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名将卫青为何会娶比他大十多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有何隐情?

名将卫青为何会娶比他大十多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有何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米薇史小范 访问量:1049 更新时间:2024/1/13 10:54:47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夏侯颇自尽而亡,此前已经死过一次丈夫的平阳公主再度丧偶,虽然当时平阳公主已经四十多岁,都是已经升级成了祖母辈分的人,但是她的内心依旧寂寞难耐,渴望找一个男人共度余生。

不久之后平阳公主就嫁给了比她小十多岁的大司马大将军百官之首的卫青,不过卫青能娶两次丧夫的平阳公主为妻,背后其实是蕴含着他的求生欲,而且这段婚姻也是卫青一生为人谨慎的写照。

其实卫青和平阳公主是老相识,出身卑微的卫青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女神的大戏

其实平阳公主早在与第一任丈夫曹寿恩爱之时就已经认识卫青了,只不过当时的卫青是给平阳公主充当人肉上马石,供她驱使的奴仆。

平阳公主是汉景帝刘和皇后王娡的长女,也是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她在长大之后就被赐婚给了平阳侯曹寿。

曹寿是西汉开国功臣曹参的曾孙,按照汉朝规矩公主出嫁必须嫁给侯爵,所以曹寿与平阳公主是门当户对的一对璧人,平阳公主的封号就是来自于曹寿的平阳侯封爵。两人婚后感情也十分不错,还生育了儿子曹襄。

而卫青则就出身极其卑微了,他的母亲卫媪本来与一卫姓男子结婚,生育了一子三女,分别是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长子卫长君,结果卫姓男子却早逝了,守寡的卫媪为了拉扯养活子女,就到了平阳公主府当奴仆。

在平阳公主府中工作时期卫媪结识了平阳县的小吏郑季,两人因工作需要经常接触,一来二去就擦出了爱的火花,然后生下了卫青。可是由于郑季家里有妻有儿,而且妻子极为凶悍不允许他纳妾,所以卫媪不可能嫁入郑家,就这样两人就断了联系,卫媪为了减轻负担把刚出生不久的卫青交给了郑季抚育。

可是郑季的妻子凶悍,根本不把卫青当儿子看待,郑季其他子女也不把卫青当兄弟看待,因此卫青的童年十分凄惨,卫青大概在郑家生活到十来岁时,他就忍受不了,终于逃出郑家来到平阳公主府投奔母亲卫媪。

此后卫青被卫媪收留,并且卫媪还在平阳公主府给他找了一份骑奴的差事,虽然是奴仆,但是卫青却在这里找到了家庭的温暖,卫媪的三女一子都对卫青很好,视他为兄弟,尤其是三姐卫子夫对卫青最好,所以卫青没有随父姓为郑,而是随了卫媪前夫的卫姓。

而卫青的骑奴差事其实就是司机,要负责给平阳公主牵马或者驾驶马车,当然也要充当人肉上马石供平阳公主踩着上马或者上车。

卫青由于自幼生活不幸,因此他已经养成了办事深思熟虑,擅长察言观色的性格,因此他的性格很适合当司机,他很会来事,还很有眼力见,所以平阳公主对这个十几岁的小骑奴十分满意和喜欢。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去霸上祭祖连带为天下祈福,在返程途中路过平阳县,于是汉武帝就想去探望姐姐平阳公主。

听说皇帝弟弟要来探望自己,平阳公主当然十分高兴,于是她为汉武帝准备隆重的宴会接待他。在宴会上卫青的三姐卫子夫则作为平阳公主府中的舞女为汉武帝跳舞,一曲终了,汉武帝就对卫子夫一见钟情。

宴会中途汉武帝就利用更衣时间迫不及待地把卫子夫带到更衣的马车做起了哼哼哈嘿的事情,完事之后汉武帝对卫子夫很满意,于是宴会结束后汉武帝就跟平阳公主要走了卫子夫,把她纳入了后宫中。

