶事的笔记小说,里面的内容非常有意思,注重容貌的人可能会焦虑,因为长不到掷果盈车、观者看杀的程度,实在不敢说自己是美男子;如果注重内在的话也可能会自卑,因为其开篇讲的就是“德行”,接着马上就讲“言语”,从说话做事上来全方位评判一个人的厉害程度。孔融

  • 4岁就能让梨的孔融却被曹操所杀,孔融:曹操你耍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孔融,曹操,后汉书,丞相,献帝

    孔融自小就有让梨的美名,后人也常以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孩子。小时候的孔融以谦让而闻名,但长大后可不是这样了。据史料记载,孔融对曹操没有什么好感,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讽刺曹操。曹操是上位者,不可能容忍别人常常去削他的脸面。所以,曹操对孔融也是咬牙切齿,但孔融是名士,曹操稍有顾忌,不敢轻易杀死孔融。建安十三

  • 名儒孔融被曹操所诛,是曹操残暴的原因吗,曹操:你看他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曹操,孔融,曹丕,纣王,妲己

    导语: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立秋已经过去,但高温还时常肆虐着许昌,但这一天对于孔融一家来说,感受到的只是彻骨的寒意;一代名士孔融,这个从小就被人熟知的天才,生命将定格在这酷热的一天,孔融黄泉路上并不孤独,因为他连同全家老小,一起被曹操处死;当屠刀砍向五十六岁孔融脖颈的那一瞬间,不知他心中是否悲愤难

  • “孔融让梨”成为反面教材?美德被讥为作秀,网友:想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静颖讲故事标签:孔融,曹操,孔子,反面教材

    孔融是东汉时期的鲁国人,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第20代孙。"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这是《三字经》中的句子。也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也因此成为“恭谦礼让”的典型,长辈们常常用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现在有些人喜欢刻意从另类的角度解读经典,提出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观点,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