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是西汉帝国的第五位皇帝,因为其在位时间长久,且多次出兵进攻匈奴而闻名于后世。但他的身上也不尽然都是闪光点,在他的晚年他做了一件让人跌掉眼镜的事情。那就是杀死自己当了二十多年太子的长子刘据以及他所有的血脉,只有刘据的孙子侥幸存活。
与秦始皇被赵高矫诏杀死自己长子扶苏相比,汉武帝无疑是做得更加过分。虽然这里面有江充的挑拨离间,但你不信任自己的儿子,却信任一个外人,本质上来说你这个父亲就是不合格的。不过就我对汉武帝本人的理解而言,他似乎又不是这样愚蠢的帝王。
虽然他因为远征匈奴耗尽民财而备受争议,但即使耗尽民财,他也没有像后世隋炀帝一样,让自己的帝国二世而亡。他还是牢牢掌控住了摇摇欲坠的帝国,所以汉武帝的能力其实不低,情商更是不错。那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做这种愚蠢的事情呢?
我想汉武帝应该也有自己的理由,在说汉武帝的理由之前,我先讲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有助于大家了解汉武帝与太子刘据之间的关系。武田信玄这位号称甲斐之虎的日本战国大名,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与他父亲武田信虎的关系,其实就挺类似刘据与汉武帝的关系。
这种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太像了。也许有人会觉得疑惑,儿子像老子,老子不应该高兴吗?这种想法只能算说对了一半,问题在于,像有两个层次,好的地方像,坏的地方也像。老子看到儿子像自己好的一面,他自然会高兴。但看到儿子像自己坏的一面,自然会厌恶。
并且人的本性就是逃避自己的丑恶,倘若在其他人身上看到自己的丑恶,那他就会对这个人心生厌恶,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所以武田信玄最后与信虎闹成流放的局面,刘据与汉武帝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当然,如果刘据安分守己的话,汉武帝还真不至于杀他。
问题在于,两个脾气一样的人,又分别处于皇帝和储君的位置。一旦双方发生冲突,那后果就难以收拾。就历史的经验来看,很少有和平收场的。基本上都是一方铲除另外一方,而汉武帝与刘据之间的矛盾,就是对于江充的看法。前者认为他是忠臣,后者认为他是奸臣。
一个要用,一个要杀。要用的人掌握权力,但是要杀的人却擅自将他杀死。作为掌权者,如果不严惩的话,那就只有一条路,交出权力下台走人。可汉武帝明显不是这种人,所以他只能硬干到底。当然,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汉武帝害怕与自己性格相同的刘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