卫子夫在跟随汉武帝回皇宫前,特意向汉武帝请求提拔自己的弟弟卫青,于是汉武帝就让卫青当了宫廷侍卫,就这样卫子夫和卫青姐弟就来到了皇宫之中。

但是卫子夫和卫青并没有立刻就此平步青云,两人沉寂了很久,原因就是汉武帝忙于国事加上后宫妃嫔很多,回宫后早把卫子夫忘到九霄云外了,他想不起卫子夫自然更不会想起卫青了,所以卫子夫和卫青姐弟在宫廷中当了一段时间的小透明。

不过后来很快汉武帝决定遣散一些年老体弱的宫女和没有生育的妃嫔,卫子夫由于入宫后一直没有再获得汉武帝宠幸,因此她就想恢复自由身离开皇宫,于是她主动报名要求被遣散出宫。

汉武帝在浏览要求离开皇宫的妃嫔名单时看到并想起了卫子夫,于是汉武帝想到这个让自己心动的女人,再次召见并宠幸了她,就这样卫子夫就没能离开皇宫,不过却换来了此后汉武帝对她的宠爱。

卫子夫的肚子也很争气,受到汉武帝宠幸不久就怀了身孕,不过卫子夫怀孕却惹怒了后宫之主皇后娘娘陈阿娇。

关于汉武帝和他的结发妻子陈阿娇还有一段典故,那就是金屋藏娇,陈阿娇是汉武帝的亲姑姑馆陶公主刘嫖与堂邑侯陈午所生的女儿,陈午是西汉开国功臣陈婴的曾孙,陈氏家族在朝堂之上很有势力。

汉武帝的老妈王娡为了给他谋取太子之位,就让他经常与馆陶公主家族多走动,于是汉武帝经常去馆陶公主家做客,就喜欢上了表妹陈阿娇,给后世留下了金屋藏娇的典故,王娡也很乐意与馆陶公主联姻,于是汉武帝娶了陈阿娇,而馆陶公主则全力帮助汉武帝成为太子并顺利继承了皇位。

而汉武帝继位之后则册立陈阿娇为皇后,并且对馆陶公主一家子极为宠信,一时之间馆陶公主及其夫家得到了极大的权势。不过陈阿娇为人却生性嫉妒,她自己不能生育,却经常担心别的妃嫔生育孩子自己而失宠,于是暗中陷害一些受宠的妃嫔。

陈阿娇在得知卫子夫受宠并怀孕后就十分憎恨她,一直想害她,但是汉武帝知道陈阿娇的脾性,因此自卫子夫怀孕后就把她保护得很严密,陈阿娇想害卫子夫无从下手,于是她就和母亲馆陶公主商议如何对付卫子夫。

馆陶公主建议陈阿娇既然不能从卫子夫身上下手,那就从卫子夫的亲人身上下手,不如直接把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折磨死,然后好吓得卫子夫流产。

因此陈阿娇母女就安排人去杀害卫青,在卫青情况危急时刻,幸亏他的同事公孙敖比较仗义,把这件事禀报给了汉武帝,并带人救下了卫青。

这件事让汉武帝产生了通过扶持卫子夫和卫青姐弟来打压陈阿娇母女的想法,汉武帝早就对姑姑馆陶公主和陈阿娇的骄横跋扈不太满意,而且皇后的外戚家族势力过于强大,也威胁到了汉武帝的皇权,所以汉武帝早就想找机会打压皇后家族的势力。

而卫子夫和卫青姐弟则不同,姐弟二人出身奴仆家族,出身是极其卑微,背后没有政治势力,如果打压陈阿娇和馆陶公主母女之后,卫氏家族正好可以代替他们成为外戚家族,卫氏家族如果崛起主要就是依靠汉武帝,不像陈阿娇和馆陶公主母女背后的堂邑侯陈氏家族在朝廷中有着根深蒂固的政治势力,所以汉武帝想通过扶持卫子夫和卫青姐弟来打压妻子陈阿娇家族的势力。

此后汉武帝大力提拔卫青,并让他成为自己身边的近臣,而卫子夫也越来越受宠。直到后来陈阿娇忍受不了汉武帝专宠卫子夫,于是利用巫蛊诅咒他们俩,诅咒事发后,汉武帝光明正大的以此为理由废除了车阿娇的皇后之位,并让卫子夫当了皇后,就这样卫青和卫子夫姐弟越发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和器重。

