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被困麦城时,为何不派关平去请救兵?笔者:都怪此人突然请命

关羽被困麦城时,为何不派关平去请救兵?笔者:都怪此人突然请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娱三三三 访问量:3475 更新时间:2023/12/12 17:24:15

名垂三分册,将门关坦之。

英风冠寰宇,俊才任骋驰。

烈烈忠臣血,离离原上石。

犹有雄魂在,江流永不息。

作为蜀汉的将二代,关平可以算得上是年轻一辈中最优秀的将才了。从关羽千里走单骑时,关平拜在其膝下为义子,就一直追随于身畔,征战于沙场,历尽风雨坎坷,战火硝烟。

关平这个孩子性情忠厚诚实,非常孝顺,由于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关羽身边,受到关羽的指点比较多,无论领兵打仗的才能,还是单挑厮杀的武艺,关平都是一流的。咱们看一下关平历次的战斗履历:

1.涪城宴关平和刘封生擒欲行刺的杨怀、高沛;

2.襄阳之战,关平追杀曹仁副将翟元,曹军,一刀斩于马下;

3.樊城之点,三十回合战平曹魏猛将庞德

4.偃城阻击战,三合击败曹将徐商;

5.五六个回合打退吕建;

6.徐晃偷袭,关平与徐晃交锋,“战不三四合”,后寨火起,关平拔马退走;

7.四冢之战,关平夜袭敌营遭到徐晃伏击,关平与廖化杀出重围;

8.关羽追击吴军,被围南山岗,关平与廖化来援,击退徐盛丁奉,救出关羽;

9.关羽兵困麦城,廖化出城求救,关平“奋力冲杀”打退丁奉,助廖化突围;

10.关羽从临沮小路突围,遭暗算绊倒被擒,关平来救,“孤身独战,力尽亦被执”。

大家可以看出,关平的武艺是相当不错的,樊城一战,力敌曹军猛将庞德三十合不分胜负。关平回营对关羽说“与庞德交战,不分胜负”,以关平忠厚诚实的性格,肯定是不会吹牛的。关平自认为能与庞德打平,说明他完全这个实力。后来关羽与庞德交锋,是关平首先发现了庞德欲施暗箭,说明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防御水平比他爹强。

由此可知,关平的武力值虽不如蜀汉五虎将,但也能与魏延、李严相当。这样优秀的一个年轻人,如果能够活下来,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长为与魏延、姜维一样智勇双全,独当一面的将才。

那么,为什么关羽被困麦城时,不派关平突围去到上庸向刘封求救呢?

原因很简单,都怪此人突然请命。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关羽的贴身侍卫——廖化。

按正常情况,如果关平去求救兵,刘封是不会不发兵的:首先,刘封与关平相处多年,在刘备征蜀时他们还经常一起作战,是老战友了;其次,关平去向刘封求救,以两人之间的关系,孟达是插不上话的,也不敢反对;再次,刘封再不乐意也不敢不发兵,因为他如果不发兵,关平跑到刘备那里告状,刘封吃不了兜着走。

实际上,当我们细读原文,里面透露出来的一些情景还是非常令人心酸的。

关羽其实想让关平突围,但没有直接说出来。咱们看《三国演义》的76回,关羽兵退麦城,东吴军马团团围住。关羽的部下赵累出主意,劝说关羽派人向刘封求救兵。而关羽则问众人:“谁敢突围而出,往上庸求救?”

当时关羽麾下众将,要说武艺最高强,最有可能杀出重围的,就是关平了。关羽这样问,他心里很希望关平能自告奋勇杀出重围,前去上庸求救。但廖化冒出来了,不知道廖化心里是怎么想的。

虽然廖化请命,但关平仍然有机会跑出去,因为他表示要掩护廖化突围(以廖化的武艺独自突围没有什么希望),关羽立即同意了,这样的结果也还是不错的。

关平和廖化出城,东吴大将丁奉率兵来拦截,关平“奋力冲杀,奉败走”,廖化趁机就冲出去了。其实这个时候,关平干脆跟着廖化一齐杀出去就对了,历史就改变了,他也可以留活下来,蜀汉的未来就能多一枝擎天之柱。

但关平这孩子实在是太过实诚,他应该是不忍心将已经须发苍白的老父亲独自留在麦城内孤守。这一瞬间,关平也许想过些什么,但他仍然放弃了大好的生存机会,而是选择了又冒险杀回城中。

看到儿子关平去而复回,不知道关羽心中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波动,是深深的遗憾?是无言的责备?是难过?还是欣慰?也许更是一种完全的释怀吧。

关平留下了,人生就是这样,只在心念一瞬之间,你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而随之改变的可能还有许许多多人的命运。如刘封,如孟达,如张飞,如刘备,甚至诸葛亮。

假如人生可以重新来过,我们多么希望,这位年轻人能够深深地望一眼那座重围中的孤城,然后向着西下的斜阳策马而去,再也不要回头。

惜哉,关平!

标签: 关羽关平廖化刘备徐晃麦城

更多文章

  • 吞食天地2:由关羽一家人组成的关家军,最弱的绝对不是关平!

