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名人智慧:陆抗料敌机先惩叛将

古代名人智慧:陆抗料敌机先惩叛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闲读与苦读 访问量:4156 更新时间:2023/12/21 11:08:18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西晋初年,司马氏灭曹,平定内部后,又攻下蜀川,刘禅投降,只剩下一个江南孙吴了。孙吴守卫西陵(今湖北浠水)的将领步阐献城降晋,形势十分危急。东吴大将陆逊之子陆抗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赶到西陵,完成了对西陵的战略包围,但还没等发起攻击,晋便派大将杨肇来救西陵。陆抗一见,先派都督俞赞率兵阻击扬肇,又在西陵城外修筑了对内可防城中兵袭,对外可对付杨肇兵攻的双层工事。工事刚刚修完,忽报俞赞投降了西晋,情势十分危急。

陆抗一面派人严密防守工事,封锁城中消息,一面布署兵力防外兵攻击。

陆抗手下,有些岭南士兵,因缺乏训练,战斗力较弱。俞赞深知这一点儿,在投晋时,向杨肇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说他了解岭南兵的防守地段,可从那里突破陆抗防线,杀进城中,然后内外夹击,灭掉陆抗。杨肇听后大喜,按俞赞提供的情况布署了攻击兵力。

俞赞降晋后,陆抗料到他必然向杨肇报告吴军防守情况,以作晋见礼,料到杨肇必按俞赞所提供的情况,以重兵攻击岭南兵防线,于是悄悄传令,让自己手下的能征善战的老兵与岭南兵在夜间悄悄换防。

果然,第二天杨肇进攻时,以重兵猛攻原岭南兵防线,妄图突破一点,纵深扩展。哪知却遇到了顽强抵抗,几番猛攻都拿不下来。杨肇亲临前线督战,观察许久,才明白这段防线并非岭南兵在防卫,而是东吴精兵在把守。

情况探明,杨肇急令退兵回营,升帐传来俞赞,问他为什么提供假情报。俞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想原来陆抗明明是让岭南兵防守这一段的,怎么变了?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来,杨肇以为他是陆抗派来诈降引自己上钩的,于是让手下把俞赞推出帐外杀掉了。

陆抗料敌机先,预作准备,终于变不利为有力,取得了胜利。

未完待续……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标签: 陆抗孙吴东吴陆逊西陵重兵

更多文章

  • 孙吴名将陆逊,人所共知;其子陆抗,孙陆机、陆云,你熟悉吗?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陆逊,陆云,孙吴,陆机,陆抗,孙权

    提起三国孙吴名将陆逊来,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尽管很多读者声称了解陆逊的生平事迹,但他们了解的内容,或许主要来自《三国演义》。此书关于陆逊猇亭之战(夷陵之战、彝陵之战,今湖北宜都北)、石亭(今安徽潜山东北)之战的有关叙述,虽不乏文学虚构成分,但属实的部分也比较多。不过,《三国演义》对陆逊事迹的描

  • 西陵之战,陆抗是如何做到以少胜多的?

    历史解密编辑:读史标签:陆抗,西陵,陆逊,东吴,司马炎,南郡

    作者:握中悬璧,授权读史发布。百年东吴连载67西晋泰始八年(272年)九月,洛阳城迎来两位特殊的来客,他们是东吴西陵督步阐的两个侄子步玑与步璿。原来就在一个月之前,孙皓将步阐征召到建业去做绕帐督,这引起了他的恐慌,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趁自己有些本钱干脆举城降晋了。步玑与步璿就是他为表诚意送到洛阳的人质

  • 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

    历史解密编辑:中言妍施标签:陆抗,东吴,陆逊,孙权,孙皓,蜀汉,羊祜

    这期我们来讲讲东吴最后的名将——陆抗。陆抗是我们上一期讲的陆逊之子,在历史上他和父亲陆逊被一起并称为‘逊抗’,是东吴两代人中毫无疑问的中流砥柱,而以历史来说陆抗为将的时期东吴的国力与比之前差上很多,正处于吴末帝孙皓当政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孙皓可以说的上是整个三国时期最残暴的君主,在他当政时期大兴土木

  • 陆抗有力护吴国,姜维无力卫蜀汉,所以陆抗能力姜维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姜维,陆抗,蜀汉,吴国,邓艾,钟会

    说起陆抗和姜维,前者是吴国名将陆逊之子,后者则是曹魏降将,是丞相诸葛亮最重要的继承人。然而,许多人总以成败论英雄,姜维作为战败国的将领,加上许多人因为他多年北伐,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至于陆抗,他和晋军将领羊祜一时瑜亮,并且陆抗却作为吴国将领护住了吴国一时,加上陆抗后期却上了武庙。所以,许多人认为,同

  • 陆抗和羊祜,三国时代的谢幕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花萃谈谈标签:羊祜,陆抗,东吴,诸葛亮,陆逊,司马炎

    陆抗和羊祜,三国时期最后的名将,二人最后的去世,也代表着三国时代名将的集体谢幕。二人更是缩小版的诸葛亮和司马懿。唐朝评过六十四名将,二人都在其中。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人,大都督陆逊次子。三国时期东吴最后的中流砥柱。公元245年,在其父陆逊病逝以后袭封江陵县侯,起家官职是建武校尉,此后迁镇军将军,镇

  • 陆抗,东吴最后的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二的十次方标签:陆抗,东吴,陆逊,孙权,诸葛恪,刘备

    十八年基层打磨今天我们来说说陆逊的儿子陆抗,陆逊绝对算的上是晚婚晚育,在公元226年他43周岁这年才有了陆抗。陆逊不但晚婚晚育,还优生优育,由于陆抗的大哥早夭,陆抗就成了陆家未来的家主,虽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陆抗后来的表现,陆逊对于儿子的教育是倾注了非常大的心血的。陆逊死的时候陆抗才19周岁,

  • 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孙策外孙陆逊之子,东吴最后一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孙权,陆抗,吴国,孙策,陆逊,诸葛恪

    所谓陆抗存则吴存,抗亡则吴亡者。——何充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族,忍辱负重陆抗(226年—274

  • 大连艺术学院 女神 :张允儿

    历史解密编辑:美少女写真收集标签:大连艺术学院,张允儿,拉丁舞,女神

    女神 :张允儿坐标:沈阳学校:大连艺术学院身高体重:166/50兴趣爱好:拉丁舞自己喜欢的一句话:“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 这场人生 就赢了一大半 其余的其余 人生自有安排”

  • 张允熠 | 从孟子到朱熹、戴震—试析孟学发展的心路(一)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朱熹,戴震,儒家,孔子,韩愈

    摘 要:孟子之学在先秦属儒家八派之一,秦火之后,其徒被灭。西汉时司马迁始为孟子作传,至东汉列《孟子》为传记博士,不及五经博士。有赵岐其人推崇孟子,始得“亚圣”之称。唐代韩愈为抗衡佛教而矢志接续儒家道统,提出“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孟子之学才发扬光大。至宋代朱姜“始著”,继承了孟子的心性之学和王

  • 张允熠 | 从孟子到朱熹、戴震—试析孟学发展的心路(二)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孟子,戴震,朱熹,疏证,孟子字义疏证,论语

    三、“复古求解放”元、明时期的孟子研究,多步朱熹后尘,创意不多,直到清代,诠释《孟子》一书又起新热潮,至乾嘉年间,最值得一提的是戴震的孟学研究。戴震精通天文、地理、史地,以及音韵、训诂,卓然而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孟学研究方面著有《孟子私淑录》和《孟子字义疏证》等,尤其《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对理、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