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蜀汉和曹魏均认为蜀汉灭亡是因黄皓弄权、刘禅昏庸

东吴、蜀汉和曹魏均认为蜀汉灭亡是因黄皓弄权、刘禅昏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痒不趣 访问量:2667 更新时间:2024/2/8 15:19:43

汉末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最后剩下曹魏、东吴、蜀汉。天下三分的原因在于:“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已成鼎足之势。”东吴、蜀汉虽然阻挡强大的曹魏一统,除了地理原因外,还是因为他们能用人。这两点原因曹魏很多人都明白,因此他们才会劝曹操、曹丕、曹叡不要征讨两国,而是要休养生息。

蜀汉政权的建立者是刘备,但黄初四年(223年)刘备就驾崩了。从黄初四年(223年)到黄初五年(224年)蜀汉政权由诸葛亮完全撑控。诸葛亮的用人之道不比刘备差。蜀人都非常佩服诸葛亮用人。“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蜀人张裔常常称赞诸葛亮:“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诸葛亮还大幅起用人才和培养人才。诸葛亮去世已经为蜀汉培养了一批人才。下面讲一下诸葛亮去世后的文武班底。

蒋琬:尚书令、行都护、假节、益州刺史。大将军,录尚书事、开府。费祎:后军师、大将军、录尚书事、益州刺史、开府。董允:侍中、领虎贲中郎将统宿卫亲兵、辅国将军、侍中守尚书令。吕乂:尚书、尚书令。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镇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卫将军、录尚书事、大将军。吴懿: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假节、督汉中。王平:后典军、安汉将军、汉中太守、督汉中、前护军、署大将军府事、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统汉中。马忠:庲降都督、监军奋威将军、安南将军、镇南大将军、平尚书事。邓芝:军师前将军,兖州刺史、督江州、车骑将军。陈到:督永安、征西将军。宗预:侍中、尚书、后将军、督永安、征西大将军。张翼:征西大将军、左车骑将军、冀州刺史。廖化:右车骑将军、假节、并州刺史。

蒋琬、费祎主管军政。董允主管宫中和掌管禁军兼政。姜维主管军事。吴懿、王平镇守汉中。马忠镇守南中。邓芝镇守江州。陈到、宗预镇守永安。除了吴懿和陈到,其他的都是诸葛亮起用重用的人才。

蒋琬

诸葛亮北伐时就是让蒋琬、张裔代行丞相职权处理府事,张裔为正,蒋琬为副。“五年,亮住汉中,琬与长史张裔统留府事。”太和四年(230年)张裔去世,由蒋琬为正,马忠为副。“八年,召为丞相参军,副长史蒋琬署留府事。”正如当初刘备让诸葛亮署左将军府事。刘备在世时因广都县令蒋琬不理政事又常大醉,要问罪于蒋琬。诸葛亮对刘备讲:“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刘备没有问罪于蒋琬,只是免职。黄初四年(223年)诸葛亮当政重新起用蒋琬。诸葛亮经常称赞蒋琬:“公琰讬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诸葛亮还密表奏刘禅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蒋琬后升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

费祎,当初诸葛亮非常欣赏他,也是以接班人来培养。孙权曾对费祎讲:“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诸葛亮北伐也是带上费祎。诸葛亮临终前对尚书李福交待由蒋琬接任,蒋琬之后由费祎接任。李福再问,诸葛亮不答。有人认为是蜀汉没有人才,诸葛亮才不答。这是不对的,下一代的事情当然交给下一代。正如吕后问刘邦谁能接任萧何,刘邦回答了两次,吕后再问,刘邦回答:“此后亦非乃所知也。”

蜀人曾评价诸葛亮用人:“是以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也。”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当政时蜀人还是很满意。“时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祎及允为四相,一号四英也。”但是自四英相继去世,蜀汉已不同往日。正始七年(246年)董允去世,没有人能压得住刘璋和宦官黄皓,宦官开始干预朝政。“蜀人无不追思允。”嘉平五年(253年)大将军费祎被刺身亡,“自祎殁后,阉宦秉权。”

