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得知曾罗列孔融五大罪状的路粹卖驴以后,当即大怒:处死

曹操得知曾罗列孔融五大罪状的路粹卖驴以后,当即大怒: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6/25 16:54:56

208年,曹操怒道:“路粹把驴卖便宜了,我要处死他!”众人听后心想:一封奏折能把孔融处死的路粹也有今天呀!

路粹,字文蔚,是河南临漳人。他年少时就文采出众,并拜大名士蔡邕为师。

后来,曹操非常看重他的才华,就任命他为军谋祭酒。路粹虽然很有才华,却和另一个同样有才华的孔融有矛盾。

孔融不仅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还是建安七子之一,他4岁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204年,曹操的大军占据邺城后,他的宝贝儿子曹丕,把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占为己有。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可曹操权势熏天,满朝文武都不愿得罪他,因此,这一不道德的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大臣都装作没看见。

可看不惯曹操的孔融,不顾后果的就向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看信后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典故我怎么没听说过?它出自哪里?代表什么意思?

心里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曹操,就问孔融: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

孔融当时对着曹操哈哈大笑:这不就是现在人的典故吗?现在的人能做出来,我猜古人也一定能做出来!

当时曹操被羞的,真是特想和土行孙一样,找个地缝钻下去。这次事件后,曹操就非常恨孔融,并且想处死他。

不过孔融名气太大,若没有个十分合适的理由就处死他,会让人议论纷纷的。

208年,曹操为了解决粮食紧张的问题,下达了禁酒令,曹操采取这一措施缓和粮食紧缺问题,本来无可厚非。

可看不惯曹操的孔融,采取的原则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反对。

在曹操推出禁酒令后,孔融依然在家里和朋友们饮酒高歌,并且专门写了一封书信反对曹操。

内容大致是:你当初来的时候,我们都很支持你,可你现在怎么能禁酒呢?酒的功劳太大了,自古以来,如果帝不喝酒,怎能建立起天下盛世?如果孔子不喝酒,怎能够成为圣人呢?

孔融反对曹操的力度非常大,不仅搬出了尧,还搬出了自己的老祖宗孔子。

曹操看了孔融的书信后,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让情绪控制理智。

他心平气和地给孔融回了一封信: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的成功离不开酒,但纣王因酒池而灭亡,因此我们要引以为戒。

孔融看了曹操的回信后,继续反对:“照你这么推理,徐偃王因推行仁义而灭亡,你是否要下令禁止仁义呢?

燕哙因礼让而丢了社稷,你是否又要下令禁止礼让呢?夏代、商代因女人而灭亡,你是否要禁止婚姻呢?”

曹操这回看了孔融的书信后,实在是受不了了:孔喷子这不是在反对禁酒,而是在反对我,你一个小小的孔融,别想阻挡我禁酒,别想阻挡我纵横天下,你要做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那我就送你上黄泉路。

因此,曹操立即就想找个恰当的理由处死孔融,这时,了解曹操的的路粹,就罗列了孔融五大罪状。

一:孔融任北海相时,曾说自己是圣人之后,何必要尊奉刘姓天子呢?

二:孔融与孙权通信时曾诽谤朝廷。

三:孔融位列九卿,衣冠不整,头上不带方巾,就便服出行。

四:孔融跟狂士祢衡大说不孝之言,说父亲对于儿子,就是因生理需要,儿子对于母亲,就好比瓦罐里的东西倒出来了,有什么亲情可言?

五:孔融和祢衡相互吹捧,祢衡夸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夸祢衡是颜回复生。

像孔融这样大逆不道之人,应立即处死!

关于孔融的各项罪名,有证据吗?

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曹操有了处死孔融的理由。之后,曹操以五大罪状为由,不仅处死了56岁的孔融,连他的家人也没放过。

孔融作为当时的名士,如果不去强烈的攻击曹操,曹操也不会置他于死地。

有可能是,孔融因忠于汉室,才处处反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吧!

孔融死后,路粹声名鹊起。

可同时,满朝文武也都怕了路粹手中那支笔。那是一支笔吗,那是个比刀都可怕的利器。

不过,路粹的好景也并不长。

214年,曹操给他定了个很搞笑的罪名,说他把军中的驴给便宜售卖了。之后,就将其处死。

曹操因路粹便宜卖了驴就处死他,很明显,这是在找茬儿,但路粹到底和曹操有什么矛盾,而让曹操处死他呢?

