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最后的脊梁——北地王刘谌

蜀汉最后的脊梁——北地王刘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言妍施 访问量:3422 更新时间:2023/12/30 23:59:41

说起三国蜀汉末期最让人扼腕叹息的除了幼麟姜维以外还有一位,他就是蜀汉最后的脊梁——北地王刘谌。刘谌是汉怀帝刘禅的第五子,他并不是蜀汉的下一任太子而是一位王爷,刘谌的性格不同于其父刘禅的软弱,自小便性情刚烈,胸有大志。

在魏国发动灭蜀之战后,魏将邓艾奇袭取得了绵竹之战的胜利,蜀汉朝堂中降魏的呼声越来越大。面对着满朝堂的投降派刘谌大声斥责,跪在地上恳求汉怀帝刘禅举城之力背水一战,就算是以身殉国也决不投降,但是刘禅最终也没有同意并且还将其逐出了大殿。刘谌心知无力回天,嚎啕大哭。在刘禅献出玉玺等物投降的时候刘谌却在汉昭烈帝庙中哭诉着子孙不孝,最终拔刀自刎,其妻子与儿子也死在其剑下。而这殉国本来应该是刘禅的责任,可以说刘谌是为其父尽了最后的帝王职责,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宁死不降,什么是真正的蜀汉脊梁。

关于刘禅,从古至今都不乏有为其辩解之人,称其及时止损,大厦将倾谁也无力回天,但他本身的问题倒是很少有人说。身为汉帝不思进取却在诸葛亮死后宠信宦官听之任之,任由着宦官黄皓祸乱朝野,坑害忠臣,逼得姜维远离朝堂。魏国发兵伐蜀他不信姜维的警示反而相信黄皓的鬼神之术压下了姜维送回来的消息,直至邓艾眼看着都到成都他才匆忙派诸葛瞻去迎敌,随后在诸葛瞻绵竹战败后在坚定的投降派光禄大夫谯周的劝说下果断投降,没半点骨气的就抬着棺将玉玺双手奉上去做了他的安乐公,丢尽了他父亲的脸,也丢尽了蜀汉的脸。

而刘谌只是一位王爷,他并不会继承蜀汉的大统,就算是刘禅投降他也可以继续做他的闲散王爷而在历史上更不会留下半点污名,但是他就是在这个所有人都低头乞命的朝堂上义无反顾地选择抗争到底,最后更是以自刎保住了蜀汉皇室的最后一丝颜面。

在魏灭蜀之战后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携其子诸葛尚战死,张飞之孙张遵战死,赵云之子赵广战死,关羽之孙关彝参与姜维的复国计划失败战死,而后关家满门被屠,这里的每一位都是蜀汉名将的后代,他们知道自己战败纷纷以身殉国,为国尽忠。刘阿斗却转身将刘备他们打拼了一辈子的家底双手奉上。倘若没有刘谌,刘备可能做鬼都要把刘禅这坨肥肉拉下去。

关于刘谌就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标签: 刘谌蜀汉刘禅姜维诸葛瞻刘备

更多文章

  •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刘谌却选择了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刘禅,刘谌,蜀汉,曹魏,姜维,刘备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在,谁云汉已亡。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任国君。刘谌,刘禅的第五子,在公元259年被封为北地王。在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作为君主的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儿子刘谌却选择了殉国呢?在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昭认为蜀汉国

  • 三国故事:三国后期,刘禅投降,刘禅儿子刘谌最有骨气,自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刘禅,刘谌,曹操,司马昭,邓艾,诸葛瞻

    三国风云百家谈!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的势力,本来曹操很快能够一统天下的,谁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火烧赤壁,重挫了曹魏,开始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三国鼎立的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先被灭亡的,是蜀国。起初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是先占有荆州益州,发展壮大,再联合孙吴,等待有利的时机(曹魏内部出现

  • 刘禅投降,刘谌手拎妻子、儿子人头,跑到刘备的昭烈庙拔剑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刘禅,刘谌,刘备,谯周,诸葛亮