诸葛亮、蒋琬、费祎执政时都是常年坐镇汉中、涪城、汉寿(葭萌)等地。“是后处蜀、魏界,固险重守,自丞相、大司马、大将军皆镇汉中。”涪城“于蜀为东北之要,蜀时大将军镇之。”葭萌“蜀亦大将军镇之。”涪城类似于汉中的战略地位。涪县之北就是阴平郡。葭萌城(原来属于广汉郡)东接巴西,南接广汉,西接阴平,北接汉中。阴平是蜀汉东北重要葭萌关、白水关、江油关屏障。

虽然他们常年坐镇在外,但是朝廷关于赏赐处罚等事情都是要咨询他们的意见才能实施。“自琬及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谘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嘉平三年(251年)尚书令吕乂去世,嘉平四年(252年)费袆就回来了,嘉平五年(253年)正月被刺。你在汉中都要先咨询,回来还得了?黄皓的嫌疑非常大。

黄皓

四英和一些人才相继离世,黄皓操弄威柄。只要不依附黄皓的人都打压,依附的就升官。例如罗宪因为不依附黄皓,因此黄皓非常恼恨,把罗宪贬为巴东太守。“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不与同,皓恚,左迁巴东太守。”例如卻正是皇宫的属吏,他既不为黄皓所喜欢,也不为黄皓所讨厌,所以官职一直没有升迁,也免受黄皓的打压。“皓从微至贵,操弄威权,正既不为皓所爱,亦不为皓所憎,是以官不过六百石,而免于忧患。”蜀亡后卻正主动跟刘禅去洛阳,刘禅靠卻正的开导指教而事事合宜得体,没有引起什么缺失,“后主赖正相导宜适,举动无阙,乃慨然叹息,恨知正之晚。”所以蜀汉后期无人,完成是刘禅、黄皓的责任。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

有人认为是刘禅装傻,也未必,可能这只是刘禅本能而且。无论如何司马昭都会厚待刘禅,这是因为要慰蜀汉旧人心和做给东吴看。在蜀亡后,很多蜀汉旧人依然割据一方,他们就是要看魏国怎么对待刘禅。在刘禅投降的消息传到南中,镇守南中的霍弋对部下讲:“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后来霍弋得知魏国厚待刘禅,才上表投降,司马昭让他继续镇守南中。像霍弋等人如此效忠刘禅,原因在于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讲:“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蜀汉人认为刘禅任用宦官黄皓以至亡国

陈寿认为蜀汉灭亡的原因是由于黄皓乱政所致。“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陈寿虽然没有明说刘禅,其实已经暗指刘禅了。黄皓能操弄威柄还不是仗着后主刘禅的宠信。蜀汉旧臣李密认为蜀汉亡国,原因在于刘禅宠信黄皓。李密到了洛阳,晋朝司空张华问刘禅怎么样。李密回答可比于齐桓公。张华反问原因。李密的回答是:“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虽然李密夸奖了刘禅一番,但还是指出亡国是因为刘禅用黄皓。

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就认为是“父子荷国重恩,不早斩黄皓,以致倾败,用生何为!”诸葛尚会这样认为除了黄皓乱政之外,在姜维上书刘禅请求加强阴平阳安防守时,黄皓对刘禅讲魏军不会来。结果刘禅当时没有派人去,还压下姜维上书。蜀汉群臣都不知道有这回事。

谯周

谯周在景元三年(262年)时公开宣称蜀汉将亡,其原因在于黄皓弄权。“后宦人黄皓弄权于内,景耀五年,宫中大树无故自折,周深忧之,无所与言,乃书柱曰:‘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言曹者众也,魏者大也,众而大,天下其当会也。具而授,如何复有立者乎?”在刘禅频游观、增广声乐之际,谯周就上书劝谏。希望效仿光武中兴,当年光武想架车外出,大臣劝谏说天下尚未一统不是享乐的时候,于是光武立马调头回去。“夫忧责在身者,不暇尽乐,先帝之志,堂构未成,诚非尽乐之时。愿省减乐官、后宫所增造,但奉修先帝所施,下为子孙节俭之教。”

东吴人认为蜀汉灭亡的原因

景元二年(261年)吴主派薛珝出使蜀汉,回来后吴主问蜀汉怎么样。薛珝回答:“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有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在薛珝观看来是因为刘禅昏暗的原因。

