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年,曹操怒道:“路粹把驴卖便宜了,我要处死他!”众人听后心想:一封奏折能把孔融处死的路粹也有今天呀!
路粹,字文蔚,是河南临漳人。他年少时就文采出众,并拜大名士蔡邕为师。
后来,曹操非常看重他的才华,就任命他为军谋祭酒。路粹虽然很有才华,却和另一个同样有才华的孔融有矛盾。
孔融不仅是孔子的二十世孙,还是建安七子之一,他4岁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204年,曹操的大军占据邺城后,他的宝贝儿子曹丕,把袁绍的儿媳妇甄宓占为己有。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可曹操权势熏天,满朝文武都不愿得罪他,因此,这一不道德的事件发生后,大多数大臣都装作没看见。
可看不惯曹操的孔融,不顾后果的就向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到: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看信后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典故我怎么没听说过?它出自哪里?代表什么意思?
心里不明白怎么回事的曹操,就问孔融: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呢?
孔融当时对着曹操哈哈大笑:这不就是现在人的典故吗?现在的人能做出来,我猜古人也一定能做出来!
当时曹操被羞的,真是特想和土行孙一样,找个地缝钻下去。这次事件后,曹操就非常恨孔融,并且想处死他。
不过孔融名气太大,若没有个十分合适的理由就处死他,会让人议论纷纷的。
208年,曹操为了解决粮食紧张的问题,下达了禁酒令,曹操采取这一措施缓和粮食紧缺问题,本来无可厚非。
可看不惯曹操的孔融,采取的原则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我都要反对。
在曹操推出禁酒令后,孔融依然在家里和朋友们饮酒高歌,并且专门写了一封书信反对曹操。
内容大致是:你当初来的时候,我们都很支持你,可你现在怎么能禁酒呢?酒的功劳太大了,自古以来,如果尧帝不喝酒,怎能建立起天下盛世?如果孔子不喝酒,怎能够成为圣人呢?
孔融反对曹操的力度非常大,不仅搬出了尧,还搬出了自己的老祖宗孔子。
曹操看了孔融的书信后,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让情绪控制理智。
他心平气和地给孔融回了一封信: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人的成功离不开酒,但纣王因酒池而灭亡,因此我们要引以为戒。
孔融看了曹操的回信后,继续反对:“照你这么推理,徐偃王因推行仁义而灭亡,你是否要下令禁止仁义呢?
燕哙因礼让而丢了社稷,你是否又要下令禁止礼让呢?夏代、商代因女人而灭亡,你是否要禁止婚姻呢?”
曹操这回看了孔融的书信后,实在是受不了了:孔喷子这不是在反对禁酒,而是在反对我,你一个小小的孔融,别想阻挡我禁酒,别想阻挡我纵横天下,你要做我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那我就送你上黄泉路。
因此,曹操立即就想找个恰当的理由处死孔融,这时,了解曹操的的路粹,就罗列了孔融五大罪状。
一:孔融任北海相时,曾说自己是圣人之后,何必要尊奉刘姓天子呢?
二:孔融与孙权通信时曾诽谤朝廷。
三:孔融位列九卿,衣冠不整,头上不带方巾,就便服出行。
四:孔融跟狂士祢衡大说不孝之言,说父亲对于儿子,就是因生理需要,儿子对于母亲,就好比瓦罐里的东西倒出来了,有什么亲情可言?
五:孔融和祢衡相互吹捧,祢衡夸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夸祢衡是颜回复生。
像孔融这样大逆不道之人,应立即处死!
关于孔融的各项罪名,有证据吗?
这个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曹操有了处死孔融的理由。之后,曹操以五大罪状为由,不仅处死了56岁的孔融,连他的家人也没放过。
孔融作为当时的名士,如果不去强烈的攻击曹操,曹操也不会置他于死地。
有可能是,孔融因忠于汉室,才处处反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吧!
孔融死后,路粹声名鹊起。
可同时,满朝文武也都怕了路粹手中那支笔。那是一支笔吗,那是个比刀都可怕的利器。
不过,路粹的好景也并不长。
214年,曹操给他定了个很搞笑的罪名,说他把军中的驴给便宜售卖了。之后,就将其处死。
曹操因路粹便宜卖了驴就处死他,很明显,这是在找茬儿,但路粹到底和曹操有什么矛盾,而让曹操处死他呢?
这个史书上却没有记载。其实,越是没有记载的东西,就越是迷雾重重。
那么,您觉得路粹之死,是否与大名鼎鼎的杨修之死,有相似之处呢?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