这个史书上却没有记载。其实,越是没有记载的东西,就越是迷雾重重。

那么,您觉得路粹之死,是否与大名鼎鼎的杨修之死,有相似之处呢?欢迎讨论。

标签: 曹操孔融路粹孔子曹丕孙权

更多文章

  • 孔融被诛九族,死前哀求曹操放过幼子,9岁幼子随口8字尽显聪慧

    历史解密编辑:君臣史记标签:孔融,曹操,董卓,汉献帝,曹丕,袁绍,建安七子,三国,艺术家,曹操麾下

    孔融让梨的故事为人们熟知,常常用来教导年幼的孩童。年幼的孔融就如此懂得谦让之礼物,实在讨人喜爱,又的确值得后世所学习。现如今的孩子们大都娇生惯养,唯我独尊。分发梨子的时候往往会展开“争梨大战”,所以“让梨之举”更应该蔚然成风。知礼节、行礼节,是我们一生需要研习的必修课。大多数人对孔融的印象只定格在他

  • 曹操将孔融满门抄斩,孔融7岁女儿临终前说了13个字,成千古绝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孔融,曹操,妲己,曹丕,袁绍

    孔融让梨的典故,是自小家长都会跟我们讲的故事,该故事夸奖孔融是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的。值得一提的是,长大后的孔融同样也是不畏强权、舍身取义,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俗话说:“环境能够影响一个人”,作为孔融的长女,也被孔融培养得知大义、懂进退。曾经,曹操派官兵将孔融家全部围起来时准备绞杀,

  • 曹操将孔融处死,赴刑前9岁儿子说了句千古名言,却招致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学史思今标签:孔融,曹操,曹丕,刘邦,樊哙,三国,诗人,汉献帝,建安七子

    208年,曹操下令将孔融处死,孩子留下。没想到,官兵上门抓捕时,孔融9岁的儿子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令在场的官兵为之动容!然而,曹操知道后却下定决心,将孔融一家全部处死。提起孔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就是那位4岁能让梨的孩子。孔融是孔子的第20世孙,从小聪慧过人、才华横溢,成年后能诗善文,是一名风度翩

  • 孔融被满门抄斩时,求曹操放过儿子,9岁小孩说了8个字成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孔融,曹操,董卓,太史慈,何进,刘备

    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四岁就一下子成了东汉末年的大网红,原因就是在吃梨子的时候知道礼让,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吃小的梨子。四岁的孔融情商已经达到了满级的状态,作为圣人之后,再加上自己网红的谦让行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在学识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被称为建安七子之首。孔融虽然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达到很

  • 曹操为什么杀害孔融?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人冯学荣标签:曹操,孔融,汉献帝,曹丕,东汉末年,商纣王

    大家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故事是这样的: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于是他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

  • 公元208年,曹操与孔融不睦,孔融儿子:覆巢之下无完卵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灯火情标签:孔融,曹操,陶谦,刘表,曹魏,三国,汉献帝,东汉末年

    公元208年,曹操下令将孔融处死。当官兵上门抓捕时,他的一对幼子却正在下棋,官兵见状奇怪的问道:“你们全家都要被处死了,怎么还有心思下棋?”孔融的一个儿子从容留下了一句话,让后人永远记住了孔融家溅满鲜血的历史。当不熟悉历史的人们看到“孔融”二字时,立马想起常被教导的“孔融让梨”的典故,书上更是称赞其

  • 孔融被处死前哀求士兵放过儿子,9岁儿子说了8个字,成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孔融,曹操,李膺,曹丕,孔子,袁绍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这句话取自《陆游家训》,大概意思是说孩子有天赋,非常聪慧,特别容易坏事,父母如果有这种孩子应该感觉到忧伤,而非喜悦。孔融——这一家喻户晓的神童,就被预言中了。提起孔融,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天孔融和他的兄弟们在院子里挑

  • “建安七子”孔融为何被曹操杀害,9岁儿子临死前8个字名传千古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孔融,曹操,孔子,魏国,诗人,东汉,汉朝,魏文帝,建安七子,史说三国

    “建安七子”孔融为何被曹操杀害,9岁儿子临死前8个字名传千古世人多采其虚名,少於核实,见融浮艳,好作变异,眩其诳诈,不复察其乱俗也。——曹操“建安七子”孔融乃儒学大家孔子的后人,传承了孔子身上的明德大智,一身儒家风范。世间向来就流传着孔融让梨美谈,可见孔融自小展现出来的品格也是让世人钦佩的。一、传承

  • 孔融被满门抄斩,乞求曹操放过儿子,九岁儿子说出八个字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孔融,曹操,董卓,袁绍,甄宓,宦官,汉朝,三国,东汉

    据《后汉书·孔融传》中记载,孔融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孔融让梨的故事被人们当作尊兄重道的典范一直流传至今。作为孔子的后代,孔融不仅孝贤博学、颇负盛名而,且他还是一个能真心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可就是这样的圣贤却因为得罪了曹操,最终落了个满门抄斩的

  • 曹操为什么杀了孔融全家?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人冯学荣标签:曹操,孔融,汉献帝,曹丕,苏武,东汉末年

    大家还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吗?故事是这样的: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于是他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