卫青虽然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但他确实也有真本事。他先是在龙城之战中崭露头角,击溃了匈奴部队,此后又六次替汉武帝征讨匈奴,对战匈奴屡战屡胜,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

也正是凭借多次抗击匈奴的战功,卫青位极人臣,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大司马大将军,官位在百官之首,尚在宰相之上,总管朝廷军政大权,爵位上封为长平侯,封邑两万户,是当时封邑最高的封爵。

毫不夸张的说卫青在汉武帝时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此卫青也实现了从女仆的私生子极其卑微的出身,屌丝逆袭般的成了一代战神外加全国第二号实权人物,有了迎娶白富美平阳公主的资本。

不过卫青之所以能迎娶平阳公主,契机还得从他最后一次也就是第七次攻打匈奴的漠北之战说起。

功高盖主使得卫青不安,他娶平阳公主实为明哲保身之道

漠北之战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起的一场很重要的战斗,为了这场战斗汉武帝几乎调动了全国的兵力和物资,如果按照卫青的计划执行,这场战斗可以彻底攻灭匈奴,不过最主要的纰漏出现在了老将李广身上。

李广由于迷路没有及时完成包抄,致使匈奴单于从汉朝军队的包围圈中侥幸逃跑,事后卫青想就此事问询李广具体迷路的原因,结果性格刚烈的李广以为卫青想把自己当犯人审讯,就在卫青的大将军府门前拔剑自刎了。

虽然漠北之战没有彻底攻灭匈奴,但是将匈奴打残,使得匈奴有很多年都不敢南下侵扰大汉,因此漠北之战还是属于非常完美的胜仗,打了胜仗那就得封赏将士,参加漠北之战的很多将军都受到了封赏,尤其是卫青二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他跟随卫青出征,并且在漠北之战中建立了封狼居胥的功绩,被汉武帝加封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地位仅次于舅舅卫青。

但是作为主帅的卫青本来功绩应该最高,汉武帝却以李广之死为由迟迟没有封赏卫青,其实汉武帝和卫青心里都明白,主要是卫青已经封无可封了。

当时卫青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不必说,他的姐姐卫子夫是皇后,卫子夫的儿子刘据是太子,大哥卫长君官至侍中,大姐卫君孺嫁给了卫青的部下大将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先是与小吏霍仲孺私通生下了霍去病,后来又嫁给了汉朝开国谋臣陈平的曾孙陈掌,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大将军,还有爵位冠军侯,连卫青的三个年幼的儿子都被封侯爵。

这么再看一看当时卫家的势力有多么强盛,太子刘据与卫家有血脉关系,卫青和霍去病又是全国的第二号和第三号实权人物,卫家还与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平家族有了姻亲关系,这势力已经远比当初陈阿娇和馆陶公主母女还大得多。

再加上卫青还立下了漠北之战的大功,汉武帝在漠北之战前就已经对卫青封无可封了,漠北之战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该怎么封,汉武帝除了把皇位让给卫青之外,可以说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封赏了,所以汉武帝才以李广之死当借口迟迟不封赏卫青,他不是不想封而是没得封了。

卫青为人心思细腻聪明剔透,他也深明其中道理,尤其是陈阿娇和馆陶公主母女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所以他也很担忧自己功高震主,加上家族势力过于强盛,会引起汉武帝的猜忌。

因此在当时贵族都流行收养门客的风气,唯独卫青不收养门客,还尽量不与朝臣交往,卫青如此就是担心引起汉武帝的猜忌。

就在汉武帝不知如何封赏卫青,而卫青还担惊受怕时,平阳公主给他们俩解决这个难题。

原来平阳公主与曹寿本来很恩爱,但是奈何曹寿短命,英年早逝了,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耐不住寂寞,于是汉武帝又给她说了一门亲事,把她赐婚给了汉朝的开国功臣夏侯婴的曾孙汝阴侯夏侯颇。

不过平阳公主与夏侯颇的婚姻感情应该远不如与曹寿那么好,她与夏侯颇结婚十多年没生育子女不说,夏侯颇居然还出轨与庶母私通,正是与庶母私通的事被人揭发到了汉武帝那,夏侯颇羞愧和害怕之下自尽了,平阳公主就这样又成了寡妇。