    263年,刘禅之子刘谌手拎妻子和三个儿子的人头,跑到供奉爷爷刘备的昭烈庙,失声痛苦一番后,拔剑自刎。魏将邓艾从崇山峻岭的阴平小路进军,攻下绵竹后,眼看着成都唾手可得。此时,刘禅赶紧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这时,有人向刘禅提出建议:先放弃成都,撤入南中七郡之地,依靠地势之险,借助蛮兵之力,他日可再图收复

  • 曹魏最后的忠臣:西晋宗室司马孚

    历史解密编辑:萌宠动态标签:司马孚,曹魏,蜀汉,吴国,司马炎,司马懿

    三国时期,三国里面,国力最强大的,莫过于曹魏——当时的蜀汉,不过割据着荒芜的巴山蜀水,而吴国虽然看起来地盘很大,但是,总体上,吴国也都是一些蛮荒之地——最起码蜀汉和东吴两国总体上能动员的力量,都不及曹魏——毕竟,曹魏占据着中原,而中原,则堪称当时整个东亚地区最肥沃的土地。看形势,曹魏统一中国,那是没

  • 司马孚为了郭照终生不娶?西晋开国功臣司马望表示很惆怅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司马孚,司马望,曹操,姜维,司马炎

    司马孚终身不娶,让西晋开国功臣之一司马望很惆怅啊。西晋开国后第一次分封宗室,获益最大的就是司马孚家族,他一家的各种王公加起来有十一个人,其中一个就是司马望。司马望是司马孚的二儿子,很早就过继给司马朗为嗣,所以晋升也是比较快的。在司马昭掌权时,司马望已经是征西将军了,邓艾当时还只是安西将军,都要听司马

  • 司马孚是真忠臣还是伪君子,实际不过是司马懿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司马孚,司马懿,司马昭,贾充,司马师,曹魏

    必须确定司马孚是一个大大的伪君子,整个司马家都没有一个好人,但为了掩饰,必然得有这么一块遮羞布,谁能干,只能有脸皮最厚的司马孚来“出演”了,虽然司马家的人都会演戏。但能超过司马懿的也只有这位比司马懿小一岁的司马孚了。因为二人的经历实在是太像了,他那句到死都是大魏纯臣的话,和司马懿手指洛水发誓,都有异

  • 司马儁84岁,司马孚93岁,难怪司马懿能熬过三代君王夺取曹魏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司马孚,司马懿,曹魏,曹操,曹丕

    司马懿活了73岁,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曹魏君王,最终从曹芳手里夺取了军政大权,成为了曹魏说一不二的相国。反观老曹家,一代不如一代,这寿命也是短得惊人。曹操算不错了,活了68岁。曹丕一下子就给降到了40岁,曹叡更不给力,只活了36岁。由此可见,老曹家的天数其实就这么两三代的样子,司马懿凭借一己之

  •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到底是不是曹魏的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司马懿,司马孚,曹魏,曹爽,司马昭,曹操

    《晋书》中记载:及武帝(司马炎)受禅,陈留王(曹奂)就金墉城,孚拜辞,执王手,流涕歔欷,不能自胜。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泰始元年(265年),西晋代魏,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司马孚前往拜辞,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不能控制自己,忍不住说道:“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大魏之臣。

  • 三国最隐忍的人物是司马懿?不,而是活到93岁才说出实话的司马孚

    历史解密编辑:飞飞酱故事标签:司马懿,司马孚,曹魏,司马昭,司马师,司马炎

    世人皆以为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能隐忍的人物,多次装病,逃过曹操及其后人的猜忌,于60多岁高龄才反戈一击,夺走曹魏江山。可是,有一个人比他还能隐忍,一直没露出真面目!直到临终前,93岁的他才道出真心话,实现了辅佐司马家族夺取江山的重任!这个人就是司马懿的弟弟,自诩一辈子忠于曹魏的司马孚。公元264年3月

  • 屡次强调自己是曹魏纯臣的司马孚,他的行为真的符合他的口号吗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司马孚,曹魏,司马昭,曹丕,曹操,司马懿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拿着汉献帝刘协当傀儡,把路都给铺好了,然后他儿子曹丕顺利登基称帝,史称曹魏,给曹操追封了一个魏武帝。没想到没过多久,曹魏就蹈了东汉的覆辙,司马氏控制了曹魏政权,以曹芳、曹髦、曹奂为傀儡,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代的努力,基本上把曹魏的刺头完全扫平,最后由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