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个报道称:甘肃兰州五泉山公园火了!很多人在霍去病雕像前排起长队,抚摸雕塑底座上镌刻的“去病”二字,祈祷祛病消灾,身体健康。其实,在网上搜一搜,这种现象已经持续好多年了,只是去年全年放开后,很多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药石无效,非常难受,便把希望寄托到霍去病身上。原因很简单,谁让他的名字里有“去病”两个字呢。
其实,古人给孩子起名并不像我们这样瞻前顾后。他们只是本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不希望孩子体弱多病,就给孩子起名“去病”“弃疾”。就连皇室也不能免俗,汉宣帝的名字叫刘病已,意思就是病已经好了。
刘病已,出身掖廷,条件很艰苦。襁褓中的刘病已就被收进官狱。小时候刘病已身体非常弱,经常得病,有几次甚至病危。估计是怕不好养活,就起了一个“病已”的名字。刘病已文治武功,是一位伟大的帝王。可能是先天不足的原因,他只活了43岁。
再说说今天的主角霍去病。霍去病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及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也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同父异母哥哥。霍去病是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由母亲养大,如何悲惨,我们可想而知。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不幸的童年,估计这位英勇的大将军也是病痛缠身。不过,这个名字并不是他母亲起的,而是正在生病的汉武帝看到还是婴儿的霍去病,随口起了这么个名字。
霍去病的伟大功绩自然不容置喙。尤其是封狼居胥,令古今军武仰望。就在霍去病达到事业顶峰的时候,年仅24岁的大将军忽然因病去世。
霍去病其实就是病死的。传说死于伤寒。古代的伤寒指代范围很广,很可能就是瘟疫。霍去病远征匈奴,一路上冰天雪地,他只能以牛羊为食物。一旦吃到染病的牲畜,霍去病就可能会中招。由于他童年的不幸遭遇,先天不足,免疫力低下,就会感染瘟疫。医学发展到今天,还没能真正找到对付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可怜的霍去病,感染病毒后高烧不退。和今天一样,他也买不到退烧药,就不幸去世了。
还有大词人辛弃疾,他活到了67岁。这在当时也算长寿了。可他也是病死的。史书没有记载辛弃疾患了哪种疾病,我猜想是抑郁症。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爱国将领,却得不到朝廷重用,眼睁睁的看着国土沦陷,能不抑郁吗?
这样看来,摸霍去病的雕像并不能去病,即便是摸辛弃疾的雕像也无法摆脱新冠病毒。只有做好防护,加强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才是应对新冠病毒的正确姿势。