夏侯颇死后平阳公主虽然已经是奶奶级别的人,但是要知道她当时也不过四十多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她当然渴望再婚,于是平阳公主就召集下属开会商议把自己嫁给谁。

在《汉书》中记载:长公主问:“列侯谁贤者?”左右皆言大将军。主笑曰:“此出吾家,常骑从我,奈何?”左右曰:“于今尊贵无比。”

这意思就是说平阳公主问手下现在诸侯中谁最贤能,手下人都说是卫青,但是平阳公主却笑着说卫青曾经是自己的骑奴,自己怎么能嫁给他,她的手下则说卫青的姐姐是皇后,现在又是大将军,身份尊贵无比,完全配得上平阳公主。

于是平阳公主先把自己想嫁给卫青的意思表达给了卫子夫,又由卫子夫转达给了汉武帝和卫青,有意思的是汉武帝得知姐姐想嫁给卫青之后,居然哈哈大笑说道:“我娶了他的姐姐,他现在又要娶我的姐姐,真是有趣啊!”

卫青得知平阳公主想嫁给自己之后万分高兴,他当然乐意与平阳公主联姻,这样平阳公主就成了他的护身符了,所以别说平阳公主两次丧夫还比他十多岁,就是十次丧夫大个三五十岁卫青也乐意接受。

就这样平阳公主下嫁卫青,解决了汉武帝对卫青漠北之战的封赏问题,也让卫青找到了护身符,心里能踏实一些。

此后卫青与平阳公主大约生活了九年左右,卫青先平阳公主一步去世,而平阳公主临死前主动向汉武帝要求与卫青合葬,也说明了二人夫妻感情很不错,平阳公主对卫青很是满意和喜爱。

所以卫青之所以娶平阳公主是为了明哲保身,他当时已经功高震主,担心引起汉武帝的猜忌,因此当平阳公主肯下嫁的时候,他自然同意,这样与汉武帝亲上加亲,还解决了汉武帝在漠北之战后不知如何封赏他的难题,也就不会引起汉武帝的猜忌了。

而平阳公主与卫青的婚姻也属于是政治婚姻,但是平阳公主能主动要求嫁给卫青还在最后能主动要求与卫青合葬,也说明了平阳公主内心是很喜爱卫青的,不过卫青爱不爱她就不好说了,但是即便卫青不爱也不会表现出来,他的谨慎性格只会让平阳公主满意。

卫青的谨慎也让他成为古往今来历史上少有的在功高震主之后还能得以善终的名将。但是卫青死后爆发了巫蛊之祸,他的姐姐卫子夫和太子外甥刘据还有长子卫伉皆死于这场祸乱,卫氏家族也在巫蛊之祸后彻底退出政治舞台,这些也都是卫青所欲料不到的事情。

更多文章

  • 卫青是如何打下河套地区的?哪些人封侯了

    历史解密编辑:地图帝标签:卫青,匈奴,河套地区,汉军

    公元前128年,正当卫青在雁门鏖战时,右贤王出兵西域。这年秋高马肥之际,右贤王出兵八万余骑,几乎倾巢而动,除了右贤王本部三万多骑,河套地区娄烦出兵两万五千,白羊出兵一万五千,河西走廊休屠部、浑邪部等各出兵数千,浩浩荡荡杀奔乌孙。右贤王大军遭遇罕见的沙尘暴,来到博罗科努山北麓集结,只剩三万余人,战马只

  •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何诛杀了整个卫氏家族?不仅仅因为巫蛊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鸢飞九天标签:卫青,刘彻,卫氏,霍去病,匈奴,平阳公主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对困扰内地已久的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在这个过程中,出身寒微的卫青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一生七次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对于卫青的功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有这样的描述: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基本上是为西汉王朝扫清了边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一代将

  • 从奴仆到大将军,战神卫青的传奇是怎么造就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痒不趣标签:卫青,匈奴,李广,霍去病,大将军,刘彻