    历史解密编辑:单机时代标签:关羽,关平,吞食天地2,关家军,刘备,魏延

    在绝大多数三国游戏中,关羽都是非常强的,并且他的子嗣表现也不差,一些玩家也喜欢把关羽一家人组成一支队伍,俗称关家军。在红白机上的《吞食天地2》中,关羽和他的子嗣也一直是主力,并不是说他们有多厉害,而是游戏设定是关羽和他两个儿子只要在队伍中,那就是不能离队的,正因为如此,很多时候才进主力阵容的。那么关

  • “内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贪图功名的姜维和黄皓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黄皓,姜维,蜀汉,诸葛亮,费祎

    古代王朝的更替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西汉灭亡之后是东汉,东汉灭亡之后是西晋。就拿汉朝来说,它可能没有唐朝富裕,没有明朝出名,但在历史上汉朝却给人留下了无数精彩的故事,尤其是在它灭亡的时候。汉末时期,天下大乱,进而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这局面被打破的开端,就是姜维的失败。关于姜维这个人,大家一定都很熟悉

  • 黄皓说: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魏延若还活着,蜀汉还能延续?

    历史解密编辑:球球先生标签:黄皓,魏延,蜀汉,诸葛亮,刘备,姜维

    其实,黄皓说的这句话应该是杜撰的,《三国演义》里邓艾收川以后,本身要杀黄皓,但是黄皓善于贿赂,通过贿赂邓艾身边的人,免于一死。就算这样,他也不会再登上政治舞台了,天变了,蜀汉江山没了刘禅不当皇帝了。再说魏延,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虽然有不少缺点,但是他很受刘备赏识。刘备在长期的战乱中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

  • 黄皓:“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此话怎讲?

    历史解密编辑:凯旋帝国史标签:魏延,刘禅,刘备,蜀汉,姜维,三国,诸葛亮,曹操手下,黄皓(宦官)

    如果魏延还活着,刘禅的位子做得稳吗?一:这句话并无史实记载;二:黄皓说不出这句话,哪怕说了,凭他的能力并不足以做此评论;三:连诸葛亮都无力回天,魏延何德何能,可以延续蜀汉?四: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估计还等不到邓艾来攻,早已因内乱而亡。一:“魏延若在,时事必不至此”来源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

  • 萧亚轩黄皓分手:不合适的两个人,终究会分开

    历史解密编辑:艾娃elaa标签:萧亚轩,黄皓,恋情,分手,感情观

    《中国式离婚》里,有这样一句话:感情这东西,没有谁对谁错,唯一衡量的标准就是看在一起合不合适,不合适的话,对的也变成错的了。人生在世,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见唯一合适的人。这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却也是所有人的期望。为了早日遇见那个最合适的,大家一直都在寻觅,可寻来

  • “萧亚轩黄皓相处模式”背后,相差16岁的爱情,给女人们提了醒

    历史解密编辑:甜甜我的闺女标签:萧亚轩,黄皓,爱情,恋爱,恋情,黄皓(宦官),歌手,华语音乐,华语歌手,爱情故事

    01.前两天,萧亚轩的状态上了热搜,引得很多人的猜测,她是不是感情生变了,不然为啥一脸憔悴。虽然后来萧亚轩回应说,天气很冷她没有带钥匙,拍视频给男友求助,不小心传到了网上。但看热闹的网友们好像并不买账。有些人有这样一种心理,嘴里说再多祝你快乐,实际上还是喜欢看谁谁谁过得不好。对于谈过十几次恋爱,并且

  • 姜维是蜀汉大将军,手握兵权,为何却斗不过宦官黄皓呢?

    历史解密编辑:拇指故事汇标签:姜维,黄皓,刘禅,蜀汉,费祎,诸葛亮,丞相,黄皓(宦官),三国

    姜维为什么斗不过黄皓?姜维不是搞不定黄皓,而是搞不定刘禅,黄皓就是一个宦管,他再大的本事要干坏事也得经过皇帝同意。刘禅又不是个傻子,相反的,他还是个有点头脑和手腕的皇帝。刘禅的用人之道从诸葛亮死后,刘禅就撤掉了丞相这个位置,因为丞相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不想有第二个诸葛亮,到了费祎执政,刘禅硬是拖了

  • 宦官黄皓祸乱蜀国,为何能一再逃脱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黄皓,刘禅,宦官,董允,姜维,邓艾

    历史中宦官弄权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他们扰乱朝纲,祸乱天下,颠倒是非,因此遭到很多人的厌恶,比如说秦朝时的赵高,汉末的张让,明朝时的魏忠贤都是臭名昭著的宦官,而三国的时候也有一位宦官十分出名,他就是蜀国的黄皓,当时姜维建议刘禅杀他,邓艾攻入蜀国后也主张杀他,然而他竟然一次次躲过了死罪,这其中有何缘故呢

  • 萧亚轩:“女版陈冠希”,被小鲜肉黄皓收割,如今寸步不离男友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练呢标签:萧亚轩,陈冠希,黄皓,小鲜肉,娱乐圈,温碧霞

    在娱乐圈年龄是女明星最大的敌人,她们靠脸蛋吃“青春饭”,享受惯聚光灯下的她们,害怕衰老,害怕没有戏拍,害怕无人问津。尽管如此依然还是又不少人保持得很好比如赵雅芝、温碧霞等人。娱乐圈得感情也是极其得混乱,比如我们很熟悉的放荡不羁的陈冠希。今天我们来说说被网友称为“女版陈冠希”,总所周知她是男神收割机,

  • 姜维手握大军,却不敢回到成都,只是因为害怕黄皓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姜维,黄皓,刘禅,诸葛瞻,诸葛亮,邓艾

    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此战,司马昭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但是,实际上,在魏灭蜀之战刚刚爆发的时候,姜维并不在汉中或者剑阁,而是远在沓中屯田,沓中是古代地名,地理位置约在今甘肃省舟曲县,是一个处于岷山、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