景元四年(263年)魏国伐蜀时,东吴有人对张悌讲魏国伐蜀必然大败而回。张悌认为魏国伐蜀必然成功。“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弊,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其克乎!若其不克,不过无功,终无退北之忧,覆军之虑也,何为不可哉?”在张悌看来蜀汉因刘禅宠信宦官黄皓,姜维北伐等原因,必定为魏国所灭。

司马昭

曹魏人认为蜀汉灭亡原因

司马昭跟众人谋划伐蜀时,认为“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魏主曹奂认为“蜀所恃赖,唯维而已,因其远离巢窟,用力为易。

而姜维避祸沓中也是由于黄皓乱政所致,因为黄皓想让亲信阎宇取代姜维。刘禅不仅不处理黄皓还让姜维不要介意。如果把姜维换成司马昭、孙綝早就废掉刘禅了。魏人袁准认为魏国一举灭掉蜀汉,自古以来没有那么快的。邓艾以万人入江油,钟会大军给堵在剑阁。魏国军队已经而临断粮,钟会也准备退军。邓艾虽然攻下江油、绵竹、雒城,但也已经是强弩之末。刘禅要是坚守成不降,钟邓也难以灭蜀。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也持同样的观点。在袁准看来蜀汉灭亡是由于刘禅投降。刘禅会投降是因为丧失了忠义仁孝。北地王刘谌曾劝谏刘禅:“若理穷力屈,祸败必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

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都认为蜀汉灭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刘禅昏庸,黄皓乱政所致。刘禅在洛阳时,卻正曾教刘禅流泪对司马昭讲:“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如果这句话是出身刘禅本意,司马昭肯定高看刘禅一眼。古人是非常重视孝,汉朝时有位诸侯王准备谋反,给儿子告发。事后儿子也被处死,罪名是不孝。

刘禅的表现连谯周都不如。谯周虽然劝降刘禅,但对于魏晋给他的嘉奖通通不受,“周乃自陈无功而封,求还爵土,皆不听许。”但是司马炎不许。谯周临终前还嘱咐儿子:“若国恩赐朝服衣物者,勿以加身。”在古代赐穿朝服下葬是极大的荣耀。谯周的意思是我即使死了,也不做你晋朝的官。结果真如谯周预料那样,司马炎真的赐朝服。谯周的儿子只得上书说明父亲的遗嘱。司马炎只得下诏收回朝服,只给棺木。

发布于:山东

更多文章

  • ​宦官黄皓专权乱政,为何诸葛亮临死之前却不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点儿历史事标签:黄皓,诸葛亮,宦官,刘禅,蜀汉,后主

    宦官黄皓专权乱政,为何诸葛亮临死之前却不杀了他?蜀汉后期,这个曾经三足鼎立的的政权因为后主刘禅宠信宦官、乱弄权术,终于迎来了它的末日。因为刘禅的宠幸,宦官黄皓走上了朝堂,掌握了国家政权。黄皓的存在,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蜀汉国家政策的实行。本来可以作为蜀汉栋梁之才的士人罗宪因为看不惯黄皓专弄权术,

  • 率土之滨:魏智经常白给?用这个体系,稳定还肉,薄纱三红王异

    历史解密编辑:萌小凌儿标签:魏智,荀彧,郭嘉,贾诩,久战,率土之滨

    率土趣事千千万,听我凌儿慢慢盘!众所周知啊,魏智是平民玩家最容易凑出的主流队伍了,但一般除了大狗满红就没什么红度了,经常白给,那么今天凌儿给大家盘一下当今不弱于一线队伍的久战魏智。战法如图所示,在久战由我军群体改为友军群体的时候就已经崛起了,能够百分百给到己方的输出位,效果是友军群体每造成一次策略伤

  • 塔王之王8月24日限时武将招募:华雄王异张任曹冲技能

    历史解密编辑:沫沫爱玩游戏呀标签:王之王,华雄,王异,曹冲,武将

    大家好,欢迎来到【小楽说传奇】,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塔王之王K服游戏中8月24日活动武将华雄王异张任曹冲技能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就和小编一起看下去吧!【华雄技能】1.推图技能名称:电龙伤害:874消耗:14描述:召唤电龙,落下数道闪电,打击敌人(2次伤害),物理伤害。2. 单挑技能名称:狂暴三阶描