    卫青的出现,为昏暗的汉朝带来了朝阳的光芒。他凭借横扫匈奴的功绩,打响了强汉之名,为汉武帝的雄图霸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卫青的军事才能,古今也只有白韩李岳等不到20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至于其他朝代的名将,与之相比就略显平庸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名将,理应受到后人们崇高的敬仰。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他徒有虚名、进而

  • 卫青:斩杀5万胡人,由奴隶成公主驸马,死后不久被姐夫诛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卫青,匈奴,刘彻,霍去病,平阳公主,李广

    本文一共7300多字,阅读用时7分钟。本文讲述了大将军卫青奇迹的、伟大的一生,望读者朋友和品鉴官多多点赞支持。在陕西省兴平市东北有一种茂陵,他是一代雄主汉武帝的陵墓。而在茂陵东北一公里处,有一座中最大且“起冢象庐山”的大墓。他的主人曾是一个卑贱的私生子,一个任人欺凌的奴隶,而这个人便是卫青。一、卫青

  • 卫青家族:从西汉功臣到满门抄斩,期间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卫青,匈奴,刘彻,霍去病,卫太子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卫青是一个很有名的将领,击溃匈奴、保卫了大汉天下。他娶了汉武帝的姐姐,是汉武帝的姐夫,汉武帝的皇后又是卫青的姐姐,他又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从某个角度来说,卫青既是功臣,又是皇亲,更是外戚,地位显赫一时。然而,卫青去世后,家族便受到了打压,最终卫子夫、外甥刘据身死道消,卫家也差点被

  • 卫青为何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卫青,平阳公主,刘彻,卫子夫,陈阿娇,匈奴,平阳公主(汉景帝之女),汉朝

    汉武帝时期最有名的将军当属卫青了,出身寒微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却在战场上多次击败匈奴,为汉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成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卫青,对待感情方面却颇让人感到不解,他最后娶的女人是比他大十多岁,而且还是有过两段婚姻的平阳公主。卫青为何会娶这样一个女子呢?他对平阳公主是真心的吗?

  • 卫青:远征匈奴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议史纪标签:卫青,武帝,汉朝,匈奴人,霍去病

    汉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不从事农事而以放牧为生,因而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于是匈奴就将目光瞄准了刚刚建立的中原王朝汉朝。匈奴自古民风彪悍、多产战马,时常在汉匈边境劫掠,这让当时百废待兴的汉朝苦不堪言。为了稳固刚刚诞生的汉王朝,汉朝自高祖起至文、景之时,对内采取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策略,对外则与匈奴

  • 卫青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霍去病,刘彻,匈奴,平阳公主,卫太子

    文/子玉卫青的一生都被童年的经历支配左右着。因为同为汉武帝时代出击匈奴的战神、级别相当、又是舅甥关系,所以卫青和霍去病经常被拿来比较。其实,这两人一生都没有走出童年的围城。卫青一出生就被贴上了私生子的标签,他最沉重的那段岁月正是在生父郑季家中度过的。他的那些兄弟们根本不拿他当人看,他们的目光和行为时

  • 在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立即屠杀其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卫青,刘彻,平阳公主,霍去病,卫子夫,卫太子

    卫青,从一个私生子,到平阳公主的骑奴,再到大将军,到成为汉武帝的姐夫,真的是一个传奇。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死后,卫氏也被清算了。卫青,由私生子到大将军,靠的是什么?卫青的身世,其实挺可怜的,他是个私生子,是母亲卫媪和一个叫郑季的私生子,原名郑青。《汉书·帝国双璧传》中记载:“季与主家僮卫媪通,

  • 卫青去世汉武帝悲痛,赋谥号、亲选墓地,为何转眼便灭了卫家满门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卫青,刘彻,匈奴,卫子夫,霍去病,李世民

    在帝王家,没有长久的情感,只有永恒的利益,可能前一刻还是盛宠在身,下一刻就是人头落地。现在回想当时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后,全身而退是正确的,要不然到后来就可能面临朱元璋对待开国功臣的待遇。说到这,笔者就不由得想到一位有名的将军——卫青,西汉时期红遍四方的民族英雄。就是这样一个报效祖国的将军,生前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