  • 三国名妻辅佐英豪:黄月英、王异君、张杰等

    历史解密编辑:宇航说历史标签:黄月英,张杰,王异君,孙尚香,刘备,孙策

    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贤内助女子,她们在丈夫的政治、军事和家庭事务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五位在三国时期尤为著名的贤内助女子:1、黄承儿(黄月英):她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妻子,被誉为“黄头发、世间绝色颜”,被后人传颂为聪明才智、卓越非凡的女子。在诸葛亮临终前,黄月英也以其聪明才智,辅

  • 历史上的的蜀汉北地王刘谌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枕星河梦标签:刘谌,蜀汉,北地王,刘禅,邓艾,刘备

    关于蜀汉的皇室,人们比较熟悉的往往是开国皇帝刘备和亡国之君刘禅,除此之外,它的存在感是非常低下的。蜀汉景耀六年(263),邓艾偷渡阴平道直入蜀汉腹地,兵临成都。面对邓艾并不算多的兵力,后主刘禅出城投降,宣告蜀汉的灭亡。而早在刘禅决定投降时,其子北地王刘谌便已经将妻子儿女杀掉后,自杀在纪念先帝的宗庙里

  • 北地王刘谌:后主刘禅之子,如果劝动父亲死战不降,能否拯救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清川知行标签:刘谌,刘禅,后主,蜀汉,邓艾,钟会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炎兴元年(263年),魏将邓艾逼近成都,蜀臣谯周于是力劝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但刘禅之子刘谌(chen)却十分有骨气,力劝父亲力战不降。如果刘禅采纳刘谌之策,能否避免蜀汉灭亡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出身皇室刘谌出身蜀汉皇室,

  • 蜀汉最后的脊梁——北地王刘谌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刘谌,蜀汉,刘禅,姜维,诸葛瞻,刘备

    说起三国蜀汉末期最让人扼腕叹息的除了幼麟姜维以外还有一位,他就是蜀汉最后的脊梁——北地王刘谌。刘谌是汉怀帝刘禅的第五子,他并不是蜀汉的下一任太子而是一位王爷,刘谌的性格不同于其父刘禅的软弱,自小便性情刚烈,胸有大志。在魏国发动灭蜀之战后,魏将邓艾奇袭取得了绵竹之战的胜利,蜀汉朝堂中降魏的呼声越来越大

  • 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刘谌却选择了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刘禅,刘谌,蜀汉,曹魏,姜维,刘备

    君臣甘屈膝,一子独悲伤。去矣西川事,雄哉北地王。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苍。凛凛人在,谁云汉已亡。刘禅,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第二任国君。刘谌,刘禅的第五子,在公元259年被封为北地王。在蜀汉灭亡的最后时刻,作为君主的刘禅为何选择了投降,而儿子刘谌却选择了殉国呢?在公元263年,曹魏大将军司马昭认为蜀汉国

  • 三国故事:三国后期,刘禅投降,刘禅儿子刘谌最有骨气,自杀殉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刘禅,刘谌,曹操,司马昭,邓艾,诸葛瞻

    三国风云百家谈!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的势力,本来曹操很快能够一统天下的,谁知赤壁之战中,孙刘联盟,火烧赤壁,重挫了曹魏,开始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三国鼎立的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最先被灭亡的,是蜀国。起初按照诸葛亮的计划,是先占有荆州益州,发展壮大,再联合孙吴,等待有利的时机(曹魏内部出现

  • 刘禅投降,刘谌手拎妻子、儿子人头,跑到刘备的昭烈庙拔剑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以史为镜说古今标签:刘禅,刘谌,刘备,谯周,诸葛亮

    263年,刘禅之子刘谌手拎妻子和三个儿子的人头,跑到供奉爷爷刘备的昭烈庙,失声痛苦一番后,拔剑自刎。魏将邓艾从崇山峻岭的阴平小路进军,攻下绵竹后,眼看着成都唾手可得。此时,刘禅赶紧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这时,有人向刘禅提出建议:先放弃成都,撤入南中七郡之地,依靠地势之险,借助蛮兵之力,他日可再图收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